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洲在"一带一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成为拉动"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力量.肯尼亚是目前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在非洲的重要支点,也是目前沿线国家中获得中国资助最多的国家.对于中国来说,文化的传播应该成为走进非洲、走进肯尼亚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一带一路"的经济和其他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西方媒体坚持"非洲范式"报道非洲,扭曲非洲形象,旨在确保它批评、指责、教化非洲在文化、政治和道德上的合法性;"非洲范式"也是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在非洲形象的深层次原因,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面临中国在非"声誉管理"问题.但与此同时,西方坚持"非洲范式"报道非洲、与非洲发展关系,为中国调整对非传播和外交战略提供了空间,中国可以实行差异性、匹配性对非外交战略,精英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传播战略,提升中国在非软实力,实现中国在非形象的自我塑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一带一路"战略下电视传媒对外传播力构建路径为研究对象,以陕西广播电视台策划实施的大型人文历史穿越全媒体活动《丝绸之路万里行》为研究案例,从历史文化层面入手,对《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的成功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一带一路"传播的核心是中华传统文化,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价值理念的文化认同是"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基础。在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要创新传播方式,以"电视+"为契机,主动实施"融战略",努力贴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共同关切,转变传播观念和传播语态,逐渐建立"你说—他听—他信"的新型传播模式,不断提升电视媒体对外传播公信力,讲好丝路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传播下,欧美电影文化日益成为世界主流电影文化,如何提高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中的传播竞争力和树立现代国家形象,已成为中国电影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电影业应该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提升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首先是在"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电影软实力的国家形象,其次是"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电影硬实力的国家形象,最后是中国电影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认同,传播现代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5.
期刊广告作为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外宣传的使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理念为期刊广告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同时,期刊广告又是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软实力"提升和文化传播.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为增强期刊广告宣传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期刊广告语言应秉承"以人为本"文化适应"的价值追求,发扬"绣花"精神,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真正实现与"一带一路"的战略融合.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重要渠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复兴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创作"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是推动这一战略构想的重要力量。纪录片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有效开展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能够增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国际上的认同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世界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和策略,在经济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亟须发展的国家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但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免受到部分国家的误解和质疑。探究蕴含其中的价值观存在着独特的意义,使价值观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让世界人民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质,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进行。本文简要阐述价值观传播的必要性,并通过探析其传播路径,有效提升价值观传播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开拓了经济领域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力,更扩大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文化传播;文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语言是"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的重要支撑;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9.
王淑华 《编辑学报》2015,27(6):528-530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科技期刊作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科技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宣示和体现.中国已跻身世界科技期刊大国行列,相比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具明显的办刊优势,中国期刊理应发挥先发优势,引领科技发展,促进科技交流,护航国家战略.宏观层面建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一步突出政策引导、项目牵引和平台搭建,为中国科技期刊的先发战略布局谋篇;中观层面建议各期刊协会进行专题调研和加强业务交流,成为先发战略的中流砥柱;在微观层面建议科技期刊注重引领和组织学术研究,培养"一带一路"学术人才,交流和传播学术,成为先发战略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0.
金勇  崔玉娇  李正荣 《传媒》2016,(24):79-82
2013年9月,中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为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效实施,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培养一流的国际传播人才是当务之急.当前,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存在语言能力薄弱、高端人才缺乏、因应环境不力等问题,因此一流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要坚持多管齐下、合力构建的原则.本文从外国语言功底、新闻传播业务、国际格局视野和文学底蕴积淀四个方面,提出"四轮驱动"打造一流国际传播人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通过越南在2009年至2013年5年间大规模翻译出版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案例,说明文化接近性是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地区成功传播的主要原因。这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塑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出台专项资金支持"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打造民心相通的文化平台,是整个战略实施的核心与保障。  相似文献   

12.
龙小农  陈阅 《现代传播》2013,35(7):57-61
NGO是民意的代表,是文化价值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在人文外交、公共外交领域,NGO是一国建构国际影响力及话语权的重要主体,是必须重视并需要借助的巧力量。西方借助NGO在非洲既建构了自身的影响力及话语权,又有效抑制了中国软实力在非洲的提升。中国在非洲影响力及话语权不彰,原因之一即在于中国NGO在非洲缺失。中国NGO走进非洲,与西方NGO、非洲本土NGO开展竞争与合作,直接服务于非洲国计民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传播,将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的国家战略,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本文以天津夏季达沃斯主播媒体论坛《一带一路多方共赢》访谈节目为例,阐释"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这个宏大主题,探讨如何有针对性地在国际论坛上传播中国立场,唱响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4.
王小英 《现代传播》2017,(11):84-90
人类用语词来建构概念框架,并以此来塑造对世界的认知。"丝绸之路"的语言学命名及其在传播中不断拓展的话语实践使得这一名称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普遍认可,形成认知共同框架,这也正是在全球化生产—传播的语境中诸多国家竞相运用该符号的深层原因。中国围绕"丝绸之路"倡议的"一带一路"共同体建设也是基于共同认知框架而来的话语实践。在传播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共享概念集群的作用,并寻求在国际传播中将非共享概念提升为高共享度概念的方法,在这方面皮尔斯的符号传播思想提供了一种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金融大战略》是对国家的"一带一路"发展规划进行的金融层面上的战略分析,为我国施行"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决策基础。《"一带一路"金融大战略》的作者来自中国金融四十人论  相似文献   

16.
郭艳 《东南传播》2021,(4):9-12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国际关系与国际格局下,提出的亚欧非经济合作发展倡议,它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意在打造经济合作、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然而,在西方媒体的恶意渲染和炒作下,"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个别地区还缺乏有效诠释和深入理解.共情传播兼具情感感染与价值理性,它以协助理解、引导参与为导向,应用于"一带一路"倡议传播中,在破解传播困境,重塑国家间理解和信任关系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作为一个更具开放性的对外传播理念,共情传播中的"一带一路"倡议,指向以文化敏感激发个体文化共情力、以空间视角叙事凝聚群体情感、以赋能公共交往汇聚共识的多维策略,这对媒体组织和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及实践转变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2016,(4):41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媒体和文化机构2016年4月18日在北京成立"一带一路"媒体传播联盟,倡议打造文化精品,致力国际传播,共同弘扬丝路文化和精神,促进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在当天举行的"一带一路"媒体传播联盟主题论坛上,来自中国五洲传播中心,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历史频道,新加坡亚洲新闻台,蒙古国国家公共电视台等17  相似文献   

18.
王壮 《出版参考》2015,(15):9-11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大力推进,给国际汉语推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对外汉语出版大社的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简称北语社),抓住时机制定了"双品牌"战略,针对"一带一路"国家推出大系列、多媒体、多语种等适合大中小学和培训机构等使用的品牌汉语教学产品,制定了面向"一带一路"各国国民教育体系及大众市场等渠道的专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系列品牌营销推广活动,力争在几年内通过实物出口和版权贸易等形式,让体现中国特色的中国品牌汉语教学产品抢占国际市场先机,为中国出版物走向"一带一路"国家搭建起语言桥梁.  相似文献   

19.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多个国家纷纷响应。"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创造一种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国际关系和新安全框架,内外兼修,影响深远。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港澳特区融入国家全新发展大局提供了历史发展新机遇;以"一带一路"报道为契机,创新报道方式,加强议题设置,内合外联,多元传播,助推港澳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央台对港澳广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0.
何明星 《出版广角》2015,(14):20-22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通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2009年至2013年近5年来翻译出版的中国图书进行数据研究,我们可以将这些地区划分为三大类来研究中国图书的翻译出版现状.我们要从针对"一带一路"国家设立的中华文化传播基金入手,对其按照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进行运作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