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江白猪     
三江白猪是1973年开始,由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统一组织协作,以长白猪和东北民猪为亲本,进行正反杂交,再用长白猪回交,杂交后裔经6个世代定向选育而培育成功的,于1983年通过专家鉴定,确认为我国第一个肉用型新猪种。三江白猪的特点是: 1.增重快,饲料效率高。肉猪平均日增重500克以上,180日龄体重可达90千克,料肉比3.5。 2.瘦肉率高。平均背膘厚2.9厘米,胴体瘦肉率58%以上,腿臀比例为30.04%。  相似文献   

2.
采用RT-PCR方法对香猪及对照猪种(上海白猪、大约克夏猪)PIT-1基因和相关基因(GH、PRL和TSH-β基因)的mRNA扩增,并以β-actin为内参照进行基因表达水平的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香猪PIT-1基因及GH、TSH-β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上海白猪和大约克夏猪(P<0.05),香猪与上海白猪、大约克夏猪在PRL基因表达水平上的差异也接近显著水平。研究结果提示,香猪的PIT-1基因可能存在着突变,从而使其PIT-1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减弱了PIT-1蛋白对于GH、PRL及TSH-β基因转录和表达的激活功能,导致香猪生长缓慢和矮小性。  相似文献   

3.
选择胎次相同 ,体重在 2 2千克左右的“杜大二”三元杂交猪 2 0头 ,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喂基础日粮 ,一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0 .15 %的甜菜碱 ,在试验猪体重达 90 Kg左右时结束饲养试验 :从每组选择体重相近的猪 4头 ,公母各半 ,进行屠宰测定。实验结果表明 ,添加甜菜碱对肉猪日增重和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 ( P>0 .0 5 ) ,但能显著改善胴体品质 ,瘦肉率提高 3.2 7% ( P<0 .0 5 ) ,眼肌面积增大 8.2 3% ( P<0 .0 5 ) ,平均背膘厚度降低 14.42 ( P<0 .0 5 )  相似文献   

4.
采用开放式群体继代选育法和分子生物技术结合选育大约克夏母系,效果较为显著。核心群内已淘汰氟烷应激敏感基因;与零世代相比,Ⅱ世代母猪的头胎产仔数增加0.88头,产活仔数增加0.80头,初生窝重提高2.67kg,差异极显著(P<0.01);21日龄平均窝重增加12.70kg,差异极显著(P<0.01),公母猪达100kg体重日龄分别缩短17.14d和14.62d,体形外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应用PCR-RFLP方法对金华猪Ⅰ系(164头)、金华猪Ⅱ系(41头)和金华猪Ⅲ系(52头)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1125~1817bp和1401~2216bp段进行扩增,并用HinfⅠ、HaeⅢ和MspⅠ酶分别酶切,结果表明只有HinfⅠ存在RFLP。分析不同基因型对金华猪死产数和母仔猪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H-FABP基因对经产母猪的死产数影响接近极显著(P=0.015),对头胎母仔猪初生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经产及所有胎次的母仔猪初生重影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此文研究分析大白、长白纯种母猪在配种时背膘厚度,经产母猪配种时背膘厚度与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哺乳期间背膘厚度减少与断奶窝重、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胎次的增加母猪配种时的背膘厚度呈下降趋势,第2胎母猪下降最明显;经产母猪配种时背膘厚度为12.5~18.0mm时,窝均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也最重;哺乳期间母猪背膘厚度减少与仔猪断奶窝重关系不明显,当背膘厚度减少3.0~6.0mm时,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最短(5.24±0.46)天。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大约克夏猪繁殖利用率,2001年春在怀化市外贸种猪场对大约克夏13头公猪、33头母猪进行了生殖行为观测。结果发现,大约克夏公猪225日龄、体重110~115kg时达到性成熟,精液中始有正常精子,射精量为200~300mL。大约克夏母猪初情期在(192.90±11.74)日龄,发情持续时间为(4.17±0.64)d,发情周期为(19.70±2.28)d。  相似文献   

8.
此试验研究胆囊收缩素(CCK)主动免疫对猪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肉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CK主动免疫诱发高强度的免疫应答,试验组抗体滴度在第71天比对照组高67.73%,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猪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21.23%,日采食量提高16.23%,料重比降低4.86%,但均差异不显著;试验猪屠宰体重比对照组增加12.68%,背膘厚、胴体长、眼肌面积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CCK主动免疫对猪的肉色评分、大理石纹评分、pH、滴水损失以及肌肉的脂肪/蛋白质比例没有影响。结果显示,CCK主动免疫诱发试猪高强度的免疫应答,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但不影响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  相似文献   

9.
观察比较了三个不同来源的大白猪在海南的表现。加系大白猪肢蹄粗壮结实,乳头和生殖器官发育好,发情明显,受胎率高,头胎产仔数显著高于英系,一般生产条件下170日龄达100kg体重,全群检测末查出氟烷基因,能适应海南气候,在配套系中宜作基础母本;丹系大白猪168日龄达100kg,料重比2.55,瘦肉率高达70%,高于加系、英系3个百分点,不携带氟烷基因,作母系父本具有优势;英系大白猪不适应海南湿热环境,对萎鼻特别敏感,表现增重极显著低于加系和丹系,且经氟烷基因检测,Hal^n基因频率达12.5%,相应肉质较差,在本场被淘汰。  相似文献   

10.
采集77头纯种大白母猪的469个仔猪胎盘性状和生长性状资料.应用个体动物模型和MTDFREML,软件进行了遗传统计分析,估计了胎盘效率(初生重与胎盘重的比率)和遗传力及其与生长性状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胎盘效率有较高遗传力0.46;胎盘效率与断奶重、达100kg日龄、日增重和背膘厚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03、-0.45、0.37和0.12,选择胎盘效率对生长性状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