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象似性作为理据性的典型代表,是对传统语言学任意论的反叛。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语言的结构是人类经验结构的映照,因而为汉语的许多语言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象似性的类型和定义不一,选取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距离象似性,介绍这三种原则在汉语的字词句中的表现,以说明象似性对我国对外汉语字词教学有很大的启发,象似性原则的习得有助于汉语的习得。  相似文献   

2.
意境理论是我国古代诗词学说中,作为对诗词作品艺术形象的创造和诗词艺术价值评价的最主要的理论依据之一。而司空图所著的《二十四诗品》相对于意境理论促成的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了司空图意境论的内涵——"象外之象"。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意象论是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的基本范畴。意象的发生过程呈现出三个阶段: “意”与“象”分述的孕育期; 刘勰“意象”论的萌发期; 历代文论家阐发“意象”并使其理论化的发展期。“意象”一方面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另一方面其理论在“意”与“象”、“形”与“神”、“意”与“境”等二元互动关系中构成, 赋予其文论内涵及其审美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语言学家通过对象似性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存在着许多象似关系.本文作者从日常标记性现象着手,试析标记性理论,并从认知语言学象似性理论的角度,分析标记象似性的理论依据和内涵.  相似文献   

5.
司空图境界说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诗歌理论家司空图对诗歌创作的规律较早地进行了理论总结,提出了系统性的“境界说”原理,如意象论、含蓄论、象外论、韵味论等。研究司空图的境界说,对于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分别有着各自的美学内蕴,放在一起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创造理论。"观物取象"从艺术本源论与审美观照方式两个方面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后世的美学思想;"立象以尽意"最早对"言"、"象"、"意"三者的关系进行明确的阐释,深远影响到后世"言"与"意"、"象"与"意"关系的讨论,并由此而激发出许多美学命题与范畴。  相似文献   

7.
魏晋审美意象论中,《文心雕龙》有关键的意义。《文心雕龙》引入哲学“言、象、意”理论作为中国审美意象论的哲学基础。提出“隐、秀”作为中国古典文学意象创造的审美规范,总结出“赋、比、兴”作为中国古典文学意象营造的基本途径。使中国审美意象论形成了完善成熟的体系,并且为审美意象论随后的扩展与深化建立了坚实的基点。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任意的还是象似的,这是一个关系语言本质的问题。对于二者的争论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20世纪初Saussure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学说为语言学家广泛接受,在语言学界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70年代后期,语言的象似性重新进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然而,前人对象似性的研究只停留在对大量语言象似性现象进行分类论述的层面上,从而缺乏理论支持,对象似性的形成未能追根溯源。因此,本文试图通过论述象似性在语音、形态和句法三个层面的表现,结合模因论中模因/模因复合体的生命循环特点探讨此三种象似性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以期能够为语言的象似性本质提供最基础的生理理据。同时,也希望能够加深我们对模因论这种新生物学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并将之运用于语言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9.
隐喻论与象似性同为认知语言学下的重要理论,探讨这两种理论与高中英语教学的结合,并分别介绍了隐喻论与象似性在词汇与阅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对于如何利用这两种理论改进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象似性理论分析李清照词中的映像象似,拟象象似和隐喻象似,从而揭示诗词中形式与意义的深层含义及认知机制,证明象似性理论的阐释力,也为诗词赏析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肖锋 《考试周刊》2009,(24):38-39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语言相对于任意性的又一个基本特征,象似性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意义重大。因此对象似性的基本理论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语言象似性的理论作了一个简要的回顾,提出象似性的成因并大胆预测象似性理论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象似性是语言符号和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语言中象似性可分为影象象似性、拟象象拟性和喻象象似性三种类型。网络语言作为语言一种新的变异形式,存在大量的象似性现象。以象似性理论为指导,对网络语言进行深层次地分析,揭示出网络语言的象似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易经》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太极拳运动的形成、发展、完善也同样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象思维模型是以"图"和"象"为思维工具,以太极图、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等象思维符号为基本结构来揭示、认知宇宙的普遍运动规律,成为太极拳理论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太极拳象思维模型的核心思维。本文从象思维、观物取象、太极阴阳、卦爻、五行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虚拟语气作为英语中三大语气之一,一直是语法和语言学家们研究的焦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虚拟语气的定义、本质、分类、成因及语用意义等多方面进行解读。文章尝试整合认知语言学中的突显观、象似观及原型观,以意义突显(S)为目的,象似性理论(I)为策略和手段,进而得出英语虚拟语气有原型与非原型(P)之分(即原型论)的结论。通过对三观的整合,形成一个全新的SIP模型,以期对英语虚拟语气的内在机制作出统一连贯的解释,使学习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虚拟语气。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对象似性的含义进行了理论阐述,再通过联系礼貌原则、会话含义理论、间接言语行为及关联理论,对象似性研究中广泛被接受的三个原则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象似性与相关语用原则之间的诸多具有规律性的对应之处,研究目的在尝试将象似性研究提升至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并构想在语义学和语用学两套理论之间建立合理联系。  相似文献   

16.
法语中的体现象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却没有定论。本文在参照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和归纳法语中分布于不同语言层次的体现象,通过描述语法、词汇和句法层面上的体现象,探讨其语言形式、体的意义及其不同特征,证明它们是构成法语体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之间不但贯穿着意义脉络,而且还存在着相互制约和作用,形成一个层次鲜明、功能齐全、相互呼应的体系统。  相似文献   

17.
依据距离象似性、拟音象似性、标记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隐喻象似性等原则对由拟声法、复合法、派生法构成的词汇结构(包括语音)和意义等进行分析,旨在着力解释词汇形式与所指意义之间的对应性象似关系.利用这种语义本体观习得英语,可大大加深对词汇的理解,提高词汇习得的投入与产出比.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关于象似性研究多侧重于对理论的诠释,对象似性本身进行哲学思辨与综述研究的文献尚不多见。基于象似性研究现状,以近二十年来国内有关象似性研究的文章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历时分析。研究发现,国内象似性研究经历高峰期后开始进入瓶颈期,因受限于哲学基础和语言理论等原因而难以实现有效突破。与此同时,跨学科视域下的象似性研究开始受到关注并成为突破象似性研究瓶颈的方法之一。这些发现对于国内象似性研究,尤其是语用象似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子娟 《考试周刊》2011,(28):33-34
象似性理论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一种自然的联系.其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当代认知语言学对象似性研究的基础上.将象似性理论运用到意识流小说的研究中,初步探索象似性在意识流小说中的文体效应.  相似文献   

20.
句法象似性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其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语言结构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之间的自然联系,而句法象似原则是其重要原则之一。本文分别论述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