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云南普炭公路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作为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路建设过程中大规模的土地扰动,破坏地形地貌,自然植被消失,将会引起水土流失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本文以普炭(普者黑至炭房)公路为例,详细分析了其地质地貌及周边植物特性,阐述了普炭公路水土流失原因和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原则,针对普炭公路现状设计运用挡土墙工程、工程手段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植被复耕等水保与生态修复措施,为公路建设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及其周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干旱荒漠区公路建设水土流失的特点及防治重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脆弱,公路建设加速土壤侵蚀,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该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本文以S228线乌拉斯台口岸至岌岌湖公路工程为例,分析干旱荒漠区公路建设区域水土流失的特点、公路施工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提出公路建设中水土保持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高寒湿地区域公路建设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亮  刘国东  蹇依 《公路》2007,(12):119-123
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属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类型,其类型、程度和强度与主体工程建设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空间上表现为沿公路呈线形分布,在时间上与主体工程具有高度同一性。在对213国道郎川段(郎木寺至川主寺)所处的高寒地区进行的脆弱环境条件实地调查和现场测量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及防治,结合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以期搞好高寒湿地区域公路水土保持工作,从而有效地改善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公路建设对沿线的生态环境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水土流失方面。如何运用水土保持工程,有效地防治公路工程的水土流失,探索出一条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是南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清连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高速)工程为例,对南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产生水土流失的因素和土壤侵蚀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措施与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有效地控制公路建设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5.
张静  曹君丽  杜娟 《公路》2007,(2):93-97
分析砒砂岩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机理,采用USLE数学模型法和类比法,以大饭铺至东胜公路为例,对砒砂岩地区公路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分析砒砂岩地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并提出公路水土保持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6.
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公路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工程建设对沿线地形地貌、土壤结构、生态环境及景观格局都有较大影响,如果不采取防治措施,还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从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及易出现的问题入手,初步探讨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以期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提供参考,细化水土保持方案并对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7.
以元双公路为例,在分析工程特点、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对工程措施和植物相结合的生态修复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措施实施后,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取得了生态修复的目标。此研究结果对于山区公路建设中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阐述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并对水土流失进行预测,采取相应的工程和植物措施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8,(12)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为更好地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中的植物措施,提高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效果,减少公路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借助GIS手段,结合影响植被生长的地貌、干燥度、土壤因素对新疆植被可恢复性进行区划,将新疆分为6个生态区和18个生态功能区,以期为植物措施的布设提供参考,便于按功能区的要求实施生态保护、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陈淑玲 《交通科技》2009,(Z1):144-146
从保护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噪声污染及防范水质污染等方面提出了公路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并介绍了廊涿高速公路永定河特大桥采取的环保措施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合分析了甘肃省公路建设项目对各类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占用的湿地面积,污染湿地环境引发水土流失,破坏湿地生物多样性等。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道路建筑区域实际情况,提出了公路建设中应在选线、施工、运营中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对湿地的破坏,合理保护湿地资源的对策,从而减少公路修建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道212线陇南段沿线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泥石流侵蚀强度远大于土壤侵蚀强度;人为因素是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发育最重要的外动力条件。水土流失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处理好公路建设与沿线泥石流防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其可造成植被受损、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因此,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探讨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问题,以使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房淑艳  孔令军 《北京公路》2001,(4):34-34,29
在公路建设中,制定环保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废旧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机场建设项目是促进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重大工程。由于此类项目工程量巨大,对当地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因此水土保持工作责任重大。山岭重丘区机场所处地形特殊,使得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面临诸多特殊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以地处于山岭重丘区的福建三明沙县机场为例,采用资料统计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项目和项目区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并利用类比侵蚀模数法对项目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进行了预测。我们发现沙县机场具有高填深挖、土石方工程量大、扰动土地面积大、表土剥离防护难度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其建设期间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排水导流、边坡防护、表土剥离及植被恢复等措施,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水土流失防护体系。防治效果预测表明,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机场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本文对沙县机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这将为同类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热带雨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沿线的热带雨林自然环境.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建设的具体情况.对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做一简单分析.并给出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一些符合热带雨林地区环境的减少水土流失影响的工程防治措施.可应用于减少热带雨林地区公路建设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同时结合现场调查及雨季水土流失的监测分析得出.工程措施能够较好地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能够有效地降低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建设所导致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湖南省湘潭至邵阳高速公路沿线不同路堑边坡进行调查分类,从环境保护和景观美化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绿化防护措施,力争使公路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及自然景观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为本区域类似边坡绿化防护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开发建设项目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土流失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针对该问题,文章以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宜长段为例,对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阐述了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为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保持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提高公路区域OD数据拟合效果和资料使用率,在合理简化交通分区间OD变化关系的基础上,将公路区域OD按自然增长OD量、局部路网变化引起的OD调整、区域出现新经济增长点引起的新增OD3种类型,研究其维护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山区高速公路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以广东梅平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水土防治措施为例,通过总结归纳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各阶段主要特点,分析水土流失诱发机理及常见的表现形式,得出了水土流失对工程本身及周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同时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围绕"最小扰动,最快支护,合理防护,及时恢复"的水土保持理念,从减少临时用地、合理消纳弃土、施工过程防治和施工工后恢复等几个方面制定了有效的防治措施,项目有效减少了临时用地37.4万m~2,施工过程防护到位,工后恢复及时,有效减少了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造成的水土流失,为其他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防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