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张华 《中国康复》2016,31(1):42-44
目的:观察应用引导性上肢协调训练治疗脑卒中所致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疗效。方法:脑卒中所致单侧空间忽略(USN)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各75例,2组患者均给予针对USN的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引导性上肢协调训练器训练。治疗前后进行空间忽略情况评价、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简式Fugl-Meyer评分(FMA)评定运动功能。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的USN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MBI及FM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引导性上肢协调训练进行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单侧空间忽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侧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有针对性的单侧空间忽略治疗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的疗效。 方法选取USN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3例。2组患者均未给予抗抑郁药物及多巴胺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每日给予2次常规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将每日2次常规偏瘫肢体综合训练改为常规偏瘫肢体综合训练1次和有针对性的USN治疗1次。于治疗前和治疗28d后(治疗后)采用简式Fugl9-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USN评定分别对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抑郁程度、ADL能力和USN程度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后,2组的各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治疗后的FMA[(48.65±7.12)分]、MBI[(41.26±4.88)]分、HAMD[(18.16±2.84)分]以及USN评定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有针对性的单侧空间忽略治疗结合常规康复可显著改善USN患者的运动功能、ADL能力、抑郁情绪和USN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USN)的康复疗效。 方法对24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单侧空间忽略检测,将确诊为USN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临床药物治疗,同时由专业康复治疗师进行以Bobath、Rood技术为主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对USN的系统康复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单侧忽略程度、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治疗8周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P<0.01)、平衡功能评分(P<0.01)、Holden功能步行分级(P<0.001)、Barthel指数评分(P<0.001)、单侧忽略程度(P<0.01)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进行针对USN的系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所致USN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ADL能力和单侧忽略程度。  相似文献   

4.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社区康复治疗中应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204 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n=98)和观察组(n=106),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NF。治疗前和治疗3 个月后分别采用Fugl-Me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Berg 平衡量表(BBS)和静态平衡测定仪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及BBS 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睁眼与闭眼模式下,观察组轨迹长度、轨迹总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中应用PNF 可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行为表现和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对21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忽略功能筛查,分析其单侧空间忽略的行为表现,并将有单侧空间忽略的患者5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单侧空间忽略康复护理干预.分别在发病初和住院2,4周时对2组患者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Barthel指数评定(MBI),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住院2周末时2组患者的FMA评分比较差异显著,MBI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住院4周末时2组的FMA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早期行为分析及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纠正忽略现象,并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90 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分为康复单元组(n=45)和对照组(n=45)。康复单元组纳入康复单元,按照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运动训练。治疗6 周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简化Fugl-Meyer 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在上肢及手功能的Brunnstrom分期、FMA评分及MBI 评分上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康复单元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行为表现和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对21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忽略功能筛查,分析其单侧空间忽略的行为表现,并将有单侧空间忽略的患者5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单侧空间忽略康复护理干预。分别在发病初和住院2,4周时对2组患者进行Fugl-Mever运动功能评定(FMA)、Barthel指数评定(MBI),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住院2周末时2组患者的FMA评分比较差异显著,MBI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住院4周末时2组的FMA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早期行为分析及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纠正忽略现象,并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龙耀斌 《中国康复》2012,27(3):171-173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上肢肌张力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上肢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不仅能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而且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对脑卒中单侧忽略的疗效。方法:选取病程3个月以内脑卒中单侧忽略患者4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20min/次,1次/天,5天/周,共9周。治疗前后选取单侧忽略行为注意障碍测试(BIT)、凯瑟琳-波哥量表(CBS)、简式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分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治疗9周后,2组患者CB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BIT评分、上肢运动功能(FMA-UE)和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单侧忽略及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银质针结合系统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效果。方法80 例社区脑卒中后SHS 患者,予以相同的基础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银质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两组针后均进行系统康复训练治疗。以彩色超声多普勒测定患肢血流速度,以Fugl-Meyer 评定法测定上肢综合运动功能,3 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个月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3 个月和6 个月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肢尺动脉、桡动脉、尺静脉、桡静脉和中指指间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质针结合系统康复训练能促进脑卒中后SHS 患者的上肢动脉血流速度及静脉血流回流,改善微循环,有利于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每天进行2次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每天进行1次常规康复训练及1次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周治疗5d,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用Fugl-Meyer(上肢部分,FMA-UE)、改良日常生活能力(MBI)、肩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评价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E、肩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和MBI评估均有明显提高(P0.05),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组的FMA-UE和肩关节前屈、水平内收、水平外展主动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结合肩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肩痛的影响。方法:7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肩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肩部强化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肌内效贴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侧肩痛,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中上肢部分(FMA)评定上肢运动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FMA和MBI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肌内效贴结合肩部强化训练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的肩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联合优化运动技能训练干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后进行运动想象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予以运动想象联合优化运动技能训练。治疗前后用表面肌电信号(sEMG)测定患侧上肢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伸肌的均方根(RMS)和中位频率(MF),采用Fugl-Meyer上肢评定量表(FMA-UE)、布朗茨手部测试量表(BzH)、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侧上肢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伸肌RMS和MF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均P<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2组患肢FMA、BzH及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运动想象联合优化运动技能训练可改善上肢肌肉sEMG指标,提高上肢和手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干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3个月内的54例脑卒中后偏侧忽略患者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音乐疗法干预,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凯瑟琳-波哥量表检查(CBS)、上肢简易Fugl-Meyer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2组患者单侧忽略的程度、上肢运动控制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2组C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FMA及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在卒中后发病初期有效改善单侧空间忽略患者单侧忽略的程度,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了Armeo Spring上肢运动反馈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 方法 52例偏瘫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每日1次作业疗法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每日1次Armeo Spring上肢运动反馈的作业疗法训练,2组治疗时间均为5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上肢和手的主动关节活动度测量(AROM)、改良Barthel 指数(Modify Barthel Index,MBI)、Fugl-Meyer 评定量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scale,FMA)和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进行评价。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BI、FMA和WMF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FMA和WMFT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BI、FMA和WMFT较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通过上肢运动反馈训练联合常规康复可明显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悬吊下进行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上肢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上肢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悬吊下虚拟现实技术训练,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Brunnstrom分期(包括上肢和手)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及Brunnstorm分期(包括上肢和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及上肢Brunnstorm分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Brunnstorm分期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悬吊下进行虚拟现实技术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训练。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分级(FAC)、10 m最大步行速度、改良Barthel指数(MBI)、胫骨前肌表面肌电积分(iEMG)进行结局指标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BBS、FMA、MBI和iEMG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0),治疗后干预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治疗后干预组FAC步行功能分级3级及以上者所占比例、10 m最大步行速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下肢康复机器人LR2训练后,偏瘫患者肌痉挛和ADL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运用LR2进行下肢康复训练,每天1次,每次30min,共治疗6周;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康复治疗,每天1次,每次30min,共治疗6周。在入组时、6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下肢部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对两组患者下肢肌张力、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下肢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LR2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痉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且近期疗效优于常规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