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月14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作为优秀的缔约国家,获得了2003年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家保护臭氧层机构杰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第12次特别会议暨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于2012年2月20~23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8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肯尼亚总统齐贝吉以及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次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环境署第16届理事会于5月20~31日在肯尼亚内罗毕的环境署总部举行。来自110多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的代表及观察员参加了会议。以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吴明廉为团长、国家环保局副局长解振华为副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第九届会议于5月13至26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有五十四个理事国的代表团,二十九个非理事国、六十二个联合国其他机构和民间团体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以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兼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杨克明为团长、国务院环  相似文献   

5.
为了纪念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2年5月10日至18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特别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回顾和总结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行动计划的主要成就;展望世界环境的前景和国际合作;规划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后十年的目标和任务。这次会议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赵紫阳总理和其他一些国家的领导人都发了贺电;肯尼亚等国的总统到会讲了话。参加会议的有105个国家和149个国际组织的代表3000多人,其中有40多位政府部长和付部长。会上有106名代表发了言,我国代表团团长李景昭同志代表中国政府作了题为《环境保护是保障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积极因素》的发言,全面地评价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世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介  相似文献   

6.
涂瑞和 《世界环境》2007,(5):F0003-F0003
肯尼亚是东部非洲非常重要的国家。对环保工作者来说,肯尼亚是令人向往的一是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所在地,二是其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出色表现。  相似文献   

7.
2005年2月在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召开管理委员会会议,来自140个国家的部长们一致同意采取自愿步骤减少汞排放,而不是像欧盟领导人要求的那样定一个减排的具体目标.减少汞排放协议的框架是美国代表引入的,导则满足了发展中国家许多官员的要求,他们说缺乏资金和技  相似文献   

8.
正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于2019年3月11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开幕,来自全球的4700余名政要、工商界人士、专家学者和民间机构代表参会。联合国环境大会是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年度理事会议基础上升格形成的、全球性讨论环境  相似文献   

9.
保护臭氧层公约正式生效 The treaty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ozone layer becomes effective 据联合国宣布:1985年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已通过了严格的法律和外交程序——批准国已达法定数量,自1988年9月22日起生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托尔巴博士说:在联合国环境署的主持下去年9月还通过削减氟氯烃类使用量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维也纳公约的正式生效扫清了批准蒙特利尔议定书的道路。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法律程序要求代表全球这类化学品消耗量三分之二的十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0.
为了纪念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1982年5月10—18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召开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特别会议。出席会议的有104个国家、12个联合国机构、17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此外,还有47个国际非政府组织也派人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会议。会议代表对贯彻“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的“人类环境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1.
勇敢地迎接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勇敢地迎接挑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作为联合国环境规划暑的代表,我很荣幸能与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起分享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庆祝活动。今天,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一起纪念这个蒙特利尔议定书最初签署的日子,我很遗憾不能和你们一起参加这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世界环境》2009,(5):7-7
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1976年起陆续召开了各种国际会议,通过了一系列保护臭氧层的决议。尤其在1985年发现了在南极周围臭氧层明显变薄,即所谓的“南极臭氧洞”问题之后,国际上保护臭氧层以及保护人类子孙后代的呼声更加高涨。  相似文献   

13.
从国际合作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看,臭氧层的保护对策是进行得比较好的。即在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主制定的“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1985年3月通过)及“关于破坏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9月通过)的基础上,又在国际协调下制定了具体的对策。而最初提出氯氟烃类(CFC)对臭氧层的破坏问题也只是  相似文献   

14.
正"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署)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人居署)节能环保型办公楼正位于这样的环境中——参天大树围绕,花朵芬芳绽放。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有赤道旁的"春城"之称,肯尼亚1/4的人口都集中在首都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人居署总部就设在内罗毕北郊,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将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国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臭氧层研究协作委员会于1983年4月5~8日在日内瓦举行了第六次会议,会议听取了各国和组织在这方面所做工作的汇报,讨论了有关同温层的研究、观测、评价和研究模型等问题。会议就臭氧层研究的新成果作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16.
正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总面积为580367平方公里,于1963年12月12日独立。肯尼亚北邻埃塞俄比亚、南邻坦桑尼亚、东靠索马里亚、西面乌干达、西北边界与南苏丹接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总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内罗毕、蒙巴萨、基苏木为肯尼亚三大城市。肯尼亚滨临印度洋,并与乌干达、坦桑尼亚共同拥有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淡水湖;肯尼亚是拥有世界最多的  相似文献   

17.
全球环境基金(GEF,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的宗旨是保护全球环境、促进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由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作为国际执行机构来共同管理GEF.GEF重点支持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开展6大全球环境领域的活动,即: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国际水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士地退化和臭氧层耗损.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已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臭氧浓度的变化确实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同时这种变化正在加速,这与全球气温的升高或“温室效应”也相关。科学家认为臭氧浓度的变化和气候的改变这两点要一起考虑。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持的臭氧层协作委员会(CCOL)于1985年2月在内罗毕举行了第八次会议,会上的最新科学研究报告表明,可能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氟氯烷烃(CFC_s)11和12的1984年产量为7亿公斤,比1983年增加7%。臭氧层协作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对臭氧层的变化做出评价,以便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需要的报告作出结论,这个报告是从广泛的大气研究中摘录出来的。这些研究由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统  相似文献   

19.
臭氧层破坏是当今全球环境问题之一。为解决此问题,国际社会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协调下,于1985年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并于1987年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中国政府1991年签署并批准了《议定书》伦敦修正案,正式参与国际保护臭氧层合作。目前,《议定书》缔约方已达到168个,《议定书》已被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认为是国际合作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成功典范。《议定书》缔约方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回顾和审议《议定书》的实施进展情况,并决定对《议定书》的修正或调…  相似文献   

20.
人类保护臭氧层的努力八十年代世界每年使用的氯氟烃和卤族化合物类物质约114万吨,其中美国占28.6%,欧盟占30.6%,日本占7%,独联体和东欧占11%,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占3.5%,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占16.3%。为保护臭氧层,七十年代后期起,国际上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开始研究有关保护臭氧层的条约。 1985年3月,在维也纳外长会议上通过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内容为采取适当的保护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