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轻度行为损害(MBI)是指50 岁以后首次出现的以精神行为症状为主要表现,而认知功能 损害不明显的一类疾病,将来极易发展为痴呆,可作为痴呆的早期阶段。对MBI 患者及早识别干预,将 明显延缓痴呆的发生发展。现对MBI 概念的由来、诊断标准、评估量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轻度行为障碍(mild behavioral impairment,MBI)在痴呆前期和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on impairment,MCI)期发生率高,可增加痴呆发生和进展的风险,该症状常被临床医生、患者和家属忽视。确定MBI概念,联合其他痴呆发生和进展标记物精准诊断,有助于痴呆的早期识别。  相似文献   

3.
美国痴呆最新药物治疗临床操作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指南提供了包括5种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核准的,与认知、整体功能、行为、情绪、生 命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等相关的痴呆药物疗法的循证医学证据。临床医生应在个体化评估的基础 上,进行胆碱酯酶抑制剂或美金刚的治疗(低级推荐,中等质量证据);根据药物的耐受性、不良反 应谱、使用方便程度及费用选择治疗药物(低级推荐,低质量证据)。亟需对痴呆治疗药物的临床疗 效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痴呆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老年人失能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痴呆防治刻不容缓。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即心率的变化情况,作为一种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重要且新颖的工具,由于其敏感、直观、便捷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预后与评估。痴呆与HRV关系密切,不同类型痴呆患者一定程度上都会出现HRV改变,同时,HRV变化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认知障碍的发生和发展。该文总结了不同类型痴呆与HRV关系的研究,以期从预防的角度评估患者HRV的改变,减少认知障碍发生风险,为临床更精确诊断和多靶点防治提供依据。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 50(4): 80-84]  相似文献   

5.
痴呆伴发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痴呆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评估方法的适用性。方法 用单盲交叉设计 ,由不同职称的临床医生分别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 (HAMD)和老年抑郁量表 (GDS)对 36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 2 R)痴呆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HAMD评分为(18.80± 11.13) ,抑郁症状发生率为 4 1.7% ;GDS评分为 (12 .6 0± 5 .96 ) ,抑郁症状发生率为 36 .1%。HAMD条目中较常见的有能力减退 2 6例 (72 % )、精神性焦虑 2 3例 (6 4 % )、有罪感 19例 (5 3% )、抑郁 17例 (4 7% )、睡眠障碍 17例 (4 7% )。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影响抑郁症状评定的因素有病情严重程度、病人受教育程度和GDS。结论 痴呆伴发抑郁症状较常见 ,评估时应注意患者的病情、教育程度。HAMD适用于对痴呆病人抑郁症状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认知障碍作为脑血管病致残结果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AD,成为与年龄相关的认 知障碍和痴呆的第二大原因。目前血管性痴呆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MCI) 作为血管性痴呆的早期阶段被认为是临床上治疗、预防痴呆的关键时期,也是当今血管性认知障碍研 究的热点。近年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认知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我们更加深入 的了解VaMCI 患者在神经结构、功能、代谢等方面的变化,为早期诊断、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 带来了新的希望。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用于该病并将其与神经心理学评估结合用来诊断VaMCI将会成 为未来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常规剂量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疗程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量表(MMSE)、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转化生长因子 (TG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MMSE和MB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Hcy、hs-CRP、IL-6、IL-8和TGF 水平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bFGF、IGF-1水平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促食欲素A水平与路易体痴呆核心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诊断与治疗的51例路易体痴呆患者以及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46例认知功能正常对照者,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估整体认知功能、临床痴呆评价量表(CDR)评估痴呆严重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估抑郁严重程度、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估精神行为,测定血浆食欲素A水平;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路易体痴呆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探究血浆促食欲素A与路易体痴呆核心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究血浆促食欲素A与神经心理学测验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 路易体痴呆患者MMSE(Z=-8.387,P=0.000)和MoCA(Z=-8.479,P=0.000)评分均低于对照者,CDR(Z=-9.072,P=0.000)、ADL(Z=-8.692,P=0.000)、HAMD-17(Z=-7.568,P...  相似文献   

9.
老化及血压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系CT问世以来的影像学诊断名称,不易被临床医生早期诊断和发现。临床上LA与皮层下痴呆及脑梗塞关系密切,如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老年性痴呆(Alzheimei-dementia,AD)、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多发性脑梗塞都存在明显的LA,而且LA与痴呆的发生和程度相关。有学者认为LA是脑卒中和心肌梗塞的预知因素。正确认识中老年期LA,有利于早期诊断老年期痴呆及脑梗塞并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将有利于减轻或阻断相关疾病的恶化进程,对预防和治疗该类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最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临床表现有记·ILTJ下降、抑郁、震颤、痴呆、大小便失禁等。目前国际通常采用艾滋病痴呆综合征临床分期进行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实验室检查并无特异性方法,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排除性诊断。传统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主要有3种药物,近年来也有专门针对艾滋病痴呆综合征发病机制而研究的药物,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