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强 《水运管理》2014,(12):15-18
从铜陵东港航道的自然条件出发,通过对不同年份河床演变分析、航道尺度核查及水位统计分析,提出水道开放公用航道的可行性及开通方案,为水道后续开通工程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按照现有的自然条件并考虑利用一定的水位,铜陵东港具备开通一定等级航道的条件,建议在开通公用航道试运行期时按枯水期通航3 000吨级江海船,中、洪水期按通航5 000吨级江海船的要求确定航道维护尺度。  相似文献   

2.
林强  龚波 《水运工程》2014,(1):113-116
从裕溪口水道上段的航道自然条件出发,通过对不同年份河床演变分析、航道尺度核查及水位统计分析,提出水道开放公用航道的可行性及开通方案,为水道后续开通工程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按照现有的自然条件,裕溪口水道上段具备开通一定等级航道的条件。但该水道开通涉及芜湖长江大桥桥区通航环境改变,其开通可行性还需通过对大桥通航安全进行专题研究后确定。若开放为公用航道,可考虑将裕溪口水道上段航道维护尺度与下段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珠江口矾石水道在远期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下称"深中通道")投入使用时所需预留的通航等级,以避免深中通道影响珠江口两岸各港船舶通航的安全、顺畅。综合考虑珠江口现状通航条件和远期港口规划,初步提出矾石水道预留10万吨级通航等级的必要性,并利用数值模拟、综合物探等手段,重点从矾石水道的深槽稳定性、通航水流条件、航道可挖性和航道可维护性进行分析论证,同时对比国内典型规模化港口,阐明港口吞吐量规模对航道资源的要求,提出矾石水道预留航道等级应考虑的因素,最终认为矾石水道预留航道等级为10万吨级是必要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航海》2008,(4):17-17
6月28日,湛江航标处海标152船的航标工作人员将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0号灯浮标顺利投放入海。至此,湛江航标处顺利完成了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全部助航标志的设置任务。  相似文献   

5.
在对水道航道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虑跨河建筑物净空尺度的限制条件,提出太平洲捷水道仅能开辟为3 000吨级及以下航道。通过核算太平洲捷水道的航道通过能力,综合分析预测航道尺度提高后,两岸岸线开发和分流主航道船舶所带来的通航船舶尺度和数量的变化,合理确定了设计代表船型。根据设计代表船型所需航道尺度计算,提出了太平洲捷水道设计航道尺度标准为5.0 m×200 m×450 m(水深×航宽×弯曲半径),可为太平洲捷水道的设计航道尺度标准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龙穴南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研究其碍航特性及疏浚设计。通过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分析了航道的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确定了该水域的碍航现状和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航道整治后3000吨级船舶的通航情况,提出合理的疏浚方案。研究表明,实施拟议的疏浚方案后,航道的关键瓶颈将得到改善,航道等级由原1000吨级提升至3000吨级,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横沙通道通航功能定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横沙通道的自然水深条件及其稳定性,根据对横沙通道使用现状和规划情况的调研结果,从多方面分析横沙通道的通航限制条件和可能的改善措施。结合技术可能性和实际需求将横沙通道的通航功能定位为:3 000吨级船舶的双向通道;在航行条件改善后,可作为1万~3万吨级船舶的临时航道;远期待北港航道开通后,横沙通道可作为南、北港航道的联络航道。  相似文献   

8.
楼飞  阮伟 《水运工程》2012,(4):111-116
合理开发北港航道可缓解目前长江口主航道在南港段面临的巨大通航压力、畅通长江黄金水道、拓宽上海港在长江口的岸线利用范围。通过分析北港航道的开发条件,对北港航道的可开发规模及开发时序作出探讨。分析认为:现阶段可通过规范北港通航,利用自然水深建设5 000吨级航道,部分缓解南港的通航压力;近期可开辟8 m航道,通航2万吨级及以下船舶;中远期则需全面整治北港,开辟10 m航道,满足3万吨级船舶的通航需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运》2021,(1):24-24
近日,由长江泸州航道局自主研发的第一艘无人测量船"泸道遥测1号"正式投入长江上游叉鱼碛水道进行航道维护性测量,用无人测量代替传统人工测量,这在枯水期长江上游航道维护中尚属首次。叉鱼碛水道属于枯水期一类浅滩重点维护水道,河床冲淤多变,每年在低水位条件下经常出现航道尺度吃紧的情况,过往船舶容易发生搁浅事故,是长江航道部门疏浚保畅的重点水道之一。为了准确掌握该水道的航道演变情况,每年枯水期都需要进行高频率的航道维护性测量,从而为航道疏浚和航标配布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扬州大洋船厂码头地处长江镇江段和畅洲北岔航道北岸线一侧,进出该厂的航道是一条距和畅洲北水道深槽约2.6海里的自然河槽,该河道内图注水深满5.0m的航槽宽度为80m左右且没有设置航标。近几年来进出大洋船厂的船舶已日驱大型化,船长在145~185m的船舶年交船量达40艘次。为了更好地解决服务地方经济与引航安全生产的矛盾,长江引航员根据多年引航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大型船狭水道看岸形引航操作方法。本文通过对进出该船厂船舶操纵性能、航道概况、引航注意事项、实例船引航等情况的介绍,已期达到引航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丹江口水库调水方案实施后,汉江下游的来水来沙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落水期浅滩冲刷流量减小对浅滩影响较大。天然状况下马口滩段上段的浅滩在枯水期得不到较好的冲刷,同时马口弯道的转弯半径较小,目前的航道尺度无法满足设计船队的双向通航要求。分析马口滩段的河床演变特性和碍航特点,针对不同滩段确定了不同的整治原则和整治方法,用物理模型和自航船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并研究了满足船舶双向通航的工程方案,可为类似滩段的整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马杰 《集装箱化》2011,22(5):16-17
随着集装箱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海运集装箱空箱调运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从成本来看,近年来集装箱管理成本已成为班轮公司各项营运成本中的第二大成本项目,约占班轮公司总成本的1/5,其中空箱调运成本约占集装箱管理成本的1/4;从运量来看,全球空箱运量居高不下,约占集装箱总运量  相似文献   

13.
坤杉 《中国船检》2007,(11):100-100
为了航行安全,在船舶进出港口码头,沿海航道,狭长海峡和架空桥梁内河航道时,远洋船长或驾驶员应精确无误地测算出“上净空”和“下净空”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接收机对直接扩频序列信号进行自动侦收的需要,提出了低信噪比下直扩信号参数的盲估计方法:利用循环谱检测可以准确估计出载频和码片速率;应用功率谱二次处理估计出扩频码周期;利用特征向量法估计扩频伪码序列;分析、讨论了全盲接收信号的采样率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没有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该方法能普遍适用于低信噪下的BPSK,QPSK,16QAM,64QAM等直扩信号的参数估计,从而完成信号的盲解扩。  相似文献   

15.
谢伟  张晓君 《中国水运》2007,7(1):133-134
有限元塑性极限分析下限法是结合有限元和数学规划方法求解结构极限荷载的一种新方法,然而该方法随之带来的异常稀疏的超大规模线性规划问题在求解时遇到了很大困难。本文运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内置的内点算法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感潮河段挖入式港池泥沙淤积机理的基础上,对回流淤积、异重流淤积量及缓流淤积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长江下游某大型挖入式港池规划方案的淤积量及淤积强度进行了估算。计算结果表明挖入式港池内以异重流淤积为主,港池口门附近的回流区淤积强度最大。文中还对挖入式港池淤积量与港池内水深变化、港池水域面积变化及来水来沙条件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杂波干扰环境中的非高斯特性,发现海杂波噪声、闪烁噪声等具有显著尖峰的非高斯噪声,可以采用α稳定分布建立更符合实际的噪声模型。根据统计信号处理最新理论和技术,利用p阶分数相关和分数低阶协方差替代传统相关和协方差来改进Kalman滤波器,优化获得基于分数低阶统计量的Kalman滤波目标跟踪新算法(FLOS-KF)。仿真验证了FLOS-KF滤波跟踪新算法可以更好地适应非高斯复杂环境,得到稳健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Observations of salinity and density in the lower Chesapeake Bay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 bathymetric influence on the transverse hydrographic structure in the area. Current velocity observations of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re also used to relate the flow structure to the hydrographic structure. Tidal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ower bay are affec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bathymetry and hydrography. Increased stratification over channels relative to shoals may increase M2 ellipticity with depth over channels but not over shoals. It is found that three consistent hydrographie features can be related to the transverse structure of the longitudinal flow: (1) persistent stratification over channels due to differential tidal advection of density gradients, (2) development of bottom front separating net inflows from net outflows at the region south of Chesapeake Channel, and (3) outflow of low salinity water at the northern end of a lower bay section. Based on these hydrographie features, two basic hydrographic regimes are proposed to exist throughout the year in the lower Chesapeake Bay: (1) a low buoyancy-high mixing energy regime of stratification restricted to channels, a northward monotonical increase in salinity, and a weak bottom front, and (2) a high buoyancy-weak mixing energy regime of stratified conditions everywhere, a large region of northward salinity decrease at the northern half of the section, and a robust bottom front. The dynamics in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for the former regime is ageostrophic, and in the latter regime the contribution by geostrophy is approximately 50% as bathymetric influences become less evid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