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廖卫华 《中国科学D辑》2001,31(8):663-667
距今约3.67亿年前发生的F-F生物集群灭绝事件是显生宙五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这一事件对当时全球浅海壳相底栖生物的影响甚大,它使竹节石全部消失,泥盆纪的生物礁和泥盆纪特征的珊瑚、层孔虫、苔藓虫惨遭灭绝,腕足动物门中的无洞贝超科、五房贝超科和三叶虫的3个科和1个亚科以及菊石中的Manticoceras等也难逃劫运. 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演化一般可分成灭绝期、残存期、复苏期和辐射期等4个发展阶段.晚泥盆世弗拉期(Frasnian)末为生物的集群灭绝期,大量的泥盆纪生物惨遭灭绝;法门期(Famennian)的早、中期为生物的残存期,当时地球上的生物非常稀少而且十分单调;法门期的晚期则是生物的复苏期,这时出现了不少的新生属种.在泥盆纪-石炭纪之交,在生物的演化史上又发生了另一次集群灭绝事件,虽然这次灭绝事件的规模远不及F-F事件,但使不少法门期的生物惨遭恶运,使刚开始的生物复苏的势头又受到了挫折,中断了它向辐射阶段演化的进程. 关于引发F-F灭绝事件的机制目前仍存在着地外(extra-terrestrial)和地内(terrestrial)两种不同的解释,前者是指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后者是指广泛的海侵、海平面升降、气候  相似文献   

2.
新疆塔里木盆地泥盆纪弗拉期-法门期界线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盆纪弗拉期-法门期界线是地球历史上显生宙最重大的事件界线之一. 运用化学-生物地层学方法,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揭示了能与华南相当事件层进行对比的弗拉期-法门期界线事件. 研究结果证明, 在巴楚小海子剖面, 弗拉阶-法门阶界线位于巴楚组中段底部, 重要的油气储层-东河砂岩的时代应为弗拉期, 同时镍异常和石膏层沉积很可能是裂谷热液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钙质碳酸盐的微生物沉淀作用从太古代开始一直在碳酸盐台地的发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碳酸盐在重大的环境变化中(包括台地环境的海侵事件和生物绝灭后的复苏阶段)是碳酸盐沉积体的重要贡献者; 在层序地层不同体系域中有不同的微生物形成的碳酸盐沉积.桂林晚泥盆世法门期碳酸盐台地中的生物礁和丘完全由微生物和胶结物形成, 代表了弗拉-法门期生物事件后骨骼后生生物完全缺失的礁生态系中微生物为主的、独特的生物礁类型; 它们与特定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有关, 可以用作研究环境变化和生物事件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先驱型、幸存型和复活型生物是地质历史中生物集群灭绝后宏演化早期阶段(复苏期)的源泉.研究华南奥陶纪末集群灭绝前后的腕足动物表明,先驱型生物因拥有非凡的演化新质而有预适应能力,在功能形态、生态和生理上具有成功的幸存机制,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类型的多样性、分类单元和个体数量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了另两种类型:它们是新时期生物演化的主要源泉和大量新兴类型的祖先.在先驱型生物中,进一步识别幸存-先驱型、灾变-先驱型和复活-先驱型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复活-先驱型多样性最大,适应环境能力最强,居群最繁盛,在新的生物宏演化过程中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系统的底层——蓝细菌和绿硫细菌出发, 从分子化石角度分析浙江长兴煤山剖面的环境变化和生物危机的特点. 系列2-甲基藿烷(C28-C32)指数揭示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蓝细菌的剧烈变化, 蓝细菌在动物灭绝期间和期后出现多次(至少两次)繁盛, 反映了生态系统和水体营养条件的不稳定性. 2-烷基-1,3,4-三甲基苯系列化合物(C12-C23)指标与姥鲛烷/植烷比值(Pr/Ph)共同揭示了沉积环境快速多变的氧化-还原条件. 这些分子化石参数记录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处于一种极度不稳定的环境. 这种环境条件长期的极度不稳定状态与生物危机的多阶段性、生物复苏的长期性相吻合. 因此, 生物危机的多阶段性与生物复苏的长期性是统一的, 它们都是对环境条件不稳定性的响应.  相似文献   

6.
广西桂林杨堤斜坡相碳酸盐岩的无机、有机碳同位素, 分子化石和相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 从上泥盆统弗拉阶上rhenana带至linguiformis带顶部, δ13Ccarbδ13Ckerogen正偏, 其值分别从+0.43 (‰ V-PDB) → +3.54 (‰ V-PDB)和从−29.38 (‰ V-PDB) → −24.14 (‰ V-PDB), B* (Ba* = Ba/ (Al2O3 X 15%))从0.015上升至0.144, TOC从0.02%上升至0.21%, V/Cr从0.3上升至2.0, Sr/Ba从3.20上升至49.50, 表明晚泥盆世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生物量和生物产率以及有机碳的埋藏量是增加的, 水与沉积物界面附近由富氧到少氧, 沉积环境的含盐度增高. 上泥盆统弗拉阶顶部至法门阶下部, 分子化石丰度有所增加, 分子化石类型主要由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烷、甾烷构成, 其特征表明, 分子化石的母体生物主要为海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非光合作用的菌类. 因此文中认为, F-F之交生物集群绝灭的多期性、选择性、全球性和地质学意义上的同时性是菌藻微生物繁荣、中-低纬度浅水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积累的结果, 是陆地生态系与海洋生态系遥相关的具体体现. 简化的因果链是: 晚泥盆世裸子植物、高大乔木、多重结构森林出现→化学和生物化学风化盛行→真正意义土壤广为发育→地表径流向滨-浅海输送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增多→陆表海由超寡营养到富营养化→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低等菌藻微生物繁荣、频繁的赤潮、海洋水团缺氧→中、低纬度浅水海相生物集群绝灭. 陆表海富营养化、缺氧使得有机碳埋藏量增加导致大气CO2浓度降低致使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可能也是中、低纬度浅水海相生物集群绝灭值得关注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晚前寒武纪末至早寒武世生物骨骼微细结构的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陕南和滇东旱期骨骼化石研究表明,晚前寒武纪末至早寒武世是地球生物矿化作用急剧变化时期.以Cloudina为代表的晚前寒武纪末骨骼化石,表现出叠锥套合结构,有机质成分高,壳变异大,具明显塑性变形等特征.早寒武世骨骼化石大量涌现,分布广泛,磷质、钙质和硅质骨骼生物群形成.以软体动物为例,早寒武世骨骼化石微细结构出现分异,现生软体动物壳质结构的主要类型柱状结构、交错结构和规则叶片结构已经发育;纤型结构发生了进一步分异,出现了为软体动物所特征的层状交错纤体结构和为软舌螺所特征的分叉与合并的纤束结构;开始出现二层结构的壳.早寒武世生物控制矿化作用开始起主导作用,为真正生物壳的形成和“寒武纪大爆发”的出现奠定了关键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先驱型、幸存型和复活型生物是地质历史中生物集群灭绝后宏演化早期阶段(复苏期)的源泉.研究华南奥陶纪末集群灭绝前后的腕足动物表明,先驱型生物因拥有非凡的演化新质而有预适应能力,在功能形态、生态和生理上具有成功的幸存机制,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类型的多样性、分类单元和个体数量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了另两种类型它们是新时期生物演化的主要源泉和大量新兴类型的祖先.在先驱型生物中,进一步识别幸存-先驱型、灾变-先驱型和复活-先驱型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复活-先驱型多样性最大,适应环境能力最强,居群最繁盛,在新的生物宏演化过程中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9.
广西上泥盆统轨道旋回地层与牙形石带的数字定年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轨道旋回地层学的研究表明, 广西上泥盆统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盆地相和斜坡相碳酸盐岩地层序列中可分辨出纹层、层束、层束组和超层束组4级旋回层, 它们分别受亚米兰柯维奇旋回、岁差或斜度(黄赤交角)旋回、偏心率旋回和长偏心率旋回控制, 其周期值分别为8000~10000和16667或33333, 100000和400000 a. 泥盆纪偏心率与岁差、偏心率与斜度、长偏心率与偏心率之间的级序结构为1:6, 1:3, 1:4. 运用轨道旋回地层学的研究结果对弗拉阶至法门阶下部12个标准牙形石带的数字定年结果显示, 它们的时间延续分别是(自下而上): falsiovalis带为0.4 Ma, transitans带为0.4 Ma, punctata带为0.4 Ma, 下hassi带为0.3 Ma, 上hassi带为0.4 Ma, jamieae带为0.2 Ma, 下rhenana带为0.8 Ma, 上rhenana带为0.6 Ma, linguiformis带为0.8 Ma, 下triangularis带为0.3 Ma, 中triangularis带为0.3 Ma, 上triangularis带为0.3 Ma. 弗拉阶的时间延续为4.3 Ma. 在F-F事件期, 牙形石是最后绝灭(linguiformis带的最晚期)和最早复苏(包括整个下、中triangularis带)的正常海相生物类群. 牙形石集群绝灭持续的时间为100000~200000 a, 复苏的时间间隔为0.6 Ma. 用已公布的阶间界线数字年龄值之差除以阶内化石带的个数所得的化石带的平均时间延续不能真实地反映生物和环境演变过程的复杂性和非均一性.  相似文献   

10.
古、中生代之交生物大灭绝与泛大陆聚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叠纪末至三叠纪最初期,全球发生显生宙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近95%的种、82%的属、一半以上的科灭绝或消失,这是地史上唯一的一次macro或major(巨大的或主要的)大灭绝.这次事件不仅导致大规模生物灭绝,而且破坏了存在2亿年之久的海洋生态系结构,促使其由古生代型生态系结构转变为中生代型生态系结构,同时造成了陆地上出现煤缺失,海洋中出现礁缺失和硅缺失.古、中生代之交的危机是一个圈层耦合的长过程,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事件序列说明急剧恶化的全球变化和生物灭绝密切相关,且具两幕式特征.多圈层耦合的剧烈全球变化是泛大陆聚合的地球表层效应,包括:泛大陆聚合→高山深盆,风系和洋流的变化;深盆→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出现显生宙最大的海退及浅海消失,其后继以迅速海侵;泛大陆→洋中脊减少及隔热垫效应→大陆火山作用发育;峨眉山玄武岩及西伯利亚暗色岩两阶段火山作用(259—251Ma)→温度升高和生物灭绝;大陆干旱化及纬度风系取代季风气候→植被消亡;风化加强及甲烷释放→δ^13C负偏;地幔柱→地壳上拱→海水进退;伊拉瓦拉磁性反转可能与PTB灭绝有关等.大火成岩省源于地幔柱,泛大陆形成源于地幔对流,冷地壳消减、拆沉、积聚于核幔交界“D”层,将因热补偿而启动地幔柱,并引起外核热对流的变动,后者又引起地磁极反转.这些核幔变动造成泛大陆聚合和两个大火成岩省先后在二叠纪形成,是导致古、中生代之交生物大灭绝的地内原因.  相似文献   

11.
寒武纪大爆发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球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和享有国际盛誉的代表性研究方向之一.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中国在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认为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是研究积累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参与全球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金钉子"的竞争快速进入该领域国际前沿.紧接着以澄江动物群为代表,一系列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群的发现和研究掀起了全球寒武纪大爆发研究的新一轮热潮. 21世纪以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瓮安生物群等为代表,埃迪卡拉纪多种保存方式动物化石的发现填补了动物在寒武纪大爆发之前的演化空白.与此同时,通过多学科交叉和广泛的国际合作,在寒武大爆发过程和环境背景方面获得一系列新认识,对全球该领域的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文章重点总结了中国在该领域的主要学术贡献,如澄江动物群中节肢动物、后口动物特别是脊索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以及瓮安生物群中动物胚胎化石和微型成体化石的研究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研究进展,对中国学者提出的寒武纪大爆发多幕式演化模型进行了新的解读.另外,文章还概述了中国在寒武纪大爆发领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雪球事件和地球第二次大氧化事件的研究等.最后简要分析了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领域当前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二叠纪“茅口期”类动物的演化型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类背景演化和演化事件的区别 ,确定了“茅口期”类辐射演化和绝灭高峰的层位 .研究结果表明 ,“茅口期”类动物群经历了 3次辐射演化和 4次绝灭高峰 .类动物的演化型式揭示 ,“茅口期”集群绝灭开始于“茅口中期” ,而集群绝灭的高潮则发生在“茅口晚期”  相似文献   

13.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是近年来引起国际地学界极大关注的一次重大生物演化事件,相关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它开展研究,已发表数百篇专门的论文(著).对该事件的研究涉及较多的学科领域和科学问题,内容广泛,对其触发机制和控制因素也有多种观点或假说.文章对这一事件研究进行述评,并结合作者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就其中的4个关键科学问题逐一进行详细剖析:(1)奥陶纪大辐射与生物门类、生态方式、海水深度、纬度及气候的关联;(2)奥陶纪海洋生物的生态及食物网;(3)化石记录与真实的生物多样性;(4)奥陶纪大辐射的起因与控制因素.此外,还指出了解决这四方面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寒武纪大爆发是长期受多学科领域关注的基础前沿课题.本文从动物门类的化石首次出现、分异演化时间、环境变化、发育基因调控网路以及生态效应等几个方面来讨论它们与寒武纪大爆发的因果关系.动物门类的化石首次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寒武纪的前三个阶(541~514 Ma),体现出突发性、阶段性和不等时性.动物门类分异演化的时间,目前还存在深时分异和浅时分异的争议.控制动物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早在动物分异演化之前就已经形成,表明基因调控网络的建立是寒武纪大爆发的前提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此,寒武纪大爆发需要环境激发因素.海水氧化还原条件和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营养物质的补给是最受关注的环境诱发因素.海洋生态环境内营养物质的富集通常会导致原始生产力的过剩,并不一定直接对应于动物多样性增长.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过渡时期海水的持续氧化、钙和其他离子浓度的变化以及总盐度的降低可能是触发寒武纪大爆发的主要环境因素,但需要更精确的年代地层学、地球化学和动物发育生理学等数据加以验证.很多学者认为寒武纪大爆发是一种生态现象,即后生动物于寒武纪早期在生态上获得空前的成功.生态效应需要大量不同类型的动物来实现.因此,动物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生态关系的建立也是寒武纪大爆发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不可否认,生态效应的积极反馈作用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增长.寒武纪大爆发是由环境变化突破关键约束而导致的以后生动物为主导的海洋生态系统的初次建立,通过"生态雪球"效应连锁反应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生物大灭绝研究三十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次生物大灭绝除具有若干共同特征外,各自更存在许多特点,重视和阐释产生各大灭绝的环境差异与不同板块、相区、剖面中不同门类、类群和属种应对大灭绝的适应差异,是深化理解大灭绝的重要内容.化石采集、系统分类和精时地层研究是探索生物大灭绝的根基和关键;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的变革这两方面来揭示大灭绝后的生物世界;从地球系统学的视角来探索大灭绝发生的复杂机制,重视多种外因(包括古气候,如古温度)的剧变对生命演化的影响.气候变化既可导致生物大灭绝,也可能有利于生物大辐射,笼统地说"由全球变暖或变冷引发大灭绝"是不合适的.就古温度而言,聚焦研究大灾变前的温度,温度剧变的幅度、历程和频率等四方面尤为重要.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是探索同期环境背景和生物演变的综合途径.大灭绝带给物种的选择压力是通过其自身适应和应对策略体现的,所以,在探索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的同时,也要探讨生物门类之间和物种本身对环境剧变的适应演化.  相似文献   

16.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的二叠系乐平统, 包括吴家坪阶和长兴阶; 其沉积相类型多样, 沉积相分异明显, 为层序地层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大致相当于吴家坪阶的地层构成一个三级层序, 而大致相当于长兴阶的地层组成另一个三级层序. 在连陆台地上, 吴家坪阶为一套含煤碎屑岩系地层, 而且在孤立台地上的灰岩层中也发育煤层, 连陆台地边缘和孤立台地的迎风浪部分主要为颗粒滩相灰岩; 长兴阶, 连陆台地上主要由开阔海台地相灰岩组成, 在孤立台地上以及连陆台地边缘为一套海绵生物礁灰岩. 在台盆中, 乐平统为一套盆地相泥页岩夹硅质岩; 在钦州至防城一带, 覆盖在深水盆地相地层之上的是巨厚的乐平统磨拉石粗碎屑岩地层. 这些特征表明了研究区域乐平统复杂的时空相变. 从沉积物的时间演化序列和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形式所代表的规律性入手, 结合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资料, 可以建立能反映出地层记录中“两种相变面和两种穿时性”的层序地层格架; 最后, 系列层序地层格架栅状图及其相应的古地理图, 又可以较为清晰地显示出研究区域乐平统的沉积序列特征和古地理演变特点. 2个三级层序所构成的乐平统, 与欧美一带以持续性海退为特征的同时代地层形成较大差异. 更为特别的是, 如果说瓜达鲁普世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与“东吴运动第一幕”不整合面所代表的海退事件存在关联的话, 那二叠系与三叠系之交的更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则与研究区域“二叠系-三叠系”之交的淹没不整合面所指示的快速海侵事件相对应, 从而表明了海侵-海退事件所代表的环境变化与生物灭绝事件之间较为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江西乐平沿沟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为连续碳酸盐岩相序列,较完整地记录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重大突变期浅水非微生物岩相区的生物和环境演变过程.通过对该剖面高精度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和碳酸盐岩微相研究,可以很好地界定该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序列,并与煤山标准剖面精确对比.借助于系列岩石切片观察,可将界线地层序列归入6种不同的碳酸盐岩微相类型,借此探讨该重大突变过程中沉积环境变化及其与生物演变之间的关系.综合沉积微相、生物化石和碳同位素的对比研究,发现微相MF-4(含被包壳的有孔虫亮晶鲕状灰岩)和微相MF-6(深色生物介壳灰岩)是两次重大生物灭绝和环境变化事件的不同沉积响应,这两次事件均与华南和全球其他地区有相似性和可比性.其中MF-4是华南二叠纪末发育有鲕状灰岩的首次报道,代表了二叠纪末可能就已经出现高二氧化碳分压、低硫酸盐浓度和微生物繁盛等异常环境状态;而MF-6中发育丰富的腹足类和介形虫,则代表了在三叠纪最早期存在一次腹足类和介形虫的繁盛事件.沿沟剖面碳酸盐岩微相分布较完整地体现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重大突变期浅水非微生物岩相区生物和环境的幕式演变历程,是煤山标准剖面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发生于三叠纪末期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是显生宙以来5大集群绝灭事件之一, 但有关研究远较其余初步, 只是到了近年才成为国际地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研究表明, 在此次事件中, 海洋生态系统的双壳类、腕足类、菊石、珊瑚、放射虫、介形类、有孔虫等发生了显著的绝灭, 但其他一些门类, 如腹足类、海生脊椎动物等的变化则不明显; 陆生生态系统的植物和四足动物有较明显的影响; 总体上种级的绝灭、更替表现强烈, 而属级以上单元因门类的不同而有别. 对这一集群绝灭事件的成因有多种解释, 从地内和地外方面进行了探讨. 地内说包括由于联合大陆的解体, 大西洋裂开, 玄武岩喷发带出大量的CO2及其他有害气体, 造成温室效应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以及三叠纪末海退被后续突然海侵造成的大洋缺氧环境. 地外说认为在三叠纪末发生了天体撞击事件, 引发了火山喷发、地震或尘埃蔽日, 造成环境恶化, 致使生物集群绝灭. 由于研究得比较详细的海相剖面有限, 对陆相剖面的研究更为初步, 资料不够详细, 对这一生物集群绝灭事件的基本特征、影响范围和成因、机制等的认识均还存在分歧. 中国西藏有较好的海相三叠系-侏罗系连续剖面, 新疆及华北地区有多处连续发育的陆相三叠系-侏罗系剖面, 加强对这些剖面的研究将会为增加对此事件的认识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利用ICP-MS对采集于广西桂林杨堤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碳酸盐岩地层样品的测试分析,表明测试样品稀土元素总含量平均值为33.32μgg?1;轻稀土与重稀土含量比值的平均值为6.35,明显富轻稀土,呈现轻稀土富集的分布模式;Eu异常值的平均值为1.13,普遍呈正异常,并在F-F界线附近出现两次明显的Eu正异常峰值;测试样品稀土元素具明显的四素组效应,并在两次Eu正异常层位表现为明显的M型四素组效应.综合杨堤剖面稀土元素及相关微量元素特征,认为杨堤剖面在上、下Kellwasser层位(KWH)发生了两次明显的热液活动,并导致海水酸化.热液活动带来的多金属离子和酸性液体对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破坏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和自身组织结构,引起以层孔虫-珊瑚礁为标志的宏体生物大灭绝.  相似文献   

20.
国际上至今尚未在白令海建立起可供区域对比的晚新生代放射虫生物地层,总体上该海区的地层序列研究程度较低.利用IODP323航次U1340井位中保存较好的放射虫化石对白令海南部上新世以来的层序进行了详细的生物地层学分析,从604 m长的岩芯中获得放射虫102属、227种.依据该井位中放射虫地层标志种的分布特征,建立白令海南部上新世以来的5个放射虫生物化石带并识别出25个放射虫地层事件;综合U1340井位中有效的生物地层事件年龄和古地磁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建立相应的深度-年龄曲线,估算了各生物地层事件绝对年龄的近似值;对U1340井位与其他邻近海区已建立的早上新世晚期以来放射虫化石带进行系统对比,进一步完善并解释了北太平洋中-高纬度的放射虫地层资料及其相互关系,对比结果表明本文修订后的Botryostrobus aquilonaris带相当于前人同名化石带的中上部.新提出的Druppatractus irregularis-Dorydruppa bensoni带和Spongodiscus sp.带两个新化石带分别与北太平洋亚极区发育的Cycladophora sakaii带及Stylatractus universus带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