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真 《声屏世界》2014,(9):22-24
电视社教节目是指专门为受众传授知识、疏导理念、引证思想和指导行为的电视节目,在国外,它又称"公共利益服务节目"或者"公共教育节目"。社教类节目是各级电视媒体节目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教类电视节目创新策划是提升传统科教电视节目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节目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五花八门的电视节目中,科教节目可谓一枝独秀。随着科教在当代社会中作用的日益彰显和公众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科教电视节目正受到人们的更多关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社会调查表明,我国公众已经开始认识科学,希望提高科学素养,增长自己的知识。电视是平民大众的媒体,电视科教节目是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真理,弘扬科学精神,启发诱导观众的科学思想的有效工具,在今天,电视仍然肩负着提高大众文化科学素质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3.
周楠 《青年记者》2017,(20):71-72
科教电视节目是以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为内容,运用多样化的电视传播手段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以及弘扬科学精神的节目.①自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大力倡导科技文化教育,科教电视节目以形象直观、生动具体的传播优势成为战略实施的重要领地,它不但起着传播科学知识的社会功能,还发挥着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有着显著成效.随着电视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的科教电视发展态势良好,但相较于国外优秀科教电视节目,我国的科教电视节目在收视影响和市场化运作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新媒体环境下,科教电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有必要对科教电视节目的传播策略进行分析,以指导科教电视节目的制作实践.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电视科教节目是指以自然科学和技术为主要传播内容的电视节目,又称为电视科教片。怎样才能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这就需要有一个正确分析科教节目的方法。下面就主要从内容要求、不同片种的突出创作元素等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科教电视节目娱乐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锋 《视听界》2007,(6):91-92
近年来,随着美国Discovery、国家地理频道等优秀海外科教电视节目的引入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一批优秀栏目的播出,科教节目日益成为我国电视收视中的一大亮点。所谓科教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就是借鉴故事片等叙事艺术的手法和技巧,用讲故事的方式,综合利用各种电视手段,生动活泼地向观众传播科学知识。细致考察科教电视节目娱乐化在当前社会语境中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并思考其利弊得失,对科教电视节目的健康发展和电视媒介的良性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葛晨  陈彦 《新闻世界》2013,(6):92-93
当下科教类电视节目主要以科技新闻、科技专题、科技访谈、益智类科教节目为表现形式。同时又分别以农业科技、军事科技、生活常识科普等方面内容进行展开。要让电视科教类节目不断提升质量,就需要从创新、真实、服务三方面逐步贴近、升级,从而让电视科教类节目更加实用和有看点。  相似文献   

7.
王超 《东南传播》2013,(4):40-42
电视科教节目是提高公民素养的重要形式,也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以《走近科学》为代表的中国科教节目近年来出现了收视率大幅下滑的局面,而且这些节目在叙事上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几乎走进了死胡同。反观美国的科教电视节目,不仅越来越受欢迎,而且知识性与艺术性也越来越高。因此,论文从叙事学角度出发,从叙述视点、叙述手法、叙述结构三个方面对《走近科学》与《探索聚焦》典型节目进行对比,分析二者的不同与存在的差异,为中国科教电视节目突破叙事瓶颈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们对电视科教节目有认识不清的地方,以为电视科教节目就是那种几分钟一个的科教片。其实电视科教节目同电视文艺节目一样包涵着许多内容和形式,有必要对科教节目从创作理念上,从定位上进行新认识。电视科教节目是以电视手段反映科学教育知识的节目。因此只要满足了以上的  相似文献   

9.
据近几年上星科教节目各季度收视率变化趋势来看,国内卫星电视科教节目竞争力同其他形态电视节目相比正在逐年下降,但同时发现93%以上的观众非常想看科教节目。这一尴尬的调查结果表明,电视科教节目存在着广阔的受众空间。电视科教节目的话语分析,对于弥合传受之间的断层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电视节目编排,通俗地讲就是对电视节目架构的安排,即将播出的电视节目,提前编排组合成一次次一天天的节目流程。这是电视节目由制作转入播出的关键一环,是在科学统计基础上的二度节目创作。随着我国广电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电视媒体如何做到在有限的时空里,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层次电视观众的要求,达到预期目的,节目编排显得尤为重要。总结两年来在河南电视台科教频道从事编排的经验,我觉得做好电视节目编排应从几个方面入手。一、节目编排是实现电视媒体整体功能的手段,单个节目同整个宣传格局融为一体,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电视节目编排不仅仅…  相似文献   

11.
电视健康类谈话节目是电视人采用谈话节目的方式,向观众普及健康知识、介绍养生保健常识、倡导健康理念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电视健康类谈话节目以其科学性、服务性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央电视台二套的《健康之路》,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养生堂》以及湖南卫视新近开办的《百科全说》等节目。节目中或邀请医学专家讲述常  相似文献   

12.
《走近科学》作为央视科教频道的主打节目,近10年来生产了大量优质的电视节目,在各类节目评奖中屡次获奖。该节目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拥有了一批忠实的观众,成为中国电视科普的一面旗帜。《走近科学》为什么能够受到观众的  相似文献   

13.
陈子健 《新闻前哨》2012,(11):51-52
随着科技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开始高度重视科技传播。科教电视节目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中国科技电视与国际水平仍然存在差距。我们需要总结自己的历史,学习其他节目类型和国外先进制作手段,找到中国科技电视应该努力的方向。一、中外电视科教节目现状  相似文献   

14.
李倩 《今传媒》2015,(2):94-95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是国内首档科学类真人秀节目,从2014年1月3日到3月28日播出的三个月中,因其独特的形式和价值创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收视率和美誉度节节攀升。在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节上荣获最佳电视文艺作品奖。文章通过对节目的形式、内容以及表现手法来分析《最强大脑》的创新之处,从而探讨它对国内科学类电视节目和娱乐类电视节目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类电视节目是我国电视媒体中的重要节目类型之一,当前电视文化类节目的营销手段落后,造成文化类节目总体收视率不高。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电视文化节目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电视文化节目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档案宣传与档案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国内不少电视台争相开播以档案为主题的科教纪实电视节目,如北京卫视《档案》、广东电视台《解密档案》、上海卫视纪实频道《档案》、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等等,该类节目以电视为媒介,以档案为主题,通过声像画的形式,或娓娓述说,或情景再现,将生涩的档案资料、特别是大量罕为人知的历史档案资料生动展现在电视荧幕中。档案类科教电视节目以其真实、博览、传奇、  相似文献   

17.
王伟  张静 《新闻传播》2004,(3):51-51
电视传媒传播的科技节目已经成为少年儿童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笔者作为少儿电视节目的编导,在制作少儿科技节目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就如何制作好少儿电视科教节目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8.
电视科教节目作为开展科普活动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应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提高自身的可视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技术技能、倡导科学方法和思想的作用。本文在对受众收看电视科教节目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应从节目内容和节目制作两方面提高电视科教节目的可视性。  相似文献   

19.
继跳水、相亲等类娱乐节目之后,歌唱选秀类节目又扎堆出现,引进节目呈井喷状态,当前电视节目存在比较严重的雷同化现象。电视频道是有限资源、稀缺资源,提供什么样的节目应当综合考虑,科学安排。就在雷同接续雷同,观众怎么也乐不起来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国家语委共同举办的大型电视活动——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吹来一股清新醒脑的文化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电视中文化因素的颓势,弘扬了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魅力,受到国人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20.
刘萍 《新闻爱好者》2011,(14):86-87
电视科教节目作为开展科普活动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应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提高自身的可视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技术技能、倡导科学方法和思想的作用。本文在对受众收看电视科教节目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应从节目内容和节目制作两方面提高电视科教节目的可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