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剖析胫腓骨骨折中应用外固定架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我科接收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共56例。采取数字抽签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外固定架治疗,观察组于围手术期中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86%、并发症发生率为3.57%,对照组依次为67.86%、32.1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胫腓骨骨折者的外固定架治疗中积极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其骨折创口的快速愈合,并发症少且利于护患良好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正> 肝癌介入治疗主要指肝动脉灌注化疗(TAI)及栓塞化疗(TAE),此方法是目前晚期肝癌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自1987年至1998年对56例晚期肝癌病人进行了88例次的TAI加TAE治疗,现将其术后并发症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病人中,年龄最大72岁,最小32岁,其中原发癌50例,转移癌6例,56例病人进行1次治疗者30例,2次者20例,3次者6例,共进行88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帕金森病并发症的发生、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治,提高对并发症的认识,减少漏诊。方法对56例帕金森病患者并发症的症状、数量、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有26例并发一种以上其他慢性疾病:痴呆10例,排尿困难8例,骨折6例,抑郁3例,睡眠障碍3例,癫痫2例,吞咽困难、运动元神经病、进行性肌萎缩各1例。其中并发2种及2种以上疾病者4例。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可以并发痴呆、排尿困难、骨折、抑郁、睡眠障碍等疾病;在帕金森病的诊治过程中应注意并发症的存在,综合诊治,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5年12月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复位并DHS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资料。结果应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7例,发生并发症者共15例,其中加压钉穿出股骨头者2例,加压钉切割股骨颈者3例,髋内翻者4例,加压钉位置不良者4例,螺钉松动退出者2例。结论运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可靠、稳定的原則,充分准备和高超的手术操作水平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方法 对本院1999年7月--2008年7月内科、急诊科2型糖尿病并心肌梗死病人共10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中:以典型胸骨后疼痛或胸闷为首发症状者占56%(56/102),以呼吸困难、咳嗽为首发症状者占12%(12/102),以恶心、呕吐、纳差为首发症状者占10%(10/102),以心悸为首发症状者占2%(2/102),以下肢浮肿为首发症状者占2%(/2102),以晕厥为首发症状者占1%(1/102),猝死者占1%,无明显症状者占16%(/16102),以上腹痛、左肩痛、颈部痛、下颌痛、牙痛、鼻尖痛为首发症状者共占6%;.结论 2型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首发症状表现常不典型,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早发现,合理治疗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李宽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4025-4025
目的探讨小腿创伤性筋膜间隔综合征早期症状体征、早期诊断方法,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通过225例胫骨骨折,其中56例并发筋膜间隔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体征,寻找早期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结果56例中1例小腿肌肉坏死感染截肢,7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行二次手术愈合。结论小腿筋膜间隔综合征只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7年临床工作中,收集10例拔牙严重并发症病例,现就其发生原因及处理、预防对策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 收集1991~1998年门诊拔牙病例,共10例为严重拔牙并发症。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范围12~56岁,平均31.70岁。1.2 并发症的分布情况 阻生牙滑入翼颌咽旁间隙者4例,牙根进入上颌窦者2例,下颌角部骨折者1例,颞下颌关节脱位者1例,邻牙严重松动1例,误拔牙1例。1.3 并发症的治疗 手术治疗者为5例,其他为非手术治疗。并发症的分布及处理经过见表1。表1 10例拔牙严重并发症的分布及处理方法n性别年龄(岁)拔牙部位并发症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1999年7月——2008年7月内科、急诊科2型糖尿病并心肌梗死病人共10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中:以典型胸骨后疼痛或胸闷为首发症状者占56%(56/102),以呼吸困难、咳嗽为首发症状者占12%(12/102),以恶心、呕吐、纳差为首发症状者占10%(10/102),以心悸为首发症状者占2%(2/102),以下肢浮肿为首发症状者占2%(/2102),以晕厥为首发症状者占1%(1/102),猝死者占1%,无明显症状者占16%(/16102),以上腹痛、左肩痛、颈部痛、下颌痛、牙痛、鼻尖痛为首发症状者共占6%;。结论2型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首发症状表现常不典型,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早发现,合理治疗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1961~1966年和1972~1985年的20年内,经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124例股骨干骨折病例中发生并发症的30例,64例次。其中,以弯钉和骨折成角最多,共31例次,占全部并发症48.4%。文章对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期间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非老年组(A)与老年组(B)设为2组,每组均为40例,从临床症状,危险因素、并发症及治疗结局进行对比观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中临床症状明显者32例(80.00%),危险因素24例次,并发症10例次,死亡3例(7.50%);B组中临床症状明显者18例(45.00%),危险因素60例次,并发症52例次,死亡12例(30.00%)。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不明显,危险因素多,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1999年7月——2008年7月内科、急诊科2型糖尿病并心肌梗死病人共10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中:以典型胸骨后疼痛或胸闷为首发症状者占56%(56/102),以呼吸困难、咳嗽为首发症状者占12%(12/102),以恶心、呕吐、纳差为首发症状者占10%(10/102),以心悸为首发症状者占2%(2/102),以下肢浮肿为首发症状者占2%(/2102),以晕厥为首发症状者占1%(1/102),猝死者占1%,无明显症状者占16%(/16102),以上腹痛、左肩痛、颈部痛、下颌痛、牙痛、鼻尖痛为首发症状者共占6%;。结论2型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首发症状表现常不典型,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早发现,合理治疗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贾小春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366-4367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抽取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6例左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术中结肠灌洗、Ⅰ期切除吻合法治疗,回顾性分析全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全组56例患者中,共有54例治愈,总治愈率达到96.43%(54/56);治疗无效者共2例,占比3.57%(2/56);有6例发生并发症,占10.71%(6/56)。47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包括继续生存3年-5年者31例,继续生存超过5年者16例。结论术中结肠灌洗、Ⅰ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粉碎性锁骨骨折及血管神经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 ̄1995年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157例,共160根,其中采用切开复位,髓内针或钢板内固定治疗65例,包括出现血管神经并发症者4例,共68根,2根骨折不愈合。非手术治疗92例,92根,全部愈合。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尽量避免破坏骨折段的血供是降低骨折不愈合率的关键。本文详述了血管神经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级治疗模式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案分为三级、其中GartlandⅠ型6例,GartlandⅡ型19例。GartlandⅢ型31例,其中屈曲型2例,伴有神经损伤2例,患月支肿胀特别严重者2例。对GartlandⅠ型骨折,单纯应用石膏外固定;GartlandⅡ型和GartlandⅢ型骨折,首选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失败者或伴有明显血管、神经损伤症状者以及患肢肿胀特别严重者,给予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果56例随访18—29个月,平均20.6个月,按Flynn功能评价标准,优42例,良13例,差1例。结论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取分级治疗模式能够取得很好疗效,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路伤椎斜置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整取抽样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胸腰椎骨折患者5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2组,单号为对照组,共28例,采取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双号为观察组,共28例,采取后路伤椎斜置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后路伤椎斜置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改善患者症状,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1985~1995年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157例,共160根,其中采用切开复位、髓内针或铜板内固定治疗65例,包括出现血管神经并发症者4例,共68根,2根骨折不愈合。非手术治疗92例,92根,全部愈合。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尽量避免破坏骨折段(片)的血供是降低骨析不愈合率的关键。本文详述了血管神经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上消化道出血不仅是呼吸衰竭的并发症之一 ,而且也是机械通气治疗的并发症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分析 ,减少实际工作中这一并发症的发生。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收集 1997年 5月 15日至 2 0 0 0年 5月 15日3年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呼吸衰竭患者33例 ,共机械通气治疗 69例次 ,均为男性 ,年龄 72~ 91岁 ,平均 82岁 ,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间 7~ 10 95天 ,不足 7天的不做统计。 33例中有 17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33例中进行 1次机械通气治疗者 15例 ,2次者 9例 ,3次者 4例 ,4次者 2例 ,5…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胫骨远端骨折者行交锁髓内钉和经皮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124例患者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5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经皮钢板固定治疗6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手术用时、骨折愈合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总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远端骨折者行经皮钢板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诱发因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132例(14270次)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分析其诱发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132例患者共进行14270次血液透析,其中148例次发生低血压,56例次发生高血压,39例次发生心率失常,24例次发生肌肉痉挛、7例次发生管道凝血,4例次发生出皿症状.结论 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肱骨外科颈骨折5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和分析5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自1998年9月~2004年9月,共收治肱骨外科颈骨折56例。其中有移位者24例,采用经皮穿针固定(15例)或加压内固定(9例)治疗。结果本组56例随访半年至1年,优良率88%。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手术损伤小,时间短,术后无需长期外固定,且取针简单方便,对老年患者应首选。对于闭合复位无法成功的患者;年轻患者对复位要求较高者;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者;合并有肩关节脱位者应积极考虑采用切开复位加压螺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