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血管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子宫血管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40.1岁;平均孕产次分别为3,1.7;33.3%患者有子宫相关手术史.临床表现主要为盆腔包块(4/6),月经改变(2/6),无1例术前确诊,均以“子宫肌瘤”收治.术中瘤体呈白色条索状分布,沿子宫血管方向生长,6例均为术后诊断.40岁以上病变弥漫者行全子宫切除及盆腔肿瘤切除,病灶局限于宫体的年轻患者行病灶切除.随访时间1-25月,1例复发(首次手术时未全部切除肿瘤).结论 子宫血管平滑肌瘤育龄期女性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组织检查,手术宜彻底切除肿瘤累及区域,术后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特殊肌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总结我院1999~2011年收治的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19例。结果:特殊肌瘤指富于细胞型、奇异型、透明细胞型子宫肌瘤、血管型平滑肌瘤、淋巴型平滑肌瘤、脂肪型平滑肌瘤,易与子宫肉瘤相混淆。结论:特殊肌瘤临床表现为良性,但短期内增长迅速,尽早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宫体和宫颈     
l目侧铸2于瞥膝抽裤何临床病理分析/王兰//中国基层医药一2加3,10(6)一484一487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1例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切片经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中6例进行免疫组化选用抗体CK、EMA、WIM、钙结合素、CEA、F姗因子采用S一P法结果:年龄21一58岁,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肿瘤好发子宫角、宫底处。随访9例,均无复发和转移。镜下表现为上皮样细胞形成腺样、腔隙、条索样结构,有些上皮样细胞可呈空泡状、印戒样。大多伴有平滑肌瘤或平滑肌增生。免疫组化:CK、EMA…  相似文献   

4.
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为了探讨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对我院妇科近年来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患者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我院收治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平滑肌瘤患者1452例,其中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23例(占子宫平滑肌瘤的0.69%),23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5岁,最大51岁,平均年龄(38±3.2)岁。其中以月经增多就诊者20例;2例因子宫肌瘤术后复查发现肌瘤复发入院;有1例为剖宫产术中发现。1.2手术方式23例中有14例行腹式全子宫全切术,5例行子宫次全切出术,3例需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的1例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例为子宫次全切出术后复发的肌瘤。1.3手术所见16例为子宫肌瘤向右侧阔韧带内生长,被包裹于阔韧带中;5例为右侧阔韧带肌瘤合并多发肌瘤;2例位于子宫后壁肌壁间。1.4术后病理瘤组织呈编织状、束状排列,瘤细胞梭形,核杆状,细胞丰富、密集。8例提示局部细胞增生活跃。1.5术后随访23例患者门诊随访,随访时间最短5个月,最长60个月,平均时间25个月,发现4例复发。2讨论富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绝经后增大的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经手术治疗的86例绝经后子宫肌瘤增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临床表现、合并其他妇科疾病情况、手术病理情况以及子宫肌瘤变性与患者年龄、绝经年限、肌瘤直径、肌瘤类型、血流信号的相关性。结果 86例患者中无明显症状者61例,阴道出血者11例、腹痛者6例、下腹坠胀者4例、尿频者4例。子宫肌瘤发生变性者20例,其中玻璃样变17例、红色变1例、黏液变性1例、脂肪变性1例。子宫肌瘤变性与患者年龄、绝经年限、肌瘤直径、肌瘤类型、肌瘤有无血流信号无关(P>0.05)。特殊类型子宫肌瘤10例,其中子宫脂肪平滑肌瘤5例、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3例、静脉内平滑肌瘤1例、奇异型平滑肌瘤1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肿瘤1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增生6例,其中单纯性增生2例、复杂性增生1例、非典型性增生3例;合并子宫内膜息肉1例;合并卵巢肿物18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15例、卵巢单纯囊肿1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例。结论绝经后增大的子宫肌瘤大多无症状,有症状者以阴道出血多见。肿瘤本身恶性病变的发生率低,对无症状患者可严密随访,对有症状的患者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朱梅娟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4):114-116,123
目的探讨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LGESS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辅以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子宫肿块和阴道出血,术前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确诊主要依据术后病理诊断。12例LGESS中,伴性索分化1例,合并平滑肌混合性肿瘤1例,合并子宫腺肌瘤2例,合并多发性子宫肌瘤4例。组织形态均显示瘤细胞由浸润性、弥漫性增生的单-性圆形或梭形细胞组成。LGESS由类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的肿瘤细胞构成,伴有丰富的螺旋小动脉,呈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瘤细胞的CD10和vimentin均(++++),ER(+),PR(+++),CK5/6(--+),EMA(-+),S-100和CD34均为(-),CD34在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为(+)。结论临床术前明确诊断LGESS有困难,但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标记,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子宫肥大症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对 2 8例住院进行手术的子宫肥大症病例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 .[结果 ]子宫肥大症因有子宫增大、月经失调等症状常被误诊为子宫肌瘤 ,占误诊病例的6 5 % .病理观察表明 ,患者子宫不同程度地均匀性增大 ,肌层厚度为 2 5~ 3 5cm ;合并小平滑肌瘤 (直径小于 1cm) 4例 ,占 14% ,合并内膜息肉 6例 ,占 2 1% ,合并内膜增生过长 18例 ,占 6 4% ;肌层病理变化中平滑肌细胞肥大 2 6例 ,占 93% ,肌间及血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 2例 ,占 7% .[结论 ]子宫肥大症无特异性症状、体征 ,常被误诊 ,应注意鉴别诊断 .病理检查示肌层平滑肌细胞肥大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息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子宫阔韧带肌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8例手术后证实为阔韧带子宫肌瘤的患者就其临床特征、手术所见、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阔韧带子宫肌瘤有其部位特征,术前误诊43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19例,囊性变3例,玻璃样变性1例,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子宫阔韧带肌瘤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位于盆腔侧方与子宫紧密相连,且瘤体较大,术中易出血,术后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4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3例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例中1例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1例有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史,术后随访发现盆腔包块;1例无临床表现,体检发现。3例术前超声检查2例提示平滑肌瘤,1例不除外恶性可能,无一确诊,均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1例术后5d发现瘤体残留,另2例分别随访17和34个月未发现复发。结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是具有恶性肿瘤生物学特性的良性病变,术前诊断率低,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术后应长期密切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以避免过度治疗。方法: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病例329例,统计分析病理类型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结果:特殊类型子宫肌瘤329例中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322例,奇异型平滑肌瘤2例,脂肪性平滑肌瘤1例,上皮样型平滑肌瘤2例,核分裂相活跃型平滑肌瘤2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181例(55.02%),其次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75例(22.80%)。结论:特殊类型子宫肌瘤和普通肌瘤及子宫平滑肌肉瘤的鉴别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避免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1.
杨晋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9):178-179
目的:子宫颈微偏腺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极少见的肿瘤,探讨其临床及病理形态特征、诊断要点、免疫表型特征,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现报道5例诊断为宫颈微偏腺癌,对其临床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及大量稀黏液性白带,宫颈肥大和糜烂。部分病例合并黑斑息肉综合征、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病理特征为腺体轻度增生,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有轻度异型性,腺体侵入宫颈壁8mm以上并有特殊间质反应癌胚抗原有肯定的阳性反应。结论:诊断宫颈微偏腺癌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提出宫颈腺体有无不典型增生,多取材并尽量深取组织(〉5mm)或高频电刀锥切宫颈活检,可早期及时诊断,防止漏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后特殊类型子宫肌瘤复发的相关因素,并对患者病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方便选择2008年1月—2015年10月该院妇科收治的因特殊类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诊断证实为特殊类型子宫肌瘤复发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以及腹腔镜术前辅助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100例特殊类型子宫肌瘤患者平均年龄为(46.02±7.66)岁,46例腹腔镜术前术后诊断为特殊类型子宫肌瘤患者、12例腹腔镜术前误诊子宫腺肌症患者和42例腹腔镜术前漏诊特殊类型子宫肌瘤患者在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史、人工流产、不孕症和放置宫内节育环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患者腹腔镜术前B超诊断为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符合率为50.0%;46例术前术后诊断特殊类型子宫肌瘤患者、12例腹腔镜术前误诊子宫腺肌症患者和42例腹腔镜术前漏诊特殊类型子宫肌瘤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8%、0%和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类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症时,术后复发几率比较高,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
王文科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40(12):1468-1469
目的:分析9例经肾穿刺活检诊断为膜增殖性肾炎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临床及病理诊断方面的认识。方法:回顾1998年9月~2008年9月237例肾穿刺活检病例中诊断为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9例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光镜病理、电镜病理、免疫荧光病理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9例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占肾穿刺活检总病例数的3.7%,男女性别比为8∶1。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57岁,平均年龄为39.3岁。以肾病综合征伴血尿、高血压为其主要临床特点。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部分缓解3例,无效2例,恶化4例(进入透析)。结论:膜增殖性肾炎是一种发病率不高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肾炎综合征,病理表现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B型超声对较罕见的子宫肌膜中胚层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对119例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良性变患者手术前后诊断对照分析,进行超声波声像图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资料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对照,子宫肉瘤超声诊断符合率82.3%(14/17)。子宫肌瘤良性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4.3%(86/102)。结论:采用B型超声对子宫肌膜中胚层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样可以达到既准确又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检查对老年妇女异常阴道流血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妇女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绝经后老年妇女(≥60岁)阴道流血的宫腔病因。 方法 以250例生育期妇女宫腔镜手术为对照,对250例老年妇女进行宫腔镜检查及病理诊断,以分析绝经后老年妇女阴道流血的宫腔病因。 结果 引起老年妇女阴道异常流血的宫腔病因为:子宫内膜息肉134例(53.60%)。子宫黏膜下肌瘤32例(12.80%),萎缩性子宫内膜炎43例(17.20%),子宫内膜癌14例(5.60%),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例(0.80%),子宫内膜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例(0.40%),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过长2例(0.8%)。宫腔粘连8例(3.20%),环嵌顿,断裂14例(5.60%)。其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及萎缩性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明显高于生育期妇女(P<0.01);而子宫粘膜下肌瘤、宫腔粘连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 结论 对于老年妇女可安全地进行宫腔镜检查;异常阴道流血病因可及时、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96例怀疑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并对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采取子宫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法,于治疗后三个月测量患者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肌瘤周边与内部血流量、子宫血液流速和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96例子宫肌瘤可疑患者均经彩超诊断,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肌瘤89例,诊断符合率占92.7%;经治疗后三个月复查,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子宫及肌瘤的体积均有明显缩小(P<0.05);BFV、V、RI和PI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楚地观察子宫肌瘤的声像改变,显示病灶内部和周围血管的分布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瑞华  王爱侠  施琰 《医学综述》2012,18(7):1117-1118
目的评估子宫动脉阻断术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后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在瘤体周围注入催产素后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门诊随访观察子宫肌瘤复发、月经改善及生育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症状均改善,无一例复发和术后并发症。平均随访18个月均未见肌瘤复发,3例未生育者正常妊娠至足月。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后子宫肌瘤切除术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保留子宫,保留生育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梅又文  唐瑶  胡丽娜 《四川医学》2013,(10):1518-1520
目的 探讨子宫癌肉瘤(uterine carcinosarcoma)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影像学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子宫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方式.结果 子宫癌肉瘤的患者,除1例19岁外,其平均发病年龄为57.5岁,并且均已绝经.B超可探及丰富的血流信号.病理分期示Ia期4例,Ib期7例,II期1例,IIIb期1例,IV期2例.在13例有随访结果的患者中,6例患者死亡,其余7例患者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结论 病理检查为子宫癌肉瘤的确诊手段.其恶性程度较高,但早期若能接受积极治疗,预后可有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 ES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对超声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对ESS的超声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78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ES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超声结果分析。结果  7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4.3±10.9)岁。主要临床表现:46例(59.0%)因体检发现异常占位就诊,28例(35.9%)因异常阴道流血就诊,4例(5.1%)因腹痛就诊。术前超声正确诊断4例(5.1%),误诊为子宫肌瘤伴变性24例(30.8%),子宫肌瘤22例(28.2%),子宫腺肌症10例(12.8%),宫腔息肉5例(6.4%),肌瘤影响宫腔5例(6.4%),卵巢肿瘤4例(5.1%),肌瘤伴腺肌症3例(3.8%),子宫内膜癌1例(1.4%)。ESS的超声表现:病灶多为单发,位置各异,可位于肌壁间或宫腔,较大时宫腔及肌壁间均可累及,也可位于盆腔。病灶回声多呈中低回声或内部回声不均质,CDFI 示病灶大多为条索状血流信号(44例)、星点状血流信号(21例),彩色血流不明显(13例)。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ESS,72例(92%)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其中6例LGESS伴性索样分化、7例LGESS伴平滑肌分化,4例为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high-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HGESS),2例为未分化子宫肉瘤(undifferentiated uterine sarcoma,UUS),其中1例USS伴性索样分化。结论  ESS临床及超声表现无特异性,需要病理诊断确诊。当超声发现肌壁内病灶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质,弥漫性子宫肌层增厚,内部回声伴有结节性,从宫腔延伸至子宫肌层的息肉样结构等情况时,检查者应充分考虑ESS的可能性,并在术前予以提示,帮助临床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降低二次手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