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以聚丙烯腈纤维为载体 ,共价结合制备工业生产应用的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经过测定 ,获得了制备固定化酶的基本条件 :对部分酸水解聚丙烯腈纤维进行霍夫曼重排反应溶液中的次氯酸钠浓度为 4%~ 16 % (v/v) ;用含戊二醛的溶液对经过霍夫曼重排反应的水解纤维进行活化反应溶液的pH为 6 5~ 8 5 ,最适 pH7 0 ;活化反应时间为 10min ;活化纤维中醛基含量为 12 5 0 μmol/g以上 ;酶与活化纤维连接反应溶液的最适pH值为 6 5~ 7 0 ;反应时间为 10min。在酶与活化纤维的连接反应溶液中加入竞争性抑制剂 苯乙酸 ,对酶活力具有保护作用 ,能提高酶活力的固定化效率。在酶与活化纤维的连接反应溶液中剩余的游离酶经吸附、洗涤和浓缩后 ,可以再用于制备固定化酶。变性固定化酶经再生活化后作为载体固定化新的酶液 ,也能制备出较好的固定化酶。  相似文献   

2.
α-甘草酸对豚鼠肾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α 甘草酸对豚鼠肾脏 11β 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11β OHSD2 )的抑制作用。方法 运用微粒体酶分析技术 ,观察α 甘草酸减小微粒体酶对底物皮质醇的转化率 ,并测定酶的动力学常数。结果 α 甘草酸能够减小微粒体酶对底物皮质醇的转化率 ,和阴性对照、β 甘草酸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动力学常数Vmax=15 .2 5nmol/mg .h ,Km=1.31μmol/L ,Ki=(2 0 9.2± 17.1) μmol/L。 结论 α 甘草酸能够抑制豚鼠肾脏 11β OHSD2 ,但和 β 甘草酸相比 ,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3.
氟喹诺酮类药对人肝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氟喹诺酮类 (FQs)药物对人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 (细胞色素P 4 5 0 )活性影响的差异。方法 :反应体系中微粒体蛋白终浓度为 0 .33~2 .0 g·L- 1,药物终浓度为 4 0 0mg·L- 1,测定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对照不加药。并测定不同底物浓度和不同环丙沙星浓度时乙基吗啡N 脱甲基酶的Vm和Km 值 ,求抑制常数Ki。结果 :FQs对酶活性的抑制强度为 :培氟沙星 (PFLX) >环丙沙星 (CPLX)>氧氟沙星 (OFLX) >左氧氟沙星 (LVLX)。FQs对戊巴比妥侧链羟化酶 (PSCH )、苯并芘羟化酶(BPH)、氨基比林N 脱甲基酶 (ADM )、乙基吗啡N 脱甲基酶 (EDM )和NADPH 细胞色素C还原酶的平均被抑制率分别为 :2 9% ,2 6 % ,19% ,17%和2 .3%。CPLX对EDM的抑制为竞争性抑制为主的混合性抑制 ,抑制常数Ki=2 5 0mg·L- 1。结论 :4种FQs对多种肝药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LVLX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 5种肝药酶对药物的敏感性也各不相同。CPLX对EDM的抑制是竞争性抑制为主的混合性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等度洗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的N 乙酰 L 半胱氨酸和N 乙酰 L 酪氨酸。方法KromasilC1 8柱 (2 0 0mm× 4 .6mm ,5 μm) ,流动相为 2 0mmol L磷酸二氢钠溶液 (用 5 0 %H3PO4 溶液调pH 2 .5 ) 乙腈 (94∶6 ) ,流速为 1.0ml min ,进样量 10 μl,检测波长 2 10nm。 结果N 乙酰 L 半胱氨酸和N 乙酰 L 酪氨酸均在 6 0~ 14 0 μg 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9)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 2 .2 %、99.9% ,RSD(n =9)分别为 0 .6 %、0 .5 %。结论此法简便实用 ,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匀浆状甘蔗渣纤维素用NaOH活化后,顺次经过高碘酸钠、尿素、甲醛处理,成为高反应性固定化酶载体,可用于木瓜黄蛋白酶的固定化,其酶蛋白的结合量与甲醛处理时间、酶固定时间、溶液酶浓度等有关,甲醛处理最适时间为14h,酶固定8h后,载体结合酶量趋向稳定;溶液酶最佳浓度范围为1-2.0mg/ml粗酶,固定化酶活力回收达34.5%,半衰期35天,固定化酶和溶液酶的Km值(底物酪蛋白,w/v,%)分别为0.12%和0.26%;固定化酶和溶液酶的最适PH分别为PH8.0和PH8.5,二者的最适温度均为60-70℃。固定化酶和溶液酶一样有底物抑制现象,固定化酶在6mol/L脲中处理6h活力趋向稳定,其活力为原有活力的46.75,用固定化酶处理啤酒,啤酒浊度下降了2-9.25倍,蛋白质含量下降了78.8%,冷藏120天,处理啤酒无冷混浊现象发生,同时啤酒原有风味和其它理化指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筛选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观察山萘黄素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的抑制效果及其酶动力学机制。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克隆、表达和纯化,获得重组人CK2的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通过测定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 P]ATP的32 P的放射性活性来检测CK2的活性。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山萘黄素,观察其对CK2的抑制效果;通过固定酪蛋白浓度为2g·L- 1 ,ATP浓度为1 0 ,2 0 ,4 0和80 μmol·L- 1 或固定ATP的浓度为1 0 μmol·L- 1 ,改变酪蛋白浓度( 1 ,2 ,4和8g·L- 1 ) ,观察其酶动力学机制。结果 山萘黄素能显著抑制重组人蛋白激酶CK2的活性(IC50 =1 .9μmol·L- 1 )。抑制作用强于已知的CK2抑制剂白杨素、桑色素和金雀异黄素。酶动力学分析表明,山萘黄素与ATP(Ki=1 .1 μmol·L- 1 )及酪蛋白(Ki=3 .1 μmol·L- 1 )均呈非竞争性抑制CK2的活性。初步的化合物结构分析表明,2′和3位上的羟基对山萘黄素及芹黄素发挥其抑制效果产生实质性的负面影响。结论 山萘黄素是一种新的体外蛋白激酶CK2的有效抑制剂。黄酮类CK2的抑制剂可能通过不同的位点作用于CK2 ,这种作用主要取决于其羟基的数目和位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四逆散胶囊中芍药甙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 ODS柱 ,以甲醇 -水 (40∶ 6 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30 nm ,流量 0 .6 ml/ min测定芍药甙 ;以甲醇 -水 -冰醋酸 (6 8∶ 32∶ 1)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2 4 9nm ,流量 0 .6 m l/ min测定甘草酸。结果 :芍药甙 :线性范围 :0 .6 3~ 0 .95μg/ m l(r=0 .9993) ,平均回收率 98.8% ,RSD为0 .9% ;甘草酸 :线性范围 :1.12 7~ 1.6 91μg/ m l(r=0 .9994 ) ,平均回收率 10 2 .0 % ,RSD为 2 .7%。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长抑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长抑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upelcosilLC 18(4 .6mm× 15 0mm ,5 μm)色谱柱 ;以磷酸溶液 (取 85 %磷酸 11m1,加水 90 0ml,用三乙胺调pH 2 .3,加水至 10 0 0ml) 乙腈 (75∶2 5 )为流动相 ;流速 :1.0ml/min ;检测波长 :2 15nm ;柱温 :30℃ ;进样量 :2 0 μl。结果测定的线性范围为 0 .0 3~ 0 .0 7mg/min ;r=0 .9988;精密度 :RSD为 0 .0 8% (n =6 ) ;日间精密度 :RSD为 0 .5 0 % (n =5 )。结论此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酶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具有特异性亲和作用,将青霉素酰化酶和一定浓度苯乙酸混合,投入表面修饰环氧基团的磁性微球进行酶固定化。结果表明,在碱性缓冲液系统中,磁性微球带负电荷;加入苯乙酸后,固定化酶活力比对照组提高了13.6%。溶液酶Km为1.188×10^-5mol/L,固定化酶Km'为5.879×10^-4mol/L,苯乙酸竞争性Ki为2.685×10^-4mol/L。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脲酰胺酶(urea amidolyase)法测定血清钙进行方法学评价,探讨脂血.溶血等对其测定的干扰影响.方法:用脲酰胺酶法测定血清钙,按NCCLS评价方案系统评价其重复性、回收率、线性范围和脂血、黄疸、溶血、NH4 和Mg2 对血清钙测定的干扰影响,并与偶氮胂Ⅲ(Arsenazo Ⅲ)法测定血清钙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脲酰胺酶法与偶氮胂Ⅲ法有良好的相关性(y=1.046x 0.096,r=0.972,P=0.000);脲酰胺酶法测定血清钙浓度在0.5~4.5mmol/L性良好(r=0.997),检测低限为0.19mmol/L,批内变异为2.02%,日间变异为2.87%,回收率为98.9%;胆红素340μmol/L、血红蛋白500g/L.TG7.0mmol/L.NH4 2.5mmol/L、Mg2 3.5mmol/L无明显干扰.结论:脲酰胺酶法测定血清钙具有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准确性高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步探讨P 糖蛋白 (P gp)、CD3 4 在急性白血病 (AL)的表达及对P gp表达与CD3 4 和相关临床参数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方法 :流式细胞仪 (FCM)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 5 9例初发AL患者治疗前及完全缓解 (CR)后P gp、CD3 4 。结果 :P gp在ALL与AML表达无差异 (P <0 .0 5 )。CD3 4 在M2 、M5表达多 ,在AML和ALLCD3 4 表达无差异(P >0 .0 5 ) ;单因素COX分析结果 :发病时P gp+ 、CD3 4 + 均对疗效有影响。经Logrank检验 ,P gp+ 组与P gp-组的CR率及中数缓解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X2 =11.0 5 ,P =0 .0 0 0 9)。P gp+ 与CD3 4 -组的CR率及中数缓解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X2 =10 .5 2 ,P =0 .0 0 1)。P gp+ 与CD+ 呈正相关 (r =1.2 77,P <0 .0 5 )。一般临床参数 (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骨髓原幼细胞数及肝脾淋巴结肿大 )对P gp的表达均无影响 (P >0 .0 5 )。结论 :P gp+ 为AL患者疗效差、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CD3 4 + 是AL患者预后不良因素之一 ;在AL ,P gp+ 与CD3 4 + 具有正相关性 ,二者协同表达者CR率更低 ,疗效更差  相似文献   

12.
羊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从羊红细胞中分离纯化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Cu ,Zn SOD) ,并对其部分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有机溶剂去除血红蛋白、热变性、超滤浓缩、丙酮沉淀、DE FF柱色谱的方法 ,对羊红细胞Cu ,Zn SOD进行分离纯化。结果羊红细胞 5 2 0g得Cu ,Zn SOD总活力为 4 6 70 0 0u ,比活为 812 6u/mg·pro,纯化倍数为 2 6 .2 ,活性回收率为 6 1%。理化性质分析表明 :该酶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 2 5 8nm ,亚基相对分子量为 16 .1kD ,每个亚基含 1个铜原子和 1个锌原子。pH在 6~ 11范围内该酶稳定性很好 ,在 35℃~ 75℃范围内 ,保温 2 0min ,酶活基本没有损失。 2mmol/L的SDS对Cu ,Zn SOD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 2mmol/L的H2 O2 对该酶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采用此方法分离纯化的Cu ,Zn SOD达到电泳纯 ,其理化性质与其它动物血液来源的Cu ,Zn SOD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一个新希夫碱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合成了一个新型希夫碱 ,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n ,a =13 32 56 ,b =6 9775 ,c=13 94 0 2 ,α =90° ,β =113 881° ,γ =90° ,V =1185 18( ) 3 ,Z =4 ,Dc =1 5 2 4g/cm3 ,R =0 0 73。抑菌试验表明 :该希夫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深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吡哆醇对体外培养小鼠肝细胞H22的细胞毒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测定吡哆醇在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对小鼠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同阴性对照组相比,吡哆醇浓度为3 mmol/L时对肝癌细胞有轻度抑制作用(R=36.8%),6mmol/L时为高度抑制(IR=55.6%,P<0.01).回归分析显示,IR%与给药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尤以48小时为显著,呈线性趋势(r=0.9764,P<0.01),其相应的IC50=5mmol/L.结论吡哆醇对体外培养的H22小鼠肝癌细胞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二者之间有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利福定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KromasilC18柱 (4 .6mm× 2 0 0mm ,5 μm) ,以甲醇 - 0 0 5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 ,进样 2 0 μl,检测波长 2 5 4nm。 结果 利福定在 0 0 5~ 0 5 4mg·ml-1范围内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9)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6 6 % ,RSD =0 82 %。结论 方法准确可靠 ,可用于测定利福定胶囊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检测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目的 :建立大鼠肝微粒体蛋白含量以及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 5 0酶系含量与活性测定的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方法。方法 :应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大鼠肝微粒体 ,Lowery法测定肝微粒体蛋白浓度 ,应用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 5 0酶系含量及活性。结果 :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 2 5~ 2 5 0mg·L-1,最低检测限为2 5mg·L-1,相关系数r为 0 .997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色素P4 5 0和细胞色素b5含量及NADPH CytC还原酶活性的结果显示方法灵敏 ;测定氨基比林N 脱甲基酶、红霉素N 脱甲基酶活性的甲醛标准曲线 ,线性范围为 0 .0 5~ 0 .5mmol·L-1,最低检测限为 0 .0 5mmol·L-1,相关系数r为 0 .9988;测定 7 乙氧基香豆素脱烃酶活性的resorufin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 1~ 8μmol·L-1,最低检测限为 1μmol·L-1,相关系数r为 0 .9998。结论 :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方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 5 0酶系中 6种酶的含量及活性的灵敏可靠 ,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瘦素 (L eptin)与 2型糖尿病 (2型 DM)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情况。方法 测定全部受试对象的体重指数 (BMI)及空腹静脉血糖 (FPG)、血清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及高密度脂蛋白 (HDL)等生化指标。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 70例 2型 DM患者和 6 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清胰岛素 (FINS)及循环 L eptin水平。胰岛素抵抗 (IR)采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 (HOMA)进行评价 ,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 =FPG×FINS/2 2 .5。结果  2型 DM组及正常对照组 FPG分别为 11.0 3± 4 .89mmol/ l Vs5 .2 0± 1.14 mm ol/ l(P<0 .0 1) ,FINS分别为 11.31± 4 .31m IU/ l Vs 14 .6 7± 4 .96 m IU/ l (P<0 .0 1) ,L eptin分别为 9.17± 5 .0 3ng/ ml Vs 6 .99± 3.39ng/ ml (P<0 .0 5 ) ,HOMA- IR分别为 5 .5 4± 2 .2 5 Vs 3.39± 1.4 8(P<0 .0 1)。 L eptin与 HOMA- IR呈正相关。结论  L eptin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 ,L eptin可能通过增加胰岛素抵抗参与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体外以及细胞内木犀草素对蛋白激酶CK2活性的抑制效果及进行酶动力学分析以确定其抑制作用类型。方法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重组人CK2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通过测定药物作用后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P]ATP的32P的放射性活度,探讨木犀草素对重组人CK2全酶以及HL-60细胞内CK2活性的抑制作用,并采用L ineweaver-Burk作图法分析其酶动力学机制。结果木犀草素能显著抑制重组人CK2活性(IC50=0.86μmol.L-1)以及HL-60细胞内的CK2活性,其对细胞内CK2的作用效果要强于阳性对照TBB。酶动力学分析表明,木犀草素与ATP呈竞争性抑制CK2的活性(Ki=0.19μmol.L-1),与酪蛋白则呈混合性抑制CK2的活性(Ki=0.11μmol.L-1)。结论木犀草素是一种有效的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猪骨胶原蛋白酶解物中分离出高纯度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方法将胶原蛋白酶解物用双蒸水溶解 ,先上SephadexG 2 5柱 ,用含有 10mmol/L吡啶的 0 .6mol/L醋酸溶液洗脱 ,收集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有抑制作用的峰值部分冻干 ;再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亲和柱洗脱 ,测定各收集管洗脱液的比抑制活力 ,收集峰值部分冻干。结果亲和色谱柱洗脱液峰值管比抑制活力达 14 5 0u/mg,为粗提液的 90 6倍 ,活力回收率为 12 .1%。结论利用亲和色谱法 ,能够从猪骨胶原蛋白酶解物中分离出高纯度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20.
非那雄胺有关物质及含量的RP-HPLC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非那雄胺有关物质和含量。色谱条件 ODS C1 8色谱柱 (15 0× 4 .6 m m ,5μm) ,流动相为水 -乙腈 -四氢呋喃 (8∶ 2 .5∶ 1) ,流速 1.8m l/ min,紫外检测波长为 2 10 nm。非那雄胺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 15~ 15 0 μg/ ml,相关系数 r=0 .9997;样品溶液在 5 d内稳定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良好 (RSD<1.0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