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惯常的旅游区域范围划定原则中增加地域特质、文化特质要求,对长江三峡旅游区域范围进行了界定,把地貌边界作为长江三峡旅游区域范围的极限.考虑长江三峡旅游概念的时空变化,通过整合多种标准形成的复合标准,确定长江三峡旅游区域范围由概念区、基本范围和关联带三大部分组成,为寻找三峡“主线”与“腹地”的发展关系和各板块旅游的“共生”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Stakeholder理论,提出旅游者、旅游社区、旅游开发商、政府、压力群是旅游地在开发和管理中的五大利益攸关体.在对旅游社区与其它利益主体利益关系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制度设计,实施旅游地利益的合理分配,以促进旅游地利益各方和谐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长江三峡,风光旖旎,荟萃了自然、人的精华,是一条流光溢彩的黄金旅游线。平湖三峡对原有的旅游资源产生了影响。面向未来,为重新扮靓长江三峡旅游线,需要对其历史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山地旅游地转型发展是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山地旅游地转型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将有助于提高山地旅游发展质量、促进山地旅游改革发展、打造知名山地旅游品牌。基于此, 运用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 以长白山、泰山、黄山为例, 总结了山地旅游地转型发展3 种模式, 包括“生态优化”导向下的长白山旅游转型发展模式、“深度文化”体验下的大泰山旅游转型发展模式与“智慧旅游”驱动下的黄山旅游转型发展模式, 并从旅游地功能、旅游产品、旅游服务、营销模式、经营管理等5 个方面对转型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提出了: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转变旅游开发方式; (2)加深旅游资源利用程度, 打造旅游产品开发体系; (3)借助智慧旅游平台, 推进旅游优质发展; (4)加快管理体制改革, 促进旅游科学高效发展等4 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珍稀特有物种中华鲟生态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物种繁多,其中中华鲟是长江珍稀特有物种之一,也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但近年来,已监测不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的迹象,因此亟须制定一套适宜的中华鲟保护方案.以长江中下游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控的宜昌江段为研究区域,基于宜昌站1956—2019年的生态水文实测资料,开展了中华鲟生态保护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  相似文献   

6.
武汉扬子江游船有限公司打造的万吨五星级涉外邮轮“总统旗舰”号开航.开始巡航于长江三峡国家旅游线路。从此.中外游客不仅可“坐邮轮游览三峡”.还可“在三峡享受邮轮”。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第一艘属于重庆长江海外旅游总公司的全新概念五星级豪华游轮,2010年将在重庆东风船厂开始建造。这标志着三峡游轮的设计理念正全面转向海上邮轮的舒适性、休闲性方向,同时还在向超大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新热点。借鉴旅游地形象系统设计模式———TDIS(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System)理论,以福建省著名的旅游地武夷山为例,在地方性资源、旅游市场及受众感知分析的基础上,对武夷山乡村休闲旅游地形象从“人—地感知”和“人—人感知”2个方面进行形象建设,旨在进一步提高武夷山乡村休闲旅游地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旅游开发投资与旅游地“三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开发投资因为旅游自身具的特性和规律决定了其具有较其他行业投资更为复杂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旅游开发投资的风险加大。旅游开发商在进行旅游投资时,必须高度重视旅游地定位,要对旅游地定位进行科学客观准确的分析。对旅游地定位理论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旅游开发投资对旅游地定位提出了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治理长江三峡地质灾害的过程中,建设施工单位考虑得更多的是确保黄金水道的交通安全和城乡居民的人生安全,而长江三峡作为世界著名的山地峡谷风景名胜区,其自然与人文景观品质的保护与建设却遭到忽略。从长江三峡景观的内在品质的要素入手,提出了在治理三峡地质灾害的过程中,通过消隐式、融合式、强势景观建设式、人文景观凸显法等方式方法的实施,实现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基于SSM的长江经济带省域森林公园 旅游产业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以2010—2015年长江经济带9省2市的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收入数据为依据,对长江经济带省域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综合分析长江经济带省域森林公园的发展现状。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9省2市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浙江省的增长量最大;长江经济带11个省域中一半以上区域的相对增长率、结构效果指数和竞争力效果指数均在1以上,表明长江经济带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较快,产业结构分配比较合理,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湖北省和贵州省的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产业结构分布较为合理,综合竞争力较强。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带来的"非生态化"现象随之凸现,这使得旅游产业生态化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对旅游产业生态系统构成分析的基础上,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来构建旅游产业生态化系统,并以作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示范区的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例,提出了构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低碳旅游发展效率作为旅游业全要素碳生产率指标,是衡量低碳旅游发展状况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的重要工具. 以中国东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7省市为研究对象,借助超效率DEA模型对2008—2019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7省市低碳旅游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分析低碳旅游发展效率的演变特征. 为进一步探讨研究区域旅游业全要素碳生产率(Total Factor Carbon Productivity,TFCP)增长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运用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测算2008—2019年TFCP及分解,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探讨低碳旅游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 2008—2019年期间7省市代表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静态低碳旅游效率值分别为:0.764、0.807、0.971,分别属于效率中等、效率良好、效率良好(基本接近效率有效)3个不同效率等级. 动态TFCP值分别为:1.005、1.136、1.158,技术效率对京津冀地区的贡献度更显著,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受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共同作用. 总体来看,低碳旅游发展效率高低是在技术进步水平、能源消费结构、旅游资源禀赋主导效应;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诱发效应; 旅游接待规模、交通水平的驱动效应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旅游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功能,在对有关城市旅游功能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长江三角洲25个城市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三角各市的旅游目的地功能、旅游客源地功能和旅游中转地功能进行测度,初步揭示长三角城市旅游功能的空间演变规律。通过对徐州旅游功能强度的评估,为发展徐州城市旅游、加强目的地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是重庆市确立的三大经济区之一,是重庆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库区生态经济区应实施“加快发展提升.发挥后发优势”的发展战略,依托渝万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渝怀铁路和319国道两条轴线和万州、涪陵、黔江、长寿4个地区性中心城市,构建生态经济区,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生态城镇、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四大产业。  相似文献   

16.
新文化休闲旅游业对于引领一国和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发挥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探讨了江南名城芜湖新文化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深入分析了新型文化休闲旅游业在芜湖未来发展的前景和实施品牌旅游业战略的必要性及策略,以期对发展芜湖新文化休闲旅游业提出积极的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面积180万km2,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水电开发的主要基地、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和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些年来,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长江泥沙时空分布与产输过程发生了重大变化,给河流开发利用与保护均带来了显著影响,而沿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对长江泥沙提出调控要求。同时,河流工程建设和泥沙资源化利用的发展也使长江泥沙调控具备了基本条件。但泥沙兼具灾害性与资源性,泥沙调控与河流功能发挥之间存在着矛盾与统一,需要深入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泥沙调控及干流河道演变与治理技术研究”以揭示长江泥沙输移分布与河流开发及保护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研究提出满足沿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需求的长江泥沙调控、河道演变与治理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为总目标。重点研究长江泥沙来源与时空分布变异规律和趋势,河道演变对水沙输移变化的响应机制,控制性水利水电工程联合运用下长江干流和洞庭湖、鄱阳湖的水沙输移规律,河床重塑过程与驱动机制及其防洪、航运和岸滩利用等多重效应,长江泥沙多维耦合与协同调控的理论和方法,并研发多尺度、多目标与多过程泥沙联合调控技术和河道治理技术。通过本项目研究,预计将揭示多因素影响下长江来水来沙时空变异特征与趋势、水沙输移与河道演变的响应机制;定量预测控制性水库联合运用下长江和洞庭湖、鄱阳湖泥沙输移与冲淤过程,揭示长江河道的重塑过程、相对平衡状态与驱动机制,阐明河流系统再造的防洪、航运及岸滩利用等多重效应;构建长江泥沙调控的理论框架,建立泥沙调控指标体系、方法和模型;研发江河湖库多尺度、多目标与多过程泥沙联合调控技术和河道综合治理技术,并予以示范。本项目的研究将推动河流动力学学科发展,促进长江水沙资源利用与保护,为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河流生态保护提供基础保障,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安庆沿江湿地目前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保存相对完好的湿地,湿地资源丰富,适合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开发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可较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分析了安庆沿江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开发的原则和目标,提出了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实现安庆沿江湿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旅游区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旅游区划的基本原则将湖北省划分为4大旅游区:武汉城市圈休闲度假旅游区、"一江两山"品牌旅游区、鄂中荆楚文化与三国文化旅游区、清江民俗生态旅游区,并探讨了各旅游区的特点、优势与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20.
宁德山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垄断性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对于促进山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山区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对策,以期对各地山区旅游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