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失衡与道德重建原则黄小军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又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和逐渐完善,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呈现出复杂的现象。从伦理学的角...  相似文献   

2.
经济伦理是人类经济活动最直接、最能动的反映,并反过来直接而具体地指导和影响着人的行为,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不仅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而且要把经济伦理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鉴于此,不文试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伦理的原则以及如何加强经济伦理建设等问题,作一些探索,以求教于各位同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伦理的主要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必然带来人们道德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同…  相似文献   

3.
市场道德建设原则初探杨浩文高尚性原则社会主义市场所需要的道德,应该是高尚的进步的道德,那就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只有把人们的市场行为引向高尚才会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类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只能同社会主义道德相联系。市场经济作...  相似文献   

4.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集体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能够统一的。从理论上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的双重性质,为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的合理解决提供了客观的逻辑依据,从而能够产生包容二者统一的集体主义道德。从现实形态分析,集体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统一是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不能脱离道德上的支持,需要以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康的社会风气和进步的价值观念为条件,当然道德建设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市场经济与道德观对立又统一,市场经济呼唤思想道德建设,市场经济也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原则陈淑娟一、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相一致的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特点是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作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经济形式.具有非凡的活力。但市场经济 并不能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道德的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 主义道德具有相容性和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 求,进而也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应澄清集体主义原则不适 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模糊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理直气壮.名正言顺地加强社会 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推进,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主客观原因和历史传统的影响,道德融合不可避免,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分析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评价标准的变化可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建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原有的社会经济关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和变革。它不仅引起人们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改变和冲突,还引发了人们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更新和碰撞。一方面,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道德体系,受到动摇和挑战;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道德上是否正当合理却没有个说法。于是,社会道德陷入困惑和迷惘,标准混乱,约束废弛。社会道德的无序和失衡同经济生活的失衡和无序一样,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现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建设就显得越发重要和迫切。本文试…  相似文献   

10.
“道德滑坡”论与“道德爬坡” 论二者都没有跳出经济发展与道德“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应在继承和发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同时,积极地创立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从而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念变革王玉我国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体制,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与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其价值观念也必然要发生重大变革。那么,价值观念变革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由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体制,是否意味...  相似文献   

12.
自改革开放以来,有关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问题,曾有过不少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既然改革和开放是以市场经济为基本导向,既然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一种市场经济,等价交换、自由竞争、利润最大化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就应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有的更进一步认为,个人主义是市场经济道德规范的应有之义。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应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那些原则不该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否则真的要“雷锋叔叔不见了”。 在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观念变革卞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保留着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价值理想的承诺,也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这一本质内涵,为价值观念的变革指出了正确的导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理性精神不仅包括一般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 ,而且蕴含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承诺和道德理想 ,这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下的新道德建设研究综述宋全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正在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伦理道德领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究竟带来的是“道德的毁灭”,还是“道德的更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道德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逐步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笔者认为,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之间尚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矛盾,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只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识和把握它们的辩证关系,才能探索出道德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从而使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得到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进行道德调控呈现复杂局面。一方面,集体主义原则要求社会成员拥有无私奉献的道德旨趣。另一方面,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必然折射在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领域,等价交换原则亦构成重要的行为规范。本文以为,现实的道德选择不是在无私奉献与交换原则之间二者择一,而是在无私奉献与等价交换原则之间进行道德调控:我们既要坚持无私奉献的道德原旨,又要辅之以等价交换原则,用集体主义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用等价交换原则规范社会成员的经济行为和某些相当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8.
陆静  任桂荣 《理论界》2009,(4):44-45
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公民能否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对于公民道德建设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要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道德冲突,我国公民除了要遵循价值优先原则、逻辑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统一原则、个人完善与社会至善相统一原则等基本原则外,还应遵循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原则,以保证做出正确的选择,增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效性,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史全生一、对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认识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反映和调整人们现实生活中利益关系,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来维持的,用善恶标准进行评价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既表现...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对利益的过度追求削弱了人们的道德意识,导致各个领域出现了"道德滑坡""、道德缺失"等现象。摆脱当代社会的道德危机,必须重构中国当代道德价值观念。本文选取当代道德价值观念中的道德基点、道德主题、道德旨归等几方面的内容来分析,从而达到重建现阶段道德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