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Java语言是在C++语言的基础上来进行改变而成的,其是属于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Java语言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Java技术不但是一种编程语言,更是一个开发平台。Java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移植性、稳定性及通用性,因此在嵌入式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Java技术、Java卡、J2ME的介绍,来分析Java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具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Java作为一种独立平台语言,支持最为广泛的开发平台或集成开发环境,可以很好的整合各种既有的服务器、主机硬件系统及平台,通过JDBC,也可以方便的访问既有数据库,实现对老数据的访问和处理。这就使得Java在大型应用系统开发中被广泛使用,也为迅速、可移植、低成本的实现各种业务功能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样,Java基于对象的模式使的企业能够快速的开发出新型的电子商业服务,能够使用ATM和家用电脑等不同的设备来实现这些服务。  相似文献   

3.
运用由纯Java语言开发的Aglet平台,进行基于移动Agent的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分析了信息服务系统中移动Agent主体结构的实现。该系统实现了移动Agent和Java结合,充分发挥了移动Agent智能决策、动态控制等特点在信息服务系统中的应用优势。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信息服务系统是实用有效的。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互联网与计算机等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智能化技术的的发展推动了相应软件的开发,软件开发编程语言种类众多,其中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是Java编程语言,为此,以Java编程语言为例,分析了其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5.
《微型机与应用》2014,(19):61-63
为了进一步提高移动智能终端在移动电子支付通信服务方面的高效性、应用性与安全性,以Java Card智能卡技术原理与NFC移动智能技术理论知识为前提,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Java Card和NFC技术的移动智能支付应用系统的模型框架,在该模型中设计了移动智能终端支付银行选择模块,其次针对多标签情况下的应用支付碰撞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动态二进制防碰撞算法。研究表明,应用支付模型框架与防碰撞安全算法在移动电子支付通信服务方面均达到了次优化的应用与安全效果。  相似文献   

6.
提出将一种泛函数据分析(Functional Data Analysis,FDA)方法应用到交通智能语音播报领域的基本思路。利用建立的FDA基频曲线模型合成语音,将这种模型应用到交通智能语音播报系统中,从而实现交通智能语音播报功能。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语音合成技术在公共交通、服务大厅等领域的语音播报系统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如车站查询系统、计费系统、车辆导航系统、银行客户营业厅排队叫号系统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我国软件行业的迅速发展,又不同程度的带动了软件开发技术的进步。Java技术被各个企业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基于Java企业开发平台中使用的EJB技术的原理和功能,通过对其模型在企业应用程序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个基于Java和XML的Web应用软件开发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Java和XML被认为是开发Internet/Intranet应用软件的两个关键技术.文中简要介绍了Java处理XML数据的方法,并提出了一个用Java和XML开发Web应用软件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各行各业的工作需要,人们开发了各种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一般由对应的计算机语言编写,因此要想科学有效地开展计算机软件编写,必须全面掌握计算机语言的使用方法。在众多计算机语言中,Java语言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优势也较为明显。基于此,深入分析了Java语言的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10.
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机场、地铁、银行等重要场合的监控系统,因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该文重点阐述智能视频监控中运动目标检测和运动目标跟踪算法,并对各种算法优缺点进行相关的探讨,对智能视频监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提高软件项目的可复用性,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一直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最求的目标。伴随着Java技术应用的日益普遍,基于Java技术的开源框架也越来越多,其中有一些框架已经被业界普遍认可。Struts、Spring和Hibernate就是这些框架中的佼佼者,使用这些技术可以规范Java项目的开发,降低模块的耦合度,提高代码的复用性。该文中主要阐述使用这三种框架如何集成以及如何对软件项目进行架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柯采 《软件》2020,(3):165-167
当今互联网下B/S架构的Web开发应用广泛,成为最流行的开发模式,使用JavaWeb基于MVC设计模式的开发技术在当下依旧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有着巨大的前景。J2EE平台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来规范Web开发,并且结合MVC成为开发的主流。本文将介绍软件开发体系以及基于MVC模式下的Java Web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应用系统的架构从采用C/S结构逐渐转变到以Web应用为主.JAVA和XML结合的方案应用在基于Web的信息系统开发,可以提高开发效率,改善软件质量,对基于Web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智能锁通信架构普遍采用WiFi、蓝牙、ZigBee等通信技术和IPv4协议,不能兼顾长距离传输和低功耗的需求,存在管理不便、安全性较低、IP地址匮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IPv6和LoRa的智能门锁系统,系统由执行层、网络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四部分组成;门锁终端采用STM32L151CBU6微控器为主控制器,在云服务器上部署LoRa服务器和Java Web应用实现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测试表明,一个网关可覆盖一栋约11层楼的有效区域,一节1000 mAh电池可用1.8年,该系统拥有功耗低、通信距离长、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面向对象的管理信息Agent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Agent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大规模智能软件系统的开发,文章结合面向对象Agent技术在某农场CIMS工程管理信息子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易于掌握和理解的分布式多agent系统在农业CIMS中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个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的轧制力在线智能监测系统。系统以PC工控机为主控平台,利用虚拟仪器开发软件LabVIEW7.1与使用PCI总线的高性能多通道数据采集卡相结合,实现对轧制力信号自动采集、判断、智能数据处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智能设备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他们的应用系统在功耗、效率、实时性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智能设备可以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如何能够提高智能设备应用系统的性能,已成为这一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应用软件的核心算法、设计架构等方面研究了能够有效提高智能设备应用系统性能的技术. 首先,基于JNI、NDK等技术,对应用软件的核心算法、架构进行跨平台的移植;然后使用本地代码(C或C++语言)对原来的算法进行改进;最后,利用智能设备多核的运算处理能力,适当地增加任务数量,改善负载均衡. 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把这些技术适当地集成到原来的应用系统里面,就能够大幅提高智能设备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8.
JNI技术在跨平台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楠  何光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41(17):203-205,232
Java的平台无关等优点使它更适合电力系统的软件开发。但目前电力系统的大部分软件都是用C 语言中开发的,如何能将原有程序应用到Java中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论文以配电分析软件为例,探讨使用Java本地接口(JNI)改造原有C 程序的可行性和优点,并对Java本地接口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软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基于WWW的仿真软件JRTSS(Java-basedRealTimeSystemSimulator)以RTSS仿真软件为基础,保持其原有特色,并采用Java为编程语言,运行在Browser/Server环境下。JRTSS软件由三部分组成:仿真核心、建模程序与结果后处理程序。其中仿真核心运行在Server端,建模和结果后处理程序为JavaApplet,由用户的Browser下载并执行。JRTSS的系统模型是一个开放队列网络。通过在不同抽象层次对多个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通信网络以及柔性制造系统的仿真与性能评价,证实JRTSS是一个用于系统开发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0.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将自行车系统加入到智能手机中就可以加快自行车的发展,提高自行车的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更够开发出功能非常强大的软件。因为移动GIS是目前的发展趋势,在主流的移动操作系统上开发移动GIS能使软件更容易的让用户接受并使用,借助移动操作系统的界面友好性,使应用更加容易使用。本系统利用了ArcGIS for Android开发了自行车租赁系统的一个部分,自行车的站点查询。同时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进行开发移动GIS,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与灵活性,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