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线聚焦光学相干层析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高速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技术方案。利用柱面镜的成像特性将传统OCT的点聚焦成像模式改变为线聚焦成像模式,从而降低二维OCT图像的扫描维数,达到提高成像速度的目的。利用ZEMAX光学软件对系统进行光线追迹获得光束经过柱面镜后的聚焦情况。随后采用635nm的激光光源和柱面镜构建了实验系统,实验结果很好地验证了光线追迹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
光学元件检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光学非球面加工精磨阶段和抛光阶段的检测技术、柱面镜面形的测量方法、超高精度球面面形的测量方法和光学元件参数的高精度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3.
光点位置测量系统摄像镜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丰  李海峰  郑臻荣  刘向东 《光电工程》2008,35(10):107-110
针对使用线阵列电荷耦合器件(CCD)的二维位置定位系统中的光学系统的特殊要求,本文提出一种以球面镜作为前组柱面镜作为后组,前组像面作为后组物面的二级成像结构作为线阵CCD的摄像镜头.该镜头使具有相同一维坐标值的点成像为同一条直线,并且具有广角视场,畸变小,成像质量优良等性能特点.对其设计思想、像差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f'=.20 mm,2ω=74,畸变小于1.6%的柱面镜摄像镜头实例及其像差和传递函数计算曲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应用光电位置敏感传感器PSD器件、SCOTCHLITE(原向反射屏)、经柱面镜准直扩束后的半导体激光器及其计算机组成的光学测试系统,重点论述了采用该系统实现对信号真实、连续、快速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球径仪直接测量柱面光学零件半径的简单方法。该方法的原理与测量球面半径的原理不同。它特别适用于单件柱面镜加工和柱面样板加工中的半径测量,精度较高,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昆明机床厂和云南省计量测试研究所共同研制的高精度动态光电显微镜,于1983年12月21日在昆明通过国家鉴定。 本仪器采用氟-氖激光器作光源,由电光调制器对激光束进行调制。通过柱面镜和沿光轴方向移动的渥拉斯通棱镜获得间距可调的二个光斑,并用一个光电倍增管同时接收此两光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天空背景下实时测量宽波段脉冲激光波长和方向,提出了使用闪耀光栅衍射测量脉冲激光波长和方向的方法.用傅立叶变换分析天空背景和脉冲激光的光谱分布.通过对透射率函数的傅立叶级数展开,得到光栅衍射谱线的强度,对信号光谱线的最小强度、背景光谱线的最大强度和噪声强度的比较,得到设计的可行性.光路主要由特制光栅、柱面镜以及CCD探测器构成.  相似文献   

8.
眼科光学计量仪器主要应用于检测和监督眼镜质量指标以及检查人眼的屈光缺陷,在我国眼镜行业使用非常广泛。其中,焦度计(即屈光度计)是测量眼镜镜片和配装眼镜的屈光度、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及散光轴位等技术指标的计量仪器;验光镜片箱和验光仪是用于检查人眼的屈光缺陷所依据的主要计望仪器。长期以来,我国的眼科光学计显仪器处于较落后的局面,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分度值、准确度、柱面镜轴位不准、镜片偏心误差较大、棱镜片基线混乱等方面U我国自80年代以来,就颁布了若干有关眼科光学许多仪器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达到增加产量、优化质量、降低能耗、确保安全等目的的综合性技术,主要是由工业自动化软件、硬件和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作为20世纪现代制造领域中最主要的技术之一,重点解决生产效率与一致性问题。虽然自动化系统本身并不直接创造效益,但它对企业生产过程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工程领域中亟待解决的三维曲面轮廓的精密测量问题,研制了具有纳米级轴向分辨力的光瞳滤波式激光偏振光差动像散传感器(PLDAP).该传感器基于像散检测原理,利用位于两柱面镜焦前、焦后等距放置的两探测器上的光斑形状信号差动相减和光强归一化处理得到聚焦误差信号,对被测表面进行高精度双极性绝对测量,可用于大倾角表面的测量.PLDAP中,偏振差动光路布置光强归一化技术的采用,有效抑制了环境光波动、光源波动、物体表面光学特性以及光学器件问多次反射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显著提高了像散检测技术的抗干扰能力.实验表明:当测量物镜采用数值孔径NA =0.65时,PLDAP测量范围达±10μm,分辨力优于5 nm,可测倾角20°,稳定性优于2%.该传感器为非连续表面轮廓的跟踪、瞄准测量提供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
马涛  崔席勇  张伟  黎炜  王强  张亮 《材料导报》2017,31(19):80-83, 121
厚度小于1.5mm的超薄规格热轧产品可以实现"以热带冷",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常规热连轧超薄带钢生产技术一直是热轧生产技术研究的重点。全面分析了常规热连轧超薄规格带钢生产时的技术难点,针对该难点,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整套超薄规格带钢生产技术,包括板形控制、精轧跑偏控制、全线带钢温度控制、辊道飞飘控制、轧制润滑技术、活套控制、设备精度维护、铁素体区轧制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刘乾 《硅谷》2011,(5):161-161
控制爆破技术是这几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爆破技术之一。此项技术对于改善传统爆破法破碎岩石会出现的诸多危害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而随着城市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不断加快,公路隧道、地铁、地下商场等一系列地下工程也越来越多。此类建设项目周边环境非常复杂,主要表现在周边建筑物密集、距离近、隧道埋深浅、人流和车流量大等。这样的情况下,爆破作业相当重要。更需要了解在这样复杂环境之下如何应用控制爆破。其实,也就是如何做好控制爆破中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内部控制作为一项管理技术,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回顾内部控制发展史,主要有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等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等目的的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软件、硬件和系统三大部分。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作为20世纪现代制造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主要解决生产效率与一致性问题。虽然自动化系统本身并不直接创造效益,但它对企业生产过程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制袋机的检测与控制技术发展概述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叙述了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决策与控制理论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制袋机总体控制与定长定位控制、张力与速度控制、温度控制、纠偏控制等各子控制系统的技术发展概况,目前以ARM为代表的嵌入式芯片和各种嵌入式操作系统在制袋机控制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各方面研究表明:图像处理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制袋机控制系统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6.
GPS是一种新的测量方式,其具有精确度高、速度快、全天候、便于操作以及无需通视等优点,同时还可提供平面坐标和高程等详细信息,便于后期测量工作的开展。将GPS技术应用到公路控制测量中,可降低公路测量的难度、提高测量结果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为公路工程施工、改建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该文在概述GPS技术的基础上,对GPS技术的应用原理、特点优势等进行分析探讨,最后以某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为例,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阐述了将GPS技术应用到公路控制测量中的思路和具体应用实现。  相似文献   

17.
基于精益供应链的制造执行系统MES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执行系统MES是以条形码技术、RFID等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是构建与实施精益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可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实现企业供应链的赢利能力。基于精益供应链的MES系统包含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入库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数据采集、控制和监控的全过程,实现对生产控制、产品追踪追溯、实时数据传输与处理等功能。MES系统的开发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功能组件开发、信息采集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油库是一种专业性仓库,它来储存、供应石油产品以及油品的运输,同时是成品油运输、协调油品生产和加工以及供应的枢纽,也是国家石油产品存储、销售、运营、供应等的基地。对油库各方面的管理以及发油过程中采取的技术等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油库在市场中的效益、安全、发展等问题。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油库来说,结合比较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及仪表等,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方式和油库工作的转变,从而达到比较精确地控制整个定量发油系统的运作。因此,对储油库定量控制发油系统计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尤为紧迫和重要。文章着重介绍了在储油库现场检测定量控制发油系统中的计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工业控制领域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使得工厂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而工业控制器plc、工业pc等的应用更加大幅度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国内工业控制自动化的发展道路,大多是在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进行消化吸收,然后进行二次开发和应用。目前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DCS控制系统采用的是网络冗余技术和分布处理单元冗余技术、电源冗余技术等,对生产自动化控制的主流技术,该系统具有自动化、危险性低、管理性强、结构简单、控制灵活等优点,深受企业的广泛应用。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DCS系统的结构图及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分布处理单元结构,阐述了DCS系统在日常使用中的维护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