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乳腺癌患者的生育现状全球每年新发恶性肿瘤超过1400万例,其中乳腺癌新发例数约170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1]。在中国,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16. 51%;且发病年龄早于欧美国家,于20岁后迅速上升,并于55岁达到高峰[2, 3]。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全世界每年约新增120万乳腺癌患者,每年新老患者中约50万人死于乳腺癌[l]。骨是乳腺癌转移的好发部位之一,文献报道发生率在70%以上,尸检发现率更高[2]。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影响患者自主活动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越来越受到  相似文献   

3.
<正>乳腺癌是多发于女性群体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1]。乳腺癌根治术是乳腺癌患者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术后患者极易出现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不利于预后恢复[2-3]。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相应护理,有助于减轻手术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促进预后恢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术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占到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一位[1]。手术切除仍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式,但术后出现患侧上肢水肿、功能及感觉障碍等并发症,致使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2]。乳腺癌术中  相似文献   

5.
<正>乳腺癌是一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早期的乳腺癌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法依然是手术治疗[1]。但在治疗的过程中,很多患者出现癌细胞的转移或者是复发[2]。乳腺癌手术后的复发一般是指手术后术野皮肤、同侧胸骨旁及腋下、皮下、胸壁上等部位出现癌结节[3]。有关文献[4]报道,乳腺癌的复发率为5%~30%。本研究探讨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6.
<正>临床上,乳腺癌是女性患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而远处转移是乳腺癌患者的主要原因[1]。研究表明,黏附分子有效介导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其中可溶性E-选择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不仅能反映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活化状态,而且与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密切相关[2]。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对预测乳腺癌患者是否发生远处转移的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已经成为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同时也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在城市和农村一直呈上升趋势,对女性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有些国家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乳腺癌监测系统[3],提高了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使病死率逐年下降,而我国乳腺癌患者往往在发现症状后未能及时到医院就诊,超过半数的患者在就诊时已是肿瘤中晚期[4]。因此,为了提  相似文献   

8.
<正>乳腺癌是来自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元上皮的恶性肿瘤[1]。在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罹患恶性肿瘤女性总数的23%;病死率逐年上升[2]。乳腺癌的远处转移播散被认为是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目前提高生存率最有效的方法[3]。乳房X线照相术是目前唯一被证实有效应用于乳腺癌早期筛查的金标准[4]。但其依然存在微小癌灶(小于7.5 mm)不易发  相似文献   

9.
<正>乳腺癌是来自乳腺导管、小叶及上皮的恶性肿瘤[1],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作为目前临床应用最普遍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4],但该手术方式创面大,术后患者会失去单侧或双侧乳房导致体形发生变  相似文献   

10.
<正>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患有乳腺癌的患者越来越多,据统计,美国平均8名妇女中就有1名乳腺癌患者[1]。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也逐年攀升,我国登记的各类肿瘤发病率中,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一位[2]。影像学检查能及早诊断乳腺癌,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疗效,乳腺造影和弹性成像是常用的诊断方法[3]。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前来我  相似文献   

11.
<正>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外科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1]。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辅以放化疗及激素治疗为主,虽然降低了乳腺癌患者的病死率,但仍未找到有效治疗和预防方法来控制其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2]。大量研究[3]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促进肿瘤血管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VEGF家庭的新成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淋巴管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2008年,全球女性新发乳腺癌138万例,占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22.9%,死亡46万例,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13.7%[2]。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每年推出一份统计报告预估全美在未来一年的新发乳腺癌症病例以及因乳腺癌死亡的人数,预计2013年将有大约296 980例新发乳腺癌病例被确诊,因乳腺癌死亡的美国妇女将达到39 620人。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超过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1]。据国内统计,我国妇女乳腺癌的患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发病率为23/10万[2]。随着乳腺癌生存期逐渐延长,心理和行为应对问题日趋被关注。现将乳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目前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况1.1负性情绪大量研究表明,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健康水  相似文献   

14.
<正>男性乳腺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1%-2%[1]。据流行病学分析,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3]。由于其起病隐匿在早期难于发现,乳腺癌的诊治使患者承受相当大的心理负担,随着病情的发展,其生活质量逐渐下降。现对大庆油田总医院和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7例男性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出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正1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乳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危害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由于治疗过程中需经历创伤、疼痛、药物不良反应等,乳腺癌患者常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疲乏[2]、抑郁、焦虑和认知障碍等[3]。Smith等[4]的一项研究纳入了新诊断为乳腺癌的43名女性,要求患者在被确诊的12周内参与支持小组,通过书写日志表达自己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回归分析显示这43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均  相似文献   

16.
赖水青  李延兵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6):2657-2659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自从2005年Evans等[1]研究者首次发现二甲双胍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后,近7年越来越多研究者关注二甲双胍的抑制恶性肿瘤作用. 1 二甲双胍抑制恶性肿瘤作用的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在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与恶性肿瘤发生和预后存在密切的关系.Lee等[2]通过前瞻性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可以降低结直肠癌、肝癌及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发生率.Bowler等[3]通过基于人群的大型回顾性研究提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二甲双胍降糖的患者恶性肿瘤死亡率低于使用磺脲类及胰岛素降糖的患者.Landman等[4]于1998-1999年间入组了1 353位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89为患者服用二甲双胍,1 064位患者不服用二甲双胍),平均随访了9.6年,研究结果提示使用二甲双胍可以降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且这种抗恶性肿瘤作用是剂量依赖性的.Jiralerspong等[5]发现在早期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使用二甲双胍作为新辅助化疗药物可以提高乳腺癌化疗的病理完全缓解率.最近的一项荟萃[6]分析提示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可以使肿瘤发生率或死亡率降低31%.  相似文献   

17.
<正>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女性肿瘤之首位,在我国占全身各恶性肿瘤的7%~10%[1]。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切除患侧乳房、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调查表明[2],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及后续治疗的部分依从性较高。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免费手机通信软件,使人们能在各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上进行文字、语言、图片、视频等信息传播[3]。为使患者部分依从转为完全依从,更好地进行患侧肢体锻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93.5/10万[1].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Veronesi和Cascinellin等[2]学者研究证明了保乳手术与根治性手术具有同样的远期疗效.Fisher和Redmond等[3]学者发现,不同的手术方式不会改变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占据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1]。钼靶X线检查(DR钼靶检查)是公认的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最可靠、有效的影像学手段[2]DR摄影技术的高分辨率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使图像更加清晰细腻。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院钼靶X线检查漏误诊的1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20.
<正>乳腺癌是妇科常见及多发的恶性肿瘤,约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1],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位居全球女性肿瘤第1位,对妇女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早期诊断是提高乳腺癌生存率的关键因素[2]。乳腺良、恶性病变是乳房肿块的常见原因,病情恶化可发展为乳腺癌,良恶性乳腺肿块的鉴别对于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改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