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战术跳频电台的组网运用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战术跳频电台同步组网及异步组网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各自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两种组网方式的组网能力,所得结论与跳频电台抗干扰组网实验结果相吻合,对跳频电台技术体制论证及野战组网运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世杰  全厚德  崔佩璋 《电讯技术》2012,52(7):1178-1182
为了提高跳频网络的通信效率,提出了利用同一跳频序列的相位 差异实现跳频组网的方案。首先,以m序列为例分析了跳频序列移相的原理和实现方法;然 后,将管理通道和数据通道相分离进行序列移相跳频组网设计和网络协议规划,给出了跳频 序列的移相值优化方案。该方案具有网络管理灵活方便、通信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仿真结果表明,序列移相跳频组网的网间干扰与异步组网相比有较大幅度改善。  相似文献   

3.
李赞  常义林  蔡觉平 《通信学报》2005,26(4):130-134
基于3DES迭代型分组密码产生的跳频序列,构造了一种跳频组网的随机多址接入方案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跳频码分多址的系统接入性能,从理论上推导出跳频图案碰撞引起的误分组率、跳频组网的吞吐量和归一化吞吐率,证明数据分组长度M与可用频隙数q的比值是决定跳频码分多址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同时也证明了基于分组密码的跳频序列具有较好的跳频多址组网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跳频同步组网抗阻塞干扰能力差和跳频异步组网效率低的现状,提出了一种跳 频频率表动态正交的异步组网方式。结合设置宽间隔跳频频率表,使得组网效率接近于同步 组网的效率,同时抗阻塞干扰能力优于同步组网。该组网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跳频通信装备 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介绍了一种新型混合跳频通信技术(FH/DFH),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差分跳频组网方案,该力案结合FH/DFH构建了差分跳频异步非正交网络.文中对系统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FH/DFH误比特率系能优于传统FH/BFSK系统.  相似文献   

6.
全庆一 《移动通信》1995,19(1):24-26
本文构造了一类适用于跳频多址的跳频图案,它具有以下性质:1.各图案中每个频率出现的概率相同;2.在任意时延下,各图案之间最多只出现一次频率重叠。并详细讨论了跳频间隔及其与频谱利用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快速差分跳频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扩频通信技术.而快跳频随着跳频速率的增加,其频隙长度也不断减小,当其减小到接近信道传播延迟时,将对节点间链路构建产生重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快速差分跳频细网同步的实现与拓扑结构的形成.文章简要介绍了快速差分跳频组网的特点和难点,详细分析了传播时延产生的原因,重点研究了传播时延对快速差分跳频组网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OFDM跳频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跳频通信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抗衰落、抗截获能力,多址组网能力也较强,在民用和军事通信中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OFDM调制方式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和较强的抗衰落能力,应用于跳频通信可提高其性能。本文给出了MASK-OFDM跳频系统框图和设计参数,并通过仿真分析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差分跳频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差分跳频技术的特点和差分跳频系统的组网技术,对差分跳频系统的误码率及在高斯白噪声条件下的多用户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做出了相应的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用户数越少相应信噪比条件下的误码率越小,说明干扰越小。  相似文献   

10.
短波同步正交跳频网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志文  万福 《通信技术》2011,44(1):137-138,144
常规短波跳频网由于自身的特性,常采用异步方式组网,限制了抗干扰能力的充分发挥。同步基准为设计性能优良的短波同步正交跳频网提供了条件。同步组网各跳频网络具有统一的时间基准,而异步组网时各跳频网络没有。为达到在任一瞬间,均不会发生频率碰撞,在总结常规跳频网络的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同步基准的短波同步正交跳频组网的设计方法,并分析了短波同步正交跳频网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MFSK/FFH系统特指采用快速跳频(FFH)技术和多进制频移键控(MFSK)非相干解调技术的系统,主要研究MFSK/FFH通信系统的多用户能力,并把它与差分跳频技术DFH的组网能力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MFSK/FFH通信系统的性能,给出了MFSK/FFH通信系统和差分跳频系统的比特差错率公式,为了公平对比MFSK/FFH网络和差分跳频网的组网能力,采用多用户频带利用率这个参数,理论和仿真表明,采用特定的检测方法,MFSK/FFH系统的多用户能力比差分跳频系统的好。  相似文献   

12.
差分跳频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差分跳频技术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扩频通信技术,它集跳频图案、信息调制与解调等功能于一体,构成与传统跳频技术完全不同的技术体制。对近年出现的扩频通信新技术-差分跳频技术进行全面介绍。在对差分跳频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说明其优点及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差分跳频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扩频通信技术,它集跳频图案、信息调制与解调等功能于一体,构成与传统跳频技术完全不同的技术体制。全面介绍了差分跳频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分析了DFH系统与传统跳频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异同。最后说明该技术的优点及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短波跳频通信技术——差分跳频,分析了差分跳频技术区别于常规跳频技术的主要特点。针对按序列检测的信号接收方法,对差分跳频通信系统在AWGN信道下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做出相应的计算机仿真,证实了差分跳频通信技术和按序列检测方法的结合,使通信系统在AWGN信道下的性能得到了比较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差分跳频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扩频通信的一种全新通信体制——差分跳频通信的原理,阐述了其与普通跳频通信的区别,重点分析了差分跳频通信所需解决的两个关键技术:G函数设计和接收信号检测技术。最后指出了差分跳频通信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短波差分跳频系统抗部分频带干扰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接收端采用非相干平方律能量检测器及维特比译码器的短波差分跳频通信系统,在无衰落信道和频率非选择性慢衰落信道下抗部分频带干扰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若信道存在衰落,则假设每跳所经历的衰落过程是相互独立的,且服从瑞利分布.部分频带干扰被模拟为加性高斯噪声,分析中考虑了背景热噪声.结果表明:差分跳频相邻两跳频率之间的相关性为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抗部分频带干扰的能力.若忽略背景热噪声,则当信干比为20dB时,在无衰落信道下最坏情况比特误码率可达10-5,而在频率非选择性瑞利慢衰落信道下最坏情况比特误码率可达10-3.  相似文献   

17.
CHESS电台采用了差分跳频技术,可以实现短波频段内高速率数据传输。在分析差分跳频信号的生成过程以及对信号进行检测的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差分跳频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对AWGN信道和Rayleigh信道下差分跳频信号与常规跳频信号的抗多音干扰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差分跳频信号具有较强的抗多音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差分跳频系统的转移函数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本文给出了一类短波差分跳频系统转移函数的构造方法,它们具有构造简单,便于密钥控制产生的优点。同时还从理论上证明了它们具有的优良性质。本文的结论对实现一个差分跳频系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相关跳频(差分跳频)通信技术已成功地应用到短波(HF)通信中,但要想在超高频(UHF)频段应用该技术目前还存在诸多的困难.研究了在UHF频段对频域稀疏的宽频段信号结合稀疏分解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采样理论的信号检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成功用于跳频信号的频率检测和数据解调,并从中分离出所需的参数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