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前胎心监护对评价新生儿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220例分娩产妇按胎心监护情况分为胎心监护异常组100例和胎心监护正常组120例,胎心监护异常者视情况给予吸氧、宫内复苏、剖宫产等。比较2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结果 2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心监护异常组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肺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胎心监护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心监护异常组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低于胎心监护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异常对产妇宫内环境恶化的预测价值较高,尤其是对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肺炎等情况,能够及早发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妊娠中晚期实施胎心监护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 对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96例实施中晚期胎心监护的高危孕妇其胎心电子监护结果进行分析,并与121例外院转入未实施中晚期胎心监护的高危妊娠孕妇比较其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人群基本人群社会资料构成一致,中晚期妊娠胎心率从32周到36周逐渐下降趋势.胎心监护异常的高危妊娠孕妇平均胎心率低于胎心监护正常的高危孕妇(P<0.05).实施中晚期胎心监护的高危妊娠产妇其顺娩率和阴道助产率显著高于未实施中晚期胎心监护者(P<0.05).结论 对高危妊娠产妇实施中晚期胎心监护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更好保障高危妊娠孕妇的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子胎心监护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产科待分娩的产妇1642例进行胎心监护,观察产妇胎心监护图形,并对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胎心监护结果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关系。结果监测结果显示,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2.4%,胎儿心电监护图形异常发生率为20.8%,胎心监护图形异常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86.2%,胎心监护图形正常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6%,胎心监护图形异常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胎心监护图形正常产妇( 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胎心监护曲线异常同不良妊娠结局存在正相关关系( r=4.014,P<0.05)。结论电子胎心监护能够间接反应晚期妊娠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对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胎心监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心监护目的在于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做到及时处理,使胎儿在重要器官尚未遭受损害前娩出,减少或避免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我科实行入院常规胎心监护1次和全产程胎心监护。现回顾性分析胎心监护的临床资料,探讨胎心监护在监测胎儿宫内窘迫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胎心监护技术,增加胎心监护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医师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29日期间的2522例胎心监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异常胎心监护结果并非都是胎儿宫内窘迫的表现。结论胎心监护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监护人员应排除干扰因素,临床医师应综合分析监护结果,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6.
唐平 《淮海医药》2011,29(5):437-438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对280例胎心监护异常诊断为胎儿窘迫行剖宫产进行分析.结果 胎心监护异常与羊水污染、脐带异常、新生儿窒息关系密切,但假阳性使剖宫产率大幅度上升.结论 常规使用电子胎心监护临床能改善新生儿预后,在胎心监护异常是否剖宫产与高危妊娠及羊水性状有密切关系,正确掌握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匡静  杨奕梅 《云南医药》2014,(3):339-341
在妊娠晚期胎心监护中,常常遇到连续多次胎心监护均为无反应型(胎心基线变异〈6bpm和胎动时胎心加速〈15bpm的孕妇,此类孕妇的妊娠结局往往行剖宫产终止妊娠,为进一步了解胎心监护中胎心率细变异对胎儿宫内情况的评判,  相似文献   

8.
产程胎心监护在分娩结局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电子胎心监护对认识妊娠结局的监护意义,熟练识别胎心监护图形,正确处理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方法对我院1200例足月单胎妊娠按入院诊断分高危组(560例)和正常组(640例),临产后常规胎心监护CST监测,追踪正常胎心监护与异常胎心监护的结局。结果高危妊娠组异常胎心监护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CST阳性亚组新生儿窒息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羊水浑浊发生率明显高于CST阴性亚组(P〈0.05)。结论产妇临产后常规行胎心电子监测是检测宫内胎儿安危的较好指标,加强产时监护,尤其是对高危妊娠的监护,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孕妇产前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科门诊孕妇进行常规胎心监护,共监护例数达1800例。结果胎心监护可以提高工作质量,降低了工作强度,既准确又节省人力。结论对孕产妇实施产前胎心监护,能够更加准确评估胎儿宫内情况,对预防新生儿窒息和胎儿窘迫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子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子胎心监护与胎儿窘迫及剖宫产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4674例住院分娩孕妇的胎心电子监护图形。结果发现胎心监护图形异常者382例,其中223例考虑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现异常因素者175例,未发现异常因素者48例。胎心基线变异明显减弱或消失、重度变异减速、延长减速及晚期减速者发生羊水粪染、脐带缠绕及新生儿窒息比例明显高于其它胎心监护图形异常者。结论电子胎心监护能早期发现胎儿窘迫,但是,单凭胎心监护图形异常作为胎儿窘迫诊断会出现假阳性判断,当出现异常图型时,应严密监护,根据胎心率异常的程度及胎儿能够娩出的时间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可减少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产程胎心监护的必要性,并研究胎心监护中异常图形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定期孕检的400例妊娠高血压孕妇,所有孕妇均为单胎初妊娠.根据有无胎心监护分为胎心监护组(n=212)和无胎心监护组(n=188),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另从行胎心监护的212例患者中根据NICHD和ACOG所制定的胎心监护三级分类系统将患者分为Ⅰ类图形的对照组以及Ⅱ、Ⅲ类图形的研究组,其中对照组90例,研究组12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 胎心监护组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脐带异常、过期妊娠、胎膜早破、羊水过少、羊水过多及产褥感染等妊娠及分娩并发症概率均低于无胎心监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胎心监护组顺产率高于无胎心监护组;胎心监护组剖宫产率、死胎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窘迫及新生儿NICU均低于无胎心监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妊娠产妇产钳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异常的研究组患者顺产率和产钳助产率均明显低于图像正常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的剖宫产率、死胎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窘迫及新生儿NICU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孕妇产程行胎心监护有利于生产过程的监护与预防,尤其是通过异常图形的判读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对提高新生儿和产妇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时胎心监护异常的影响因素,提高优生优育率.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7月至2003年3月90例产时胎心监护图形异常的病例(观察组)和同期90例产时胎心监护图形正常的病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产时胎心监护异常组的羊水粪染、羊水过少、脐带绕颈和剖宫产率明显高于产时胎心监护正常组(P<0.01);而两组间新生儿窒息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产时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窘迫,通过适当处理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我院128例产前胎心监护出现异常图形的孕妇、胎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探讨可能导致胎心监护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 128例出现胎心监护异常症状的孕妇为异常组,其余1481例胎心监护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孕妇可能导致胎心监护异常相关因素。结果具有胎心监护异常相关因素孕产妇117例,占91.41%,经卡方检验(α=0.05),异常组孕产妇与对照组孕产妇胎膜早破、前置胎盘、重度子痫前期、羊水量异常和高龄等相关因素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胎心监护异常相关因素共126例,占98.44%,经卡方检验(α=0.05),异常组胎儿与对照组脐带缠绕扭转打结、早产儿、羊水Ⅱ、Ⅲ度、足月低体重儿等相关因素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异常主要与母体因素和胎儿因素有关,只有充分利用胎心监护,提高诊断水平,才能选择正确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胎心监护异常孕妇的分析,进一步研究讨论胎心监护异常的原因。方法对过去一年(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检查的51例胎心监护异常的孕妇进行回顾分析,对比其他胎心监护正常的孕妇,进一步探讨导致胎心监护异常的原因。结果对比胎心监护正常的孕妇,51例胎心监护异常孕妇中由于孕妇羊水异常、胎盘错位、胎膜早破、重度子痫前期以及产妇年龄过大等母体因素造成的占74.5%(38/51),其中由于羊水Ⅱ、Ⅲ度、胎儿脐带打结、足月低体质量儿、胎儿畸形、早产等胎儿因素造成的占23.5%(12/51),其他因素1例(2%)。结论胎心监护异多为为孕妇与胎儿等综合因素造成,其中,母体和胎儿自身因素是导致胎心监护异常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检查手段,密切关注母体与胎儿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进而降低胎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产前胎心监护的异常原因。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产前胎心监护异常图形的孕妇、胎儿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胎心监护正常孕妇500例为对照组。通过调查孕产妇及婴儿的临床表现及发生状况,分析导致产前胎心监护异常的原因。结果 122例胎心监护异常孕妇中具备胎心监护异常相关因素的孕产妇115例(94.26%),异常孕产妇的胎膜早破、前置胎盘、羊水量异常、高龄及重度子痫前期构成比与对照组孕产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122例胎心监护婴儿具有异常相关因素者118例(96.72%),异常婴儿的脐带位置异常、早产、羊水异常、低质量的因素构成比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前胎心监护出现异常主要与孕妇及婴儿影响因素相关,临床可通过胎心监护分析及早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预防处理,能够有效提升新生儿出生质量与母婴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杨爱华 《天津医药》2011,39(9):855-856
胎心监护是产时胎儿监测的主要方法,但对有关结果的解读尚缺乏规范性[1]。如何正确认识和解释胎心监护,有效地检出胎儿窘迫的同时又避免过度干预,成为产科领域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选取第二产程异常胎心监护患者60例,旨在分析异常胎心监护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电子胎心监护异常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4568例电子胎监图形.结果 发现胎心监护图形异常者368例,296例诊断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胎心基线变异明显减弱或消失,OCT/CST阳性或可疑阳性者发生羊水粪染、脐带缠绕及新生儿窒息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胎心监护图形异常者.结论 电子胎心监护虽能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但是仅凭胎心监护图形异常作为胎儿窘迫诊断会出现假阳性判断,增加剖宫产率.当出现异常图形时,应严密监护,根据多方面因素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减少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产前加产时胎心监护的疗效。方法选取脐带绕颈孕妇共16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生产前胎心监护,观察组接受产前加产时胎心监护。结果观察组采取剖宫产的方式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的1minApga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胎心监护图形为正常时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在异常图形时。结论对产前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孕妇行产前加产时胎心监护,能有效减少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间歇式胎心听诊与连续性胎心监护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高危孕产妇20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其中观察组采取连续性胎心监护,对照组实施间歇式胎心听诊,比较两组孕产妇的临床监护效果。结果:观察组孕产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剖宫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孕妇实施连续性胎心监护,有助于明确胎儿分娩方式,降低产妇剖宫产率,避免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子胎心率监护仪对普通多普勒听胎心有胎心率异常者的监护意义.方法对51例胎心率异常的孕妇进行电子胎心率监护.NST 28例、CST或0CT 23例.结果NST反应型2例,无反应型1例,CST或OCT阴性21例,阳性2例.胎儿监护结果异常者其分娩方式与正常者无显著性差异.NST反应型与无反应两者分娩时Apgar‘s评分差异显著(P<0.05).讨论普通多普勒听胎心有胎心率异常者行胎心监护也提示异常者占3/51,应及时处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率.而大多数胎儿宫内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