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电针配合骶管内药物冲击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电针配合骶管内药物冲击疗法称治疗组,并设单纯电针组和骶管组相对照,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结果治疗组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100%,优良率达83.3%。结论电针加骶管药冲疗法优于两个单纯疗法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在四维疗法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针刀或银质针+静滴甘露醇或骶管注射等治疗。治疗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徒手肌力测定,并根据测定的结果指导功能锻炼,而对照组仅嘱其卧床休息,疗程结束后进行传统的腰部功能锻炼。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及随访1年内两组复发率。结果配合功能锻炼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8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8.89%,对照组复发率28.89%,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功能锻炼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远期疗效显著。结论功能锻炼在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预防复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针灸与推拿配合骶管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采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设推拿手法配合骶管内注射疗法为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间临床疗效及对患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结果 针灸组有效率95.6%,对照组有效率90%,针灸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检验,P<0.05)。结论 针刺、推拿、骶管注射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对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腰椎运动障碍两组间无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骶管冲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1年3月至2005年12月间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1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骶管冲击治疗,观察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效果评为优者92例,占59.0%;良42例,占26.9%;有效19例,占12.2%;总优良率达85.9%。结论该方法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治疗中采取经CT三维重建引导经骶裂孔入路介入胶原酶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8年6月-2019年12月纳入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研究。依据病历单双号随机选出54例予以经骶裂孔入路介入胶原酶治疗(甲组),另外54例实施经CT三维重建引导经骶裂孔入路介入胶原酶治疗(乙组),评估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乙组与甲组相比,近期、远期优良率均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治疗中采取经CT三维重建引导经骶裂孔入路介入胶原酶,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崔屹 《山西护理杂志》2012,(7):1763-1764
[目的]探讨五禽戏在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采用常规功能锻炼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5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采用常规功能锻炼加五禽戏锻炼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病人的临床疗效、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病人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病人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五禽戏锻炼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骶管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用针刀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侧隐窝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侧隐窝注射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骶管注射治疗。结果:侧隐窝注射组的治愈率及疗效优良的病例注药次数均优干对照组(P〈0.05,P〈0.01)。结论:侧隐窝注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治疗组60例给予针刀配合骶管注射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用针刀治疗,分别在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疗程完成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3%,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刀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群 《中国康复》2007,22(1):42-42
目的:探讨不同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A、B2组各70例,均给予水疗、泥疗及按摩等治疗,A组并增加骶管注射、腰椎成角旋转牵引及银质针松解术。结果。治疗45d后好转率评分,A组优于B组(P〈0.01)。结论;综合物理疗法配合骶管注射、银质针松解术等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骶裂孔前间隙法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方法:262例采用骶裂孔前间隙法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按照随访年度分为8、9、10年组,记录其临床症状、体征、脊柱功能活动、能否正常恢复工作等指标.根据患者术后直腿抬高度、脊椎活动度、VAS评分、患肢肌力的改变综合评定疗效.结果:各组治愈率、优良率分别是八年组73.33%、88.89%,九年组72.22%、87.78%,十年组75.61%、87.80%.三组间治愈率、优良率比较无差异.结论:骶裂孔前间隙法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穿刺置管1047例回顾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总结骶裂孔穿刺置管失败的发生率及改行后路硬膜外前侧间隙穿刺置管的有关问题。方法:对骶裂孔穿刺、置管失败的病例进行统计,并参考其术前骶尾侧位片、术中监测X-线造影片,分析骶裂孔穿刺失败原因。计算首次置管达后间隙及发生脊麻的比率,并对采用后路硬膜外前侧间隙法的病例进行1年远期疗效随访。结果:在X-线下首选骶裂孔前间隙法穿刺失败率7.54%,置管失败率为0.94%.首次置管达后间隙的发生率为3.63%,脊麻的发生率为2.06%,其中延迟性脊麻的发生率为1.22%。随访44例后路法患者1年远期疗效的优良率为84.09%,总有效率为97.73%。结论: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穿刺置管注射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安全有效的途径;骶尾侧位片有助于确定骶裂孔及骶管有无畸形。  相似文献   

13.
翟羽东  邹希珍 《新医学》2010,41(6):395-396
目的:探讨骶管冲击疗法结合手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5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骶管冲击疗法结合手法治疗,骶管冲击疗法采用药物为曲安奈德注射液40~80mg、2%利多卡因20ml,加入生理盐水150—200ml,每周1次,1d后则根据腰椎有无后关节紊乱或力学失衡表现,分别选用斜搬法、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1次,其他时间则用腰背部松弛手法治疗。治疗1周为1个疗程。结果:512例中行1个疗程者的优良率为83.3%,行2个疗程者为92.4%,行3个疗程者为95.4%,总优良率为90.4%。结论:骶管冲击疗法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且根据患者情况在安全范围内适当增加治疗疗程,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骶管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用针刀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治疗方法及糜蛋白酶注射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作用。方法临床观察糜蛋白酶注射液骶管注射对1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糜蛋白酶注射液应用于骶管注射能够减轻或消除椎间盘突出产生的炎症,使组织萎缩,松解粘连,进而达到临床可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骶管封闭、牵引三者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2例,采用电针、骶管封闭、牵引三者结合治疗;对照A组采用骶管封闭,对照B组采用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65.0%、61.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配合骶管封闭、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单纯骶管封闭、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7.
崔屹 《护理研究》2012,26(19):1763-1764
[目的]探讨五禽戏在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采用常规功能锻炼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5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采用常规功能锻炼加五禽戏锻炼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病人的临床疗效、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病人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禽戏锻炼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定量分析骶裂孔注射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为骶裂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科学依据,为各种步行相关功能障碍疾病的康复疗效评定提供新思路。方法:共纳入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分别在骶裂孔注射前、第1次骶裂孔注射1周后、第2次骶裂孔注射1周后对20例患者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下腰痛JOA(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评分、R-M腰椎功能问卷(Roland-Morris)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要求患者以舒适的速度在平地上规定的路线内行走5m以上的距离,共行走4次,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采集所有患者的运动学数据。采用SPSS 26.0软件对患者的量表评分及运动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骶裂孔注射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总分较治疗前增加,JOA评分、中文版R-M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临床对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观察,探讨和论证椎间盘突出导致腰腿痛的主要发病机理及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骶管冲击疗法对临床62例腰椎间盘突出致腰腿痛的患者进行治疗所取得效果进行分析后论证。结果 临床症状均缓解和消失,有效率达100%。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在于局部和周围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刺激神经根等感受器所致,突出的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不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骶管冲击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4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1例,对照缝70例,均行基础护理及针灸治疗,观察组增加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治疗后恢复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治愈52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治愈34例,好转2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0%,两组治愈率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功能锻搦配合针灸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恢复有显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