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合理配置医院各科室床位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目的 合理配置医院各科室床位,提高床位使用率,减少卫生资源浪费。方法 利用三级医院床位使用率测算我院各科室所需床位,与我院2005年各科室实际开放床位进行比较。结果 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比测算所需床位多,但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实际开放床位比测算所需床位少。结论 医院各科室床位配置不合理,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2.
卫生部近日公布了2006年全国卫生资源和医学科研、教育情况。2006年末,全国卫生机构总数为30.9万个,比上年增加9972个;全国医疗机构床位349.6万张,其中医院床位256.0万张(占73.2%),卫生院床位71.0万张(占20.3%),其他医疗机构床位占6.59/6;全国卫生人员总数562.0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62.4万人,其他技术人员23.5万人,管理人员32.4万人,  相似文献   

3.
威海市医疗机构床位配置量测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医院床位配置量的测算为制定床位配置标准及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了所必需的信息。以往对医院床位配置量的测算仅考虑了床位总量,而没有考虑资源的配置结构和利用效率。该认为这样计算出来的床位配置量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因而该利用1997年威海市的调查资料,在考虑床位利用效率及调整配置结构的前提下,测算了威海市医院床位的理论配置量及配置量,并根据规划目标年需求预测值对其进行了调整。目的是提供有关床位配置量的测算方法、分析思路及测算步骤等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院床位资源分布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国床位资源分布公平性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为相关部门深化医药卫生改革制定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每张床位背后的资源进行评估,采用基尼系数对床位资源相对于人口分布的公平性进行评价,并考察各省市床位资源增长状况及其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2003-2009年我国床位数和床位资源量基尼系数分别从0.15降至0.11和从0.33降至0.22;人均床位资源量较高的省市其床位资源增速也较快;床位资源增速高的省市其人口增速并不高,而人口增速高的省市其床位资源增长并不快。结论:若考虑到不同省市对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差异以及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水平差异,床位资源的分布仍有一定不均衡性;床位资源分布存在"马太效应",不利于公平性分布。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卫生资源分布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贵州省卫生资源分布的公平性,为制定我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90-1999年《贵州省卫生统计年鉴》等相关统计资料,通过计算基尼系数以评价卫生资源分布的公平性。结果:所有基层系数中,以城乡间卫生资源基尼系数最大,且均超过0.5;不同地区间,以护士基尼系数最大;10年间,全省及城市医生,农村护士,妇幼保健人员基尼系数略有下降;疾病控制人员,城市护士和全省床位基尼系数呈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城乡间卫生资源分布的公平性最差,且差异巨大,其基尼系数已超过警戒水平;不同区域(地,州,市)之间的护士,疾病控制人员和床位分布的公平性较差;城市护士,全省床位和城乡间床位分布的不公平性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2006年度某院床位工作效率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归一分析法对我院2006年的床位工作效率进行分析,验证2006年初我院床位资源调整策略成功与否,为下一阶段我院优化和调整床位配置,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美国加州对医疗机构床位进行分类许可和管理,明确体现了一般和特需床位需求的情况,对医疗资源优化配置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在国内医疗资源调整过程中,可以借鉴加州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管理模式,但在床位类别划分和科室归类上应做适当调整。通过对上海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的应用研究,可以看出上海医疗机构床位总量应适当增加,床位结构上宜作较大调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20—2022年度广东省粤北、粤东、粤西、珠三角地区21个城市的中医医院床位使用和分布差 异,为规范医院床位使用,提高床位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床位利用模型和泰尔指数,分析上述地区的床位资 源配置情况和使用效率。结果:2020—2022年度广东省中医医院床位逐年增加,配置公平性表现在人口维度>经济维度>地 理维度,区域内部的差异是导致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原因。结论:广东省中医医院床位数量稳步提升,人均拥有量不足; 床位资源配置公平性不高,在地理面积、经济发展方面的公平性需要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17—2021年医院床位配置情况以及利用效率情况,为优化医院床位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床位效率指数和床位利用模型等方法对深圳市医院5年医院床位配置情况和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 深圳市床位数量持续增长,增长率最高达到21.54%,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量从2017年的3.04张增长到2021年的3.25张。从床位效率指数看,深圳市3类(综合、专科、中医)医院均属于运行低效率。政府办医院除了2020年属于运行低效率外,其他年份均属于运行高效率;而社会办医院则5年属于是运行低效率,床位效率指数均低于0.4。从床位利用模型看,深圳市综合医院为周转型医院,中医医院前2年为压床型医院,后转为效率型医院,专科性医院则为闲置型医院;政府办医院5年均为效率型医院,而社会办医院则5年均为闲置型医院。结论 要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增加床位数,提高医院收治和床位使用效率,各类别医院床位改进提升要因地制宜,以整合医疗理念促进就医连续性实现。  相似文献   

10.
惠州地区卫生资源公平性配置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辉 《中国卫生资源》2008,11(6):281-282
根据惠州地区历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两种评价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分析方法,对惠州地区主要卫生资源在所辖区(县)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惠州地区三项主要卫生资源指标(医疗机构床位、医生、护士)在各区(县)配置是基本公平的,并且医生、护士配置公平性在逐年提高,而医疗机构床位配置公平性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绍兴市人民医院实行床位统一管理,允许跨科收治病人,可以合理地调配床位资源,减少病人等待时间,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介绍了医院跨科收治病人、合理调配床位资源的创新实践及体会.  相似文献   

12.
分析广西卫生部门326家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的人事编制现状, 其综合医疗床位与职工的比值、床位与各类人员的比值(除工勤管理人员外)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床位与职工的比值与《部颁标准》相近,床位与医生的比值高于《部颁标准》,床位与护士、医技、工勤管理人员的比值低于《部颁标准》。不同规模、不同级别、不同驻地、不同分类区域的综合医院床位与职工的比值均无倾向性趋势。床位与职工的比值最高的是妇幼保健院,最低的为专科医院。规模越大、级别越高、区域分类越好的革区医院某工作效率越高,但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普遍较低。建议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广西各区域的卫生资料,特别是卫生人力和床位 仍可给以适度的发展,但应适当放慢医生的发展速度,加快护理等其他卫技人员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床位调配统一管理,建立各病区各专科之间的床位共享,提高床位运行效率。方法:对2018年1-12月和2019年1-12月两个时期的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住院患者平均满意度、人均住院费用、每职工住院床日、每职工平均医疗收入等医院床位运行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19年与2018年同期相比,平均住院日降低了0.6天,床位使用率增加了7.6%,床位周转次数增加了2.23次。2019年住院患者平均满意度比2018年提高了3.9%,人均住院费用降低了577.98元,每职工住院床日提高了13.78,每职工平均医疗收入增加了56 700.87元。结论:住院床位统一调配管理最大化地利用了公共医疗资源,提升了患者住院就医体验,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医院各临床科室床位使用效率与实际床位配置情况,合理优化配置临床科室开放床位数。方法收集某二甲医院2012年1—6月工作情况,分析病床工作效率,评估床位合理范围。结果全院16个临床科室中,11个科室床位数设置合理,3个科室需要调整,另有2个科室处于临界值上限。结论应用病床工作效率指标可以有效地指导医院病床设置,使医院卫生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国床位资源优化利用过程中涉及的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为解决床位资源供求失衡、利用倒置问题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利用冲突分析图模型(Graph Model for Conflict Resolution,GMCR)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GMCR-AHP模型,分析优化床位资源利用过程中有关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探讨均衡各方利益的全局稳定状态。结果冲突模型均衡解为YNNYNYYN,即当政府推行分级诊疗并对医院进行政策约束、大医院依靠医联体组织、基层医院积极加入医疗联合体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患者合理就医时,有利于解决医疗机构床位利用不足和过度利用的极端化问题。结论为缓解床位资源合理利用中的各方利益冲突,政府应该对大医院收治住院患者给予一定的政策约束,各级医院充分发挥联动互助作用,提升整体卫生服务质量,同时积极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基层医院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18年安徽省医疗机构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和利用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全省2018年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相关数据。结果 (1)全省开设心理门诊或(和)精神科的医疗机构79家,包括56家公立医疗机构和23家民营医疗机构。(2)全省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共有1 336名,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密度达到2.11名/10万人,开设床位15 153张,床位密度2.40张/万人。(3)2018年全省精神科门诊及心理门诊量1 477 879人次,急诊量22 094人次,入院患者数量101 638人次,出院患者数量108 282人次,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39.78(24.00,64.60) d,床位使用率102.75%。结论 2018年安徽省精神卫生资源与过去相比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精神卫生服务能力仍达不到社会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文对2017—2019年西藏县域尺度下床位资源时空分布动态演变和区域资源配置公平性展开研究,旨在为今后西藏地区床位配置和市-县双尺度医疗资源整合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全区74个区县和7个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基尼系数和集中指数来分析全区床位配置的公平程度。结果 研究期间全区床位资源得到了大量补充,床位资源空间分布整体较为随机,但局部地区集中趋势明显,L~L聚集区随时间推移逐渐稳定;市-县双尺度下按人口与经济配置的基尼系数均优于地理面积,县域尺度下按人口、地理面积和经济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53~0.476、0.707~0.744、0.359~0.434与市域尺度存在明显差距;GDP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集中指数均大于0.2,床位资源分布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强烈。结论 自治区层面床位资源总量有所提高,空间公平性逐渐改善,空间分布呈去中心化趋势,但中心局部地区点核发展模式依旧明显;市-县之间基尼系数存在明显差距,县域尺度下的床位资源配置急需优化;床位配给受地区宏观经济影响显著且存在供需失衡的风险。此外对地广人稀的研究区域而言,使用基尼系数进行公平性评价时应以区...  相似文献   

18.
袁梅  张雷 《中国卫生统计》2007,24(6):670-671
通过对我院各病房科室床位配置和利用情况的分析,旨在为医院管理层与决策层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提供参考依据。资料与方法1.我院2005年各病室床位配置与利用情况见表1。资料来源:医院统计室提供的2005年病房工作年报表。2.采用服务目标法对床位实际需求量,标准床位需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卫生资源供给量的现状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凌莉  杨哲 《卫生软科学》2000,14(1):9-13
本文对广东省全省所属21市1988-1997年医生与床位数的比例现状进行了评价。指出:1)供给情况,人员和床位数有上升趋势,1997年医生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床位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利用情况:医生日均工作量,床位利用率在全国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但距标准仍有差距,且呈逐年下降趋势;3)21个市的医生和床位的供给和利用差别很大,提示应分类指导区域的卫生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20.
医疗资源供给现状分析是医院供给效率与公平性分析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医疗机构数量、医疗人力资源及医院床位资源的发展及现况进行描述,对医疗服务工作量变化的分析和居民医疗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量的测算,分析医疗供方系统供给能力及其变化,探讨在一定卫生服务需求前提下,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