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在有拉延筋和无拉延筋情况下不同板厚差和不同强度组合对拼焊板盒形件成形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薄板与厚板比值大于0.5,强度比值大于3.0,拼焊板的成形极限基本趋于稳定.同时分析了拉延筋对焊缝移动量的影响,拉延筋能减少焊缝的移动量,并提出了一种减少焊缝移动的新方法,在汽车覆盖件前地板的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和证实.  相似文献   

2.
以汽车发动机罩外板为研究对象,采用CAD/CAE技术对其拉延成形工艺进行分析与优化,确定产品冲压方向与拉延深度,进行模面设计、参数设置,完成成形过程的仿真模拟,并对毛坯形状、压边力数值优化、拉延筋设置等问题进行探讨,最终确定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车门内板后部的冲压工艺,文章采用AutoForm软件对该部件进行了CAE成型性分析,并根据修边工艺性和冲孔工艺性判定,制定了工艺方案。结果表明,对于采用工艺手段无法解决的破裂问题,应提出设计变更;对于车门内板后部,需要利用拉延筋的力及补充面造型来控制起皱。为避免出现简单工艺问题,设计人员需了解冲压工艺,而且工艺性问题优先用工艺手段解决,若需要增加成本,则优先更改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4.
利用Autoform软件对某汽车A柱下部内板(左右件)冲压工艺中的拉延成形工序进行了两次模拟并分析。优化工艺参数、拉延筋后再次数值模拟的结果良好,未出现开裂、变形不充分等缺陷,同时主应变和减薄率等指标符合拉延的标准要求。冲压生产试验验证表明,冲压件试件质量良好,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采用非线性弹塑性有限元法对Al-Mg-Si基合金车门外板冲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车门在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厚度分布以及成形安全裕度的部位和规律,为Al-Mg-Si基合金车身板冲压成形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板材冲压分析常用的等效拉延筋模型的模拟结果无法准确预测某些成形缺陷的问题,提出了运用白光扫描技术获取高精度调试后模具拉延型面和拉延筋状态的真实拉延筋模型做为模拟分析工具的新方法。并配以适合真实拉延筋模型模拟的板材冲压分析参数设置方案,对轿车翼子板零件进行了冲压数值模拟分析。同时,采用网格应变扫描设备ARGUS对实际拉延零件进行了相应的主、次应变测量。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真实拉延筋模型、真实的板料力学性能参数和成形工艺参数,可获得与实际生产吻合度较好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7.
某轿车车型门外板在调试过程中出现水切面波浪缺陷严重现象,前后门左右件缺陷形式和位置相近,严重影响整车漆后目视效果,属于不可接受缺陷.通过对模拟分析中成型减薄料厚分析、成型失效分析、成型起皱分析、拉延筋设计分析、水切面对应的外部受力分析等,明确实物拉延件法兰边状态及拉延模具成型圆角对门外板水切面波浪缺陷的影响,对拉延模具...  相似文献   

8.
某车型侧围外板调试过程中开裂缩颈严重,缺陷形式及位置与CAE模拟分析一致,属于成型裕度低的工艺缺陷。通过对润滑油膜分析、对工艺及模具稳定性分析,明确侧围外板冲压成形过程中,拉延工序成型圆角、工艺补充圆角、压料筋槽圆角对缺陷的产生具有直接的影响,需要对拉延工序进行工艺及模具优化。分别采用拉延法兰边针对性控制进料,拉延型面的圆角针对性的修正,合理的优化拉延压料行程进行储料,合理的压料力优化,稳定的润滑油膜等措施,对拉延工序进行成型稳定性提升。结果显示侧围外板成型裕度可以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模具CAE技术在轿车发动机罩外板模具调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基于汽车覆盖件板成形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软件AutoForm的模具CAE技术,对其特点和功能作了阐述。以风神Bluebird发动机罩外板的模具调试为例阐述了其实际应用,对拉延模的模面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对其拉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依此对拉延模的调试方案进行分析和判断,优化了改进方案,和现场取得了完全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拉延筋模拟方法对覆盖件CAE结果影响的工业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雷正保  付爱军  黄充  钟志华 《汽车工程》2004,26(1):73-77,97
结合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研发,从工业应用的角度,比较了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CAE技术中两种模拟拉延筋作用的方法对CAE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汽车车门内板拼焊技术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汽车车门内板结构现状与拼焊板技术在车门制造上应用情况的基础上,研究了车门内板拼焊性能与主要参数。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拼焊门内板车门(拼焊板与非拼焊板、不同材料拼焊板与相同材料拼焊板)的刚度性能、模态性能进行了对比。通过对计算机仿真模拟结果的分析,为车门内板拼焊技术应用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拼焊板在车身覆盖件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阐述了拼焊板的基本概念及其优点,介绍了拼焊板在车身制造领域的应用现状,综述了拼焊板的研究成果,并重点介绍了拼焊板冲压成形过程中的焊缝移动控制技术和数值模拟的有限元建模技术。以轿车后门内板为例说明如何应用数值模拟技术来预测和控制焊缝移动量,最后分析了拼焊板应用中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汽车用拼焊板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汽车用拼焊板在国内外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目前影响拼焊板成型性能的因素;归纳了提高拼焊板成型能力的工艺方法;针对拼焊板焊缝建模复杂性问题,介绍了有限元仿真技术研究现状。对拼焊板在上述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应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周杰  张雯娟  阳德森  杨明  凤翔 《汽车工程》2007,29(10):909-912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对汽车结构件转矩加强盒的拉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对影响拉延成形质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着重优化了拉延筋和压边力工艺参数,并将数值取在一定范围内。在易发生起皱的工艺型面上,增设了纵向吸皱筋,这与以往只在压料面上设置拉延筋相比有了创新。最终将优化后的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出来的拉延件结果进行了数据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热成型技术在汽车车身中应用越来越多。目前热成型技术多用于车门防撞板、前后保险杠、A/B柱、中央通道、上下防火板等。  相似文献   

16.
薄板成形仿真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永春  居襄  陈思忠 《汽车工程》2001,23(1):25-29,43
本文用动显式积分有限元软件LS-DYNA对LDH(Limiting Dome Height)实验和某一轿车车门内板成形过程进行了三维模拟分析。LDH实验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在车门内板模拟分析中,运用FLD(Forming Limit Diagram)成形极限图判别模拟过程中可能拉裂现象,并研究分析了最终的板料厚度和厚向应变分布。  相似文献   

17.
后门内板可制造性分析的计算精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车身冲压件可制造性分析的一步模拟法原理,并以桑塔纳轿车后门内板冲压成形为例,通过一步模拟分别与增量模拟和实际冲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一步模拟法不仅仅是个粗略的评价工具,也能满足一定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汽车的感官质量,将门锁安装由平头螺栓配合圆孔的安装方式更改为锥形孔配合锥形螺栓的安装方式,消除门内板上的螺栓突兀。通过研究车身冲门锁安装孔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组成,设计导向销精确定位门内板,保障锥形孔的位置度。同时根据门内板的数模、料厚和材料,选型和设计驱动机构的冲压力、空行程、力行程和钳体等,完成一种冲孔机构的设计,在车身车间实现快速、精确成型门内板上的门锁锥形孔。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新的工艺技术是轻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简述了一体式热成型激光拼焊门环在某车型上的成形工艺和具体应用,并校核了门环的强度。门环成形运用了热成型激光拼焊技术,在生产上节约了模具设计及制造成本,而且实现了轻量化,门环减重超过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