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解决弹头涂色标存在连续批量生产能力弱、自动化程度较低等问题,设计一套基于西门子PLC和触摸屏的弹头涂色标机控制系统.对弹头涂色标机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控制系统实现的功能,以PLC和触摸屏组态软件为核心,对控制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进行论述,从总体设计、PLC 程序设计和人机界面设计完成控制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弹头涂色标各个状态的实时监控,提高弹头涂色标机的工作效率和工艺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普通枪弹弹头成型工序多,生产自动化程度低,设备、人员繁多等问题,对普通弹头进行自动装配 一体化研究。在分析和研究弹头的组成结构、现有的弹头装配工艺及其技术的各种问题后,设计弹头自动装配机的 结构单元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将6 道加工、检验工序整合到一台弹头自动装配机上,大幅提高了弹头的装配生产效 率和自动一体化程度。结果表明:运用该技术能提高弹头的制造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产生更大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读者信箱     
问:为什么有的枪弹没有色标?我国枪弹色标的颜色和涂刷位置是怎么规定的?国外制式枪弹色标又是怎样表示的? 四川甘孜卢颐答:枪弹色标即在枪弹上涂上颜色,以识别枪弹种类,我国枪弹的色标位置在从弹尖向下延伸5-10mm处。在底火平面上涂有与弹头色标相同的颜色。普通枪弹一律不涂色标,而特种枪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伸缩舵面机动弹头气动布局设计的新理念,避免了普通全动舵面布局方案中舵轴设计面临的严峻热环境和力环境等问题.初步研究了采用这类设计理念的多种机动弹头布局的气动特性,分析了伸缩舵面机动弹头布局的稳定和操纵特性,对采用这种理念设计得到的一种机动弹头布局的机动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新的机动弹头有较强的机动性,可通过机动飞行增大突破敌方导弹防御体系的概率,并能明显增加射程.  相似文献   

5.
针对枪弹弹头结构设计过程繁琐的问题,提出弹头结构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以Visual C++6.0为开发工具,利用SolidWorks外部模式的二次开发技术,首先对结构尺寸和装配尺寸进行批量修改,然后对模型进行更新和干涉检查,最后预览模型并计算质量等属性。利用该思路和方法,编写了弹头参数化设计程序,在SolidWorks的界面环境外,实现了结构模型的自动构建和特征参数的自动提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弹头装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LC 的弹头自动装配机控制系统。分析弹头装配的现状和存在 的问题,阐述弹头自动装配机的组成和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并从专机程序、报警系统、初 始化和自动生产画面4 个方面对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进行详细设计。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弹头的自动装配, 提高弹头装配的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李威  李锦  吴斌 《兵工自动化》2011,30(7):36-38
针对多发一组对弹头专机进行压合时存在的问题,建立弹头压入专机结构的简化三维模型。在××弹自动装配生产线的弹头压入专机设计过程中,运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虚拟样机,采用机械仿真设计软件SolidWorks Simulation工具对模型进行静力学机构仿真分析,得到关键部件的最大应力及变形位移,并基于仿真结构,对关键零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实用性较强,可为弹头压入专机及类似设备的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并经过风洞实验验证分析了超音速下无翼式布局火箭弹模型俯仰气动特性随头部形状和尾舵面积的变化规律,得出在头部长细比固定不变的条件下选用单锥型弹头较双锥形弹头有更好的稳定性;选用面积大的尾舵具有更好的法向过载和稳定性;为无翼式布局弹箭气动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枪械(四)     
枪械的主要结构 由于用途的不同和设计思想的差异,每种枪都有自己的特点。对于结构最简单的非自动枪械,如笔式枪,仅要求它把弹头发射出去,因此,只要有枪管和起发射和击发作用的简易结构就够了。对于现代自动枪械,由于使用要求高,结构也随之复杂得多,不仅要把弹头发射出去,还要完成枪机开锁、打开枪膛、抽壳、抛壳、供弹、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基于J72—65D多工位压力机的××枪弹弹头工艺方法,提出了解决多工位压力机完成终压、收尾等工艺过程中存在的钻尖、起鼓等工艺质量问题的原理及方法,实现了弹头连续自动化生产,为弹头工艺装备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斜侵彻多层靶情况下弹丸的弹道稳定性,设计一种多层复合结构弹头.运用ansys/ls-dyna对复合结构弹头斜侵彻多层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弹头结构不同材料组合对弹体剩余动能和弹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着角下,设计的多层结构弹头具有自砺性;2层和3层结构弹头在弹道稳定性和质量损耗上均明显优于制式弹;设计的多层结构弹头最优方案为2层合金钢结构弹头.该研究可为穿甲弹头结构设计以及小口径枪弹与多层靶的斜侵彻弹道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全导式多弹头在确保射击精度与弹头密集分布条件下的作战需求,提出了一种数值导航计算和相对制导的方法。基于零视加速度理论,在自由段采用数值导航计算方法,有效地消除了惯性导航系统加速度计漂移误差对导航精度的影响,减小了弹头落点偏差。以摄动制导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从弹伴随主弹飞行的相对制导方法,设计了满足落点约束的姿态控制方程和制导关机方程,将从弹和主弹分离时刻的状态参数作为标准关机量,实时计算分离后从弹的关机量并与标准关机量进行对比,满足相对距离条件则实施关机。仿真表明:通过数值导航与相对制导方法能有效实现全导式多弹头的伴随飞行,并以较高精度命中目标,从弹掩护主弹攻击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小口径枪弹弹头长度和质量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研究了转子式弹头长度及质量在线快速检测分选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弹头长度及质量在线快速检测分选系统.介绍系统的结构组成、在线长度及质量检测原理;通过对高速上料技术、转子式快速检测技术和螺旋转向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提高系统的在线快速检测分选的节拍和精度,并进行样机测试结果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转子式弹头长度及质量在线快速检测分选系统对小口径枪弹弹头长度和质量的在线检测节拍可以达到240发/min,在该节拍下其长度检测精度为5×10-6 m,质量检测精度为0.01 g,小口径枪弹弹头在线检测的效率和检测检测精度有了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4.
对远程制导火箭弹国外技术现状和装备情况进行了分析,从结构特点、气动布局、战斗部、动力装置、制导系统等几个方面对美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的精确制导火箭弹技术情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尹猛  徐志刚  贺云  刘哲 《兵工学报》2018,39(2):411-416
战斗部的传统装药工艺是由人工完成的,危险性高、效率低下且质量得不到保证,为此提出了一种针对战斗部装药的自动化装置。对战斗部装药装置进行了结构设计,针对战斗部自动装药装置的抖动问题,基于刚柔耦合建立了系统移动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刚柔耦合模型对加速度算法进行仿真对比,发现使用S曲线算法时系统抖动最弱。将S曲线算法优化为5段形式并采用插值拟合在控制器上实现,在实物调试中使用发现抖动明显减弱。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传统的梯形算法,优化过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对S曲线算法的优化及应用,减弱了装置抖动,此方法对其他设备的研制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快速进行破片战斗部方案设计的需求,基于Matlab 平台开展破片战斗部快速设计。依据破片战斗部 结构特征及威力参数模型,选取破片战斗部的6 个基本特征进行战斗部方案结构描述,建立破片战斗部快速设计系 统,应用工程模型进行破片战斗部威力参数计算和分析,实现对破片战斗部设计方案的快速评价和优化。结果表明, 该设计系统可应用于破片战斗部快速设计和威力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内外导弹子母战斗部装配现状及问题,提出自动化装配总装系统方案.利用机器人视觉识别系统辅助机器人完成重要、高危和重复性的子弹药装填;采用激光打孔技术,通过机器人位置变化和刀具的自动更换方式实现蒙皮柔性快速制孔;利用激光雷达系统实现导弹子母战斗部舱段在线实时测量;采用AGV小车进行导弹子母战斗部快速转运、对接.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显著提高导弹子母战斗部自动化装配生产效率和本质安全度.  相似文献   

18.
国外海基反舰导弹战斗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近年来国外海基反舰导弹战斗部的常用类型、作用特点、研制现状及装备情况。主要包括爆破战斗部、半穿甲爆破战斗部、聚能装药战斗部及破片杀伤战斗部,着重阐述了半穿甲爆破战斗部的毁伤机理。最后,对海基反舰导弹战斗部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包括:战斗部模块化、系列化设计,结构优化设计,装药和引信设计,以及新毁伤理论和毁伤原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