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石蜡催化氧化反应热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石蜡与微晶蜡按质量比为4∶1进行混合共100 g,添加催化剂、助剂,在反应温度、空气流量、反应时间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反应热效应的分析表明,空气流量和反应温度对反应过程中生成自由基所需的最高能量以及活化能的影响较大。空气流量在4 L/min,温度在170℃时,反应过程中生成自由基所需的最高能量较小,活化能较小,反应容易进行。添加的催化剂和助剂质量对自由基生成的难易程度影响较大,催化剂质量为0.016g,助剂质量为1.6 g时,较易生成自由基。反应时间为6 h较好。  相似文献   

2.
石蜡改性——纯氧法合成巴西棕榈蜡替代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蜡、微晶蜡为原料,采用纯氧氧化、酯化工艺,合成符合天然巴西棕榈蜡指标的替代品。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石蜡与微晶蜡质量比为6∶4,助剂量为原料质量的8%,催化剂量为原料质量的0.20%,助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0.15%-0.20%,反应温度为130-140℃,反应时间为4-5 h,氧气流速为10-15 mL.min-1。在此条件下,调入占合成蜡质量4%的高聚物可制得酸值在2-10 mg.g-1,皂化值78-88 mg.g-1,熔点大于82℃的巴西棕榈蜡代替品。该方法尾气排放量少,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固体石蜡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固体石蜡的两种改性方案及有关工艺条件。改性石蜡可作为某些较贵的天然动植物蜡的代用品,拓宽了石蜡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石蜡催化氧化反应的实现及催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石蜡、微晶蜡为基础原料的改性技术与调和技术是石蜡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的一个主要方向。依据烃类氧化反应机理,采用一种有机金属锰化合物作为催化剂,以一定质量比的石蜡和微晶蜡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得到了可以代替天然蜂蜡的氧化蜡样品,然后再通过物理调和的方法提高氧化蜡样品的熔点,使其达到产品标准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较好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024%,助剂的质量分数为 1.60%,空气流量为3L/min,反应温度为165 ℃,反应时间为8 h;或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008 %,助剂的质量分数为1.60%,空气流量为2L/min,反应温度为170 ℃,反应时间为10h。同时结合氧化反应机理对催化剂作用原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肯定了催化剂在促使反应发生,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反应产物选择性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GBP神经网络在改性石蜡性质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中引入动量因子和非线性敏感度因子 ,并实现其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整体误差的变化对非线性敏感度因子进行动态调整。首次采用GBP模型对改性石蜡的 2 5℃针入度和 1 0 0℃运动粘度进行了预测 ,2 5℃针入度预测的绝对误差 (A .D .)不超过± 0 .6 ( 1 0 -1 mm) ,标准偏差为 0 .5 4 ;1 0 0℃运动粘度预测的绝对误差 (A .D .)不超过± 1 .0 76mm2 /s ,标准偏差为 0 .5 8。结果表明 ,GBP神经网络算法适用于改性石蜡 2 5℃针入度和 1 0 0℃运动粘度的预测 ,可用于指导特种蜡产品的研制和生产 ,从而减少石蜡调合试验及相应的改性石蜡性质测试的次数 ,节省人力物力 ,缩短特种蜡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6.
BPNN在改性石蜡滴熔点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传统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不足,在改进误差反向传播算法中引入了动量因子和非线性敏感度因子,实现了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整体误差梯度变化对非线性敏感度因子进行动态调整。采用该BPNN模型对巴西棕榈蜡和川蜡改性的石蜡滴熔点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的误差为改性石蜡滴熔点预测的绝对误差(A.D.)不超过±0.9℃,相对误差(R.D.)在±1.2%范围内。结果表明,改进的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适用于改性石蜡滴熔点的预测,并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可以减少石蜡调合试验及相应的改性石蜡滴熔点测试的次数,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在石蜡催化氧化反应制备氧化蜡的研究中,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反应催化剂用量、助剂用量、空气流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酸值和皂化值影响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神经网络模型对石蜡催化氧化制备氧化蜡的工艺条件进行预测,从而获得最优工艺条件,达到缩短实验次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聚乙烯蜡(PE蜡,PEW)为基材,接枝马来酸酐(顺丁烯二酸酐,MAH)反应,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配方。对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加料方式等影响接枝反应的因素进行研究,测试了试样的接枝率、吸水率、凝胶率、接触角、熔融指数及热性能数据。再用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进行微观结构表征,并与未接枝以及外购接枝的样品进行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当PEW/MAH/BPO=100/8/3,温度80℃下可制得接枝率为0.9%的PEW-g-MAH。测得其熔融指数0.128g/10min,吸水率2.663 3%,凝胶率69.91%。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发现因素影响次序为A(MAH)>B(BPO)>C(反应温度T)>D(加料方式)。与外购PEW-g-MAH性能相近的是7#配方,配比为PEW/MAH/BPO=100/10/3。其接枝率为0.7%,熔融指数为0.17g/10min,吸水率为2.031 5%,凝胶率为63.87%。  相似文献   

9.
氧化淀粉粘合剂及其改性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氧化淀粉粘合剂及近几年氧化淀粉粘合剂改性研究的现状,并对其应用于纸箱行业中所遇到的提高固含量、初粘力、干燥速度,阻止淀粉胶凝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对氧化淀粉粘合剂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丙烯酸接枝熔融氧化蜡进行了研究,分别探讨了反应温度、过硫酸铵质量分数、丙烯酸质量分数、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熔融氧化蜡的接枝率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丙烯酸接枝熔融氧化蜡的正交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85℃,过硫酸铵质量分数为3.5%~4.5%,丙烯酸质量分数为40%,反应时间为3h,最终按照正交实验总结出的优化方案制备出了接枝率、酸值、贮存与离心稳定性等性质优异的改性氧化蜡。  相似文献   

11.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醚磷酸酯钾盐和助剂正戊醇,对石蜡微乳液的制备进行了研究。选用均匀设计与调优软件对表面活性剂的配比进行设计与调优,考察了表面活性剂间的协同作用。乳化剂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OP-4(82.47%),MOA-3PK(11.11%),正戊醇(6.42%)。研究结果表明当乳化剂质量分数为5%,固含量为25%,搅拌速度600~800r/min,乳化时间为40min时,可制备出性能稳定的石蜡微乳液。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法测定石蜡正异构及碳数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15m×0.2mm石英毛细管柱和FID检测器,用高温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石蜡中异构及相应的碳数分布,并与分子筛吸附法测定石蜡正异构烃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一致性很好.本方法快速、准确、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58# 固体石蜡为芯材,蜜胺树脂为壁材制备出了石蜡/蜜胺树脂相变微胶囊,并对微胶囊的表观形貌改善和芯材含量提高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H 的调节方式,固化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微胶囊的分层处理对微胶囊的形貌和储热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SEM、PSDA和DSC对微胶囊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pH 的调节是微胶囊形貌调控的重要影响因素;NaCl作固化剂时,微胶囊的整体形貌得到很大的改善;经分层处理后,制得的微胶囊颗粒均匀、光滑圆润,微胶囊的颗粒大小呈现单峰分布,且密度较小的上层微胶囊的芯材质量分数高达86.1%。  相似文献   

14.
王场油田是江汉油田的主力油区,油井结蜡严重制约了油田的正常生产。通过对王场油田原油组分及结蜡原因的分析,综合运用化学处理、热洗、微生物等清防蜡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废FCC(催化裂化)催化剂为原料,制备催化氧化催化剂,来处理炼油液态烃碱渣废水,考察处理前后废水COD的变化,探讨了处理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废FCC催化剂经过700℃焙烧处理,其比表面积和孔隙基本恢复;在氧分压为0.6MPa,催化剂用量为2g/L,反应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1h,搅拌速度为300r/min时,碱渣废水处理效果最佳,其COD去除率为74.12%,比单纯湿法氧化效果提高近3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石蜡熔融接枝苯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熔融接枝法,对石蜡接枝苯乙烯进行初步研究.考察石蜡与苯乙烯的不同质量比对接枝率和产物的熔点、凝固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97℃,引发剂BP0用量1%,石蜡与苯乙烯的比例5:1时,可获得最大接枝率7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