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震地下水动态中短临异常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学彬  刘耀炜 《地震学报》1997,19(4):426-433
研究了中国大陆部分强震、中强震(统称强震)地下水动态(水位、流量)观测结果,得到:地下水动态短临异常和一年尺度的中短期异常(以下称中短临异常)的空间分布及无异常测点分布,主要与强震发震机制以及震源周围的主要活断层(深大活动性断裂、强活动性断层)有关,异常空间分布符合异常-震源地点-发震机制-主要活断层相互之间的特定关系.最后,对地下水动态中短临异常空间分布与发震机制和主要活断层之间关系的机理作了讨论,阐述了研究结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长春  陈党民 《地震学报》1995,17(1):96-102
运用分形理论的基本原理和逐月滑动的方法,从水氡前兆观测资料入手,计算了唐山大震前后华北27口井的水氡突跳序列的分维(容量维)值,研究了在大震前后水氡分维异常值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发现:水氡分维值在震前有显著的变化,且出现水氡分维异常的水点大都分布在距震中300 km的范围之内;震前水氡分维值出现明显的上升区与下降区,临震前除震中周围为下降区外,上升区几乎充满整个华北.   相似文献   

3.
地磁脉动预报地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军成  韩克礼 《地震学报》1995,17(2):253-258
阐述了利用数字化地磁脉动观测资料预报地震的研究工作及其结果.根据感应磁效应理论,地磁脉动比起常规的地磁观测方法,更能有效地反映震前地下介质电导率的异常变化,尤其是震前的短临异常变化.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震前地磁脉动传递函数,有明显的短临异常,且有典型的异常形态,并取得较好的预报震例.地磁脉动预报地震是很有前途的地震预报新方法,它将会使以磁报震的研究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永善地震台8年的水氡资料进行了数学处理,发现水氡异常与地震对应率较高。并对水氡异常特征及其机理作了分析.从而讨论了利用水氡资料对本地区短临地震监测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山7.8级地震前水氡异常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华北地区分布的33个水化观测点的水氡观测资料,以半年为尺度对唐山7.8级地震前水氡的异常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唐山7.8级地震前水氡异常存在由外围向震中区演化的异常特征,且在唐山地震发生的短临阶段,水氡异常在唐山地区形成集中,异常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6.
云南地区水氡前兆异常动态演化与地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宏伟  和国文 《地震研究》1999,22(4):365-371
本研究系统地处理了1987年至1997年云南地区23个水氡观测点的水氡观测数据 突出短临异常,寻找水氡短临预报指标,数据处理方法采用日均值一阶差分法,使用差分平稳序列的3倍均方差作为异常判据。得到了云南地区水氡日差分异常台项月本底值为4台项,水氡日差人异异常数月本底值7次,明确提出了预报3个月内云南地区5级以上地震的短临预报指标,给出了其对应地震关系,其中对应率和概括率均为70%左右。同时全面地统  相似文献   

7.
付虹  陈立德 《地震研究》1997,20(4):345-356
研究了孟连7.3级地震前云南全省及震中距600km范围内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地倾斜、水氡、水位、水汞等13类观测项目,55个台站,11个台项测值的中、短、临异常情况。结果表明,震前中、短、临异常台项目分比为38%,并主要集中在200-400km范围。中期异常特征为异常时间长、幅度大、短临异常特征为中期异常趋势结束或测反向,部分项目出现“巨变”东家主震中附近异常出现晚而外围出现早、随着地震临近其异  相似文献   

8.
唐采 《四川地震》2004,(1):37-41
对1998年11月19日宁蒗6.2级地震,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和2001年10月27日永胜6.0级地震前后的云南水氡资料异常,用形态对比、二倍标准差等常用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M≥6.0级地震前,震中附近都有台站的水氡资料会出现长达1年以上的长期趋势异常;4个月的长、中期异常占异常台站的50%左右;震前3个月内出现的短临异常占异常台站的40%~50%,临震异常在震前几天到1个月之间出现,幅度大,时间短。3次M≥6.0级地震前,水氡异常总的特点是:长、中、短、临异常分别在单台表现突出;异常形态区别明显,异常不连续性特征普遍存在,继承性异常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9.
唐山7.8级地震前水氡异常演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华北地区36个水化观测点的水氡观测资料,以半年为尺度对唐山7.8级地震前水氡的异常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次地震前水氡异常存在由外围向震中区迁移的特征,异常先在外围地区出现,短临阶段才地震中区附近形成较强的异常区,异常形态有由复杂向简单演化的特征。震后水氡动态演化图像呈现离散态势,并逐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在地震短临跟踪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2008年3月21日盈江5.3级地震前,在地震活动性方面,长中短临不同时段内呈现出各种形态的异常,小震活动呈现条带、围空和平静-活跃的过程。地下流体前兆异常水氡趋势性中期异常呈现同步性转折,水氡突变性短临异常呈现同步性突跳,近源区和邻区的水汞呈现同步性高值异常;而且,地下流体前兆异常形成区域与中强震发生地点有一定的构造关联性。因此,对2008年3月21日盈江5.3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长中短临各阶段呈现的异常.中短临地下流体前兆异常,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总结,理清预报思路,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依据中国震例(1966~2006年)收录的116个水氡前兆震例,统计分析了水氡前兆异常形态、异常时空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水氡异常出现的时间范围较广,在震前十几分钟至几年内均有出现,异常开始距发震时间、异常持续时间主要和震级大小、发震机制、异常变化类型等有关,异常台站震中距范围从0~500多千米,异常形态主要有上升、下降、突跳、破年变和其他异常形态等4类,上升、下降、破年变异常动态主要表现为中期异常,突跳型异常动态主要表现为短临异常。最后提取了12个7级震例、31个6级震例前水氡前兆异常特征,归纳强震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2.
共和7.0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的动态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40个地下流体观测点的资料,对1990年4月26日青海省共和MS7.0地震的前兆动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带内观测点的水氡趋势异常及水化、水位群体异常及频次异常与断层平均形变速率呈同步变化.地下流体群体异常频次的累加值曲线在地震前表现为指数加速变化图形.(2)震源外围240km范围内的水氡中短期趋势上升异常,表现为由震源逐渐向外围扩散的特点.在短临阶段各测点水氡的异常变化基本同步.(3)流体短临前兆出现明显的起伏加剧和层次现象,突出的表现是流量、断层气日变化在临震阶段出现3次加剧,且异常幅度一次高于一次  相似文献   

13.
大同地震水氡动态图像的前兆异常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云贞  王吉易  张素欣 《地震》1999,19(1):90-96
采用“九五”攻关提出的水氡动态图像分析方法,对二次大同5.8级地震水氡前兆异常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简介了大同地震水氡动态图像的生成方法。研究表明,地震前震源区及周围出现水氡变化率≥0.06的异常特征区,异常区的时间演化与地震具有“扩展-急剧扩震-地震-持续扩展-地震-收缩”的关系,且与多种异常发展的中期,中短期和短临阶段相对应,异常区的空间分布演化与震中,地质构造和地热等有密切关系。表明动  相似文献   

14.
一种地震短临前兆信息——震前大气电场异常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建国 《地震学报》1998,20(1):101-108
长期的地震预报观测研究现实表明,可靠地震短临前兆信息的探索是非常困难的,但对于实际有效的地震预报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分析研究震前准静大气电场异常有可能成为可靠地震短临前兆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白家疃地震台20年连续可靠的大气电场及地震观测资料,分析总结了唐山地震后北京200 km范围内多地震期及地震相对平静期异常与近场地震发生间的相关关系;同时,通过对近几年来预先书面上报的观测结果与该段时间内近场实际发生的地震的对比分析,结合近10年来对近场地震书面预报意见的实效检验结果分析,论述了震前准静大气电场异常确有可能成为近场地震短临预报可靠标志的光明前景,并给出了利用震前大气电场观测资料进行地震预测的初步判定指标;最后指出,只要布有相对合理的台网(每万平方公里2~4个台)并通过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就有可能在较大地震(MS>5)前给出近场地震三要素预测的较为可信的判定标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甘东南地区的前兆资料,认为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震中距300 km内甘肃部分前兆资料有明显的中短期异常及典型的短临异常。用从属函数法定量提取了水氡和水位资料中短期异常,分析了异常特征,并对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水氡、水位、水温、地电阻率及形变资料的异常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发现地震前甘东南地区的几项地形变资料出现了明显的中短期异常,部分水氡、水位、水温和地电阻率资料存在明显的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16.
多年积累的丰富观测资料表明,各地区在不同震级的地震发生前,常可观测到变化形态类似的水氡前兆异常现象,且有的还将异常变化过程分为长、中、短、临等阶段。但也发现,有的地震前水氡虽有趋势性变化,却无短临异常显示。水氡与地震的关系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17.
张素欣  王吉易 《地震》1996,16(2):177-182
通过对水氡体异常月频次序列的周期分析,指出水氡群体异常具有半年和3个月的周期特征,并且在强震前,整个波形发生畸变,各分波的振幅明显增大,随着地震的临近,从次要波至主要波的畸变也是逐步发生的。从而可判断该异常群体含有地震前兆的成分以及地震的临近。对地震的短临报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其它有关的研究工作亦可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述文 《地震研究》1998,21(3):221-226
1996年2月3日中甸-丽江交界发生7.0级地震,震前,洱源县地震办公室根据原地区水氡月均值滑动标准差、月均值滑动距平、12个月雨量滑动等中期背景异常和水氡日测值、水温日测值、日均气压值等的短临异常,本对这次地震的预报及前兆异常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甘孜地震台水氡观测资料的干扰识别和短临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整理了甘孜地震台自有水氡观测以来的数据,分析了观测数据中的各种干扰因素,并研究了在该台200 km范围内的5级以上地震、300 km内的6级以上地震前水氡的短临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974年以来甘孜水氡多次出现中短期异常变化,异常具有破年变、相关关系改变等特点,水氡异常的产生与水温、流量因素有关,更与岩石应力-应变、地壳构造活动等有关.短临异常出现的时间大多集中在1个月内,异常形态以突升、突降为主,异常变化的幅度在10%以上,异常幅度的大小与地震震级的大小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应用水文地球化学分析预报方法指南,对定襄七岩泉1986~1991年的水氡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该泉在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有明显的短临前兆异常,同时给出相应的差别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