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用中药组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结果治疗支气管、哮喘66例,总有效率达92.1%。结论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邵娜 《内蒙古中医药》2014,(17):138-139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理较为复杂。支气管哮喘其病因以及发病机制的探索近年来发展较快,药物对于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从而不断更新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案。近几年,哮喘药物有了进一步发展。本文将总结支气管哮喘常见药物。  相似文献   

3.
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特点入手,分析中医体质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并总结中医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方法,以期为综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治未病"理论探讨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方法从"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出发,结合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特点,阐述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中"治未病"理论的具体运用。结果运用"治未病"理论指导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可有效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控制其发展,防止其复发。结论 "治未病"理论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而引起呼吸气性呼吸困难、胸闷、哮鸣、咳嗽.我院呼吸科曾收治45例支气管哮喘持续发作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支气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夜间加重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特征,哮喘引起猝死大多发生在夜间。因此,夜间做好病情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病症,给广大患者带来极大地痛苦。本文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出发,并结合从医来的多年经验及地区实际,对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行梳理,对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制定护理方案。经护理治愈27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2例。通过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的护理措施。根据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特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急、哮喘、呼吸困难等特点,制定护理措施从而使得病情得到缓解和治愈。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论治心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十年中,世界各地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笔者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中医诊疗方面偶有所得,公之以就正于同道。1 辨证须准确支气管哮喘无热证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多参考哮病,分寒哮、热哮来论治,这是支气哮喘治疗中的一个误区。临床实践中,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多表现为哮病中的寒哮,  相似文献   

10.
重症支气管哮喘是指哮喘急性发作,经过常规治疗无效或是阵发性发作,发作开始后短时间内进入危重状态的哮喘,约占支气管哮喘的10%.近年来,机械通气被认为是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十分有效的方法.正确的护理是提高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1994年至今,我科对1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15次机械通气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论风邪在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邪的概念、风邪与过敏性哮喘发病的相关性、内在机制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论述风邪在过敏性哮喘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提出"五脏伏风是过敏性哮喘发病关键,气管痉挛是‘风盛则痉’的病理表现,而痰、瘀等乃病之标"的学术观点,为临床防治过敏性哮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介绍杨道文教授治疗哮喘的临床经验。哮喘病位在肺,病因为外感六淫邪气或自身脏腑气机失调影响及肺,而风邪犯肺是诱导哮喘急性发作的最常见原因,且常为外风引动内风,内风多责之于肝。治法上重视调理脏腑气机,尤其是肺、脾胃、肝,擅长疏风宣肺、培土生金、肺胃同降、肝肺同调等治法,收效良好。现介绍杨道文教授治疗哮喘的临床经验,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韩树人教授使用虫类药物经验的分析,总结韩树人教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和肺纤维化的病理病机的认识,揭示以虫类药物强化祛风和化瘀功效的处方理念。  相似文献   

14.
晁恩祥教授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注重抓主症,抓共性,抓主要病机,注重疾病演变规律,注重"风邪"在肺系疾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肺间质纤维化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思路。对支气管哮喘采用"疏风解痉法",讲究"疏风宣肺,解痉平喘";从风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提出了"疏风宣肺、缓急解痉、利咽止咳"为主的治法,并设立专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则根究标本缓急,调整应用疏风宣肺及调补肺肾等法;提出肺纤维化按中医肺痿论治的观点,治疗采用养阴益气、调补肺肾、纳气平喘,间以疏风宣肺、止咳化痰、祛瘀通络。  相似文献   

15.
安效先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尤其擅长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效。依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他提出"痰瘀伏肺"是哮喘的夙根,风邪为其发作诱因,哮喘发作期以"祛风、豁痰、化瘀"为大法。小儿"脾常不足"、"肺常虚"在哮喘缓解期表现尤为突出,也是小儿哮喘与成人哮喘最大不同所在,所以小儿哮喘缓解期以肺脾气虚为主要证型,自拟"益肺健脾汤",健脾补肺,益气固表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疆昌吉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2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证候调查研究,按照现有哮喘证候诊断标准,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应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二次录入核对,所有资料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哮喘发作期出现频次最高的证候是寒哮,其次是虚哮和热哮;随着年龄及病程的增加,哮喘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哮喘患者合并过敏性疾病的状况因证型不同存在差异;哮喘发作的诱因以外因为主;哮喘发作期出现频次前三位的病性要素是痰、风和气虚;病位要素是肺、脾和肠。结论:在哮喘的急性发作期,寒热是辨证的关键。随着年龄及病程的增加,哮喘的中医证型表现出由实证向虚证及虚实夹杂证转化。气虚是哮喘的一种基本病理状态。外因是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哮喘发作期病位以肺、脾、肠为主,病性要素则以痰、风、气虚为主。  相似文献   

17.
周仲瑛教授是中医临床大家,擅长治疗内科各种疑难杂病。在肺系病证的治疗方面亦有独到的经验,认为治疗咳嗽以宣肺为要,尤其是陈寒伏肺之久咳,更非温散宣通不解;支气管哮喘之病机为风盛痰阻、风动痰升,治疗重在祛风涤痰;肺病日久及心者,治当痰瘀同治,尤重化瘀;而支气管肺癌病属癌毒阻肺,正气亏虚,治疗当扶正抗癌并举,以清养平补、不壅不腻、化痰消瘀、攻不伤正为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中中医药常用药物的组方规律。方法以1991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CNKI、CHKD、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国内期刊发表的文献、硕博士毕业论文,以中药复方单用/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为主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且临床观察治疗有效的中药复方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联规则分析的方法对常用药物进行分析,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药常用药物的组方规律。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常用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置信度高的中药药对组合为炙麻黄、射干;三药组合为炙麻黄、款冬花、法半夏;四药组合为炙麻黄、紫苏子、法半夏、杏仁;五药组合为炙麻黄、紫苏子、法半夏、杏仁、甘草;六药组合为炙麻黄、款冬花、紫苏子、法半夏、杏仁、甘草。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药治疗以祛邪为法,表里同治,或以宣肺、温肺化饮为主,或以宣肺、清热化痰为主,并辅以虫类药物以熄风解痉平喘。  相似文献   

19.
吴银根“祛邪实温脾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吴银根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认为阳虚寒盛(寒邪与寒体两端)为哮喘病机之本,痰、气、风、瘀为其常见致病因素,立祛邪实、温脾肾大法,治以验方咳喘六味合剂及止喘胶囊等,每获良效。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20.
吴银根运用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吴银根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祛邪实重在痰、气、风,调虚寒重在温肺、脾、肾之阳,收膏用血肉有情之品以滋阴填精。并举医案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