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耳鼻喉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性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实施安全隐患自查模式,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上报率、不良事件上报及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安全、环境管理、护理质量监控、文书记录、消毒隔离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能有效提高耳鼻喉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效果,降低病人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管理在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室实施常规管理期间(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1 100台手术作为对照组,选取实施循证管理期间(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收1 250台手术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医院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以及病人对管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病人对管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和护理中应用循证管理可降低医院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以及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王喆 《全科护理》2016,(6):623-624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管理流程在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 100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 5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则对手术室基础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法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规范使用抗生素、候台时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沟通评分、正性心理疏导、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准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高热、切口感染、导管松脱、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两组切口感染和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有助于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创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7月~8月收治的100例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本院2015年1月~2月收治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基础护理、无菌情况、安全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操作、护理安全、业务水平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护理管理能够减少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护理管理在住院肿瘤病人风险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住院肿瘤病人185例,2014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98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15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87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接受传统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病人接受三维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0%vs 15.30%,χ~2=9.34,P=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70%vs 86.73%,χ~2=7.44,P=0.00);观察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维护理管理能够减少肿瘤病人住院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手术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加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记录两组病人手术室风险事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调查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病人中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有助于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以及病人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室病人采用细节护理可以帮助其有效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从而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照顾、社区服务结合家庭护理在社区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6例老年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56例老年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采用医疗机构照顾、社区服务结合家庭护理式的社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病人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医疗机构照顾、社区服务和家庭护理相结合的社区延续性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护理安全度,提高病人自护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黄女使 《全科护理》2011,9(19):1761-1761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2010年实施细节管理后的2 310例住院患儿为观察组,以实施细节管理前我院儿科2009年的2 134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相关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以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相关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可减少护理相关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向霞  楚媛 《全科护理》2016,(28):2985-2988
[目的]探讨无缝对接护理链在手术室安全舒适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无缝对接护理链应用前(2015年7月—2015年9月)和应用后(2015年10月—2015年12月)于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前后手术病人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使用舒适量表(中文版)对病人实施生理与心理、社会与环境4个维度的舒适度评价,使用病人安全护理量表(中文版)对病人从7个安全感维度实施评价,采用自行编制的受术者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对病人实施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在舒适度、安全感及手术室护理满意度3个评价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手术室无缝对接护理链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实践中,能够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感受,获得更高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
亓英 《全科护理》2016,(8):833-835
[目的]探讨门诊手术室局部麻醉手术中查对制度落实对病人满意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采用门诊手术室局部麻醉手术中查对制度落实后的10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同时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未开展门诊手术室局部麻醉手术中查对制度落实时在门诊就诊的10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在病人完成门诊就诊以后,采用病人满意度及安全性指标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手术室局部麻醉手术中查对制度落实可有效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保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的30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的300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安全保障机制,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非常满意125例,满意160例,不满意15例;对照组非常满意70例,满意150例,不满意80例,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手术室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3年12月选取100例手术病人为对照组,2014年6月—2015年12月选取100例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切口感染率和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切口感染率为1%,病人满意度为98%,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8%,病人满意度为8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手术室进行细节管理能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不良事件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院共40个普通病区收住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2015年1月—2016年12月40个病区收治的109 623例住院病人,观察组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40个病区收治的123 020例住院病人。对照组按医院质量控制要求的相关制度进行不良事件管理,主要是鼓励主动上报;观察组则是运用国家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编制的《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版)》相关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进行不良事件管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漏报率、月度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结果]两组住院病人跌倒、院内压力性损伤、非计划性拔管、危重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危重病人导尿管相关性感染(CAUTI)、不良事件漏报率、病人满意度和月度护理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应用于不良事件管理中,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漏报率,有利于不良事件管理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邓丽芳 《全科护理》2013,11(20):1886-1887
[目的]探讨在骨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骨科收治的20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效果的评价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骨科护理管理有积极的作用,可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王芳 《全科护理》2021,19(3):379-382
目的:探究国际康复质量认证委员会(CARF)标准下的量表评估式护理管理对脊髓损伤康复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医院实施CARF标准下护理管理前脊髓损伤康复中心收治的913例脊髓损伤康复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实施CARF标准下护理管理后医院脊髓损伤康复中心收治的850例脊髓损伤康复病人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病人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的12.27%(P<0.05);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理领域、心理领域、人际关系领域及周围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为98.59%,高于对照组的92.66%(P<0.05)。结论:基于CARF标准下的量表评估式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脊髓损伤康复病人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2010年实施细节管理后的2 310例住院患儿为观察组,以实施细节管理前我院儿科2009年的2 134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相关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以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相关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可减少护理相关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实施效果.[方法]选择10个精神科病区(6个普通病区、4个老年病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指标.[结果]两组自杀、暴力行为、外走、跌倒、噎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家属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张露 《全科护理》2014,12(2):179-180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手术室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前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皮质醇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病人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病人的手术应激,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外科手术病人多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病人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病人20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干预后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同时对两组病人的管道风险程度和管道安全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管道风险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管道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多管道护理中有显著优势,能有效降低管道风险程度和减少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