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遗传算法的油气混输管网参数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油田地面多相混输管网优化研究中,结构参数优化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对这个多目标非线性规划问题,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管网结构参数优化计算,建立了优化计算的目标函数、水力热力学模型及管网分析模型,并用并列选择法和权重系数变化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运用遗传算法对某集输管网的结构参数进行的优化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可以节省费用15%以上。  相似文献   

2.
用有限元法计算油气混输管路压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数学模型关一个气液两相流的计算模型繁多,笔者选择了Begsges&Brillif(以下简称B法)。计O压降时,将油气两相混输的流态分为4大类7种流态:门)分层流:*’民流;②波流;③环流。(2)间隔流:。h寒流;③段流。(3)分敞流:。l。池流;②雾流。。1)过i)K流。H法是以。{人杜沈志进行判断和计算的,具体计计治貌如「。l·I两相的富鲁德数N。人中:。,。;—一气流混合流速,m/s;7。,;.一7;。/+7)。。;。,。;—~液相表现速度,m八;;,。;一液体流挂(l。;/S)增道流通截面积,(fll“);s,。。一”L千H…  相似文献   

3.
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油气集输系统除唐庄油田这一小油田有一接转站外,其他几个大油田如临盘油田、商河油田和临南油田均实现了单井进站、集中计量、油气混输的“两级布站”密闭工艺流程,集输半径最长达11.5km。集输系统末端的几座拉油站,随着内部挖潜及滚动开发的不  相似文献   

4.
国外油气多相混输叶片泵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树良  李作俊 《石油机械》1996,24(A01):164-168,173
多相混输叶片泵同时兼备泵与压缩机两种流体机械的性能。主要介绍“海神”多相混输叶片泵P300,P301和P302的研制和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混输叶片泵的工作原理,进而就设计中的几个特殊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随着混输叶片泵级数的增加,通过各级叶轮的气体体积含量逐渐减小,而输送介质的密度则逐渐增大。由此,导致通过各级叶轮的体积流量和所产生的压升将随叶轮所在级数的不同而不同。对于设计相同的叶轮来说,越向后级,通过的体积流量就越小,而产生的压升则越大。  相似文献   

5.
叶片式气液混输泵水力设计的一种选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片式气液混输泵在输送气液两相混合介质时,其扬程和效率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下降的程度与气泡群在叶轮内的滞留状态密切相关。根据考虑速度滑差的一维两相控制体模型,对于给定的泵设计工况,推荐用含气率α和静压p作为评估泵水力性能的两个主要指标。对某设计工况下,按正交设计方法得到的6组设计方案,使用以涵盖含气率α和静压p的综合指标λ评估,可很方便地筛选出较好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采用遗传算法对油田地面多相混输管网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建立了优化计算的目标函数、水力热力学模型及管网分析模型,用并列选择法和权重系数变化法进行求解。对双河油田地面集输管网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可以节省费用15%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遗传算法对油田地面多相混输管网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建立了优化计算的目标函数、水力热力学模型及管网分析模型,用并列选择法和权重系数变化法进行求解。对双河油田地面集输管网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可以节省费用15%以上。  相似文献   

8.
将海底输水管道临时改为油气混输无保温管道,由于油气水物理性质的差别,应根据管内流体气、液2相的粘度、密度、界面张力等重新建立压降模型。根据胜利油田20B、20A、251B、CB502平台海底管道的数据及多相流管路压降理论,采用对比分析、数学模拟等方法,建立了贝格斯-布里尔压降模型及海底无保温油气混输管道压降数学模型。分析了包括介质起始温度、气相液相流量、管道内径、倾斜角度多种因素对海底管道压降的影响,为海底管道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多相混输技术在降低管道投资、运行费用等方面的显著特点使得其研究意义变得十分重要,目前集输管道内流体流动均属于高含水油气水混合流动,准确的油气水混输管道压降计算,对于油田集输系统运行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处于高含水期的采出液体,其流动形态发生变化,从而使其压降预测误差变大。  相似文献   

10.
2007年8月25日,从大庆油田召开的2007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会议上获悉,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在油气水多相混输技术研究应用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专家教授的高度重视和称赞。据了解,多相流混输技术是国内外油气集输与长输管道领域中的一项前沿技术,特别适用于海洋、沙漠等自然条件恶劣的油田以及已建油田的边远外围区块的开发。中国石油集团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油气水混相输送技术”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螺旋轴流式多相泵油气混输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螺旋轴流式多相泵的室内试验,确定转速、流量等参数对多相泵输送性能的影响,依此对油田现场多相输送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预测,并成功进行了该泵在油田现场的油气混输增压试验,为螺旋轴流式多相泵的进一步研发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针对渤海油田海底管道网络原始设计模型预测结果与投产后实际运行数据普遍存在差异的问题,为提高新油田开发时在役管道依托校核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基于现场实际运行大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噪点消除、归类总结和反演对比等方法,对混输管道水力计算模型进行适用性评估和改进。从油品性质、气液比、含水率等角度筛选3条有代表性的海底混输管道,以经过优化处理后的现场运行数据为基础,对比不同水力计算模型的压降计算误差,从而确定各类海底管道的推荐计算模型。推荐的水力模型和修正方法可为其他类似管道提供借鉴,用于海底混输管道输送能力的深入挖潜,为未来渤海油田新油气田的依托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工程为例,以黑油物理模型为基础,利用PIPERFLO软件,分析了不同压降计算模型、起输温度、气体流量及总传热系数(K)对海底多相流混输管道压降计算的影响。用不同压降计算模型得到的混输管道的压降结果相差很大,在设计混输管道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设计高粘原油混输管道时,应根据油品物性将起输温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设计低粘原油混输管道时,在满足管道终端温度要求条件下,应尽量降低起输温度。海底油气混输管道存在一个最小压降气液比,按此气液比确定高粘原油混输管道的气体输量,可降低管输原油粘度,从而减小管道压降。对海底多相流混输管道应进行一定的敏感性变量分析和结果预测,以保证管道具有一定的抗波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油气密闭混输工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边远油田 (区块 )或海上油田天然气 (伴生气 )集输困难、回收率低、造成大量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在胜利油田永 92 1接转站应用油气混输泵进行了油气混输工业性试验 ,取得成功。使永92 1站实现了油气密闭混输 ,简化了流程 ,方便了管理 ,提高了工艺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该系列混输泵的设计融合了泵和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是具有内压缩的、能随机卸荷的双螺杆泵。内压缩螺杆混输泵 ,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5.
国外多相泵和多相流混输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相泵输技术现已日趋成熟。它将成为经济地开发海上卫星油田、边际油田和深水油田的先决条件,对于具有中等水深或与现有处理设备等距离的中、小油田开发,与传统的固定平台生产系统相比,可节省约40%的油田开发费用,此外,对远离大陆的深海油田的开发系统,多相混输方法也是唯一经济的选择,本文着重介绍国外多相泵输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以供广大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陕北油田地质结构复杂,目前实际开发中伴生气的回收利用率不是很高,为了提高油田开发的整体效益,针对陕北油区伴生气的资源特点,开展了采用油气混输技术,利用井场和站点间原有的输油管线混相输送伴生气的研究。输油量变化与含水量变化对管线压降影响一样,管线压降都随着输油量的增大而增大。在原管线改混输时,需根据气油比认真考虑管径的选择和线路的走向;对于小输油量且较为平缓的地形的管线有利于改成混输管线。  相似文献   

17.
通过池46井区同步回转油气装置的现场试验,实现了井口—联合站泵到泵全密闭油气混输工艺,充分回收了伴生气,将轻烃厂液化气产量由25 m3/d增加至50 m3/d,轻油产量由2~3 m3/d增加至5~10 m3/d,经济效益显著.该装置可有效降低井口回压,优化了集输管网,串接管网可节省管线长度40%左右,降低工程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18.
在油气田采气管线和集气管网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油气混输工艺.此段管道中的多相流会产生瞬变,对管网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有必要开展瞬态效应研究,对管道的瞬态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计算,了解瞬态变化规律,掌握此过程中压力、流量和流型等变化情况.TA-CITE软件是基于漂移流模型,在“白箱”理论基础上建立,能有效地模拟管道中的瞬态变化,在油气田应用广泛,其计算结果与实际符合程度较高,可用于分析管道瞬态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针对长庆油田油藏埋藏深、低渗、低产、大井组、滚动开发、快速开发的特点,油气集输采用油气混输工艺可实现集输系统的优化和伴生气充分回收利用.文章从定压阀回收油气混输工艺、同步回转油气混输工艺、增压点油气混输工艺等对该技术进行了介绍,文章最后还对油气混输工艺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石油、天然气两相混合集输的需要,研制了可用于转油站油气输送的多相叶片混输泵样机。该泵采用卧式安装方式,配置变频的可变速动力装置,可以适应不同流量和含气量的泵送需要;采用开式叶轮、较大的叶稠密度、锥形轮毂和加大尺寸的螺旋形涡室,改善了含气、含固相杂质的原油泵送效果。研究了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多相叶片混输泵的外特性,该泵在控制两相分离发生的前提条件下,可以有效地增压泵送气液混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