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舒婷 《妇幼护理》2022,2(19):4584-4586
目的 探究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行CT增强扫描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之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情绪状态、护理满意度、生命体征.结果 两组护理后,实验组SDS、SAS、不良反应率、收缩压(SBP)、心率(HR)、呼吸(RR)、舒张压(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蔡瑾瑾 《妇幼护理》2022,2(16):3649-3652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等临床指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干预后的各项生存质量指标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患者,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升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吴双敏 《妇幼护理》2022,2(18):4266-4268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患儿中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32例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患儿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4.
魏菲菲  李慧娟  赖桂芬 《妇幼护理》2022,2(19):4468-4471
目的 探究对肺炎患儿应用预见性护理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肺炎治疗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应用雾化吸入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预见性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肺功能、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生存质量.结果 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试验组的肺功能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的干咳、发热、憋喘和肺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试验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炎患儿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改善肺功能,加快临床症状消失,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石艳  范胜伟 《妇幼护理》2023,3(2):280-282
目的 观察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在妇科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本院妇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压力性损伤情况、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妇科手术患者,对其实施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能改善压力性损伤情况,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循证理论下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1月时间段在我院就诊的5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参照组采用病情观察、体征监测、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理论下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清胆汁酸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服务态度、病区管理、护理操作、关爱沟通等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实施循证理论下预见性护理,能够改善生化指标和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梁雯茵 《妇幼护理》2022,2(19):4478-4480
目的 探讨体验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体检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以及基本生命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进行无痛胃肠镜中应用体验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改善不良情绪,改善基本生命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心率(HR)、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面部皮肤损伤、腹肠胀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临床无创通气治疗效果,且有助于提升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孙新建 《妇幼护理》2023,3(2):420-422
目的 分析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在急诊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急诊科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采用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急救成功率、急救时间、自理能力与负性情绪.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观察组的急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给药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样本送检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感、抑郁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诊护理中,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急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时间,提升自理能力,缓解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0.
廖旭飞 《妇幼护理》2023,3(2):495-497
目的 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日常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对症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血糖水平、焦虑抑郁情绪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bAlc、2hPG、FBG等血糖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VM)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1日~2018年4月1日收治的88例急性重症VM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干预前后各项心肾指标水平,救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6.065,P=0.014);观察组干预后心率、肌钙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救护时间短于对照组(t=2.120,P=0.037),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2.132,P=0.03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7.122,P=0.008)。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性重症VM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心肾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护理管理模式在慢性心衰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三位一体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出院后3个月的急诊就诊率、再入院率;采用欧洲心衰自护行为量表(EHFSCB-9)评估患者出院时、护理3个月后的自护行为,观察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服药依从性(MORISKY)评分差异,采用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急诊就诊率、再住院率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8.75%、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EHFSCB-9、MoCA、MORISK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EHFSCB-9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MORISK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领域、情感领域、症状领域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接受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能降低急诊就诊率、再住院率,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患者救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AMI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救护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MI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再次PC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AMI急诊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救护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3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3d的抑郁、焦虑评分及手术当日血压、心率、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3d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当日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开展循证护理可以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声波 《妇幼护理》2023,3(15):3737-3739
目的:探讨在介入治疗期间实施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干预疗效。方法:从2022年1月~2023年2月期间,从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的病人中选择60例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进行了统一的编号之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他们分别进行了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通过比较,来探索两种护理方法对病人的干预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心脏功能和心理情绪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干预组更低,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力衰竭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实施康复护理,其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进行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选择常规血液透析方法,护理结束后分析心衰治疗前后SDS评分、心衰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短颈缩短(FS)、护后满意度、护后负面情绪率等指标。结果干预结束后对照组患者SDS评分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心律、血压、FS、LVEF以及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护理满意率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院前急救联合护理干预施措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的AMI病人158例,按入院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86例由医护人员出车接诊,实施院前急救联合护理干预,对照组72例由家属自行送至医院,未接受专业的院前急救及护理。对比两组发病至抢救时间以及溶栓与住院时间,统计两组血栓再通率与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发病至抢救时间(24.25min±12.62min)、溶栓时间(1.62d±0.83d)与住院时间(9.57d±4.48d)均短于对照组(45.14min±16.45min,4.03d±1.68d,18.65d±5.79d)(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79.07%)高于对照组(58.33%)(P0.05),病死率(6.98%)低于对照组(18.06%)(P0.05)。[结论]院前急救联合护理干预能够缩短AMI病人的救治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取穴干预联合运动康复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取穴干预联合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评分情况、预后状况、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评分为13.94±4.6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77±5.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取穴干预联合运动康复护理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中医证候,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诊外科清创缝合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急诊外科于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收入的行清创缝合术的患者116例,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7年3~8月)和观察组(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每组5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肾上腺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等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VAS评分及心率、收缩压、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肾上腺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等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麻醉消除后3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收缩压、心率水平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急诊外科清创缝合术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维持术中心率及血压平稳,缩短手术时间,降低VAS评分,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方案,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救治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0.443,P=0.001),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梗死血管再通率、住院时间以及存活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急救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209,P=0.027)。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中行集束化护理,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救治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