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针对Faster R-CNN算法中对于红外舰船目标特征提取不充分、容易出现重复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红外舰船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在主干网络VGG-16中依次引出三段卷积后的3个特征图,将其进行特征拼接形成多尺度特征图,得到具有更丰富语义信息的特征向量;其次基于数据集进行Anchor的...  相似文献   

2.
铁路安全问题中由障碍物造成的安全事故占比大,后果严重。目前,铁路障碍物的检测方法存在检测精度低、实时性差的问题,并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为此,文中将目标检测技术应用到铁路障碍物检测中,通过实时监控预警辅助人工巡检,提高检测效率。首先选取Faster R-CNN和SSD两种目标检测算法,根据特征提取网络性能对比,选择两种性能较好的特征提取网络VGG-16和MobileNet-v2,完成4种目标检测模型的搭建;然后通过修正参数训练,对两种模型进行对比,确定最佳模型为SSD_VGG-16;最后在此基础上,从反卷积特征融合方面入手,对模型进行改进。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New_SSD_VGG-16模型的平均精度(mAP)为82.4%,单张图片平均检测时间为0.071 s;相较于Faster R-CNN及未改进的SSD_VGG-16模型,文中模型在保证一定检测准确率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图像充斥在人类生活的任何角落,因此如何提取出图像中包含的信息,完成对图像目标的检测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一阶段目标检测算法可能会对目标图像产生漏检的情况,本文使用MobileNet V2和ResNet50网络对传统的Faster R-CNN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进行改进。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obileNet V2特征提取的Faster R-CNN网络占用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最少,基于ResNet50特征提取的Faster R-CNN网络的检测效果最优。此外,两种改进的Faster R-CNN网络均能有效克服一阶段目标检测算法中的漏检问题。  相似文献   

4.
《无线电工程》2019,(10):925-929
针对遥感图像飞机目标检测问题,探讨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Faster R-CNN在遥感图像中对飞机目标检测的应用。针对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构建了Airplane-2018数据集,基于该数据集采用迁移学习的方式对Faster R-CNN模型进行训练,并在测试集上进行验证,在查全率达到95%的情况下,查准率可以达到85%。实验结果表明,Faster R-CNN模型在采用迁移学习方法训练后,在遥感图像飞机目标检测问题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陈国平  程秋菊  黄超意  周围  王璐 《电讯技术》2019,59(10):1121-1126
通过收集大量的毫米波图像并建立相应的人体数据集进行检测,提出基于Faster R-CNN深度学习的方法检测隐藏于人体上的危险物品。该方法将区域建议网络和VGG19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构建了面向毫米波图像目标检测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为了提高毫米波图像的处理能力,采用Caffe深度学习框架在图形处理单元上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证明了基于Faster R-CNN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方法能有效检测毫米波图像中的危险物品,并且目标检测的平均准确率约94%,检测速度约为6 frame/s,对毫米波安检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姜晓伟  王春平  付强 《激光与红外》2018,48(12):1541-1546
在传统的空中目标检测算法中,需要进行人工设计特征来满足不同天空背景下的目标检测需求,对未来防空作战体系要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出了挑战。为此本文在防空武器成像系统应用背景下,参照PASCAL VOC2007数据集格式建立了空中红外飞机数据集,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Faster R-CNN算法与R-FCN算法应用到空中红外飞机检测问题中,其次在Caffe框架平台下利用Faster R-CNN+VGG16/ResNet-101模型、R-FCN+ResNet-101模型,分别对自建数据集中测试集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应对远距离弱小目标、云层遮挡、对比度低、目标截断等较难检测情况时,Faster R-CNN和R-FCN算法均能够有效地检测出空中红外飞机。本文良好的检测效果为解决空中红外飞机检测问题提供了更加简洁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马静 《电子测试》2022,(18):110-112+86
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一个重点研究内容,Faster R-CNN作为目标检测新秀,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缺陷检测研究。本文基于Faster R-CNN的特征提取、RPN、RC三个核心部份做了实验设计,利用旋转和随机裁剪等方法构建金属表面有麻点和划痕瑕疵缺陷的数据集,并进行了模型训练及测试,麻点的检测结果为90.56%,划痕的检测结果为91.21%,整个模型的平均检测精度为90.78%,实验结果表明Faster R-CNN模型在金属表面缺陷检测中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8.
红外背景下的车辆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为了解决在复杂背景下红外视频的车辆检测时视野中的车辆目标像素差距过大以及目标重叠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Faster R-CNN网络模型。针对视野内车辆目标重叠率较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soft-NMS(Non-Maximum Suppression)方法对RPN(Region Proposal Network)内的NMS方法进行优化。针对视野内目标像素差距过大问题,设计了三种不同尺度感受野并行检测,权重共享的特征提取结构Tri-VGG网络,并设计出一种避免网络出现过拟合的训练策略,优化后的网络检测平均精确度(AP,Average Presion)达到85.32%,相较于仅采用soft-NMS的Faster R-CNN提高了3.01%,相较于传统的Faster R-CNN提高了5.86%。  相似文献   

9.
张宇博  曹有权 《现代导航》2021,12(4):297-305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自主空中加油技术增加了无人机飞行半径和有效载荷,提升了无人机的作战效能。本文针对复杂环境下无人机软管式空中加油的精确引导技术,在无人机自主空中加油近距离对接阶段过程中,对油机锥套识别这个关键环节展开研究。利用深度学习和图形处理,提出一种基于 Caffe 框架的 Faster R-CNN 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新方法。为了保证该方法的鲁棒性和广泛应用,采用软管式空中加油的真实数据,制作了一个图像的深度学习数据集。 根据实验数据验证了基于 Caffe 框架的 Faster R-CNN 锥套识别算法的鲁棒性和识别精度,并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了在复杂的无人机加受油环境中,该识别算法也具有较好的锥套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吴荣  汪剑伟  谢锋云 《激光与红外》2023,53(8):1156-1162
剪切散斑干涉技术通过测量物体表面变形来推断其内部缺陷,具有高灵敏度、检测范围广、精度高等优点,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目前缺陷识别主要采用人工方式,而人工识别不但检测效率低且受到专业性限制。为了提高剪切散斑干涉无损检测方法中的缺陷识别精度和效率,本文提出基于深度学习剪切散斑干涉缺陷识别方法。利用高精度四步相移技术获取剪切散斑相位条纹高质量成像;引入了应用广泛的YOLOv5和Faster R-CNN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实验采集了大量的缺陷图像,分别用YOLOv5和Faster R-CNN两种算法获得训练模型。然后将这两种模型分别应用于剪切散斑干涉无损检测中的复合材料缺陷检测。最后,实验从检测速率和检测精度方面对模型识别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剪切散斑干涉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的方法能有效地实现剪切散斑干涉无损检测的缺陷自动识别,Faster R-CNN和YOLOv5的检测速率分别能达到11 f/s和50 f/s,并且两种深度学习算法的平均精度均能达到92%以上,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李玉峰  顾曼璇  赵亮 《信号处理》2020,36(8):1363-1373
遥感图像目标检测能为军事和民用领域提供重要的可利用信息,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针对现有目标检测技术不能兼顾检测速度和精度的问题,本文对Faster R-CNN做了优化:将轻量化的深度可分离残差网络作为Faster R-CNN的基础网络,降低基础网络模型的参数数量;将基础网络中的多层卷积特征经局部响应归一化后进行融合,增强目标特征信息的完备性,改善小目标易漏检的问题;联合softmax损失函数和中心损失函数训练网络模型,增加类别之间的差异性,缩小类内变化,使网络模型能学习到更具差异性的目标特征。在VEDAI、NWPU VHR-10、DOTA三个数据集上对本文方法进行验证,与传统Faster R-CNN相比,本文方法的检测精度提高了约7.0%。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图像密集字幕描述中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ROI)定位不准确与区域粗粒度描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与全局特征的图像密集字幕描述算法,该算法采用残差网络与并行LSTM(Long Short Term Memory)网络的联合模型对存在的区域重叠定位和粗粒度描述细节信息不完整问题进一步改进。首先利用深度残差网络与Faster R-CNN(Faster R-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的RPN(Regional Proposal Network)层获取更精准区域边界框,以便避免区域标记重叠;然后将全局特征、局部特征和上下文特征信息分别输入并行LSTM网络且采用融合算子将三种不同输出整合以获得最终描述语句。通过在公开数据集上与两种主流算法对比表明本文模型具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原棉杂质检测准确率不高的问题,以新疆棉花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残差与注意力机制的原棉杂质检测算法。该算法为2阶段算法,准确率较高。首先,采集原棉杂质图象后对图像进行标注,再进行数据增广,可以避免训练过程中的过拟合现象,接着在原框架引入视觉注意力机制,通过改进算法结构来提高原棉杂质检测的准确率。其次,通过分析对比几种不同网络对原棉杂质检测的准确度,选取ResNet50为特征提取网络,该网络提高了算法的复杂特征提取能力。最后,采用RoI Align来减少量化误差,从而提高检测原棉杂质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虽然略微增多检测时间,但其整体检测准确率明显优于原算法,整体识别的准确率可达到94.84%,较改进前Faster R-CNN(faster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的识别率提高了5.58%。同时通过对比不同网络模型,结果显示改进后的Faster R-CNN对原棉杂质检测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智能交通系统中小尺度交通标志识别率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交通标志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在Faster R-CNN算法的低层特征图上增加优化的RPN网络,提升了小尺度交通标志的检测率。该方法还利用Max Pooling方法实了现图像的局部细节特征与全局语义特征充分融合。在TT-100K数据集上稍微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小尺度交通标志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5.
周雪珂  刘畅  周滨 《雷达学报》2021,10(4):531-543
目前深度学习技术在SAR图像的船舶检测中已取得显著的成果,但针对SAR船舶图像中复杂多变的背景环境,如何准确高效地提取目标特征,提升检测精度与检测速度仍存在着巨大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特征融合与特征通道关系校准的 SAR 图像船舶检测算法。在Faster R-CNN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对特征提取网络进行特征间通道关系校准,提高网络对复杂场景下船舶目标特征提取的表达能力;其次,不同于原始的基于单一尺度特征生成候选区域的方法,该文基于神经架构搜索算法引入改进的特征金字塔结构,高效地将多尺度特征进行充分融合,改善了船舶目标中对小目标、近岸密集目标的漏检问题。最后,在SSDD数据集上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原始的Faster R-CNN,检测精度从85.4%提高到89.4%,检测速率也从2.8 FPS提高到10.7 FPS。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高速与高精度的SAR图像船舶检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深度学习的实时DDoS攻击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是一种分布式、协作式的大规模网络攻击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该方法包含特征处理和模型检测两个阶段:特征处理阶段对输入的数据分组进行特征提取、格式转换和维度重构;模型检测阶段将处理后的特征输入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检测,判断输入的数据分组是否为DDoS攻击分组.通过ISCX2012数据集训练模型,并通过实时的DDoS攻击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具有高检测精度、对软硬件设备依赖小、深度学习网络模型易于更新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面对印刷电路板(print circuit board,PCB)小型化、多层化、高集成化的趋势,针对目前PCB缺陷检测方法存在漏检、特征提取困难、误检率高以及检测性能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改进YOLOv5算法的PCB小目标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先针对PCB小目标缺陷特点采用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二分K-means聚类算法以找到更适合的锚框;然后对YOLOv5的特征提取层、特征融合层以及特征检测层进行改进,增强关键信息的提取,加强深层信息与浅层信息的融合;从而减少PCB缺陷的误检率、漏检率,以提高网络的检测性能;最后在公开PCB数据集上进行相关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的平均精度(mAP)为99.5%,检测速度为0.016 s。相比于Faster R-CNN、YOLOv3、YOLOv4网络模型,检测精度分别提升了17.8%、9.7%、5.3%,检测速度分别提升了0.846 s、0.120 s、0.011 s,满足PCB缺陷在实际工业生产现场的高精度、高速度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