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董海 《钢铁》1995,30(5):1-4
随高炉喷煤技术的发展,喷煤量增加,焦比大幅度降低,焦炭在高炉中的负荷加重,焦炭质量面临更为严峻的要求。本文就我国焦炭质量的状况及今后有关提高焦炭质量的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焦炭质量回顾与展望:提高焦炭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近几年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焦炭质量状况及其对高炉冶炼的影响,中国炼焦煤资源情况及其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综述了国内外高炉焦炭研究的进展,改善焦炭质量的技术措施和炼焦新技术;提出高炉要实现富氧大煤量喷吹强化操作,迫切需要进步提高焦炭质量:通过加强炼焦煤洗选,采用备煤新技术及提高炼焦装备水平等措施提高焦炭质量;扶持炼焦新了艺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现行焦炭强度指标进行讨论,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针对太钢高炉目前的生产实际状况.得出了现行焦炭强度指标对太钢高炉生产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刘德军 《钢铁》2016,51(10):78-83
 在对鞍钢焦炭质量现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焦炭强度、热态性能、化学组成、粒度及质量波动等对高炉冶炼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对高炉风口焦炭的实际取样与研究加以验证,指导高炉操作实践;同时,系统地掌握焦炭质量、焦炭质量对高炉冶炼的影响、焦炭质量的评价方法等;尤其是利用“风口取样”,掌握焦炭在炉内的变化规律和炉缸工作状况,为高炉操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焦化厂低成本生产出符合高炉运行要求的焦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炉风口前的物理、化学变化十分复杂,风口燃烧带内的气体流动以及焦炭燃烧状况对高炉的高效生产意义重大。本文对高炉风口燃烧带内焦炭燃烧行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分别对燃烧过程中气体流动过程以及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理论研究,建立了一个模拟风口燃烧带内焦炭燃烧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冶金焦炭中灰分和硫分对高炉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结合首钢焦炭灰分和硫分的状况,提出了降低首钢焦炭中灰分和硫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凤林 《钢铁》1993,(9):86-86
中山制钢公司开发出高炉用新型摄像机。这种摄像机安装在高炉炉顶上可长时间连续监测矿石、焦炭在炉喉的分布状况及高炉上部的煤气流分布状况,目前已在该公司的1号和2号高炉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关于提高焦炭质量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新日铁、蒂森*克虏伯、法国索拉克等公司的研究结果,详细介绍了焦炭反应后强度CSR与反应性CRI对高炉操作的影响,介绍了美国钢铁协会确定的高炉对焦炭质量指标的要求,煤的性质对焦炭CSR、CRI等性能的影响以及焦炭稳定性和硬度与高温强度之间的关系、CSR的预测模型、高煤比高炉对焦炭质量的要求和国内外对提高焦炭质量的研究状况等,并分析了鞍钢在焦炭质量方面与世界先进高炉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焦炭质量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鞍钢多年焦炭质量指标与高炉经济技术指标的统计,分析了焦炭M40和CRS与高炉利用系数和燃料比之间的关系,以及焦炭质量波动对高炉顺行状况的影响规律,同时利用风口焦取样方法,研究了焦炭在炉内的劣化程度和炉缸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0.
焦炭质量对高炉生产至关重要,炉容越大,对焦炭质量的要求越高。本文就近几年来,我公司焦炭质量状况予以粗浅评析,并提出几点建议。1现行常规焦炭质量指标1.1焦炭机械强度(M40与M10)我国于1980年将米库姆转鼓列为测定焦炭机械强度的国家标准。通过米库姆转鼓试验可以得到抗碎强度(M40)和耐磨强度(M10)两个指标。M40主要反映焦炭的裂纹率;M10主要与焦炭气孔壁厚度和气孔壁强度有关,两者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从高炉操作来看,关键是焦炭从料线到风口之间的破碎情况,因为它直接影响高炉的透气性。据有关资料介绍,M40与焦炭从…  相似文献   

11.
马钢干熄焦生产与高炉使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熄焦可显著改善高炉炉况、降低高炉消耗、提高喷煤比。介绍了马钢干熄焦系统生产情况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相似文献   

12.
梁南山 《中国冶金》2012,22(1):32-35
涟钢7号3200 m3高炉是国内第一座全部使用捣固焦的大型高炉。本文介绍了与涟钢7号高炉配套的捣固焦炉的概况及其主要配煤结构与焦炭质量指标,同时也阐述了涟钢高炉3200 m3高炉在使用捣固焦中所采用的原料条件、主要操作制度及取得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涟钢3200 m3高炉全部使用捣固焦取得了良好的操作结果,证明了捣固焦在大型高炉上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黄东辉 《中国冶金》2015,25(1):16-20
高炉生产的稳定对于整个钢铁企业生产流程来说至关重要,高炉炼铁生产的工序能耗和生产成本都占到了钢铁企业生产的70%以上。为了回答什么是高炉稳定的问题,通过数据统计计算、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种判定高炉稳定的判据。对比分析了宝钢和首钢稳定性较好的高炉的焦比偏差,研究了高炉不同焦炭负荷和不同综合入炉品位条件下焦比递减额,探讨和揭示了高炉生产稳定水平的标准,提出了高炉生产稳定问题的技术观点。  相似文献   

14.
受7.63 m干熄焦炉检修的影响,八高炉被迫由全干焦冶炼调整为全湿焦冶炼50天。重点分析了全湿焦冶炼期间对于高炉风量、煤气利用、消耗等的影响,高炉始终坚持以风为纲,增加中心布焦量,在保持中心气流畅通稳定的前提下调整边缘和中心两股气流的动态平衡,风量较干焦冶炼损失300~400 m3/min,日均铁水产量损失500 t/d,但燃料比仍稳定在510.9 kg/t,整体炉况稳定顺行,各项指标稳定,为大型高炉湿焦冶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曹建林 《四川冶金》2010,32(6):35-37,51
对攀钢2号高炉近来因搭配使用捣固焦致使焦炭质量改善与指标不断创新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攀钢2号高炉抓住应用捣固焦致焦炭质量改善的机会,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合理使用焦炭,探索出高强度冶炼条件下高炉合理的操作制度,使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断创出新高。  相似文献   

16.
巨型高炉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炉大型化是发展趋势,但大型高炉对炉料要求严格,建设巨型高炉必须有好的炉料及高质量焦炭.建设大高炉要按实际的炉料条件确定容积,还必须考虑投资及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广西康密劳锰铁高炉鼓风脱湿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耀坤 《钢铁》2002,37(2):52-55
鼓风湿度增加是锰铁高炉夏秋两季生产指标变差的根本原因。广西康密劳锰铁高炉鼓风脱湿的实践证明:鼓风脱湿对节焦、增产、提高回收率、降低成本具有显著作用。国内组装的脱湿装置能够满足锰铁高炉脱湿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曹海 《河北冶金》2014,(1):35-37,45
马钢2#(2500m3)高炉在保持稳定顺行的基础上,为了降低炼铁成本,生产中实施降低焦比提高煤比攻关。通过分析原燃料质量对高炉生产的影响、摸索高炉操作炉型的变化和长期生产实践表明:抓好精料工作是搞好高炉顺行,降低焦比提高煤比的有效途径;上下部调剂相结合,优化炉内操作高炉顺行为基础;提高风温和富氧喷煤相结合是提高煤比的保障。2012年10月份起高炉煤比达到并稳定在160kg/t,其他各项经济指标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现行焦炭反应性试验方法的来源,主要表达焦炭在高炉内进入风口回旋区前抗CO2,气化能力以及反应后的抗粉化能力,是一种规范性试验方法。回顾了国内外对焦炭反应性的认识和变化,20世纪认为反应性表达焦炭在高炉抗CO2,的气化能力,反应性高反应后强度低对高炉生产不利。进入21世纪,新日铁提出反应性只是表达了焦炭的活性,认为提高反应性可以提高高炉反应效率,对高炉生产有利,不同时期认识水平不同认知也会完全相反。通过CO2,含量和反应温度对焦炭反应性影响试验和高炉碳平衡计算,分析了喷吹煤粉高炉内焦炭的行为.确定了焦炭进入风口回旋区前的反应失重率。提出现行国家标准“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的反应性表达的是焦炭与CO2,反应的活性,高炉内焦炭反应失重率控制因素是矿石的还原性能和未燃煤粉率,与焦炭实验室测定的反应性无关。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研国内外焦炭热性能对高炉操作影响的研究进展,发现日本炼铁界对焦炭反应性关注度较高,且观点较一致:在确保焦炭冷、热态强度的前提下,较高反应性的焦炭有利于抑制风口部位焦炭的粉化和改善高炉炉内矿石还原速度,利于低成本冶炼;国内对焦炭反应性对高炉操作影响机理方面的探讨较日本少,观点与日本不同,认为焦炭具有较低的反应性和高强度利于高炉操作。建议更为全面深入研究热性能对高炉操作的影响,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探索,以求在领域内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