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介绍林平教授辨治脾胃病的经验。其特点为:谨守病机,贯穿始终;平调五脏,处方用药。平调五脏具体为:脾胃为本;宁心安神;宣肺降气;疏肝理气;滋养先天。即是将“谨守病机”作为辨治过程的重要纲领,重视五脏之间的关系,用“平调五脏”思想指导临床处方用药辨治脾胃病。  相似文献   

3.
张宽智 《陕西中医》1999,20(7):316-317
<正> 女子以血为本,以气为帅,气能生血,然肺主气,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而血的运行,主要靠气的推动。唐容川曰:“运血者即是气”。把血液精微物质以经脉运行全身,以荣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器官。《素·问五脏别论》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精与血互相资生,相互转化。精充血旺,血旺精盛,精神充沛,思维敏捷,心情舒畅,二者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呃逆从五脏辨治江苏省姜堰市中医院(225500)谢兆丰主题词呃逆/中医药疗法,五脏,辩证论治呃逆,俗称打嗝,古书称“哕”,是指气逆上冲,喉中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的一种病证。本病病位在膈,病因虽有多种,不外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其证有虚实寒...  相似文献   

5.
五脏咳嗽治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咳(心火乘金)金某,男,50岁,教师。1991年3月2日初诊。患者昼夜咳嗽不止,干咳无痰,连续咳嗽,时亦能咳出少量胶粘之痰,略带黄色,夜间不能入睡,伴胸部憋闷,咽痛,口渴欲饮,纳呆,大便干结,小便黄而少,舌尖红、苔薄黄,脉洪。诊为心火乘金,伤肺致咳...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五脏相关兼治探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心病五脏相关兼治探略哈尔滨市第六医院刘英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张腾潘玉珍王亚东冠心病,相当于中医的“胸痹”、“心痛”等范畴,对其辨治,见仁见智,各有发挥。尤其近年来活血化瘀疗法应用甚为普及,其研究也不断地深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不仅古人名方如元·《卫...  相似文献   

7.
张忠德平调五脏法治疗虚劳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德教授对虚劳病的中医认识,着重从五脏虚损入手,认为虚劳病核心病机为五脏虚损,尤其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在治疗上以五脏辨证调治为总则,立平调五脏之法,有"健脾调营、醒脾疏肝、补脾宁心、补脾通络"的治脾法,调肾法及调肺法。  相似文献   

8.
张敏涛 《光明中医》2011,26(6):1232-1233
从《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结合小儿的五脏不足有余之说,阐述五脏咳嗽的病理机制及治法方药。咳嗽是小儿肺系疾病中常见的一个临床症状。因为小儿肺脏娇嫩,形气未充,腠理不密,卫外功能薄弱,故极易感受外邪。因此临床上由外感六淫引起的咳嗽较为多见。治疗多采用宣肺、肃肺、泻肺、疏风、清热等方法。故有"咳不离肺"之说。对于久咳、顽咳,若单从肺论治,往往难以取效。《素问·咳论》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提示了咳嗽虽为肺脏之病变,  相似文献   

9.
运脾和胃汤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建新 《河北中医》2003,25(11):848-848
1999~ 2 0 0 2年 ,笔者采用自拟运脾和胃汤治疗小儿厌食症 6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0例 ,男 3 2例 ,女 2 8例 ;年龄 1~ 3岁 2 4例 ,3~ 6岁 3 6例 ;病程 5个月~ 2年。1 .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 制订 :①长期食欲不振 ,无其他疾病 ;②面色少华 ,形体偏瘦 ,但精神尚好 ,无腹膨 ;③有喂养不当史 ,如进食无定时定量 ,过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及偏食等。1 .3 治疗方法 予自拟运脾和胃汤加减治疗。基本方 :白术 9g ,神曲 9g,鸡内金 9g,炒麦芽 1 0g,茯苓 1 0g,…  相似文献   

10.
调五脏治疗老年痴呆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亚萍  孙祥 《陕西中医》1998,19(9):423-424
<正> 笔者遵循古训,从平调五脏论治老年痴呆症,获得较好疗效,现结合典型病例讨论之。 1 心虚血瘀,益气活血以通神明 心为君主之官,神之舍也,主血脉,脑为神明之府,是以心脑相通。《灵枢·本神》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言为心声,心开窍于舌,故言语错乱,神志痴呆,心神失用也,是以心气不足,心血瘀阻,皆可致心神不灵而神明不精。历代治疗神识昏愦之疾,多从心病入手。心气不足者,主要表现:语言低怯,独语不休或默默不语,答非所问。常伴有心慌、夜寐不安、善忘、自汗、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细等症。立法以益气养心宁神开窍为主,方药常选人参、党参、黄芪、百合、莲子、  相似文献   

11.
调和五脏法治疗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和五脏法治疗心律失常周世熊(福建省漳州卫生学校363000)关键词心律失常,中医药疗法,调和五脏心律失常为临床所常见,属中医的心悸、怔仲、惊悸等症范畴。在辨治时,多数局限在心的阴阳气血上考虑,笔者从几年来的临证体会,觉得仅执此辨治还远远不够,旦绝大...  相似文献   

12.
吕直 《天津中医药》2003,20(1):62-64
养性摄生和情志病脉辨治是孙思邈独特的学术部分,加以深入探讨对养生及情志疾病的辨治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注重情志症治,基于养性摄生;精神情志之疾,病涉五脏六腑;脏腑情志病症,治在舒心理脏的3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张忠德教授以甄氏平调五脏法辨治间质性肺疾病,强调治疗时不应将病位局限在肺,而应洞察病因,探寻失衡脏腑所在,重视五脏的整体恒动性,治以平调五脏、恢复其动态平衡。甄氏平调五脏法已反复应用于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内经》四时五脏阴阳的理论,对蛋白尿四时发病之病机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医案阐述从四时五脏阴阳论治蛋白尿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在祖国医学文献中,虽无此病名,但对其症状却早有记载。如《素问·标本病传论》说:“心病先心痛。”指出了心痛,是心脏疾患较常见症状。《灵枢·厥病将》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就相当于心肌梗塞时心源性休克症状。并指出了它的严重性。到汉朝对本病就有了进一步认识。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载:“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已认识到冠脉循环功能不全与呼吸困难的关系,就相当于左心衰竭的现象、至宋朝对本病认识记载更为详细,如《圣济总…  相似文献   

17.
18.
从五脏相关论治冠心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益业  吴焕林 《四川中医》1999,17(11):12-13
人体以五脏为核心,以五脏相互间的生理病理联系为疾病发生发展及表现的内在基础,每一种疾病是五脏相关的局部体现。同样,冠心病的病位在心,病变为心脏、血脉气血阴阳失调,痰瘀痹阻,而与其他四脏生理病理及病证的密切相关是从五脏相关学说论治冠心病的基础t”!从昨论治肝与心在经络上密切联系,肝为风木之脏.为心之母。二胜存在着相巨资生、相互协同、促进助长的作用。心与肝之间的功能协调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调节两方面。肝具有贮存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心脏具有主管和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功能。肝脏合血与心脏…  相似文献   

19.
1988年以来,我们用中药舒肝和胃法为主治疗神经性呕吐27例,疗效比较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大多缓慢起病,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往往伴有失眠、头痛、焦虑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常在食后或食间突然发生呕吐,不伴恶心或痛苦表情,呕吐不费力,呕吐量不大,不影响食欲,患者无明显的营养障碍。上消化道X线检查或胃镜检查均无异常。 1.2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为1988年3月~1992年10月住院或家庭病床患者。27例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21~53岁。病程15天~2个月,平均28.5天。  相似文献   

20.
五脏系统用药论是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为基础,把以心为主的五脏系统作为中心,以气血阴阳为目,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立体辨证论治体系。在历代的著述中,五脏系统一直是研究的中心,五脏的重要性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医者在辨证论治过程中,以脏腑为中心,扫描全身。尤其五脏六腑各有特点,调治方法各有规矩,宜审气血阴阳,辨用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