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无肿物乳头溢液与早期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乳腺无肿物乳头溢液的102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病变导管,做病理检验,如为恶性,则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本组病例良性者95例,占93.1%,其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腺囊性增生病80例(78.4%),乳头状瘤(病)伴瘤细胞或导管上皮增生活跃(癌前病变)12例(11.7%),3例为慢性炎症(其中1例伴导管内异物);T0期乳腺癌7例(6.9%),均为血性乳头溢液,占血性溢液的11.3%。结论对乳腺无肿物乳头溢液行病变导管切除,病理检验对检出早期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结合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对诊断无肿块乳头溢液乳腺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无肿块乳头溢液患者有CR钼靶乳腺导管造影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按照美国放射学会第四版制定的BI-RADS进行分类。结果 28例患者,BIRADS分类2类10例,其中炎症并导管扩张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3类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2例,乳腺癌1例;4类9例,炎症并导管扩张1例,乳腺癌8例;5类1例,乳腺癌1例。术前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2.9%。结论乳腺导管造影结合BI-RADS分级系统能够提高无肿块乳头溢液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女性乳头溢液导管造影检查与病理诊断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导管造影检查对乳头溢液疾病诊断价值和准确性。方法:分折7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溢液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导管造影钼靶照片表现,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研究。结果:78例造影片中,钼靶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的53例,其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0例;乳腺导管扩张症17例,乳腺癌4例;其他乳腺疾病2例;造影片末显示或与术后病理不符合的为25例;导管造影对非哺乳期乳头溢液诊断的符合率为67.9%。结论:导管造影仍是乳头溢液疾病目前较可取的方法,结合临床特征及触诊检查,仔细操作,可提高诊断与定位的准确性;与细胞学检查相结合有望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性乳头溢液的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31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经乳腺导管造影及钼靶平片影像学检查,并做导管系统切除手术。结果导管内癌早期浸润1例,导管内癌4例。大导管乳头状瘤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7例,导管扩张伴炎症5例,乳腺增生2例。结论血性乳头溢液是乳腺癌的高危症状;乳腺导管造影可为临床手术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准确的依据,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导管造影检查对乳头溢液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乳头溢液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导管造影钼靶照片表现,并与术后病理对照进行研究。结果:导管造影对非哺乳期乳头溢液诊断的准确率为67.9%(53/78)。结论:导管造影是乳头溢液疾病较可靠的诊断方法。结合临床特征及触诊检查,仔细操作,可提高诊断与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6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8例(63.33%),导管扩张症6例(10%),囊性增生症9例(15.0%),乳腺癌7例(11.67)。结论:乳头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B超与导管造影相结合,对明确乳头溢液的原因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乳头溢液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乳头溢液中血性溢液28例,浆液血性溢液5例,浆液性溢液7例。病理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26例,导管扩张6例,乳腺增生7例,乳腺癌1例。结论乳管造影、乳管纤维镜对乳头溢液病因有较大诊断价值;乳头血性溢液多属病理性,需手术治疗,乳腺区段切除术是乳头溢液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霞  赵海  窦宏圆 《黑龙江医学》2012,36(4):279-28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方法及其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乳头溢液患者,对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乳腺导管造影后行钼靶摄像,经2名放射医师诊断,行外科手术治疗,且均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对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收集病例中,血性乳头溢液19例;浆液性乳头溢液13例;浆液性血性乳头溢液3例;黏液性乳头溢液1例。36例乳头溢液中,病理符合33例,诊断符合率为91.67%。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非哺乳期乳头溢液是较好的选择,且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9.
郑伟 《中国医药导报》2008,5(8):165-165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不同性状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对乳头溢液患者48例,根据临床资料及细胞学检查,乳管造影检查及超声检查,并结合术后病理诊断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血性溢液患者20例,其中,乳腺癌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6例。非血性溢液28例中清水样溢液3例,经病理诊断,乳腺癌1例,乳腺导管扩张症16例,乳腺囊性增生症11例。结论:乳头溢液中血性溢液及清水样溢液均应引起重视,特别是45岁以上单乳腺单乳管溢液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方法及其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乳头溢液患者,对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乳腺导管造影后行钼靶摄像,经2名放射医师诊断,行外科手术治疗,且均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对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收集病例中,血性乳头溢液19例;浆液性乳头溢液13例;浆液性血性乳头溢液3例;黏液性乳头溢液1例.36例乳头溢液中,病理符合33例,诊断符合率为91.67%.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对非哺乳期乳头溢液是较好的选择,且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乳管造影与纤维乳管内视镜在无肿块性乳头溢液疾病病因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50例无肿块性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造影或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并对照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乳管造影中6例显示乳管正常。另20例因出现乳管扩张、僵硬、充盈缺损而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病)18例,乳腺癌2例;20例手术后病理:乳腺癌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12例,乳腺腺病并导管内乳头状瘤4例。24例行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示:乳管扩张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15例,乳腺癌5例,乳腺腺病1例。20例术后病理报告:乳腺癌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14例。结论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较乳管造影检查在无肿块性乳头溢液疾病病因诊断准确性上更具优势,且可通过术前放置定位针而使病变部位切除更为准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红外乳腺导管造影术诊断乳头溢液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索用红外乳腺诊断仪行乳腺导管造影的方法及其对乳头溢液诊断的意义。方法 106例乳头溢液病人,同时行选择性X线乳腺导管造影和经导管注入美蓝造影用红外乳腺诊断仪观察,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X线乳腺导管造影与红外乳腺诊断仪乳腺导管造影对有乳头溢液的乳腺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腺病的病理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3%、91.8%、100%、90.0%与70.8%、65.6%、100%和30.8%。结论 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红外乳腺诊断仪乳腺导管造影术对部分乳头溢液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早期明确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355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的导管造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355例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的乳腺肿瘤(良性肿瘤334例,乳腺癌21例)的导管造影表现:226例分布在主导管及一级分支导管(良性肿瘤221例,乳腺癌5例),129例分布在二、三级及小分支导管(良性肿瘤113例,乳腺癌16例),348例导管内充盈缺损(良性肿瘤334例,乳腺癌14例);86例导管中断(良性肿瘤76例,乳腺癌11例),131例导管壁破坏(良性肿瘤117例,乳腺癌14例),173例导管扩张(良性肿瘤168例,乳腺癌5例),6例导管狭窄(良性肿瘤3例,乳腺癌3例);乳腺良性肿瘤和乳腺癌在肿瘤发生导管部位、充盈缺损形态、导管中断、导管壁破坏上具有统计学差异。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病和乳腺癌导管造影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0.1%、76.2%、76.2%。 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对鉴别导管内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乳头溢液的外科治疗经验和方法,为临床更合理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986~1999年间,我院外科住院手术治疗180例乳头溢液病例。结果(1)在非哺乳期问发生乳头溢液多属病理性溢液,常见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51.1%),乳腺癌(13.9%),囊性增生症(10.0%),导管扩张症(9.4%),炎性疾病(2.2%),乳腺增生(13.3%),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癌加上乳腺癌占65.0%;(2)通过美蓝法或平针头指示法行区段切除术,病理检查,安全准确。结论(1)对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溢液外科治疗应持积极态度,对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乳腺癌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乳头溢液伴肿块者,不论年龄大小和溢液性质如何均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杨景明  邓为民 《中原医刊》2007,34(8):55-55,57
目的总结分析乳头溢液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7例手术治疗的乳头溢液病例。结果①87例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中,乳腺癌占8%,导管内乳头状瘤占47%,囊性增生症占23%,乳导管扩张症占15%,乳头状瘤病占3.5%,乳腺炎性疾病占3.5%;②应用平头针注入美蓝指示法行乳导管及区段切除术安全准确。结论单导管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溢液应积极外科治疗,这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溢液性乳腺疾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的乳导管造影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的钼靶X线表现、乳导管造影x线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诊断为:乳腺囊型增生症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并导管内乳头状瘤病3例,导管癌2例,与病理对照,2例误诊,诊断正确率为93.9%.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伴溢液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性乳头溢液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999~2001年收治的50例血性乳头溢液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前50例均行乳头溢液涂片检查,30例行钼靶导管造影,与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72%、86.7%。50例均手术治疗,并作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术中病变导管采用导丝定位有助于病灶的探查和切除。结论:细胞学检查、钼靶导管造影均有助于诊断,术中冷冻切片是指导本病治疗的科学依据。良性病变采用病变导管及周围部分腺体切除;恶性病变则按乳腺癌行相应手术。  相似文献   

18.
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的诊断(附6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乳腺疾病的诊断方法很多,对乳头异常溢液则首选乳腺导管造影。乳腺导管造影早在1930年Ries等就已开始,经过60余年的实践改进已日渐完善,该造影显示乳导管清晰,对患者无任何损伤及痛苦。1资料及商法本组62例中女性61例,男性1例。年龄在ZO~71岁之间。病程最长8年,最短Zd.有60例乳头溢液,血性44例,脓或浆液性16例。62例共造影65次,其中3例阻力大造影剂注入太少而失败;4例造影片示导管正常;经病理证实的乳头状瘤15例;乳管扩张及囊性增生20例,脓肿6例,乳癌3例,良性肿瘤11例。65次造影均未见不良反应。我院采用30%泛影葡胺为造…  相似文献   

19.
乳头溢液早期乳腺癌细胞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乳腺肿瘤患者及早做出诊断,我们采用乳头溢液涂片检查方法对130例乳头溢液涂片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性乳头溢液乳腺癌、乳头状瘤检出率均为29.63%,非血性乳头溢液乳腺癌、乳头状瘤检出率为0.97%和3.08%,并且将血性乳头溢液涂片与非血性乳头溢液涂片乳腺癌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P<0.01,二者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本文检出的阳性病例均经病理切片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钼靶摄影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翔文  刘彪  黎军强  郑进天 《广西医学》2007,29(11):1694-1696
目的探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钼靶摄影的应用价值。方法有乳头溢液,临床触诊为阴性,最后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完整资料的30例回顾性分析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钼靶摄影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钼靶摄影30例,诊断导管扩张10例(30.3%),乳腺囊性增生2例(16.7%),导管扩张伴炎症1例(3.3%),乳头状瘤15例(50%),乳腺癌2例(6.7%),与病理符合率达到97.2%。结论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钼靶摄影对溢液性乳腺导管内病变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准确性,是一项值得推广使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