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研究Roux-en-Y胃旁路术(RYGB)后GK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缓解的机制。方法10只GK大鼠行RYGB(RYGB组),10只GK大鼠(GK组)和10只Wistar大鼠(WIS组)行假手术,检测RYGB手术前后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检测手术前后大鼠血浆脂联素、肝细胞脂联素受体2、肝细胞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的变化。结果 术前RYGB组与GK组大鼠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RYGB组术后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浆脂联素水平升高。与WIS组比较,RYGB组大鼠肝细胞的AMPKα2 mRNA水平上调1.81倍(P<0.05),IRS-2 mRNA水平上调3.24倍(P<0.05)。结论RYGB后脂联素升高,通过脂联素受体作用于AMPK信号通路,增加葡萄糖利用,减少肝糖原异生,并通过上调IRS-2,达到缓解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8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43例)和无大血管病变组(4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41例,均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等。结果失血管病变组和无大血管病变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大血管病变组血浆脂联素水平也明显低于无大血管病变组(P〈0.01)。结论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是T2DM和T2DM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及糖耐量异常(IGT)者的疗效。 方法初发T2DM、IGT患者各30例,健康志愿者30例,分别设为T2DM组、IGT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尿酸(UA)、血浆脂联素及内脂素的差异。T2DM组及IGT组患者在合理膳食和适当运动的同时加服二甲双胍1?500?mg/d,疗程为1年,检测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脂联素、内脂素水平;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和UA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空腹血糖(FPG)和糖负荷后2?h血糖(2hP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HbA1c测定采用高压液相法。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IGT组及T2DM组BMI、TC、FPG、2hPG和HbA1c显著增高(P<0.01,P<0.05),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②二甲双胍治疗后,T2DM组BMI、WHR、TC、FPG、2hPG和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IGT组BMI、WHR、LDL c、TC、FPG和2hPG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但两组脂联素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P<0.05)。结论初发T2DM及IGT患者在生活方式改善的同时服用二甲双胍干预治疗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观察1,25-(OH)2D3在2型糖尿病(T2DM)大鼠发病过程中对血清脂联素及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维生素D在T2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5-(OH)2D3干预组(VD干预组)、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大鼠饲普通饲料,VD干预组和糖尿病组饲高脂高糖饲料.6周后VD干预组和糖尿病组大鼠予以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建立T2DM动物模型,测定体质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用RT-PCR法检测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3.36±1.28)ng/ml]、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0.24±0.15)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维生素D干预后得到有效改善[VD干预组血清脂联素(5.27±1.37)ng/ml,脂联素mRNA(0.50±0.29),P<0.05];糖尿病组和VD干预组空腹胰岛素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VD干预组空腹胰岛素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5).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与血清空腹胰岛素呈负相关(r=-0.417,P<0.05).结论 1,25-(OH)2D3可以明显改善T2DM大鼠在发病过程中血清脂联素及脂肪组织脂联素基因表达的下降,从而从分子水平对T2DM大鼠的发病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瘦素、脂联素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T2DM) 120例,根据是否伴微血管病变,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NON-MAP) 60例和微血管病变组(MAP)60例,另选取健康体检人群(NC)60例,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空腹抵抗素、瘦素、脂联素水平,并测定各组的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血脂水平,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 MVP组及NON-MVP组患者血清抵抗素、瘦素、游离脂肪酸(FFA)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而脂联素明显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T2DM患者血清抵抗素、瘦素水平与hs-CRP、淳离脂肪酸(FFA)、HOMA-IR、三酰甘油(TG)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5);脂联素水平与hs-CRP、FFA、HOMA-IR、TG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血清抵抗素、瘦素水平呈明显正相关,而二者与脂联素均呈明显负相关;以血清抵抗素、瘦素、脂联素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三者影响最大的是HOMA-IR和腰臀比(WHR).结论 T2DM患者血清抵抗素、瘦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提示血清抵抗素、瘦素、脂联素水平与T2DM的发病及其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6.
037009山西省大同市,山西大同大学呼吸病与职业病研究所,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左黎昀,齐彩霞,刘宏,郭尚德,张义平);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甄琪,赵海波);通信作者:左黎昀,037009山西省大同市,山西大同大学呼吸病与职业病研究所,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E-mail:zuoliyun05@163.com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血糖异常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接受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男性OSA患者129例(OSA组),其中1年内新诊断糖尿病41例(DM组),葡萄糖调节受损29例(IGR组),血糖正常59例(NG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NC组)。所有受试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并比较各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分析低脂联素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各组间年龄、体质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G组、IGR组和DM组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的空腹血糖高于IG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M组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组和DM组的三酰甘油均高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和IGR组的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高于NG组,最低血氧饱和度、血清脂联素低于N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G组、IGR组和DM组的血清脂联素均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组的相关分析显示,BMI(r=-0.248,P=0.005)、腰臀比(r=-0.476,P<0.001)、空腹血糖(r=-0.374,P<0.001)、胰岛素抵抗指数(r=-0.546,P<0.001)、胆固醇(r=-0.253,P=0.004)、三酰甘油(r=-0.287,P=0.001)、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r=-0.710,P<0.001)、夜间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r=-0.521,P<0.001)与血清脂联素呈负相关;高密度脂蛋白、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与血清脂联素正相关(r=0.294,P<0.001;r=0.651,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是男性OSA患者发生低血清脂联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OSA合并血糖异常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检测血清脂联素,有利于早期发现男性OSA患者的2型糖尿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苯扎贝特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研究其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5只雄性SD大鼠按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5)和模型组(HF组,n=50)。HF组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按30mg·kg-1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造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1周后将30只建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DM组,n=15)和苯扎贝特干预组(DMB组,n=15)。DMB组予苯扎贝特灌胃12周,NC组和DM组灌服相应容量的蒸馏水,药物干预前后对3组大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脂联素、TNF-α进行检测,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干预前:DM组、DMB组较NC组大鼠TG、TC、FPG、HOMA-IR、TNF-α显著升高,FINS、脂联素显著下降(P<0.05或P<0.01)。干预后:DMB组大鼠较干预前TG、TC、FPG、HOMA-IR、TNF-α显著下降,FINS、脂联素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DM组相比,TG、TC、FPG、HOMA-IR、TNF-α显著下降,FINS、脂联素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苯扎贝特具有上调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脂联素,降低血清TNF-α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脂联素基因SNP45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脂联素基因第4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45)分布状况.方法:采用放免法对180例2型糖尿病组(T2DM组)患者和144例对照组(Con组)人群进行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并用TaqMan探针技术进行脂联素基因SNP45分析.结果:T2DM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Con组(P<0.05),T2DM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显示空腹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原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DL-C是影响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脂联素基因多态性分析:SNP45在T2DM组与Co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提示G等位基因在糖尿患者人群中多见(P<0.05),糖尿病组中携带TG GG型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TT型的患者(P<0.05).结论:糖尿患者群中G等位基因多见,携带等位基因G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提示脂联素基因SNP45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老年患者的血清脂联素(APN)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从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筛选68例合并视网膜病变老年患者(T2DM+ DR组),调查其一般资料,检测常规生化指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总APN、高分子量APN及Hcy水平,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价三者间的相关性.选取同期6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7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NC组)作对照.结果 T2DM、T2DM+DR组的腰臀比、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高于NC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回醇水平低于NC组;T2DM+ DR组的病程和体质量指数均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T2DM+DR组的总APN和高分子量APN水平均低于NC组,总APN与高分子量APN的比值(H/T)亦低于NC组(P<0.05),但Hcy水平高于NC组(P<0.05);且T2DM+ DR组的总APN、高分子量APN水平均低于T2DM组,Hcy水平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DR组血清总APN(r=-0654)、高分子量APN(r=-0.562)水平均与Hcy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老年患者的血清APN水平降低、Hcy水平升高,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pelin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初诊肥胖T2DM患者(T2DM组,n=61),随机接受二甲双胍(Met组,n=31)和罗格列酮(Rog组,n=30)治疗,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n=30)。检测治疗前后血清Apelin、TNF-α、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以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肥胖T2DM患者Apelin、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均<0.05),且与BMI、FIN、FBG、HOMA IR均呈正相关(P均<0.05);治疗后Apelin、TNF α、FBG、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 其中Rog组Apelin、TNF-α水平较Met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Met组BMI显著下降(P<0.05),Rog组无显著变化(P>0.05);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后Apelin与TNF α均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    肥胖T2DM患者血清高水平Apelin、TNF-α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糖尿病(DM)大鼠血脂联素和脂联素基因的表达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和高脂饮食诱导的方法建立DM大鼠模型.DM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DM (DM)组10只和DM非诺贝特(DF)组10只,正常Wistar大鼠10只为正常对照(NC)组.DM组及DF组大鼠给予高脂喂养,NC组大鼠给予正常饮食,3组大鼠每日摄取的热量相等,同时DF组大鼠给予非诺贝特灌服.8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FBG)、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并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取肾周脂肪组织RT-PCR技术半定量分析脂联素基因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FPG、FFA、TC、TG、LDL-C、TNF-α和sVCAM-明显增多(P<0.05~P<0.01),血HDL-C、脂联素和脂肪组织内的脂联素基因表达下降(P<0.01).与DM组相比,DF组的血FFA、TG 、FBG、LDL-C、TNF-α和sVCAM-1水平下降(P<0.05),同时血HDL-C、脂联素和脂肪组织内的脂联素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非诺贝特治疗可能通过改善脂联素基因的表达和血脂联素水平起到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T2DM患者45例。根据并发症情况分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MM)、单纯糖尿病组(NC)。比较各组间年龄、BMI、WHR、脂联素、血脂、HbA1c、HOMA-IR、HOMA-β、△I30/△G30等指标,观察血浆脂联素水平与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MM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1);MM组以脂联素为因变量,HbA1c、BMI、WHR、△I30/△G30、HDL-C、HOMA-IR为自变量作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bA1c(r=-0.446,P〈0.01)、BMI(r=-0.361,P〈0.05);NC组以脂联素为因变量,HbA1c、BMI、WHR、HDL-C、HOMA-IR、HOMA-β为自变量作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DL-C(r=0.587,P〈0.01)、HOMA-β(r=0.434,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时血浆脂联素水平下降;血浆脂联素与BMI、WHR、HbA1c呈负相关,提示肥胖及血糖水平是影响血浆脂联素的重要因素;血浆脂联素与HDL-C呈正相关,对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脂联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体质量指数(BMI)在糖调节受损(IGR)人群、2型糖尿病(T2DM )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重庆市区自愿参加体检的人群分为3组:T2DM 组145例、IGR 组128例及对照组(NGT 组)160例,检测空腹血浆脂联素,同时测定 HbA1c 、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测量身高、BMI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2DM 组 HbA1c 、TC 、TG 、LDL‐C 、BMI 均高于对照组,而脂联素、HDL‐C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 组 HbA1c 、TC 、TG 、LDL‐C 、BMI 均高于对照组,而脂联素、HDL‐C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 组 HbA1c 、TC 、TG 、LDL‐C 、BMI 均高于 IGR 组,而脂联素、HDL‐C 低于 IGR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糖耐量正常再到 IGR 到 T2DM 发生、发展过程中,随着 BMI 的升高,血浆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而 HbA1c 、TC 、TG 、LDL‐C 却逐渐升高,因此,积极控制 BMI 可以调节血浆脂联素水平,将对防治 IGR 、糖尿病、血脂紊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浆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T2DM)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T2DM患者为T2DM组和60例健康对照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浆脂联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测量双侧颈总动脉IMT。结果 T2DM组脂联素和双侧颈总动脉IMT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脂联素与双侧颈总动脉IMT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浆脂联素与T2DM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T2DM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影响.方法 我院初次诊断的T2DM患者共55例(T2DM组)和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1)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增高(P <0.01);(2) T2DM患者TC、TG明显增高,HLD-C明显降低(P <0.05);(3)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明显降低,内脂素水平明显增高(P<0.01);血清脂联素与内脂素呈负相关(P<0.01).结论 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与T2DM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脂联素(adiponectin)在2型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D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脂联素进行测定.结果:①DM组血清脂联素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②BDR组的脂联素含量低于NDR组(P<0.05).③PDR组的脂联素含量低于NDR组(P<0.01).④PDR组的脂联素含量低于BDR组(P<0.05).⑤DR的严重程度与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r=-0.428,P<0.01).结论:脂联素的降低在DM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时,血中脂联素水平更低,脂联素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T2DM住院患者165例,根据眼底检查分为正常眼底(non-DR,NDR)组83例和DRP组82例,同期正常健康人群82例作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收集病史并检测各组血清中脂联素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与NC组比较,NDR组和DR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肌酐、胱抑素C明显升高 (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 (P<0.05)。与NDR组比较,DR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病程、胱抑素C、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明显 (P<0.05)。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低血清脂联素水平及糖尿病病程是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护骨素(OPG)水平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含量的相关性,并分析在老年T2DM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1)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0例初诊T2DM患者、20例血糖控制良好(HbA1c <7%) T2DM患者(A组)、20例血糖控制中等(HbA1c7%~11%) T2DM患者(B组)、20例血糖控制较差(HbA1c>1 1%) T2DM患者(C组)及10例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EPCs的含量; (2)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上述患者的血浆OPG水平.结果 (1)EPCs在T2DM组低于健康对照组,OPG在T2DM组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2)C组血浆EPCs的水平低于B组及A组,B组低于A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血浆OPG的水平高于B组及A组(P<0.01),B组血浆OPG的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OPG水平与EPCs含量呈负相关(r=-0.354,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G、OPG、EPCs为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中空腹血清OPG水平与EPCs存在一定关系,二者可能在老年T2DM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早期胃排空的变化以及与血浆胃生长素(ghrelin)和肥胖抑制素(obestatin)之间的关系。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低剂量胰岛素组(LD组)、高剂量胰岛素组(HD组)。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LD组和HD组分别每天给以中性人胰岛素4U和8U皮下注射,于注射STZ后2周测定胃排空及血浆ghrelin和obestatin水平。结果   注射STZ2周后,DM组大鼠血糖和血浆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HD组大鼠血糖虽仍明显高于NC组(P<0.01),但两组血浆ghrelin水平没有明显差别(P>0.05)。DM组、LD组和HD组大鼠血浆obestatin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P<0.01),但3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DM组大鼠胃排空明显快于其它3组(P<0.01),HD组大鼠胃排空虽明显低于DM组和LD组(P<0.01),仍快于NC组(P<0.01)。结论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早期胃排空明显加快,内源性ghrelin的增加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内源性obestatin在其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病例组选择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组(DM+UAER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并分别观察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因素与血清脂联素之间的关系。正常对照组(NC组)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再将三组分别分为非肥胖亚组(Ⅰ)和肥胖亚组(Ⅱ),进一步观察肥胖对血清脂联素的影响。结果①糖尿病两组中血清脂联素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DM+UAER组脂联素显著低于DM组(P〈0.05)。②糖尿病两组中肥胖亚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低于同组非肥胖亚组(P〈0.01);三组间相同BMI水平脂联素比较;肥胖亚组脂联素水平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肥胖亚组脂联素水平也依次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BMI、WHR、HOMA-IR、UAER、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S)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脂联素与BMI、HbA1c、TG独立相关。结论①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明显低于正常人,在伴有微量白蛋白尿时血清脂联素水平更低。②血清脂联素水平受肥胖程度和类型(中心型肥胖)影响,与血糖代谢、甘油三脂水平、胰岛素抵抗程度及尿蛋白的排泄呈负相关关系,与高密度脂蛋白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