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68例乳癌住院病人疼痛现状进行了问卷式调查。结果显示 :疼痛发生率为61.8 % ;其中中重度疼痛占59.5 %。对病人生活影响最大的是正常工作、情绪和睡眠 ,止痛治疗总缓解率为89.3 % ;医生对病人疼痛程度的评估低于患者。本调查反映出 ,乳癌疼痛是乳癌治疗的重要方面 ,但医、患对疼痛的重视不足 ,“成瘾恐惧症”仍是影响药物治疗的原因之一。进一步重视病人疼痛及止痛治疗 ,是提高疼痛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和非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的不同。方法与结果:笔选择134例病人经过156次手术。其中,有典型的89例和非典型的三叉神经痛45例,术后直接止痛,典型的86例,非典型的39例。5年后随访直接止痛,典型的72例,非典型的21例。随访结果,将疼痛缓解情况分为3种类型:缓解:部分缓解,可以用少量药物;无缓解继续用大量药物治疗。通过典型和非典型的三叉神经痛两的对比,发现病人的疼痛病史和疼痛的特殊性可能是影响其结果的主要因素。结论:典型的病人术后止痛率占96.6%,而非典型的为86.7%。在5年后随访,典型的止痛73%,部分止痛7.9%,共计80.9%。而非典型的止痛35.6%,部分止痛11.1%,共计46.7%。说明术前病人难忘的疼痛特征,有或无扳机点在典型的与非典型的两之间决定了术后疗效的不同,可能与非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的病人手术前的面部感觉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3.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癌症病人中至少有1/3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癌症病人疼痛的发生率高达60%-90%,疼痛是癌症病人最常见和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也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1]。尽管在止痛治疗方面我国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癌症疼痛问题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有研究表明,我国接受止痛治疗的癌症病人中疼痛得到控制的不足50%[2]。作为癌痛病人健康照顾的提供者,临床医护人员处于改善病人疼痛工作的最前线,对癌痛管理的意义至关重要。故本研究主要针对江西省省直6家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对癌痛药物治疗相关知识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癌症疼痛的治疗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效的止痛治疗,对于晚期病人来说尤为重要。通过对1996~1997年全县确诊为癌症并申领了《麻醉药品专用卡》的55名患者使用麻醉药品止痛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76.4%(42例)的病人都是  相似文献   

5.
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报道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高达10%~60%,国内报道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高达14.5%~59.5%,皮下积液不但延迟切口愈合,而且影响术后的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也是影响乳癌手术近期效果的原因之一,同样也影响病人的心理情绪。我科2003年1月~2005年5月收治的35例乳癌手术病人应用皮瓣下引流管防治术后皮下积液,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癌症疼痛是一个普通的世界性问题,我省每年有新的癌症患者约6万人,据最近的国内调查,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占51.1%,因此,癌症的止痛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82年WHO在意大利推荐了三阶梯止痛治疗,并提出2000年在全世界“使癌症病人不痛”的目标,我们自1993年6月开始了该项工作,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1.一桩资料:收集了自1993年6月至1995年6月确诊的癌症疼痛患者,均为中、晚期病人。采用三阶梯止痛治疗,计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18~75岁(中位年龄53岁)。Karnofs初评分20~80分,疼痛时间最长1年,最短sd,…  相似文献   

7.
癌症病人有疼痛症状的占50~70%,癌症导致病人情绪上的忧郁、绝望又使疼痛加剧,如此恶性循环。统计数字表明:癌性疼痛77%由癌症本身引起,19%由治疗引起.4%为与癌症无关的其他因素。同时,研究证实,4%以上的癌痛病人的疼痛原因有2个以上。药物治疗,作为癌症止痛的首选疗法,可使80%病人的疼痛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8.
癌症疼痛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问题;尤其对于晚期癌症病人的止痛,乃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综合规划中四项重点之一。据WHO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发生的癌症患者约有700万,其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WHO组织专家一致认为,应用现有的和为数有限的镇痛药物就可以解除大多数癌症病人的疼痛,提出到2000年达到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癌症病人无疼痛”的目标。在我国,最近的调查表明,在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中的各期癌症患者中,伴有不同程度疼痛者占51.1%,因此癌症止痛及姑息治疗在我国具更重要的意义。为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  相似文献   

9.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主要、最难以忍受的症状之,癌痛发生率较高,30%为重度癌痛,疼痛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多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癌症姑息治疗中,WHO首先把癌痛提高到重要和优先的地位。有效的止痛治疗是必须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肿节风注射液治疗癌性疼痛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焕彪 《中国药业》2008,17(20):59-60
目的观察肿节风注射液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分为两组,均采用三阶梯止痛法治疗,治疗组(60例)加用肿节风注射液,观察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30例)分别为85.00%和60.00%(P〈0.05),生活质量评价治疗前分别为(39±19)分和(37±9)分(P〉0.05),治疗后分别为(69±10)分和(58±-13)分(P〈0.05),平均疼痛级数治疗前分别为(6.4±0.4)线段和(5.8±0.6)线段,治疗后分别为(3.1±0.5)线段和(4.2±0.5)线段(P〈0.05)。结论肿节风注射液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乳癌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42例局部晚期乳癌病人行局部手术切除、大片自体孔状游离皮移植修复创面,术后辅助化疗及放疗。结果 全组42例植皮均一期成活,其中3例伴皮下积液,1例供皮区轻度感染,经早期处理愈合,无皮缘及皮片坏死。对37例病人随访3—10年,随访率为88.1%,健康生存10年以上者4例(10.8%),5年者16例,3年者12例,1年者5例。局部复发2例,复发率为5.4%。结论 对局部晚期乳癌行局部手术切除、大片自体孔状游离皮移植,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穴位贴敷缓解癌症疼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疼痛是肿瘤患者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了其生存质量以及治疗疾病的信心,所以对肿瘤病人的止痛显得尤为重要。对肿瘤尚在早、中期正在积极治疗的患者,止痛的目的是使疼痛缓解,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能耐受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提高抗癌效果。对失去根治机会的晚期病人,镇痛可以减轻痛  相似文献   

13.
徐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9):780-780
疼痛是属于人体的一种防卫反应,这对保护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疼痛严重者可以影响病人的舒适、休息和睡眠。因此,有效处理病人的疼痛也就成为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在工作中予以重视,同时每位护理人员还必须掌握疼痛的有关知识,以便更好地护理好病人,帮助其减轻或消除疼痛,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充分认识护理因素对疼痛的影响,更好地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这是解决妇产科病人术后疼痛不容忽视的问题。1影响疼痛控制的因素1.1害怕对药物成瘾:麻醉药是术后止痛的主要药物,害怕对麻醉药的成瘾是直接影响有效控制疼痛…  相似文献   

14.
汪德明 《淮海医药》2013,31(1):46-47
目的探讨三阶梯止痛治疗加姑息性化疗与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35例给予三阶梯止痛治疗加姑息性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应用数字评分法和EORTCQLQ—C0中文版问卷调查表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使用癌痛治疗加姑息性化疗后,患者中度疼痛缓解率为92.9%,重度疼痛缓解率为85.7%,总缓解率为88.6%;患者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失眠、整体质量均明显改善(P〈0.05),整体健康状况由治疗前的61.4±12.2提高为63.7±11.6(P〈0.05);并能减少阿片类止痛药的使用剂量(P〈0.05)。结论三阶梯止痛治疗加姑息性化疗能明显缓解晚期肿瘤患者的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疼痛的效果、不良反应及使用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变程度。方法选取34例中重度疼痛的恶性肿瘤患者,使用芬太尼贴剂止痛,剂量为中度疼痛患者25μg/h,重度疼痛患者50μg/h,每72小时更换一次。结果疼痛缓解率100%,完全缓解1例(2.9%),明显缓解4例(11.8%),中度缓解29例(85.3%)。不良反应有3例出现嗜睡,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芬太尼是高效低毒性反应镇痛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美施康定(MST)阴道给药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对口服MST引起顽固性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及便秘等症状的病人改为阴道给药。结果:32例重度癌痛患者经阴道给药后疼痛缓解率达93.8%,且由口服给药改为阴道给药无需增加剂量,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反应与口服给药基本相同,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等。结论:MST阴道给药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不能口服给药的晚期癌症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17.
潘湘涛  陆晔  李蓉  程旭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61-1462
目的: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对31例癌痛患者接受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疼痛程度评分均值为8.6,治疗后7天、14天疼痛程度评分分别降至2.5及2.1,疼痛程度显著减轻,总有效率为93.3%;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不适、头晕、皮肤搔痒,但程度轻微,予以对症治疗后均可控制。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安全有效,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癌症患者疼痛认知的调查,研究其与癌痛止痛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癌症患者疼痛调查表”对228名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228例癌症患者中,伴有疼痛的癌症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知识的平均答对率为33.46%,不伴有痛疼的癌症患者平均答对率37.14%,两类患者答题正确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0.89)。结论癌症患者对疼痛及阿片类药物的认知存在很多误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和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实施癌症病人疼痛的护理。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还可以增强病人对疼痛的耐受力,使他们能够战胜癌痛。方法通过解除病人疼痛的原因、药物止痛、心理疗法及其它止痛方法来减轻或缓解癌痛。结果通过上述护理。大多数病人对癌痛的恐惧减轻。能正确对待治疗及护理。结论针对不同的病人,运用各种方法,有效地做好癌痛的护理,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脊麻与全身麻醉对门诊病人关节内窥镜检查的出院时间、恢复情况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60名ASAⅠ-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n=30)采用脊麻(SA),局麻药采用利多卡因。另一组(n=30)采用异丙酚-七氟醚-芬太尼全身麻醉(GA)。记录术后疼痛程度、止痛药用量、恢复情况、并发症、出院时间、病人满意程度。患者于术后24h~1w填写调查问卷。结果GA组有37%的患者术后需要阿片类止痛药,SA组仅有3%(P〈0.01)。术后1周内GA组有21例(70%)患者仍有疼痛,SA组有10例(33.3%)(P〈0.004)。GA组的膝痛持续时间较长为2.97d,SA组1.37d。出院时间相同。有关两种技术的病人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脊麻能提供良好的术后止痛效果并能减少止痛药物尤其是强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