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床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床联合PVP组(复位床组)、单纯PVP组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组(PKP组),比较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局部Cobb角、vas评分、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骨水泥渗漏、术后随访期间邻椎椎体新发骨折情况、手术当天骨水泥注入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骨密度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 复位床组和PKP组与单纯PVP组比较,术后Cobb角更小,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更高,术后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更低,骨水泥注入量更多;复位床组和PKP组比较,住院费用更低;术后同一时间,3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骨水泥渗漏、术后随访期间邻椎椎体新发骨折、术后骨密度、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复位床联合PVP治疗骨...  相似文献   

2.
我国至少有6944万人患骨质疏松症,2.1亿人低骨量,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15.7%,这一比例还在逐步上升。在困扰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五大疾病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已位居榜首。作为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椎体压缩性骨折,更是现在医疗急需解决的重中之重。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运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而后又相继出现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 plasty,PKP)、sky膨胀式椎体成形系统(sky bone expender system)椎体成形术。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的顽固性腰背疼痛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人中,大部分是由于骨质疏松或某些疾病引起的骨质破坏而导致的椎体压缩骨折所致,患者活动受限痛苦较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近年发展起来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技术,有显著的止痛效果和增加椎体强度的作用。PKP还具有可恢复椎体的高度,矫正椎体后  相似文献   

4.
经皮椎体成形术临床进展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近年脊柱外科发展的一项新型微创技术,经皮向压缩骨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等新型填充物,增强骨折椎体的稳定性,减轻患椎疼痛。就PVP历史,适应证与禁忌证,影像介导与手术技巧,并发症预防与新材料研究,及其新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5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在C臂透视下行过伸复位、体外定位结合经皮球囊扩张并注入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术前、术后3天、术后6个月的疼痛评分、椎体中线高度及矢状面Cobb角变化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伤椎椎体中线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矢状面Cobb角改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伸复位、体外定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OVCF具有创伤小、安全性较高、止痛效果良好、术后可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是临床治疗OVCF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6.
1987年Galibert等[1]首次报道并成功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颈2椎体血管瘤.经过不断的改进及发展,PV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和椎体肿瘤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2-3].其因微创特性和优越的临床疗效而被脊柱外科医师广泛应用.椎体成形术并发症分为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虽然其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但与其相关的并发症仍时有报道.如何预防PVP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课题.我们对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与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急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患者俯卧位于能透视X线的手术床上,头胸部及髂嵴下肢垫高,使腹部悬空,在C臂机透视下进行过伸复位,然后联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并在术前、术后3d及术后3个月对椎体压缩率、矢状面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对比。结果:2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5~7h疼痛显著缓解.术后1-2d均能坐起、下床活动,摄片提示椎体高度由术前(7.7±0.15)cm提高至术后第3天(14_3±O.25)cm,Cobb角由术前(27.00±2.8)°矫正至术后(21.20±2.6)°,WLS评分由术前(8.0±1.28)分降至术后3d的(1.2±0.98)分。术后3个月患者的病椎高度及后凸成角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过伸复位法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急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效并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并观察骨水泥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反应. 方法:①患者对象:阳江市中医医院2003-02/2005-12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6例(32个椎体),在C形臂X射线机透视下,行经皮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术治疗.其中65岁以下的8例患者(8椎体)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体位及手法复位后再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②骨水泥注入方法及途径:调配骨水泥为英国CORIN公司生产的低黏滞度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骨水泥中加入尹索显或欧乃派克,粉∶液∶造影剂比例为3∶2∶1.应用1 mL专用注射器(美国COOK公司产品)经穿刺针将处于黏稠阶段的骨水泥注入椎体,当骨水泥达椎体后壁即停止注射.如果单侧穿刺骨水泥分布未超过椎体中线,则同时行另一侧椎弓根穿刺.③效果评估:观察椎体高度的恢复,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疼痛缓解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材料及宿主的反应. 结果:26例均完成手术进入结果分析.①每椎体注射骨水泥3.5~8.0 mL,平均4.5 mL,24 h后即离床活动.②手法复位后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者,椎体高度椎体高度恢复到正常的75%~90%,随访≥12个月无椎体高度丢失.③术前目测类比评分为8.1(5.6~9.5)分,术后为2.7(1.2~4.8)分.23例患者腰痛术后24 h内消失,3例陈旧性骨折患者腰痛术后部分缓解.④并发骨水泥椎旁渗漏4例4椎体,未发现特殊的材料和宿主反应;前引流静脉渗漏2例2椎体,无临床症状;穿剌针抽出脑脊液1例,改行另侧穿刺成功. 结论:①经皮椎体成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微创、见效快、疗效肯定的优点.②体位及手法复位后行经皮椎体成术,能大部分恢复椎体高度,适合于年龄相对较轻,椎体楔形压缩较多的患者.③只要操作熟练,单侧椎弓根穿刺即能达到临床目的.④骨水泥材料与宿主之间呈现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15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2个月、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助于增强疗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晓琳  刘建新  李彪  申建祥 《全科护理》2009,7(25):2294-2295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病变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椎体病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多数在未后6h~72h止痛,完全缓解(CR)23例,部分缓解(PR)4例,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椎体病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对闭合复位椎体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人员对进行该术式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借鉴,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手法复位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85例OVCF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复合组40例采用手法复位PCVP治疗,常规组45例采用单侧PKP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率、治疗费用、骨水泥分布等级,术前术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AV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结果复合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透视次数、治疗费用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复合组骨水泥用量大于常规组,骨水泥分布等级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后凸Cobb角、AVH、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PCVP治疗OVCF不仅可达到常规PKP复位伤椎、改善后凸畸形的效果,而且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治疗费用,但在缓解疼痛、改善脊柱功能方面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胫骨远端骨骺骨折闭合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II型有移位胫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11例,均行闭合复位和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11例患儿全部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疗效优10例、良1例。 X射线片检查11例均骨性愈合,未发现骨桥形成及关节面不平整现象,无肢体旋转和短缩畸形。所有患儿均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结论对于闭合性有移位 SaIter-harris II型胫骨远端骨骺骨折,采取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方法手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比较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治疗的53例病患资料,分为PKP(32例)及PVP(21例)两种治疗组。比较两组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渗漏情况、椎体压缩率、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5~26个月,平均18.2个月。PKP组较PVP组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和骨水泥注射量显著提高。PKP组术后和随访时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无统计学差异,但较术前明显改善。PVP组术前、术后和随访时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无明显变化。术后PKP组压缩率及Cobb角的改善效果优于PVP组。PKP组发生2例骨水泥渗漏,PVP组发生3例骨水泥渗漏,两组发生渗漏的患者均无神经症状。PKP与PVP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时的VAS、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PKP及PVP均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手段,两者均能改善临床症状,而PKP在恢复椎体高度、后凸畸形及减少骨水泥外渗方面较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PCNL)术中肾盂尿培养细菌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8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前作中段尿培养,术中取肾盂尿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细菌种类及其耐药谱,比较术后发热的发生率。[结果]408例术前中段尿培养阳性率9.8%(40/408),术中肾盂尿培养阳性率18.4%(75/408),两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培养细菌以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变形杆菌属为主;肾盂尿培养阳性者与阴性者,术后发热比率分别为为49.3%(37/75)和12.6%(42/333),两者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PCNL术中肾盂尿培养阳性对预测患者术后发热有重要意义,肾盂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助于其临床处理和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穿刺活检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继发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例肾穿刺活检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大出血接受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后,6例患者的大出血均立即得到控制,且术后1周、2周、4周随访均无迟发性出血。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明显肾功能损害。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肾穿刺活检术及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继发大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x线或cT引导下经皮肾盂造瘘percutaneous nephrostomy,PCN)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65例患者(85个患肾),其中由于肿瘤侵犯或压迫输尿管引起肾盂积水需要引流的病例40例,泌尿系结石需要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延期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pcrcutaneous nephrostolithotomy,PCNL)的病例25例。所有患者在x线或cT引导下穿刺,采用seldinger法将导管放置于扩张的肾盂输尿管内,引流减压或建立通道。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95%,经过调整后穿刺成功率100%。置管后行引流减压的病例肾功能明显改善,碎石的患者通过PCN通道顺利行输尿管镜下取石。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x线或CT引导下经皮肾造瘘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对改善肾后梗阻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能为泌尿外科输尿管镜下取石建立良好的通道。  相似文献   

20.
经皮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莹  张选琴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5):1397-1398
经皮胃造瘘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stomy,PEG)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和全身麻醉的造瘘技术,仅在床边局麻下即可进行,为许多吞咽困难或吞咽功能丧失但胃肠道功能尚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长期肠内营养的途径。该项目操作简便、可行、且创伤性少,患者易于接受,并可及时记录造瘘管置管长度及局部渗液情况,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改善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