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耐盐性较弱的小型西瓜品种秀丽2号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栽培法,研究了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Na Cl胁迫下西瓜幼苗叶片、根系中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 Na Cl处理下,西瓜幼苗叶片、根系中O-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显著升高;而1.25 mmol/L外源ALA处理显著提高Na Cl胁迫下西瓜幼苗叶片、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O-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这些结果表明,外源ALA处理可有效清除体内活性氧,降低膜脂过氧化伤害程度,从而缓解盐胁迫对植株生长的抑制,进而有助于增强西瓜植株对盐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外源亚精胺(Spd)对马铃薯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为新疆盐渍化区域马铃薯种植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晋薯16号马铃薯幼苗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模拟盐胁迫处理,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盐胁迫抑制了马铃薯植株生长,使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酶促类抗氧化酶活性表现为低盐胁迫促进,高盐胁迫抑制;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DSH)等非酶促类抗氧化酶含量均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氨基酸含量升高;外源亚精胺(Spd)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调节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等方式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结论】外源亚精胺(Spd)可提升马铃薯耐盐性,缓解盐胁迫对马铃薯植株的抑制作用,其中0.9 mmol/L Spd(S3)浓度缓解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西农979'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在小麦灌浆期模拟干旱胁迫,通过对干旱胁迫下小麦进行喷施亚精胺(Spd)和乙烯利处理,测定小麦籽粒灌浆动态、旗叶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质量分数以及旗叶温度等指标,分析外源Spd和乙烯利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小麦籽粒灌浆,外源Spd显著促进干旱胁迫下小麦籽粒灌浆,外源乙烯利则显著抑制干旱胁迫下小麦籽粒灌浆;外源Spd在灌浆进程中能够提高干旱胁迫下小麦旗叶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质量分数,同时显著降低旗叶MDA质量摩尔浓度以及旗叶温度,而外源乙烯利则作用相反。说明外源Spd和乙烯利均能显著调控干旱胁迫下小麦籽粒灌浆,其调控作用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MDA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质量分数以及气孔开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外源油菜素内酯( BR)对非粮能源植物苍耳( Xanthium sibiricum)盐碱胁迫是否具有缓解作用,分析了外源油菜素内酯对盐碱胁迫下苍耳生长指标、叶绿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脯氨酸质量摩尔浓度、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 MDA)质量摩尔浓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下,苍耳的生长受到显著的抑制。与对照相比,苗高、根系长度、整株干质量,分别降低26.3%、314.%、19.1%。盐碱胁迫引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明显升高,MDA大量积累。外源BR减轻了盐碱胁迫的不良影响,表现在苗高、根系长度、整株干质量、Pn、Gs的增加。外源BR还显著增强了SOD、POD、CAT的活性,降低了MDA质量摩尔浓度。同时,外源BR促进了脯氨酸质量摩尔浓度的进一步增加。说明外源BR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盐碱胁迫,避免了植物受到严重的盐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提高番茄耐盐性的适宜施用浓度。【方法】 选用番茄品种中蔬4号。采用营养液栽培法。NaCl(100 mmol/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面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GSNO(0、0.1、0.2、0.3、0.4、0.5、0.6 mmol/L)。测定分析不同浓度外源GSNO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根系活力、叶绿素及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和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结果】 (1)NaCl胁迫显著降低了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鲜重、根系活力、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显著提高了番茄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对电解质渗透率无显著影响;(2)外源施用0.1~0.3 mmol/L GSNO可通过不同程度地提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脯氨酸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和膜完整性的破坏程度而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提高盐适应性,而实验施用的高浓度(0.5~0.6 mmol/L)GSNO的施用虽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的已造成伤害,但尚未达到抑制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的作用。【结论】 NaCl胁迫显著影响了番茄幼苗的正常生长,外源施加适宜浓度的GSNO能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的影响。以0.1 mmol/L GSNO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外源ABA与盐胁迫对银边吊兰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探究外源ABA与不同浓度盐胁迫对银边吊兰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盐渍化土壤中园林草本植物的耐盐适应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以水培条件下生长健壮的银边吊兰为材料,设置3个盐浓度梯度处理1个月(分别为S0(0 mmol/L)、S1(100 mmol/L)、S2(200 mmol/L)及2个ABA喷施处理(喷施与不喷施)),对其叶片形态、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光合色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1)盐胁迫下银边吊兰生物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显著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表明盐胁迫显著影响了银边吊兰的生长及营养物质积累,抑制了其光合特性,加剧了其氧化胁迫.盐胁迫下银边吊兰通过提高根冠比以提高对逆境的耐受性,增加脯氨酸含量以应对渗透胁迫,增强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应对氧化胁迫.表明银边吊兰通过调节其生长生理特性对盐胁迫做出了积极响应.(2)喷施外源ABA使盐胁迫下银边吊兰的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表明外源ABA缓解了盐胁迫对其生长、营养物质积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同时,外源ABA增加了盐胁迫下银边吊兰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缓解了其渗透胁迫;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OD和APX活性显著升高,表明外源ABA通过调节银边吊兰的抗氧化酶活性缓解了盐胁迫对其造成的氧化胁迫.[结论]盐胁迫显著抑制了银边吊兰的生长.银边吊兰通过增加其根冠比、提高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以积极应对.喷施外源ABA可进一步增加盐胁迫下植株的根冠比、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蒸腾速率,有效缓解盐胁迫对银边吊兰的伤害,提高其抗盐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外源一氧化氮(NO)对盐胁迫下花生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山花11号’为供试材料,采用液体培养试验,测定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250 μmol/L对正常生长(0 mmol/L NaCl,CK)和盐胁迫(100 mmol/L NaCl,T1和150 mmol/L NaCl,T2)处理的花生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添加SNP,花生内源NO浓度升高对幼苗生长产生轻微毒害作用;盐胁迫下添加SNP能有效增强花生幼苗耐盐性,且外源NO对花生幼苗盐胁迫的缓解作用受外界盐浓度影响,花生遭受较高盐浓度胁迫时NO缓解膜脂过氧化损伤的效率更高,耐盐性更强;在本试验的浓度范围内,外源NO对150 mmol/L NaCl胁迫下的花生幼苗缓解效应更优。与T2处理相比,T5处理下的花生,叶片和根系的内源NO含量分别增加41.83%和35.45%。NO能显著提高花生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叶片的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和APX活性分别提升9.84%、64.82%、91.84%和26.09%,游离脯氨酸含量提升60.73%;降低体内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的含量,使叶片电解质外渗率降低17.61%,有效减轻膜脂过氧化损伤;增加花生幼苗株高、鲜重、干重及叶绿素总含量,提高根系活力,有效缓解盐胁迫对花生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因此,正常条件下添加SNP不利于花生生长;但盐胁迫下添加SNP能显著提高花生苗期耐盐性,且外源NO缓解较高浓度盐胁迫对花生生长影响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氯化镧对盐胁迫下新单29幼苗根和叶抗氧化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和单株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μmol/L LaCl3显著增加盐胁迫下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质量摩尔浓度及根系过氧化氢酶(CAT)、GR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及AsA质量摩尔浓度;30μmol/L LaCl3显著增加盐胁迫下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T、APX和GR活性、AsA质量摩尔浓度、脯氨酸质量分数及根系GR、DHAR活性、AsA质量摩尔浓度与可溶性糖质量分数;60μmol/L LaCl3显著增加盐胁迫下叶片SOD、CAT、APX和GR活性、AsA质量摩尔浓度、脯氨酸质量分数及根系DHAR活性和AsA质量摩尔浓度;90μmol/L LaCl3仅造成盐胁迫下叶片脯氨酸质量分数、根系DHAR活性及根叶AsA质量摩尔浓度显著增加。10~60μmol/L LaCl3均显著降低盐胁迫下根系和叶片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从而显著增加单株生物量。90μmol/L LaCl3却显著增加盐胁迫下根系MDA质量摩尔浓度,使单株生物量下降。说明,外源施加低浓度的氯化镧可显著增强新单29幼苗的抗盐性,高浓度则不利于抗盐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硅酸盐提高番茄抗盐性的效应与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盐胁迫下外源硅对盐敏感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中杂9号和耐盐番茄金鹏朝冠幼苗生长、根系特征、光合作用、渗透调节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硅提高番茄抗盐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在150 mmol·L-1Na Cl胁迫下,两个番茄品种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渗透势均显著降低,而H2O2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外源硅可显著改善盐胁迫下番茄的生长、提高光合和蒸腾作用及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根系生长、降低膜脂过氧化;不同浓度硅对盐胁迫的缓解效果不同,两个品种均在硅酸盐浓度为2.0 mmol·L-1左右时缓解效果最好。硅可通过促进番茄根系的生长和水分吸收、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及降低植株的氧化损伤来提高其抗盐性,而渗透调节与降低蒸腾失水不是本试验条件下硅诱导番茄抗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苹果试管苗对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富2号和嘎啦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将NaCl和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设置4个盐碱浓度(0、50、100、200 mmol/L)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其生长量、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未胁迫处理相比,盐碱胁迫下2个品种试管苗叶片中的脯氨酸、Na+大量积累;生长量受到抑制,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下降;膜透性显著升高。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大,2个品种试管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50 mmol/L为峰值;嘎啦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先上升后下降,而长富2号呈相反趋势,且盐浓度为200 mmol/L时,2个品种试管苗均死亡。长富2号的生长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嘎啦,嘎啦的APX含量显著高于长富2号。表明嘎啦主要通过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而增加植株的抗逆性,从而更好地适应盐碱胁迫。  相似文献   

11.
采用过氧化物法合成[Co(2,3-tri)(cmen)Cl]ZnCl4(2,3-tri=N-(2-Aminoethyl)-1,3-propanediamine;cmen=1,2-Diaminopropane)体系的异构体混合物,通过从Dowex(H^ )柱分离得到5带配合物,将配合物用H2ZnCl4结晶,利用一维^13C及^1H NMR检测所得晶体,其中第2带、第4带是纯几何异构体。利用控制碱水解第1带异构体混合物再次用Dowex(H^ )柱分离共得到8带配合物,采用相同方法得到除第1带外的共7带H2ZnCl4晶体,测^13C NMR谱及^1H NMR谱,其中有5带纯几何异构体。因此碱水解得到5种纯几何异构体,经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共得到了7种纯[Co(2,3-tri)(cmen)Cl]ZnCl4配合物几何异构体。  相似文献   

12.
苏冰  许冰  赵方林  尹晶 《特产研究》2013,(1):55-56,59
建立测定颈康胶囊中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含量的HPLC方法。色谱柱Alltima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溶液,流速1.0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的线性范围0.921~6.103μg、0.634~4.387μg和0.315~2.014μg,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0。3种皂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9%~100.9%之间,RSD均小于1.32%。本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以用于颈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测定土壤中锌时去酸效果对于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比几种土壤中的标准物质GSS和ESS的分析测定结果,比较不同去酸程度对分析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使用同样的去酸效果下,在整个过程中不使用KClO4进行赶酸,在通过对几种土壤标准物质GSS和ESS的测试,检测结果都在标准值范围内。硝酸和氢氟酸并不是引起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通过试验结果证实土壤中锌测定的前处理去酸后的最终溶液体积为1.5~2.0 mL,此时能大幅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以13P2-6(S1)、川农32(S2)、川麦42(S3)三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三种不同的行距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本苗一致的情况下,三个小麦品种在行距为20cm(H3)时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统计张家界市城区1981年—2015年逐月暴雨日数,分析暴雨集中期,再利用NCEP2.5°×2.5°逐6h再分析比湿(q)资料,分析850hPa上暴雨季节的比湿(q)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张家界暴雨主要出现在夏季,春季和秋季暴雨有但较少,暴雨集中期在5~9月,大暴雨(≥100mm)的降水主要集中在6~7月。不同的暴雨季节气温有所变化,故不同暴雨季节的比湿阈值也有所变化,总体来说夏季比湿阈值要比春季和秋季略偏高,春季产生暴雨的水汽条件850hPa比湿(q)阈值为12g/kg,夏季产生暴雨的水汽条件850hPa比湿(q)阈值为13g/kg,秋季产生暴雨的水汽条件850hPa比湿(q)阈值为11g/kg,在同一个季节中,不同的月份比湿阈值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6.
以硝基苯为目标反应物,对O3/H2O2体系氧化去除水中硝基苯的效果和机理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值、H2O2剂量、自由基抑制剂或促进剂对硝基苯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pH≤7时,H2O2促进臭氧化去除硝基苯的效果较为明显,当H2O2投加量从1.0 mg/L增加到4.0 mg/L时,在氧化5 min内,硝基苯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和欧亚联盟的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比较研究准体系进行阐述,重点介绍中国和欧亚联盟的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的监管部门、主要内容及区别,为监管部门和企业开展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研究,促进中国-欧亚联盟食品添加剂贸易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应陇县烟草种植的适宜密度,优化陇县烤烟品种布局并提高烟草产量与质量,通过小区对比试验,对烤烟品种秦烟99适宜栽植密度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农艺性状、抗病性、主要经济性状、原烟外观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秦烟99大田生育期延长,株高、腰叶减小,发病率增加,经济效益变差,烤烟产量与栽植密度成正相关关系。陇县烟区秦烟99的栽植密度以1.50万株/hm2较为适宜,在该栽培密度条件下,烟叶产量达1 806.0 kg/hm2,产值达到50 433.0元/hm2。  相似文献   

19.
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趋势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明小麦条锈病在南充市的发生流行规律,以便及时准确搞好小麦条锈病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减少随高空气流传入川东南春季流行区以及渝、鄂、湘等邻近麦区和中国东部小麦主产区条锈病菌源量,从而,确保这些地区小麦生产与贸易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多年来,通过采用系统监测、定期调查、田间普查、试验圃小麦品种抗条锈性鉴定、田间发病麦株生理小种抽样送检、综合治理和气象资料分析等方法,首次探明了小麦条锈病菌首先传入南充市的初始菌源地地点、传播路径、传入峰次、本地流行峰次以及本地流行与传入时间、传入峰次等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小麦条锈病在南充市的发生特点是病害始见期越早,发生越重;流行特点是本地小麦条锈菌有2次传入侵染高峰期,第1次外来菌源大范围传入对病害流行起着关键作用,在田间存在1~3个流行高峰期,第1个流行高峰期发生面积对当年病害流行起着决定作用;1月下旬的累计发生面积与年发生面积呈较高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7692。建立了各个生育时期病田率和病株率同年发生面积预测数学模型。流行趋势是近16年来,偏重至大发生频率达81.25%,偏轻发生仅占6.3%,说明条锈病正处于重发流行期。流行的内因是小麦品种抗条锈能力的降低或丧失,造成品种抗性丧失的原因是条锈菌新生理小种致病性强且已上升为主要小种;外因是暖冬和春季天气波动幅度大,雾、露日偏多,以及重发、常发、早发和风口河谷地区发生严重。2002年以来,通过条锈病始见期、2次外来菌源传入范围、田间3次流行高峰期发生面积与相关系数和各个生育时期病田率及病株率同年发生面积预测数学模型,结合田间监测数据和气象预报,进行长、中、短期预报,全市小麦条锈病短期预报准确率年年达到100%,中、长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比1998年以前提高5~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王晓红  应兰  李增魁 《安徽农业科学》2012,(32):15719-15721
[目的]为青海省部分地区市售的羊肉、牛肉进行了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方法]样品先用mEC肉汤增菌,然后在选择性培养基TC-SMAC培养,再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大肠杆菌O157:H7rfbE、fliC和eacA抗原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3对引物,进行多重PCR鉴定,将可疑菌接种于MUG-LST,进行微量生化试验鉴定。[结果]在各1株牛、羊肉分离菌中多重PCR同时扩增出了大小为678、560和368 bp的3条特异性条带,分离菌的生化反应特性符合大肠杆菌的特征。[结论]在羊、牛肉各1份样品中检出了E.coli O157:H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