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酸钙改性填充母料的配方研究是一个多指标多因素实验课题.本文应用正交设计方法对该母料的配方试验进行了探讨,取得最优配方.该母料能替代原APP(无规聚丙烯)填充母料,并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2.
无规聚丙烯填充母料技术是本文作者之一(文婉元)的重要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分析,结论是:Casson 方程可用于描述无规母料的τ-γ关系,修正的 Casson 方程能相当好地预示等规聚丙烯—无规母料等共混体体系的τ-γ关系。同时,提出了等规聚丙烯在加入无规聚丙烯填充母料后加工性能变化甚微的定量表征。  相似文献   

3.
阻燃添加剂对阻燃聚丙烯的流变性及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阻燃聚丙烯中含有2%、6%、10%阻燃添加剂时对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阻燃剂的增加熔体的表观粘度下降,并且阻燃纤维的断裂强度也下降。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了阻燃聚丙烯中含有2%、6%、10%阻燃添加剂时对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阻燃剂的增加熔体的表观粘度下降,并且阻燃纤维的断裂强度也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丙烯材料的阻燃性能,将一种新型大分子三嗪氰系成炭剂与包裹聚磷酸铵复配,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膨胀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并研究了有机改性蒙脱土对此阻燃体系的热稳定性以及阻燃性能的影响。适当加入有机改性蒙脱土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热性能。在保持添加剂总质量分数25%不变的情况下,添加2%有机改性蒙脱土时,阻燃聚丙烯材料的极限氧指数上升到31.5,相比未添加样品,材料的阻燃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过量的有机改性蒙脱土反而会降低材料的阻燃性能。耐水性实验结果表明,此种膨胀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能。  相似文献   

6.
利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酸改性壳聚糖,并将其引入三聚氰胺磷酸盐/季戊四醇二元复合阻燃剂用以阻燃聚丙烯。对该新型三元复合阻燃剂进行热失重分析表明,聚丙烯酸改性壳聚糖的引入降低了复合阻燃剂的初始分解温度、增强了热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残余率。当阻燃剂的添加量为30 wt%时,聚丙烯酸改性壳聚糖的引入将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由26.5%提高至29.5%,同时提高了残余物炭层的致密性,增强了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7.
甲烷等离子体交联作用对聚丙烯表面阻燃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等离子体技术被用于聚合物的表面改性,并赋予了阻燃性能。通过采用燃烧速率表征手段,详细研究了甲烷等离子体对聚丙烯薄膜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层交联作用的存在有利于聚合物薄膜阻燃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国外对水镁石作阻燃剂已有所报道。将亲水性的无机阻燃剂与亲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达到完好相容,形成阻燃复合材料,国内目前尚未见报道。根据对水镁石结构特点的分析,以钛酸酯为偶联剂,探讨了水镁石表面改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通过改性前后水镁石填充于聚丙烯树脂中的扫描电镜照片的对比,经过表面改性处理后的水镁石粉在聚丙烯树脂中分散均匀,达到完好相容。此项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水镁石矿藏资源,制备水镁石阻燃聚丙烯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抗静电阻燃聚丙烯(PP)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丙烯是一种易燃高聚物,同时也是电的优良绝缘体,易产生静电,由此产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对某些特殊用途的聚丙烯必须进行抗静电和阻燃处理。选择适当的抗静电剂和阻燃剂,以不同的量加入聚丙烯树脂中,通过大量的试验,找出抗静电剂含量与聚丙烯表面电阻的关系、阻燃剂含量与拉伸强度的关系及阻燃性能的关系和阻燃剂之间协同作用的关系等。经过优化设计确定理想的配方和工艺条件,研制出满足特殊用途且符合工程要求的抗静电阻燃聚丙烯。所制得的聚丙烯的拉伸强度、氧指数和表面电阻分别为34.7MPa, 27.5和2.76×10~(-8)Ω。  相似文献   

10.
利用废旧纤维和传统的纺织设备、热压设备,研究了热塑性聚酯纤维、棉纤维/聚丙烯纤维复合板材的生产工艺以及工艺参数和纤维复合板材性能之间的关系,具体探讨了成型温度、时间、压力等工艺参数对复合板材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试片在10MPa的成型压力下的最仁佳成型条件为:聚丙烯纤维含量为40%,成型温度200℃,成型时间4min,此时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最佳,还采用对针刺复合毡溶液浸渍阻燃的方法,对此种纤维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触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聚磷酸铵、十溴二苯醚两种类型的阻燃剂匹配使用的阻燃工艺,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即在阻燃剂的含量为25%时,纤维复合板材的限氧指数(LOI)能达到30.2。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氢氧化镁/红磷无卤阻燃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添加红磷与不同粒径的无卤阻燃剂氢氧化镁后的聚丙烯的阻燃效果,工艺简单,结果表明:氢氧化镁与红磷二元复配物以及添加三氧化二锑后的三元复配物均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且所使用的氢氧化镁的粒径不同,其阻燃效果也不同,纳米级氢氧化镁要比微米级氢氧化镁阻燃效果佳,且纳米级氢氧化镁阻燃的PP在燃烧过程中不会发生卷曲和熔滴现象。  相似文献   

12.
纳米TiO2对聚丙烯抗紫外老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马莱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为纳米TiO2分散基体,采用母料法制备PP/PP-g-MAH/nano-TiO2纳米复合材料.DSC,TEM,力学性能测试、断面形貌观察、PP球晶形态分析、紫外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等结果表明:纳米TiO2能使聚丙烯的抗紫外老化性能显著提高,而对其力学性能影响不大;纳米TiO2在聚丙烯中分散越均匀、粒径越小,越有利于提高聚丙烯的抗紫外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无卤阻然剂对聚丙烯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Al(OH)3、Mg(OH)2及其二者协同作用对聚丙烯(PP)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OH)3、Mg(OH)2的加入提高了聚丙烯的耐燃性,二者比例适当,能起到一定的协同作用,抑烟效果显著。但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4.
无卤阻燃剂对聚丙烯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Al(OH) 3、Mg(OH) 2 及其二者协同作用对聚丙烯 (PP)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Al(OH) 3、Mg(OH) 2 的加入提高了聚丙烯的耐燃性 ,二者比例适当 ,能起到一定的协同作用 ,抑烟效果显著。但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Al(OH) 3、Mg(OH) 2 及其二者协同作用对聚丙烯 (PP)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Al(OH) 3、Mg(OH) 2 的加入提高了聚丙烯的耐燃性 ,二者比例适当 ,能起到一定的协同作用 ,抑烟效果显著。但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6.
将抗菌剂制备成抗菌母料后添加到载体树脂中制备成抗菌食品包装薄膜。研究了抗菌母料的加入量对薄膜结构、抗菌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菌剂可以均匀地分布在载体树脂中,抗菌剂的加入可以使薄膜具有明显的抑菌性能并对其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在聚丙烯(PP)中加入玻璃纤维增强剂、EPDM增韧剂和MF82/PP膨胀型阻燃剂,对添加剂的不同含量所产生力学性能、阻燃性能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后能得到综合性能良好的改性PP。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丙烯树脂与阻燃剂及可染改性剂共混纺丝的方法,制备了具有阻燃和可染双功能的聚丙烯纤维.讨论了添加量及工艺过程因素对功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纤维氧指数(IOI)达到27.8%,上染率达到73.88%,纤维的断裂强度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19.
阻燃可染聚丙烯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树脂与阻燃剂及可染改性剂共混纺丝的方法,制备了具有阻燃和可染双功能的聚丙烯纤维.讨论了添加量及工艺过程因素对功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纤维氧指数(IOI)达到27.8%,上染率达到73.88%,纤维的断裂强度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20.
以分子筛MCM-41作为协效剂,采用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和三聚氰胺(MEL)复配阻燃剂,用于聚丙烯(PP)的阻燃.研究添加分子筛MCM-41对PP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少量分子筛MCM-41即可显著提高PP的阻燃性能;当分子筛的添加量为1%(质量分数)时,阻燃PP的氧指数为32.7,比纯PP提高了92.35%.TG、DMA和SEM观察结果表明:添加少量分子筛MCM-41可以催化APP/PER/MEL间的酯化反应,促进体系成炭,形成更紧密的炭层,从而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