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目的 对保留灌肠肛管的插入深度进行研究,以解决病人的不适感。方法 将260例保留灌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将肛管插入深度为20-25cm,对照组按常规插管,观察两组患者便意感及保留时间等情况。结果 两组便意感,保留时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插入深度为20-25cm能使药物保留时间延长,明显减轻便宜感。  相似文献   

2.
中药保留灌肠不同插管深度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药保留灌肠是通过灌肠的方法将中药药液注入肠道,通过肠壁吸收而发挥药效。因此,我们在给慢性盆腔炎病人进行中药保留灌肠的操作中,经常遇到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这一问题,为此,我们对妇产科住院的慢性盆腔炎病人在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时,适当地增加肛管插入深度,由原来的15~20c  相似文献   

3.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不同插管深度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盆腔炎属中医“腹痛”范畴,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由于本病呈慢性过程,长期口服药物对胃有一定刺激,患者往往难以坚持治疗。保留灌肠可使药物通过肠壁吸收而产生全身作用,简便有效,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和坚持,避免了苦寒之品对胃粘膜的刺激,减轻肝脏负担。为此,我们从1988年来,采用25-30cm插管深度的小剂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与常规10-15cm[1]的插管深度的小剂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进行对照,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观察对象78例均是住院而明确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病人,将78例病人…  相似文献   

4.
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延长小儿灌肠药液保留时间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对小儿灌肠药液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 77例腹泻病患儿均使用思密达保留灌肠,将灌肠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1例次灌肠,肛管插入深度为7~12 cm,观察组231例次灌肠,肛管插入深度为17~22 cm.观察、记录两组药液保留时间,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95.18±38.16)min,对照组(18.18±11.87)min,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 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可有效延长小儿灌肠的药液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5.
林洋  王芳  王寒  王瑶 《循证护理》2022,(21):2857-2862
目的:评价不同插管深度的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不同中药灌肠插管深度对CPID病人临床疗效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1年1月1日—2021年10月24日。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并进行提取资料、质量评价等,最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含1 408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能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OR=5.76,95%CI(3.81,8.71),P<0.000 01,痊愈率:OR=2.86,95%CI(1.94,4.22),P<0.000 01],增加药物在肠内的保留时间[OR=8.69,95%CI(5.18,14.57),P<0.000 01];在进行灌肠操作时能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并减少药物外溢、肛门疼痛、管道脱出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进中药保留灌肠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1年11月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改进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现将其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三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男64例,女36例,年龄25~60岁,平均42岁。100例患者均经直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其病变部位分别为:降结肠30例,乙状结肠或直肠36例,横结肠14例,全结肠10例,升结肠10例,属于中药保留灌肠的适应证。1.2方法1.2.l灌肠液的配制根据医嘱配制灌肠液,本组使用的灌肠液由银花、连翘、地丁、天癸、蒲公英、甘草等前成水剂,经纱布滤过备用。1.22用物准备(1)热水袋1个,250ml无菌输液瓶1个,细肛管1根,常规…  相似文献   

7.
急性胰腺炎中药灌肠肛管插入长度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中药高位灌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麻痹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高位灌肠组和常规灌肠组,高位灌肠组肛管插入长度为30cm,常规灌肠组肛管插入长度为10~15cm,观察患者肛门自主排便恢复时间、灌肠次数、平均住院日。结果 高位灌肠组在缩短自主排便时间,减少灌肠次数及降低平均住院日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灌肠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胰腺炎中药灌肠肛管插入长度以30cm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国保留灌肠插管深度的临床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关于保留灌肠插管深度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年限均从建库日期开始至2016年1月26日。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的年代、期刊、地域、著作单位和基金等分布,文献类型及纳入研究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6篇文献,近年来发文量保持平稳趋势,以期刊论文为主,多发表在护理类期刊,山东、广东和四川省发文量较多,作者单位集中于医院,但研究缺乏基金支持;58篇为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插管深度3—60cm;纳入文献样本量15~560例,均未进行样本量估算;8篇报告了纳人标准,6篇报告了排除标准;50篇报告了组间基线可比。结论我国保留灌肠插管深度研究处于平稳阶段,但在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学质量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科研设计中应遵循随机、对照和盲法的原则,制定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合理设置对照,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保留灌肠治疗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插管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保留灌肠时,药液在肠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为探讨肛管插入深度对药物保留时间和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1997年4月至1999年6月我们对60例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插管深度进行保留灌肠,观察其药物保留的时间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均为结肠镜确诊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60~76岁,平均646岁,其中男32例,女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保留灌肠2周。两组年龄、性别、身高、病程、大便情况(每日大便次数、性状、颜色)及结肠镜所见肠粘膜的病变情况均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增加灌肠时肛管插下深度,了解临产孕妇灌肠后的不适感及灌肠效果。方法 将100例临产孕妇按临产时间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对照组采用常规插入深度,比较孕发的产程时间及灌肠中的不适感和灌肠效果。结果 两组孕妇的产程时间无显差异(P>0.05),观察组灌肠后不适感明显减轻(P<0.01),结论 增加灌肠时肛管插入深度减轻了灌肠时孕妇的不适应,灌肠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延长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Databases,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iodical Database,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Sino-Med)、万方数据(Wan Fang Database)、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中有关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年限为建库直至2016年1月,采用Cochrane手册中RCT的偏倚风险评估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0篇,涉及2256例病例,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均较差。14篇文献报告了延长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的有效病例数,观察组(插管深度20c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篇文献报告了延长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的有效灌肠次数,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篇文献报告了灌肠液的平均保留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篇文献报告了患者灌肠后的便意感,均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便意感较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可延长灌肠液在肠内的保留时间,减轻患者的便意感,但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2.
中药保留灌肠不同插管深度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效果的影响。方法:将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灌肠插管深度为传统的10~15cm,观察组插管深度增加到25cm,观察两组患者药液保留时间长短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插管深度从10-15cm增加到25cm,可延长药液保留时间,提高CRF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气管插管替代肛管保留灌肠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桃剥离术经口腔进入扁桃窝切口,术中止血比较困难。为了提高手术的进程我们制作了扁桃纱球,利于手术中压迫、止血,使用方便,现介绍如下。1 制作方法(1)用13cm×2 1cm纱布对角折叠,套在左手食指,以食指为轴折成长条形,从纱布的远端开始折叠;(2 )折叠到指尖时,食指逐渐退出,折叠口处勿松动;(3)折叠口外翻,包成球形即可。制作时纱球要有一定的硬度,可分为大中小3类;(4 )纱球做成后,用36cm的棉绳打结套在纱球上并缠好;(5 )使用时将棉绳拽出至患者口外,避免患者在术中误吞。2 优点(1)制作简单,材料简易,利于高压消毒;(2 )术中操作方便,压迫止…  相似文献   

14.
张楠 《天津护理》2010,18(4):220-221
保留灌肠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中医认为,肺主宣发,外合皮毛,主肃降,通条水道,与大肠相表里。药物从大肠吸收后,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莱菔承气汤、宽肠理气汤、清胰汤、复方红藤煎剂、大承气汤等中药保留灌肠,达到全身的治疗作用以通里攻下、清热祛湿、调理气血、活血化淤,  相似文献   

15.
近3年来,我科运用中医辨证,采用小剂量中药煎剂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肛肠病183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在183例肛肠病患者中,男性102例,女性81例。年龄17~73岁。其中外痔发炎66例,外痔手术后创口不愈合38例,电子痔疮仪治疗内痔后伤口感染49例,慢性直肠炎12例,肛周炎18例。1.2临床表现:外痔发炎:肛缘有圆形或椭圆形肿胀,疼痛,血栓外痔则剧烈疼痛。外痔切除术后创日久不愈合:创口湿润,排便时创口疼痛,或有瘙痒。电子痔疮仪治疗内痔后伤口感染:肛门内疼痛,胀坠,或有便意感,或排…  相似文献   

16.
李宝玲  郑培玉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427-1427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是通过肠壁对药液的吸收而达到治疗目的。为了延长中药在肠内的存留时间,提高疗效,我们改进了肛管插入的深度,由原来的15~20cm改为30cm,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慢性盆腔炎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且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且病人易感疲倦,周身不适, 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常导致不孕、异位妊娠、盆腔包块等疾病[1].不仅严重影响病人身体健康,而且给其生活和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我院 2008年 9月-2009年 3月采用中药灌肠治疗 42例慢性盆腔炎病人,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梅 《全科护理》2009,7(33):3063-3063
慢性盆腔炎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且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且病人易感疲倦,周身不适,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常导致不孕、异位妊娠、盆腔包块等疾病。不仅严重影响病人身体健康,而且给其生活和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我院2008年9月—2009年3月采用中药灌肠治疗42例慢性盆腔炎病人,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药物保留灌肠的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药物保留灌肠的治疗效果还不能达到最佳。因此,对药物保留灌肠的研究应更注重个体化与操作方法的多样化,现就药物保留灌肠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药物保留灌肠是治疗婴幼儿腹泻等下消化道疾病的方法之一.灌肠法中14~16号肛管不适于婴幼儿,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我科改用输氧管代替传统的肛管,并进行了两组效果观察.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药液保留持续时间、平均药液损失量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1).证明采用输氧管作为保留灌肠用具,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或肛管灌肠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