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使轴系破坏事故调查、寻找转子大不平衡振动摆脱困境,历经近20年的研究,查明了引起轴系破坏的转子各种大不平衡振动原因及形成机理。在阐述研究结果的同时,分析了国内5起破坏原因最为复杂的毁机事故。研究结果表明,造成轴系破坏的大不平衡振动原因有,转动部件飞脱、转轴碰磨、转轴刚度降低、扭矩冲击,其中转动部件飞脱引起的瞬态响应和扭矩冲击产生的大不平衡振动造成毁机事故机理,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提出。对查明轴系破坏真正原因和提高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水平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机组轴系振动数据,特别是对机组带负荷后3、4号轴振的变化趋势的分析,确认引起机组轴系振动增大的主要原因是低压转子存在热变量,采用现场动平衡措施降低机组轴系的振动值。结果表明现场动平衡后机组轴振小于80μm。机组轴振大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新乡中压50MW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断裂事故,其主要原因是低温蒸汽较长时间进入汽轮机造成动静径向碰磨、轴弯曲和大不平衡振动。转子的原始热弯曲和材质软化降低了转子抗弯曲的能力,在带负荷解列时,调节汽门卡涩,自动主汽门未及时关闭,使机组超速到3600r/min左右。碰磨、弯曲和振动加大的恶性循环,致使轴系断裂成11段,机组毁坏。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提出了反事故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吴文健  戴惠庆  吴斌 《热力透平》2012,41(4):288-291
针对宁海电厂6号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出现的高压转子和低压转子轴瓦振动大的问题,通过试验,对其振动现象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抬高轴承标高、轴承座检修和轴系精确动平衡并重的方法,彻底解决了轴瓦振动大的问题,确保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该机组振动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法,为处理同类机组振动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叶长军 《汽轮机技术》2005,47(6):456-457
针对某国产50MW机组增容改造为60MW机组后轴系中1号瓦、2号瓦、4号瓦轴承异常振动的机理研究与分析,提出了该机组汽轮机轴承异常振动的原因是由于油膜轴承存在半速涡动,它是自激振动,而发电机转子4号轴承振动是由于发电机转子存在较大的不平衡量,它是强迫振动,针对轴系中存在的两种不同性质的振动提出了处理解决的途径,实践证明本文的分析及处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俞乐  王丽杰  赵同宾 《柴油机》2014,36(6):30-34
建立了三组不同惯量飞轮下脉冲机组轴系的当量系统模型,应用轴系扭转振动计算软件,分别对该三种方案下脉冲机组轴系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进行了计算研究.分析了不同惯量飞轮对轴系固有频率、柴油机曲轴扭振应力、发电机转子电角、发电机转子扭矩、弹性联轴器扭矩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合理的机组运行方案.并利用扭振测试分析系统,校核了其中一组惯量飞轮下脉冲机组的扭振计算结果,证明了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结合实例,分析了国产引进型600MW机组低发对轮中心状况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低发对轮中心状况变化对机组轴系振动的影响,工程实践证明,对轮中心状况的变化是导致国产引进型600MW机组低压转子和发电机转子轴系振动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同类型机组的中心调整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发电厂200MW汽轮发电机组大修后试运过程中发生轴系突发性非线性失稳振动的诊断,探讨了影响该类机组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深入阐述了汽轮机轴系非线性振动故障的机理,提出了消除汽轮发电机轴系非线性振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电厂660MW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在甩负荷后出现了严重的振动故障的实例,对机组的轴系振动故障的现象进行了描述及特征分析,确定了引起该机组振动故障的原因。在满足机组的实际运行状态的前提下,以汽轮发电机组各转子振型分解为依托,采用多平面联合配重的轴系振动治理措施,消除了机组的振动故障,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以吴泾亚临界600MW机组为计算模型,对各种因素影响下机组轴系的振动性能和稳定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计算和分析,并在机组轴系的设计中提供了合理的转子匹配方案,使机组在运行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刘健  刁训林 《汽轮机技术》2008,50(2):146-148
研究了某汽轮发电机组低压转子叶片断裂后轴系振动的特点和处理方法,其现场动平衡方法为解决该型机组轴系振动故障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台135MW机组A修后,首次启动转速未能超过1000r/min,启动中出现多个轴承处轴振动很大,多次启动未能达到额定转速的振动问题,通过测试分析,确定了机组振动大的主要原因是:低发对轮晃度严重超标、新转子连成轴系后,转子振型发生变化、高中压过桥汽封动静间隙偏小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组合效应影响所致。在3号和4号轴承处对轮及低压转子末级叶轮两端4个加重面上实施现场动平衡技术措施以及调整启动方式进行有效磨合后,使机组满负荷运行,整个轴系振动达到优良。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汽轮机组由于其高参数,在部分进汽时会产生很大的剩余汽流力,相对以往亚临界机组,这个力对机组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以某电厂660MW典型超临界机组为基础,利用CDF技术,建立了喷嘴-动叶单流道模型,详细计算了不同工况、不同阀序下,作用于轴系的剩余汽流力的大小与方向;分析了不同阀序下汽流力对轴系稳定性的影响:剩余汽流力可改变轴系在轴承内的稳定位置,从而改变轴承的动力特性,使轴系稳定性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可能会引起转子振动增大甚至失稳事故。某电厂实例说明,剩余汽流力在某些阀序下引起轴承载荷变轻,使得轴系振动增大,而改变阀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剩余汽流力增加轴系稳定性,抑制这种振动。所做的工作可以为电厂消除进汽方式引起的振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二次再热汽轮发电机组是实现现阶段火力发电向高效清洁发电转变的有效手段,为保证机组运行安全性,对机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建立轴系的连续质量模型,采用传递矩阵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轴系的振动特性合格,轴系不会因为共振而破坏,在两相短路工况下的转子强度是合格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汽轮机组、航空发动机等两跨三支撑轴系常发生不平衡振动故障问题,研究了各转子不平衡对轴系振动特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两跨三支撑轴系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在各跨转子上分别施加同相和反相不平衡激励,对轴系不平衡稳态响应进行分析,并搭建了轴系模拟实验台.结果表明:这种轴系转子跨内加重振动以单转子不平衡振动特性为主,转子间振动相互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悬臂转子外伸端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刚性支撑单圆盘转子的刚度变化分析,模拟计算了刚度变化对转子振动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平衡室内单转子连入轴系后振动特性的变化规律。利用共振放大因子Q分析了国外某发电机转子厂内平衡时单转子阻尼和连入轴系后的转子阻尼变化情况,结合模拟计算结果对该发电机转子现场振动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处理,验证了模拟计算结果。文章的研究结论对处理同类振动故障及预防振动问题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某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轴系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轴系各转子进行了模化,然后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轴系的横向弯曲临界转速和不平衡量响应;同时采用连续质量的传递矩阵法计算了轴系的扭振固有频率和两相短路时轴系的扭振响应,并进行了轴系振动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宋向东 《汽轮机技术》2005,47(4):298-300,314
针对某200MW机组产生突发异常振动的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涉及到转子与水接触、轴系标高不合理和动静碰磨等多个因素,提出了处理及预防这种异常振动的方法,对类似振动故障的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弯扭耦合振动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予恕  李军 《汽轮机技术》2012,54(3):161-164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由于存在质量不平衡和电磁扰动,在轴系中存在着弯曲振动,在发电机转子存在扭转振动,此前的研究工作大多将轴系的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分别进行研究,但在工程实际的某些条件下,研究表明存在着弯扭耦合振动问题。对系统的弯扭耦合振动研究能对振动机理和运行规律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和更为准确地反映机组的运行状态。总结了汽轮机组轴系弯扭耦合振动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弯扭耦合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国电北仑1号机组经济性及安全可靠性,对其进行整体改造。采用传递矩阵法计算了改造后机组的轴系振动特性,计算结果为轴系各阶临界转速均高于0.5倍工作转速,各轴承处响应峰值均小于50 μm,轴系对数衰减率最小为0.13,轴系扭振固有频率对于工频和倍频的避开率均大于±10%,表明轴系振动合格,轴系设计合理。将计算结果与机组投运后的实测振动参数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