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瘀胶囊中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4.6 mm×250 m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测得人参皂苷Rg1在0.9888~4.9440μg(r=1.0000,n=6)、人参皂苷Rb1在1.0280~5.1400μg(r=1.0000,n=6)、三七皂苷R1在0.2504~1.2520μg (r=1.0000,n=6)线性关系良好;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8%、97.04%、97.59%,RSD分别为0.91%、1.64%、1.42%。结论:本法准确,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通过局部注射人参皂苷Rb1,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的表达变化。方法:取8只新西兰白兔,每只兔耳6处创面,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设空白组,地塞米松组,生理盐水组,人参皂苷Rb1组。待伤口上皮化后,局部注射药物,每3d 1次,共三次,空白组不予处理。给药后第1、2、4、8周切除标本行MASSON染色观察瘢痕情况及瘢痕增生高度,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表达。结果:注射后4、8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地塞米松及人参皂苷Rb1组瘢痕均改善明显,瘢痕增生高度降低(P0.05),PCNA表达降低(P0.05)。结论:人参皂苷Rb1可有效抑制细胞增殖,改善兔耳增生性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6种中药提取物(甲基莲心碱、粉防己碱、葛根素、灯盏花乙素、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松弛离体新西兰白兔阴茎海绵体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新西兰白兔阴茎海绵体肌条张力记录法,观察6种中药提取物对去氧肾上腺素(PE)诱导收缩的阴茎海绵体肌条的松弛作用。结果:在(10-8~10-3)mol/L,甲基莲心碱、粉防己碱、葛根素和灯盏花乙素对PE诱导收缩的肌条具有浓度依赖性松弛作用,其IC50分别为4.60×10-6、3.73×10-5、8.03×10-4和3.33×10-3mol/L。而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对PE诱导收缩的肌条松弛作用较弱,终浓度为10-3mol/L时,仅分别松弛(16.32±13.36)%和(11.21±7.59)%。结论:6种中药提取物对离体新西兰白兔阴茎海绵体的松弛作用,甲基莲心碱最强。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观察人参皂苷Rb1在体外条件下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实验于南方医科大学实验中心完成.1.材料:5周龄SD大鼠6只,体质量150~200 g.试剂:人参皂苷Rb1干粉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对中波紫外线诱导的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光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培养法,加入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b1(5、20、50μg/m1)预处理细胞,以中波紫外线辐射剂量30mJ/cm2诱导细胞DNA损伤,MTT法观察细胞活力的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细胞DNA损伤环丁烷嘧啶二聚体.结果:人参皂苷Rb1对未辐射中波紫外线的角质形成细胞的活力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增强紫外线辐射后细胞的活力,减少核浓缩、核小体的形成及细胞凋亡的发生,加速环丁烷嘧啶二聚体的清除.结论:人参皂苷Rb1可能通过加速DNA损伤的清除,抑制紫外线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整体水平探讨人参皂甙Rb1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SCII)的治疗作用。方法 Sprague-Dawley(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SCII+安慰剂)和实验组(SCII+人参皂甙Rb1),采用腹主动脉夹闭法建立SCII模型。应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系统评价神经功能,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改变,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he in situ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dUTP nick end-labeling technique,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人参皂甙Rb1干预可以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后肢功能障碍。HE染色显示人参皂甙Rb1干预可减轻神经元受损程度。TUNEL检测显示假手术组很少有细胞凋亡,对照组的神经细胞凋亡率最高,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可显著减少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甙Rb1可改善大鼠神经功能,减轻SCII导致的神经元受损,减少脊髓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人参皂甙Rb1体外对人精子运动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b1体外对正常男性精子运动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例正常男性经手淫获得的精子,通过上游优化法处理后,与10μmol/L人参皂甙Rb1共同孵育0.5h、1h、2h、3h、4h、5h,应用计算机辅助的精子分析系统(CASA),观察随时间延长人参皂甙Rb1对人精子各运动参数的作用。结果随着时间延长,精子活动能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0μmol/L人参皂甙Rb1能明显提高正常男性精子的运动能力(A B)%、精子存活率(Mot)、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曲线运动速度(VCL)、直线运动速度(VSL)和平均路径速度(VAP),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时间延长,低浓度人参皂甙Rb1在体外能明显提高止常男性精子的存活率和运动能力,本研究为人参皂甙Rb1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斯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抗纤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抗纤胶囊中苦参、赤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的粉防己碱,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甲醇-三乙胺溶液(3.5→500)(80∶20),流速:0.9mL·min;检测波长:283nm。结果薄层色谱法具有专属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可靠,粉防己碱在进样量0.09282~2.784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735786X-428.14,r=1.0000(n=10),平均回收率为99.11%,RSD为1.89%。结论该法可作为抗纤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S,恩度)治疗乳腺癌荷瘤小鼠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2只MCF-7乳腺癌细胞移植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人参皂苷组(人参皂苷rg3 5mg/kg)、恩度组(恩度10 mg/kg)、联合组(恩度10 mg/kg+人参皂苷rg3 5 mg/kg)各18只,隔日1次给药,干预时间3周;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细胞周期分布,用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VEGF mRNA、蛋白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结果:3个治疗组小鼠的肿瘤质量、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联合组肿瘤抑制率最大(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3个治疗组小鼠肿瘤组织中G0/G1期、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VEGF mRNA与蛋白水平明显降低、MMP-2与MMP-9蛋白表达率明显降低(均P0.05),但联合组上述指标变化最为明显,与人参皂苷组、恩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上述指标在人参皂苷组与恩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与恩度均能抑制乳腺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机制均与抑制肿瘤生长、侵袭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关,两者联合应用具有相加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的变化和葡萄糖转运体 1(GLUT1)在缺血半影区的表达情况以及人参皂甙Rb1对其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 42只 ,随机分成 3组 :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人参皂甙Rb1干预组。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阻塞 (MA CO)模型 ,在脑缺血 1h再灌注 5h时取材 ,用氯化三苯基四唑氮 (TTC)染色后 ,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脑梗死体积比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测定GLUT1mRNA水平的变化 ;用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测定GLUT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人参皂甙Rb1干预组的梗死体积百分比分别为 0、(0 .0 4± 0 .0 1) %和 (0 .0 2± 0 .0 1) % ;3组半影区的GLUT1mR NA水平分别是 (0 .2 3± 0 .14 )、(0 .5 5± 0 .0 4)和 (0 .79± 0 .19) ;蛋白表达的PU值分别为 (5 .1±1.2 )、(13 .1± 1.7)和 (19.0± 1.9)。结论 人参皂甙Rb1明显缩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梗死的体积 ,Rb1通过上调半影区GLUT1表达以维持脑组织的能量供给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瘢痕疙瘩RUNX3基因RH120480片段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患者RUNX3基因RH120480片段突变的情况.方法 收集瘢痕疙瘩标本20例,设患者自身静脉血标本为正常对照,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RUNX3基因RH120480片段,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扩增片断进行基因变异检测,将不同类型的PCR片断进行全序列测定,测序结果与GeneBank比较.结果 DHPLC筛查血液样品均为单个色谱峰显示为纯合链;瘢痕疙瘩组织样品95%(19/20)为双峰显示有突变的异源双链存在.基因序列分析发现20例瘢痕组织DNA样本中,有19例突变,突变率为95%,发现2个突变位点,其中96位碱基A的缺失率为90%(18/20),对照组缺失率为10%(2/20);第279位碱基的C的插入突变率为95%(19/20),对照组缺失率为0%(0/20);两个突变位点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UNX3基因RH120480片段突变与瘢痕疙瘩的发生有关,RUNX3基因可能为一瘢痕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12.
刘亚非  宫雪菲  王宝华 《骨科》2015,34(4):529-533
目的将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建立测定比索洛尔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新方法。方法优化比索洛尔血浆样本的液相微萃取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索洛尔在接受相中的浓度,色谱条件为水-甲醇-乙腈-0.1%磷酸(50:34:6:10),检测波长Ex: 232 nm,Em: 300 nm,分别代入当日标准曲线计算出比索洛尔血浆游离药物浓度及总药物浓度,进而计算比索洛尔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在低、中、高3种浓度下测得比索洛尔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1.2%,32.0%,31.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药物游离浓度及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比索洛尔与人血浆蛋白有中等程度结合,且不存在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张雷  杨国敬  王珺  严世贵 《中国骨伤》2011,24(3):213-217
目的:应用组织蛋白质组学方法探寻与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相关的蛋白质。方法:自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从非创伤性ONFH(男7例,女3例)和新鲜股骨颈骨折(男、女各5例)而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例,平均年龄分别为52岁和63岁。术中取ONFH患者股骨头中坏死骨组织为试验组,取股骨颈骨折患者股骨头中的正常骨组织样品为对照组。用四步溶剂法提取骨组织总蛋白,经SDS-PAGE分离和酶解,应用多维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分离鉴定组织蛋白,以TPP软件检测两组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水平,并用Turbo SEQUEST软件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同时Western免疫印迹验证质谱检测的准确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样品中分别鉴定二肽段以上的高可信度蛋白质数量1233个和999个,假阳性率0.8%。试验组中共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192个,其中表达量上调3倍以上的蛋白点107个,下调3倍以上53个,其中34种蛋白质与ONFH密切相关。Western免疫印迹证实试验组样品中GPCR26和CHST2表达量下调,与质谱结果一致。结论:非创伤性ONFH存在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过程,本研究发现的差异表达蛋白极有可能成为ONFH早期临床诊断的候选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家系的临床及遗传性突变特点。方法收集整理符合中国人HNPCC诊断标准的31个家系资料,应用PCR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筛查hMLH1和hMSH2基因的突变,对DHPLC图形异常的样本进行测序。结果31个家系中共发生136例次恶性肿瘤(多原发肿瘤14例),其中结直肠癌106例次,占所有肿瘤患者的77.9%,诊断年龄均数为48.6±29.0岁;胃癌14例。肿瘤先证者中共检出分属于17个不同家系的23个碱基变异位点,经DNA序列分析,证实10个家系存在10个不同的碱基突变(10/31,32.9%),其中3个为同义突变未引起蛋白质序列的改变,另外7个为病理性改变,分别为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移码突变。这10个突变中7个位点为首次报道。外显子区检测到5个已知SNP,内含子区检测到8个碱基改变。结论(1)符合中国人HNPCC标准家系约有1/3可检出hMLH1、hMSH2基因遗传性种系突变。(2)中国人HNPCC家系以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多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离纯化经亚高温盆腔区域热疗处理后大鼠膀胱肿瘤组织中的热休克蛋白70肽复合物(HSP70-PC),研究其对原位的大鼠膀胱肿瘤的治疗效应。方法经尿道膀胱灌注MNU诱导出大鼠膀胱肿瘤,用内生场热疗系统加热大鼠盆腔后取出膀胱肿瘤,用改良的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HSP70-PC,用SDS—PAGE、Western blot、SELDI—TOF-MS鉴定纯化的HSP70及与其结合的多肽。将大鼠分为肿瘤对照组、HSP70治疗组,治疗1月后进行病理研究。结果纯化获得的蛋白质经SDS—PAGE、Western blot、SELDI—TOF—MS鉴定,证实为HSP70-PC。HSP70-PC治疗组膀胱及肿瘤湿重低于对照组、肿瘤分期低于对照组(P〈0.01)。肿瘤分级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肿瘤组织中CD8阳性细胞率、脾脏S-100蛋白阳性细胞率及CD8阳性细胞率、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改良的液相色谱法可以纯化出高纯度的HSP70-PC,该蛋白复合物具有上调肿瘤鼠的细胞免疫状态,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胡军林  杨涛  何开勇 《骨科》2015,34(5):612-616
摘要目的 探讨高良姜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吸收实验模型,以质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高良姜素浓度,考察不同肠段、药物浓度和P糖蛋白(P gp)抑制药对高良姜素吸收的影响。结果高良姜素在整个肠段都有吸收,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5.12±1.14)×10-2,(2.23±1.02)× 10-2,(4.61±0.75)× 10-2和(2.68±0.70)×10-2·min-1,同时它在回肠的吸收不受自身浓度和P gp抑制药盐酸维拉帕米的影响。结论高良姜素在肠道吸收良好,吸收过程以被动扩散为主,不受P gp外排蛋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扩髓对髓内压和肺部脂肪栓塞的影响   总被引:75,自引:5,他引:70  
张毅敏  冯国培 《中华骨科杂志》1999,19(8):494-497,I002
目的 扩髓是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的常用步骤,由于可能引起肺部脂肪栓塞综合征而受到急议。尽管已知扩髓可使髓内压升一髓内压升高和肺部记栓塞之间的关系以及肺部脂肪栓 来源仍不清楚。作者用山羊制作动物模型,研究扩髓对髓内压和肺部脂肪栓塞的影响。方法 在实验组进行扩髓手术,而对照组只进行软组织切开术,多面手测量髓内压及用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检测法分析骨髓和肺部组织的脂肪成分。结果 在第一扩髓时,髓内压升高了明显(  相似文献   

18.
王曙东  钱文慧  黄鲁  廖欣  方李  苏华 《骨科》2015,34(4):509-51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新肾炎胶囊中蒽醌类化合物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1%醋酸(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 ℃;流速 1 mL·min-1。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检测浓度分别在4.96~24.80 μg·mL-1 (r=0.999 6)、6.58~32.91 μg·mL-1(r=0.999 9)、15.11~75.55 μg·mL-1(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78%,98.13%,99.29%。结论制剂制备工艺稳定,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制定主要治疗成分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下限以及非主要治疗成分大黄酸的含量上限,进一步保障制剂安全。  相似文献   

19.
陈志辉  谭丽容  罗明  黄绮敏  张美玲  魏刚 《骨科》2015,34(5):649-654
摘要目的建立香菇多糖1 苯基 3 甲基 5 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香菇多糖,经三氟乙酸(TFA)水解和PMP柱前衍生后,HPLC 法测定香菇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在所建立的指纹图谱中,共标示出13个特征共有峰,鉴别主要色谱峰6个,分别是甘露糖、D 葡萄糖醛酸、D 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L 岩藻糖,其中葡萄糖比例最高,其次是甘露糖、半乳糖及岩藻糖。结论该方法稳定、简便、重复性好,可为香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5-氟尿嘧啶腹腔内缓释化疗的家兔门静脉血药浓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5-氟尿嘧啶(5-FU)腹腔内缓释化疗后家兔门静脉血中的药物浓度。方法:以家兔为模型分别行5-FU静脉化疗、腹腔化疗和缓释化疗,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门静脉血中的5-FU浓度。根据各组门静脉血浓度-时间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缓释化疗组家兔门静脉血药浓度最高值出现在给药后2h左右,达0.82μg/ml,但持续时间较长,且随时间延长门静脉血药浓度变化较小,在给药16d后仍可测出。腹腔化疗组给药后15min门静脉血5-FU浓度达20.67μg/ml,但持续时间短,24h后浓度极低。AUC静脉组=21.57(μg/ml·h),AUC腹腔组=42.85(μg/ml·h),AUC缓释组=70.08(μg/ml·h)。结论:5-FU腹腔内缓释化疗延长了门静脉血中有效浓度的持续时间,增强了对肝脏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