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错觉现象,详细阐述了错觉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进一步说明了应如何运用错觉提高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的效果和成绩.  相似文献   

2.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错觉这一心理现象.从田径教学的角度论述了错觉形成的原因及错觉在教学中的运用和表现.并提出怎样利用错觉来为教学服务,通过对错觉这一现象的论述,从而达到提高田径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音乐错觉研究的历史,归纳和总结了国外学者在音乐错觉研究中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将音乐错觉研究成果归纳为2大类:第一类为双通道音乐错觉,包括八度错觉和音节错觉;第二类为半八度错觉,并介绍了半八度错觉与语言的关系的研究。指出当前音乐错觉研究所处的状态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探讨了有关错觉方面的知识,并简要叙述了道路线形及路边环境引起的弯道错觉、坡道错觉、速度错觉及其它错觉,最后提出了治理错觉的基本措施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开展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如何有效运用视错觉表现,在全球文化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进行有创意和寓意的视觉设计,是一个前沿性的问题,也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基于此,探讨视觉传达设计中视错觉表现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艺术设计层次,满足时代发展的艺术需求。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缪勒—莱尔错觉是一种典型的几何图形错觉。它的错觉效果是,带箭头的线段(A)显得短些,带箭尾的线段(B)显得长些,而实际上这两条线段的长度是相等的(见图1)。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伦理学的基本问题——道植与利益的关系,着重论述了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客观基础。同时,分析了对集体主义产生“虚幻”错觉的原因。对几种模糊认识,如集体主义不要个人利益,集体主义妨碍人的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等,也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澄清。  相似文献   

8.
错觉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正面作用.在速滑教学中,教师如能了解各错觉现象并积极主动地利用错觉规律,排除错觉干扰,就会不断提高教学的科学性与时效性,使学生很快地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激发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让我们先来看看纯净水的生产过程吧!纯净水是自来水经过几十道过滤层过滤、提纯和净化后的产物。经这几十道程序后,自来水中含有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和一些杂质几乎全被过滤掉了,因此,纯净水看上去比自来水更清澈、透明。但是,这也使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有害细菌被消灭了,人们饮用时就会安全、健康了。  相似文献   

10.
从阐释“审美错觉性意象”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心理基础入手,解析“艺术再现”与“审美错觉性意象”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错视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视知觉”,属于错觉的一种。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错视现象会经常发生,使得现实事物在我们的视觉中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有时可得到美化,有时却产生变形丑化的效果。而对于以推销商品为目的的广告来说,恰当地运用视错觉,以提升产品的形象,或者强化产品在受众心里所形成的视觉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运用得巧妙而且得当,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就商标语言的"修辞幻象"问题进行探讨,划分出商标语言制造的"修辞幻象"类型,并对商标语言制造"修辞幻象"的原因和辞格手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当代标志和视错觉有着密切关系,统以视觉传达角度论述视错觉的一般现象和基本特征,同时从视觉认知的角度对视错觉在标志形式中的作用和应用做了比较深刻的论述。了解当代标志设计与视错觉的现象关系的实质,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掌握改进创作的方式和方法,还有可能从观念上改变我们创作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In fMRI experiments on object representation in visual cortex, we designed two types of stimuli: one is the gray face image and its line drawing, and the other is the illusion and its corresponding completed illusion. Both of them have the same global features with different minute details so that the results of fMRI experiments can b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The first kind of visual stimuli was used in a block design fMRI experiment, and the second was used in an event-related fMRI experiment.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interesting visual cortex activity patterns and 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BOLD)- fMRI signal, we obtained results to show some invariance of global features of visual images. A plausible explanation about the invariant mechanism is related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synchronized response to the global features of the visual image with a feedback of shape perception from higher cortex to cortex V1, namely the integration of global features and embodiment of sparse representation and distributed population code.  相似文献   

15.
徐小斌是一位很有特点的作家,在她的中短篇小说中,我们总能感到很浓厚的迷幻色彩。徐小斌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可分为妖化、神化、妖化与神化相结合这三类,通过这三类女性人物形象的探讨,展示了徐小斌作品浓郁迷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幻觉与间离之间存在着对立、依存、转化等多重关系。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突出的是二间的对立关系,而对依存、转化关系则有意缺省。通过对间离与幻觉之间多重关系的疏理,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理论形成的逻辑理路,它的偏执及有用性等问题将得到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园林艺术是集众多要纱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如果能巧妙地把错觉艺术应用于园林设计,可以使园林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更富有表现力、感染力。文章针对空间、视觉、听觉、意境等方面错觉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