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脑梗死患者在后期恢复中展开有效护理干预对其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康复情况的改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100例患者,组中50例,恢复中以常规方式护理,即对照组,余下50例则给与有效护理干预,即观察组。对两组语言、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中观察组在肢体功能改善以及语言功能改善评分上,均具备优势,P<0.05。结论在有效护理干预的帮助下,可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进行有效改善,有助于其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早期语言康复对脑卒中语言功能障碍的意义.方法 60例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语言康复.比较两组患者汉语失语症评定量表(ABC)评分、改良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评分、Barthel指数、脑卒中失语症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薛梅  冯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1,(28):132-133
脑卒中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肢体或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的康复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各种康复治疗,也取决于治疗以外的康复护理和各种康复治疗能否得到继续和巩固。因此,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对实现其康复的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脑卒中患者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对患者及家属提供专业指导,通过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心理护理、语言康复护理措施的全面实施和配合,提高了康复效果,使患者的致残率下降,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康复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语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秀娟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129-130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语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66例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康复护理.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评价,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后患者理解、复述、命名、阅读、计算、描写、听写、朗读等语言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1);护理后患者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总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或P〈0.01)。结论:康复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语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改善了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有效的促进脑梗死患者肢体和语言功能康复的细节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治疗的150例脑梗死伴有肢体和语言功能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各75例,给予常规组患者以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肢体和语言功能障碍康复总有效率74.67%明显高于常规组总有效率53.33%,两组相比较χ2=7.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取有效的细节护理方法,有助于其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康复语言训练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近年收治的脑卒中失语患者60例,根据干预方法均分为2组,常规组30例仅进行针灸、药物治疗,语言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识字、计算、记忆、阅读理解等系统的语言康复锻炼,对比两组语言康复效果。结果:治疗60d后,语言组语言正常14例(47.7%),能交谈7例(23.3%),简单交谈6例(20%),不能交谈3(10%);语言组语言正常率47.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30%,不能交谈率1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3.3%。结论:系统的语言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理解力、记忆力、沟通表达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语言康复能力训练对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康复组入院后2-3 d开始进行为期1个月的语言康复训练和护理,采用标准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评定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情况,对照组仅给予日常治疗护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在复述、表达及运用语言功能方面,恢复明显(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语言康复能力训练护理,对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和非语言交流能力有良好的促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心理康复结合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康复结合语言训练.在干预前、干预4周结束时分别采用中文版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医院版)(SADQ-H)以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DQ-H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阅读5项正答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语言功能改善率优于对照组[(19.22±4.85)vs.(24.01±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康复结合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及心理障碍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语言、肢体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2例。根据住院床号的奇数偶数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者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添加早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语言、肢体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评分和语言功能恢复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早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语言、肢体康复效果良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年龄的脑瘫患儿语言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脑瘫患者126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1岁、1~3岁及3~6岁3个年龄段各62例、37例、27例,均采取针对性语言康复治疗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岁以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1~3岁及3~6岁患儿,且1~3岁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3~6岁患儿。结论对脑瘫患儿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有效减轻患儿语言功能障碍程度,临床疗效良好,且确诊、治疗的年龄越小则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项针、头针并用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同样环境中进行总体功能康复和语言治疗。观察组进行醒脑开窍针法、项针、头针并用配合语言训练,而对照组为单纯的头针结合语言训练。3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接受语言能力、表达语言能力、智商测定、构音障碍等语言功能的康复情况及语言总体康复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语言的接受、表达、理解能力、构音障碍的评估及语言康复的总体临床疗效上,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智力的改善上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项针、头针结合语言训练等综合技术对脑瘫患儿语言功能的康复作用优于单纯头针配合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脑梗死患者83例,将以上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41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在以上基础上为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语言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前后在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方面对比差异明显(P <0.05),护理干预后患者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语言、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对比差异明显(P <0.0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效果较好,可以有提高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于改善其预后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43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语言、肢体康复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语言能力和肢体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3个月后再次评分,干预组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语言和肢体运动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4.
孤独症儿童语言特点与康复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兰云  郑艳君 《河北医药》2010,32(2):221-223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一类疾病,是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临床特征的一组行为征候群。语言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第二大主症,有研究报道大约一半孤独症患者终生沉默。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5.
蒋静  古新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630-631
目的研究总结非语言沟通对心肌梗死患者身心康复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进行临床观察,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疾病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重点使用非语言形式与患者进行沟通。结果观察组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语言沟通在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身心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语言康复治疗对于脑梗死患者语言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神经内科的常规康复治疗,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语言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语言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比较康复组患者的语言康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住院患者4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服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以及肢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的康复,对于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说话困难。这是由于支配语言中枢的大脑额叶受到中风影响所致,患者可能难以理解别人说的话,也可能无法说出想表达的正确词语,比如本来想说“把车开到车库里”,却说成“把火车开进房间里”。对策:语言康复有一个关键期,时间在患者发病后,大脑开始执行语言功能的3~6个月内。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用来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工具,它存在于整个社会之中,并为每个社会成员所运用。公关人员有公关语言,护士有护士语言,使用得当,有利于我们开展工作及病人康复,使用不当,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配合程度,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加强护士语言修养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以下谈谈我在工作实践中的体会:1亲切性语言可拉近护患距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而交流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对方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这样特殊的群体交流,一句大叔、大婶、黄老等亲切礼貌的称呼问侯,往往能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使病人有一种宾客如归的亲切感觉,有利于消除病人紧张、恐惧感。但如果我们使用生硬的语气、语调或发号施令的口气对待病人,就会失去病人对我们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就拿我们给病人介绍住院规则时,使用“在病区不许吸烟,违者罚款”或“为了您的身体健康,请不要吸烟,谢谢合作”。前者用的是指令性语言,带有强迫命令式,而后者则是用一种委婉关心的语言,带有亲人关心的感觉,同样是要求病人不得在病区吸烟,但采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语言和肢体康复的临床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ADL评分(78.81±20.65)分高于对照组(50.78±16.16)分,上肢、下肢运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语言和肢体康复的临床影响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