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齐明  钟理 《化工科技》2015,23(2):38-42
异辛酸巯基乙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它是合成PVC热稳定剂有机锡的基本原料之一。作者研究了异辛酸巯基乙酯的合成工艺路线和条件,获得目标产物。采用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实验筛选出异辛酸巯基乙酯合成适宜工艺参数,对催化剂和溶剂用量进一步优化,得出最优的合成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工艺选用的实验材料价廉易得,工艺条件简单且易控制,便于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2.
甘油二酯的酶法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鹤  刘云  徐莉  李琴  闫云君 《应用化工》2011,40(1):8-12
以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研究无溶剂体系下甘油和辛酸直接酯化合成甘油二酯工艺。在选用的3种脂肪酶中,发现Novozym e 435催化效果最好。以Novozym e 435为催化剂,考察了底物摩尔比、温度、反应加酶量以及脱水方式等因素对辛酸转化率和甘油二酯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工艺参数,获得酶法合成甘油二酯的最优工艺条件:酸油比1.99∶1,反应温度51.5℃,加酶量3.05%,反应时间6.29 h。在最优条件下,甘油二酯的含量达到71.9%。  相似文献   

3.
混凝沉淀实验工艺根据污水中胶质颗粒和细小悬浮颗粒的性质及浓度,正确选择混凝剂和控制混凝过程的工艺条件以提高混凝沉淀效果。本文主要研究污水原液配制类型、混凝剂的种类(无机混凝剂和有机混凝剂)、混凝剂及助凝剂的投加量、pH值等因素对混凝沉淀效果的影响,优化实验参数,为降低水处理成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微波辅助原位开环法制备核桃壳粉/聚乳酸(WSP/PLA)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辛酸亚锡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大,WSP质量分数的影响次之,微波参数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小。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体与辛酸亚锡摩尔比为2 000∶1、WSP质量分数为1. 67%、微波功率为350 W、辐射时间为17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其粘均分子质量Mη=74 972,冲击强度可达1. 27 k J/m2。偏光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下WSP/PLA复合材料有较好的韧性。  相似文献   

5.
以巯基乙醇、异辛酸为原料,用钛酸酯类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减压条件下合成了异辛酸巯基乙酯.考察了各因素对产品产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酯化过程中异辛酸与巯基乙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1,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量的1%~3%,反应时间为10~12h.在此工艺条件下产品总产率达90%以上,精制后产品纯度w(异辛酸巯基乙酯)>95%.  相似文献   

6.
全氟辛酸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的含氟表面活性剂,但其对环境有持久污染。纺织品中全氟辛酸的检测是提高纺织品质量和保护环境及人类健康的迫切要求。针对纺织品中全氟辛酸的特点,引入超声波萃取技术,提高全氟辛酸的萃取效率;再通过与苄胺衍生反应,生成具有紫外可见吸收的衍生化产物,并讨论了全氟辛酸与苄胺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提出优化工艺为:苄胺/全氟辛酸配比为2.0∶1、催化剂的用量为0.04 g、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9 h,全氟辛酸的收率89.4%。  相似文献   

7.
以翘曲变形量为评价指标,采用Moldflow软件和正交试验法对高分子塑件注塑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根据Taguchi指标权重计算结果,选取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时间为因素,建立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获得了注塑成型中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模具温度240℃,熔体温度32℃,注射时间0.68 s,此条件下,塑件的最大翘曲变形量为0.8730 mm,远低于商家推荐工艺参数下的最大翘曲变形量(0.9565 mm),且小于软件优化模块后产生的翘曲变形量0.8966 mm,提高了注塑工艺的成型效果。  相似文献   

8.
丁晓平  谢玲  颜秀花 《广州化工》2012,40(16):82-84
研究了以热水浸提,乙醇沉淀的方法从海带中提取制备岩藻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结果表明:提取岩藻多糖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40,温度80℃,时间8 h,岩藻多糖的得率为11.18%。  相似文献   

9.
铁炭内电解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改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探讨了铁炭内电解-还原沉淀工艺处理含铬废水的机理和可行性,对工艺参数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进水pH值等于2.0,Cr6+的质量浓度为50 mg/L,微电解接触时间为16 min,原水与铁炭床出水混合的体积比为1:14,还原反应时间为25 min时,处理后Cr6+的去除率达到100%,与常规铁炭内电解工艺相比该工艺可以节省15%的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解酸化-混凝沉淀工艺,对活塞环生产综合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了水解酸化时间、混凝沉淀药剂类型及其投加量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将废水的COD由9 656 mg/L降至3 081.2 mg/L,COD去除率达到67.8%,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并确定了水解酸化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以及混凝剂的最佳投药比,为活塞环工业废水的大规模处理提供了应用参数.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15%玻纤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材料的电机线圈支架,采用Moldflow模拟其注塑成型过程,得到翘曲变形结果,计算绕线区域的圆柱度并探究优化方案。基于默认工艺计算得到不同效应产生的翘曲变形,得出导致产品翘曲变形及影响圆柱度的最重要因素是收缩不均。针对收缩不均因素,设计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模拟计算产品在不同工艺参数组合下的圆柱度。通过极差与方差分析得到各工艺参数对圆柱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模具温度熔体温度保压时间冷却时间保压压力,对应的工艺参数组合为A3B3C2D2E4。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下圆柱度为0.334 7 mm,相比初始工艺降低43.5%,验证工艺优化对翘曲变形的改善效果。通过该优化工艺参数组合下的填充等值线、流动前沿温度、气穴和熔接线结果,结合实际试模产品状态,验证其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涉及一种氨苄西林钠的合成方法,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文章重点优化氨苄西林三水酸合成氨苄西林钠工艺。为提高合成收率,引入去除氨苄西林三水酸结晶水操作,并系统摸索脱水温度及溶剂用量;为提高氨苄西林钠含量、降低异辛酸残留,线性验证异辛酸钠用量、结晶温度、结晶方式及洗料方式等工艺点。综合以上改进工艺,重量收率达到93%,氨苄西林钠含量>92%,异辛酸残留<0.3%。  相似文献   

13.
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因具有混凝效果好、污染物去除率高、污泥产量低、流程短等优点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章简要介绍了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的工艺流程、优缺点,通过MEDLVO理论在微观层面解释了该技术的原理,总结了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磁介质性质及投加量、药剂投加顺序、处理时间及搅拌强度、pH等工艺参数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及其优化。通过对比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发现,磁介质之间磁力的相互吸引作用也会促进絮体的聚集沉淀,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各工艺参数会因待处理水样的水质不同而异。同时,文章列举了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的工程应用实例,并展望了该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利用高级氧化-2级级絮凝沉淀-超滤膜处理-电絮凝一体化处理质量浓度1 g/L以上的高含量砷废水,考察了O_3投加量、Fe/As摩尔比、Ca/As摩尔比、电絮凝装置反应参数(如电流密度)等因素对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工艺条件为,O_3投加量200 mg/L,Fe、As摩尔比1.1,Ca、As摩尔比1.9,电流密度50 m A/cm~2,在此优化条件下处理后出水的As的质量浓度低于0.2 mg/L,达到GB 26452-2011要求。  相似文献   

15.
徐峰  杨珍珍  陈晓芳 《应用化工》2013,(4):763-764,767
以6,8-二氯辛酸乙酯为原料,水为溶剂和少量乙醇作为助溶剂,通过水解、环合和酸化3步合成硒辛酸,反应过程在均相中进行,且最终产品硒辛酸可直接从水相中析出,不需要用大量有机溶剂进行萃取。选取二硒化二钠滴加时间、二硒化二钠滴完后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优化,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滴加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总收率达到73%。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异辛酸锌独特的催干性能,分析了影响异辛酸锌产品质量和收率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锌的收率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气辅成型工艺参数,采用单因素法考察工艺参数对气辅成型质量的影响,以熔体预注射量、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气压力、延迟时间、注气时间为因素,气体穿透深度、最大气指幅度为评价指标,采用L25(56)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气辅成型工艺参数为:熔体预注射量85%,熔体温度240?℃,模具温度40?℃,延迟时间4?s,注气压力3?...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三价铁盐沉淀-Fenton氧化联合工艺处理湖南某电镀厂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预镀铜废水,研究了三价铁盐沉淀阶段pH、Fe3+投加量、反应时间及Fenton反应阶段pH、H2O2投加量、m[Fe2+]/m[H2O2]、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价铁盐沉淀-Fenton氧化工艺能有效处理HEDP预镀铜废水;在优化反应条件下,TP、COD和Cu2+去除率分别达到99.97%、97.88%和99.87%,出水优于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要求.  相似文献   

19.
唐延甜 《天津化工》2012,26(1):25-28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一效应面优化法优化传统包衣锅制备阿司匹林肠溶片包衣工艺,提高其包衣效率。方法:通过筛选雾化压力、蠕动泵转速及枪一床距离3个工艺参数确定各因素水平,安排实验,结果以包衣效率为指标考察。结果:优化后的包衣工艺可有效的进行包衣。结论:星点设计一效应面优化法可利用最少的实验次数得到优化后的包衣工艺。  相似文献   

20.
用沉淀浸渍法制备的SO2-4/TiO2-MoO2-In2O3三元超强酸为催化剂合成季戊四醇四异辛酸酯。考察In的添加量、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对三元超强酸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正交试验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催化剂用BET、SEM、XRD表征,产物季戊四醇四异辛酸酯的结构采用FT IR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In使固体酸体积变大,酸性增强,550℃焙烧时超强酸中的锐钛矿TiO2晶化度增强,SO2-4/TiO2-MoO2-In2O3的最佳制备条件是焙烧温度550℃,In的质量分数1.5%,焙烧时间3h。此条件下制备所得SO2-4/TiO2-MoO2-In2O3三元超强酸催化合成季戊四醇四异辛酸酯的收率为9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