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传统自动测试系统以面向仪器开发为核心,测试程序严重依赖具体仪器,造成测试信息无法交互,测试程序不可移植,系统互操作性差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ATML的可移植性TPS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ATML标准统一描述测试资源信息,通过对多个XML Schema进行定义,使测试信息以一致的格式存储。将TPS相关信息逐类分离并保持相互独立,并采用STD标准对信号进行定义。新方法以信号的方式描述了测试需求和仪器能力,解决了过去TPS跨平台移植问题,有效提高了系统的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面向信号自动测试系统信号组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信号测试技术可以为自动测试系统提供更好的测试程序集可移植性和测试仪器可互换性.IEEE1641标准规范了信号定义和描述模型,但并未提出具体实现方法.为从技术上解决信号参数传递和需求存储问题,分析了IEEE1641标准,并根据该标准和工程实践对信号进行设计,给出了信号模板,提出了面向信号自动测试系统信号组件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先进可行,可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COM 组件的面向信号雷达测试系统软件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刚 《现代雷达》2018,40(12):78-81
为解决雷达测试系统测试程序(TP)可移植性,简化测试程序流程,研究了面向信号测试、自动测试标记语言和图形化编程技术,开发了基于组件对象模型(COM)的面向信号雷达测试系统通用软件平台。该平台以图形化的开发方式,实现了面向信号的COM 组件和测试流程设计、开发与调试,主要用于雷达整机、单元和板级测试系统,加速雷达测试系统TP开发,降低TP 设计师的编程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姜本清  唐小明 《现代雷达》2006,28(7):41-44,48
系统地介绍了某型机载雷达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的组成、TPS设计等。讨论了信号连接方式、微波信号测试、测试方法选择和测试安全性等与现代机载雷达自动测试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虚拟仪器的自动测试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自动测试设备由台式仪器向模块化仪器方向的发展,自动测试系统正在从专用型向通用型方向转变,但是仪器互换性和测试程序的可移植性问题限制了它的发展.近年来,虚拟仪器在自动测试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运用虚拟仪器可以共享硬件和软件资源,并且方便、快速的组建各种自动测试系统.本文描述了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构成,工作原理;分析了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虚拟仪器的发展概况以及虚拟仪器对自动测试系统的影响,故障诊断与故障定位;并且着重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的自动测试系统软硬件的构成,及其它们的工作原理,测试工作等,叙述了自动测试系统的功能自检测.  相似文献   

6.
面向测试程序集(TPS)软件架构是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方向,而建立统一的测试系统模型是测试系统中资源管理与配置的关键。提出了一种基于TPS的自动测试系统建模方案及实现机制,利用关系型数据库建立包括仪器仪表资源自动配置、被测件管理、测试底版通信控制的自动测试系统模型。基于VC6.0平台,在测试主程序与仪器仪表控制、与测试底版之间建立引擎,实现资源的自动选择和配置,解决了测试程序对仪器仪表的依赖问题及测试底版的通用性问题。该方案已经成功应用于某出口三型雷达综合电路集成测试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短波电台自动测试系统的测试开发需求,在自动测试系统硬件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TPS开发方法,阐述了短波电台自动测试系统TPS软件的结构设计及开发流程。通过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降低了TPS开发难度,故障检测覆盖率及诊断准确率均>90%,提高了开发效率,便于升级和维护。  相似文献   

8.
仪器可互换技术是新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可互换技术只能实现同类仪器的互换,无法实现具有相同信号能力的不同类仪器的互换以及多功能仪器的互换等问题,文中开展面向信号的仪器可互换技术研究。STD标准是信号和测试定义标准,为实现面向信号的仪器可互换技术提供支撑。首先分析面向信号的仪器控制模型,找出测试描述中与仪器相关的重要环节,即信号操作与信号接口的映射关系,以及测试描述与仪器能力的信号匹配;再建立统一的函数接口,实现不同角色信号的标准化映射过程,通过设计自定义匹配流程,根据信号类型及对应的属性表达式实现信号的自动匹配;最后,对仪器互换过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STD标准的仪器可互换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同类仪器的互换,还能实现不同类仪器的互换,实现过程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获得国家广电总局2005年度科技创新奖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类二等奖的“通用仪器自动测试系统”项目。该系统通过仪器通信接口实现了广播电视系统设备的自动测试,建立了数字调制信号、串行数字信号、密集波分复用信号、有线电视系统设备、电磁兼容参数等自动测试系统,改善了广播电视系统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测量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余进  刘奇鲙  向洋 《电子设计工程》2014,22(22):134-137
面向信号的软件结构是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方向,而建立一个统一的以信号接口形式对外提供测试服务的功能平台是实现面向信号编程的关键技术。本通用支持平台将对外隔离测试资源的使用与控制细节,隐藏相关测控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从而大大降低自动测试程序的开发难度,增强自动测试系统的健壮性和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磁脉冲的口径瞬态辐射场计算公式,针对圆形口径的线性相移、平方律相移等非同相口径场情况,计算了辐射高斯脉冲时的能量方向图、半能量波瓣宽度、面积利用系数等参数.计算表明,对于圆形口径非同相口径场,最大辐射场的方向为口径面法线方向,同时能量方向图关于口径面法线方向对称;随着口径的增大,波瓣变窄,无副瓣;随着平方律相移的滞后参数的增加,波瓣变宽,主瓣不分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讨论机载雷达地面杂波回波的基础上,分析了AMTI和ADPCA系统的性能。对这两个系统从原理上,并利用计算机模拟结果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将有助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3.
张辉 《电子测试》2013,(20):261-262
水的光学特性对光学成像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水对光的吸收、散射作用可造成光在水介质传播中的衰减,本文就水的光学特性及其对水下光学成像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为成像系统在水下的应用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启能 《激光技术》2008,32(3):327-327
为了研究杂质的吸收对光子晶体滤波器设计的影响,引入复折射率并利用特征矩阵法,计算了滤波透射峰的峰值和半峰全宽。滤波透射峰的峰值随杂质的消光系数增加而迅速减小,滤波通道透射峰的半峰全宽随消光系数增加而增大,滤波透射峰的峰值和半峰全宽都随吸收杂质的光学厚度的增加而减小。结果表明,设计光子晶体滤波器时,必须考虑杂质吸收这一重要因素,应选择消光系数小于0.002的掺杂材料,并且杂质的光学厚度应设计在2(λ0/4)左右。  相似文献   

15.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水果品质无损检测中应用的研究与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付兴虎付广伟  毕卫红 《红外》2006,27(2):33-37,48
简单概述了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现状,着重阐述了国内外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水果品质无损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当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水果检测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力生 《电讯技术》2000,40(4):78-84
本文采用QUALCOM公司的Q1650多码率VITERBI译码器,设计了前向纠错编/译码器,对提高误码的纠错能力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星载差分吸收光谱仪转动部件控制需求,设计了星载光谱仪转动部件的测试系统。采用微动开关复位加定步的电机运动方式实现电机的精确定位。采用脉冲调制(PWM)的方式实现驱动电流的精细调节。并搭建平台对系统进行重复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测试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光谱仪的精确定位要求,使电机在工作寿命内按计划完成定标工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线学习掀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教育革命,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对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地位特殊,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文章从其教学特点出发,提出了“线上教学+自主实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还阐述了与此密切相关的集约化线上教学资源平台、智能化翻转教学环境以及多元化过程性考核评价机制三个重要环节。经研究发现,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创造力得到全面提升。教学环境支持课堂互动和全周期教学行为数据采集,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教学实施的精准化和教学评价的客观化,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目的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归纳,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对设计性实验的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并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的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种提高白光LED相关色温分布均匀性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提出一种新的白光LED荧光粉涂敷方式,将荧光粉与硅胶混合体涂敷在白光LED封装用透镜内侧,将透镜倒置后使荧光粉与硅胶混合体由透镜内侧中心点向四周流散,固化得到厚度相对比较均匀的荧光粉层,然后再用硅胶灌封。根据这种新的荧光粉涂敷方式制成白光LED样品,对样品性能进行测试,并与传统的荧光粉涂敷方式的白光LED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新的荧光粉涂层技术制成的白光LED,在相关色温均匀性和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