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近代我国暑期体育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征进行了梳理。暑期体育学校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鼎盛期、式微期。近代我国暑期体育学校的办学宗旨聚焦于体育师资培养、体育工作者在职培训及普通体育爱好者体育技能培训;体育专门学校与高等院校体育系科、体育组织、教育主管部门是暑期体育学校的主要创办者。在各方强有力的组织支持与名家参与下,暑期体育学校秉承社会现实需要的理念,采用\"学科\"与\"术科\"相结合的课程安排方式,邀请名家授课与演讲,同时也搭建了体育学术交流的平台。为当下暑期体育学校的创办提供了历史镜鉴:开办不同目标指向的暑期体育学校,重视行政力量、权威人物对暑期体育学校的推动作用,专业体育院校和大学体育院系应成为暑期体育学校的主办者,强调暑期体育学校启发性的教学目标和互动性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使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搜集了2010年以来百余份体育暑期学校相关资料,对我国体育暑期学校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从招生对象看,我国体育暑期学校主要分为面向本科生的暑期学校和面向研究生的暑期学校两大类。主要发展特征为:体育暑期学校方兴未艾、课程设置呈现开拓视野与启迪思维的特点、办学国际化程度凸显、授课教师多为业内专家、办学主旨紧扣时代前沿。提出体育暑期学校发展的策略:扩增体育暑期学校数量,融合举办本科生、研究生体育暑期学校,根据优势资源打造体育暑期学校品牌,加强与外部学科的对话。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麦克乐对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麦克乐在华的体育工作促进了中国近代体育专科学校的组建,改善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师资,丰富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教材.麦克乐对促进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有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探寻与梳理近代我国体育师资教育的发展历史。主要结论:近代我国体育师资教育大致可分为发轫、起步和改革三个阶段:即,发轫于"废科举,兴西学"的洋务运动;起步于官民共办的各级体操专修教育;于新中国成立前进行了体育专修科(系)的初步改革。中国近代体育师资教育的产生,源于体育传入我国后对体育师资的迫切需求,其办学形式以学习国外模式为主,主要为设立短期体育专修科的形式,教学内容以军事化兵操为主,总体办学规模偏小,办学条件简陋,办学质量不高,受当时内忧外患的时代影响,近代体育师资教育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研究近代我国体育组织的发展历程。近代我国体育组织有以下几个发展阶段:最初的历史选择是体育救国;由于商业的介入,导致体育组织的异化;调适后,行业体育组织的繁荣发展;历经体育本土化的阵痛;最终出现了现代意义上规范的体育组织。近代以来,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我国体育组织完成了从自发到自觉再到自律的历史转向。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等对近代我国体育广告的发展进行研究.主要结论:近代我国体育广告的形式主要有书籍报刊上的体育比赛广告;体育书籍出版广告;体育用品实物广告;体育明星广告以及体育赞助广告.近代我国体育广告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840-1895年是近代我国体育广告萌芽阶段;1895-1912年是近代我国体育广告快速发展阶段;1912-1937年是近代我国体育广告发展鼎盛阶段;1937-1949是近代我国体育广告基本停滞阶段.  相似文献   

7.
张祝平 《精武》2012,(2):91-92
学校体育教学思想决定着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研究学校体育教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目的在于掌握和分析过去,预测未来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发展,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指明方向。研究表明: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思想大致经历了以"三基"为目标、以增强体质为目标、唯生物体育观、重新以增强体质为目标、身心全面发展的"三维观"和"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历程。经过分析认为,学校体育教学思想应由片面的健康观向全面的健康观转变,对课程结构的认识应由完整的竞技项目体系向健身方法手段转变和教学方法应由包办式向学导式转变。对未来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认为学校体育教学思想应向层次性和延续性方向发展,应向"人文体育观"方向发展,同时确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学校体育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我国近代体育博彩业的发展。主要结论:我国近代体育博彩业的发展开端于外国人建立跑马场,后才有华人相继建立跑马场等体育博彩场所;其主要类型有赛马博彩、赛狗博彩、回力球博彩等;开展地区主要集中于上海和天津等沿海发达地区。近代体育博彩和当前我国体育彩票的发行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的目的是为个人私有,后者的收入为社会体育发展谋福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学校体育的演变和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空前繁荣,其声势之浩大,呈现出前所未有之态势.但是笔者经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后发现,在论及影响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时,很多学者往往忽略了国人体育认知的改变这一重要环节,文章对近代国人是如何对体育进行认知并最终影响学校体育的发展进行研究,旨在能够对当今学校体育的发展给予启示.  相似文献   

10.
试论近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邵伟德 《体育科学》2001,21(5):14-16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近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进行研究,总结了学校体育思想变化的基本特生和规律,提出了新时期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终身体育思想,身心和谐、健康第一的思想,技能培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回顾我国体育10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重要时期:近代体育传入时期、体育思想繁荣时期、计划体育时期、精神体育时期、体育产业化时期。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回顾了我国近现代学校武术百年发展历程。通过研究得出:东西文化的撞击使学校武术得到了新的发展;学校武术的发展需要有长远的规划作保障;学校武术水平的提高应以师资力量的提高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运动训练原则中的人文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现代运动训练原则的形成演变过程;突出和加强人文特性的意义;训练原则中人文特性的表现特点;现代运动训练原则人文特性的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训练原则不仅是运动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准则,也是现代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结合点。加强训练原则的人文特性,对培养具有全面高素质的运动员,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训练原则的人文特性具有通过各原则综合运用而起作用的特点。其在观念、层次和理论上都具有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进行有机结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早期学校运动会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中国早期学校运动会产生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学校运动会从单一的体操游戏到综合性运动会的发展特征。认为早期学校运动会的影响为:改变中国人传统体育观念;妇女体育得到重视;传统武术得到发展;锦标主义盛行。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为依据,对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将影响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手段,会促使体育教师作用和角色的转变,体育教师应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学校兵操兴衰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式体操在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兴起与发展、衰落与废止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军国民教育思想和中国留日学生对兵式体操的兴起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兵式体操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弱点以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传入是导致学校兵操衰落和最后废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办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取东、中、西部地区的72所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进行调查与访谈.对学校的办学体制、模式、办学经费和生源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可行的领导体制、统一经费投入和人员编制、适度控制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办学规模、解决好在校学生分流问题和大力推广"体教结合"的办学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产生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兆才 《体育科学》2005,25(5):73-7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对中国近代体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产生的时代特征分为三个时期:1840年-1860年鸦片战争的被动接受时期,1861年-1894年总结教训主动学习的洋务运动时期和1895年-1911年维新变法迅速发展时期。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产生随着时代的脉络,带有强烈的时代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新疆喀什地区业余体校体育训练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业余体校体育训练存在从训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差、体育主管领导不重视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新疆喀什地区业余体校体育训练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