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神经节及神经干感染所致疱疹性疾病[1].其表现为皮肤潮红,成簇水泡沿人体某部位的神经区域分布,皮肤灼痛,疼痛常扩大到皮损范围以外,即使皮疹消失,尚有部分患者遗留神经痛[2].患者产生皮肤烧灼感及难以忍受的神经剧烈疼痛,常致使患者失眠、烦躁、焦虑及抑郁[3].该病是困扰中老年人群的顽固病症之一,目前国内外临床治疗特别棘手[4].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是指将患者置于一个密闭、高压的环境中,吸高浓度的氧气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5].HBO治疗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HBO治疗对带状疱疹疗效的影响及其疼痛、抑郁等症状改变的研究尚不多.本研究旨在探讨HBO对带状疱疹患者疗效及疼痛、抑郁等症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聂泉  刘传辉  陈浩  付纲  韦宝石 《武警医学》2010,21(4):347-348
带状疱疹(Herpes Zoser,HZ)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er Virus,VZV)感染所引起的沿周同神经分布的群集成簇疱疹伴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90%以上的该病患者会有典型神经痛的表现。我科自2008—02至2009—02运用神经阻滞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4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带状疱疹(HZ)是潜伏于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激活后引起的皮肤感染,其特征是沿感觉神经的相应节段出现疱疹并伴有严重的疼痛。后遗神经痛(PHN)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尤好发于老人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1],对其进行积极的预防与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科采用维生素B1、B12局部封闭预防及治疗PHN,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部治疗的患者,共852例,年龄为27岁~73岁,平均年龄58·5岁,男性482例,女性370例,病史为初期发现至后期诱发后遗神经痛时间为2天~…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患此病。本文报告125例带状疱疹的临床和细胞免疫研究结果。 材料和方法 125例带状疱疹均有典型皮疹,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其中54例为1975~1988年2月住院病人。71例为门诊病例。全部病例中46例  相似文献   

5.
更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6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更昔洛韦组静脉滴注更昔洛韦0.25g,每日1次;阿昔洛韦组静脉滴注阿昔洛韦0.5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更昔洛韦组有效率为93.8%,阿昔洛韦组有效率为78.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减轻症状和体征方面,更昔洛韦比阿昔洛韦组疗效更显著(P<0.01)。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更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安全,速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带状疱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 :收集了高原地区 43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了T淋巴细胞亚群的CD3 、CD4 、CD8和CD19检测 ,并与 40例正常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高原地区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均P <0 .0 1) ;CD8则高于对照组 (P <0 .0 5) ;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结论 :高原地区带状疱疹患者T细胞免疫系统处于抑制状态。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高原地区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总结再生医疗技术治疗老年坏疽性带状疱疹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再生医疗技术治疗48例老年坏疽性带状疱疹患者创面,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止痛效果,感染控制,瘢痕形成及预后后遗神经痛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创面在外涂湿润烧伤膏(MEBO)后5 min~10 min疼痛即开始逐渐减轻,其中43例患者在治疗2 d~5 d后疼痛基本消失,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只有轻微疼痛;所有患者创面愈合后均无后遗神经痛;治疗2 d~4 d后局部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9 d~12 d,度创面愈合时间为17 d~26 d;仅有2例Ⅲ度创面愈合后遗留轻度瘢痕,无功能障碍。结论再生医疗技术治疗老年坏疽性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理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照组应用安慰剂贴剂,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喘息、咯痰、咳嗽症候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急性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g A、Ig M、Ig 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2%(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能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临床症状,预防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9.
90Sr-90Y敷贴治疗带状疱疹5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是以沿外围神经分布成簇带状疱疹及神经剧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以往临床上用药物对症处理(止痛、消炎、防止感染),疗效不理想。近年来抗病毒制剂的应用使临床疗效有所改善。笔者用^90Sr-^90Y敷贴治疗了57例带状疱疹患者,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水痘是由VZV初次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较强的呼吸道疾病,在我国属于"其他法定管理和重点监测传染病",而带状疱疹尚不在其中.2019年9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感染内科收治1例先后接触带状疱疹、水痘患者后感染水痘的空军飞行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中CD分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及与病程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住院老年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空腹静脉血43份,健康老年人12份、非老年人20份,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结果:健康老年组CD3^ 、CD4^ 明显下降,与非老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老年COPD组急性发作期CD3^ 、CD4^ 与健康老年组、非老年组、老年COPD组缓解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O.01),CD8^ 在各组问均无显著差异性。CD4^ /CD8^ 随患者年龄增大,COPD病情加重,其比值呈下降趋势。结论:老年COP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下降以及CD4^ /CD8^ 比例失调,尤其是急性发作期更为显著,提示老年COPD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因此,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在综合治疗的同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脑保护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1].目前的研究表明,术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氟比洛芬酯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导(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生率[2].超前镇痛即在疼痛刺激之前使用镇痛药物,防止手术引起的损伤刺激向中枢传递及神经中枢过敏化,从而达到减轻术后疼痛的目的,可降低术后镇痛药的用量.但酮咯酸氨丁三醇(ketorolac tromethamine,KT)超前镇痛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目前未见报道.笔者探讨KT超前镇痛对老年创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3.0 T MRI对伴有或不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及正常老年自愿者胼胝体进行定量测量,探讨其在DM脑病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67例DM患者,其中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者25例,不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者42例;正常老年自愿者39名.采用3.0 T MRI定量测量胼胝体体积、正中矢状面面积及标准化后的胼胝体面积比率,即胼脑比值(CCR).结果 (1)DM患者及正常老年自愿者男女间胼胝体定量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老年自愿者、DM患者伴有及不伴有认知功能障碍三者比较胼胝体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与正常老年自愿者胼胝体正中矢状面面积及CCR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 T MRI能定量测量并客观显示胼胝体大小,DM患者胼胝体定量测量小于正常老年对照组,且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胼胝体萎缩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江志生  江千里 《人民军医》1999,42(10):590-592
免疫低下或免疫失调(immunocompromiseddis-eases,ICD)[1]患者是感染的易感人群,近20年来已引起人们的关注[2]。作者就ICD的防治研究近况作一综述。1 ICD概念免疫低下或免疫失调是指先天或后天获得的免疫低下的一类综合征[1,2],包括:(1)免疫缺陷综合征:如艾滋病(AIDS)患者,其T细胞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攻击、破坏而减少;(2)肿瘤患者:其免疫监视、抑制和杀伤功能低下;(3)糖尿病患者:其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杀菌功能降低;(4)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经放疗、化疗或环孢菌素、硫唑嘌呤、泼尼松治疗后;(5)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患者:…  相似文献   

15.
老年特发性便秘患者直肠肛门动力学变化及心理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老年慢性特发性便秘 (CIC)患者直肠肛门运动功能变化及其与心理因素的关系。采用瑞典Medtronic公司生产的 8通道水灌注式消化道压力检测系统、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及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5 9例患者及 36例老年对照者进行直肠肛门压力测定及心理状况分析。结果发现 ,老年CIC患者最大缩榨压、模拟排便时肛管压力变化低于老年对照组 (P <0 0 5 ) ,直肠初始感觉阈值、排便阈值和最大耐受容量均高于老年对照组 (P <0 0 5 ) ,并有 2 8例 (4 7 5 % )CIC患者模拟排便时出现肛管压力异常升高。老年CIC患者SDS、SAS标准总分均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 (P <0 0 5 )。说明老年CIC患者与直肠低敏感、高耐受及排便时直肠肛管运动不协调有关 ,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与老年CIC患者肠道运动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由于该病在出疹前无特异表现,仅有身体不同部位疼痛,尤其是中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而且往往身患多种疾病,病情复杂而不典型,临床更易误诊。2000年以来,我们共收治中老年带状疱疹86例,其中误诊1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院近年收治的22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简称MOF)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140例(60~94岁),非老年组82例(17~59岁)。并对两组分析比较,发现有许多不同之处。(1)发病诱因不同。老年MOF的发病诱因主要以肺部感染为主,占76.4%。而非老年组98.6%是由于创伤,大手术和感染性休克等重大因素而诱发。(2)发病前各器官功能状况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老年下肢动脉硬化症(LEASD)患者肱动脉及股浅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 ,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NMD) ,并评价二者的相关性及特点。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系统检测 33例老年LEASD患者 (Ⅰ组 )肱动脉及股浅动脉的FMD及NMD ,并分别与 4 0例健康老人 (Ⅱ组 )及 30例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非LEASD患者(Ⅲ组 )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老年LEASD患者肱动脉的FMD(3 5 6 %±1 92 % )及NMD(8 5 4 %± 4 72 % )与股浅动脉的FMD(2 16 %±1 2 2 % )和NMD(5 2 7%± 3 6 9% )均显著低于Ⅱ组和Ⅲ组 (P <0 0 5 )。老年LEASD患者股浅动脉的FMD显著低于肱动脉的FMD(P =0 0 0 0 8) ;股浅动脉的NMD亦显著低于肱动脉的NMD(P =0 0 0 2 6 ) ;而股浅动脉的FMD与肱动脉的FMD相关性好 (r=0 9314 ,P <0 0 1) ,两者的NMD亦有较好的相关性(r=0 9191,P<0 0 1)。结论 老年LEASD患者肱动脉及股浅动脉的FMD及NMD均受损 ;对于老年LEASD患者FMD及NMD的检测 ,股浅动脉与肱动脉相关性好 ,股浅动脉的FMD及NMD能更敏感、更直接地反映老年LEASD患者的血管反应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营养支持对昏迷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因脑外伤、脑卒中等原因引起昏迷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比较两组免疫指标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与PN组相比,EN组的IgA、IgG、IgM下降较少(P0.05)。两组的血清CRP变化在营养支持后第1天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第8天,EN组血清CRP下降明显(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机体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黄欣  宋晓峰  王红梅  赵丽 《西南军医》2007,9(1):131-131
目的通过运用血竭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创面的临床观察,探讨血竭对带状疱疹创面的临床意义。方法老年带状疱疹患者26例,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血竭、对照组用无环鸟苷软膏进行创面涂擦治疗并观察分析对照。结果与结论运用血竭治13例带状疱疹患者1~2天结痂,5~7天创面愈合,治愈率100%。与对照组比较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