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骨科手术患者抑郁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湛贤 《护理学报》2008,15(1):81-83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抑郁情绪的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抑郁自评景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自行设计问卷,对452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现况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实际有效测评438例患者,发现抑郁者226例,占5l6%,其中轻度抑郁占32.0%,中度抑郁占13.0%,重度抑郁障碍者占6.6%;本组患者手术前SDS为(37.59±8.74)分,与全国常模SDS(33.46±8.55,n=134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表明,自费医疗(OR=2.17)、担心预后不良(OR=1.88)、担心诊疗水平(OR=1.64)、认为医护态度不好(0R=1.28)是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而社会支持利用度多(OR=0.54)是患者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骨科患者抑郁情绪比较严重,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躯体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状况及影响因素,旨在能有针对性地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支持及有效护理干预,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方法对82例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抑郁、焦虑状况调查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SDS、SAS标准分显著高于常模( P<0.001);影响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原因较多,但以担心医疗费用、家庭因素影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治疗不良反应、担心治疗效果及预后和害怕疼痛(86.6%,82.9%,75.6%,68.3%,65.8%和63.4%)最为显著。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发生是较严重的,是需要我们护理人员给予更多人文关怀和心理干预的群体。  相似文献   

3.
住院手术与非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的患者情感状况相关因素调查表,对手术患者141例(观察组)及非手术患者134例(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抑郁和焦虑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以对家庭的责任未尽(48.94%),担心治疗效果(78.72%),疼痛(75.89%),担心住院费用、不了解疾病知识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为主(均占68.09%)。结论手术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感障碍发生率及程度高于非手术患者,引起心理障碍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的责任未尽、担心治疗效果及住院费用、疼痛、不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自理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骨科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SAS、SDS和自编的相关问题调查表,对38 例骨科病人进行测评和调查。结果:骨科病人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非常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 焦虑情绪与缺乏治愈信心、对病房环境不满意、担心能力下降和拖累家庭有关;抑郁情绪与对疾病不知情、担心经济负担和拖累家庭有关。结论:骨科病人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情绪和相关的心理问题,临床上既要做好躯体护理,又要重视心理护理,促进身心整体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住院骨肉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并分析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测量表(sAs)和抑郁自测量表(sDs)对94例骨肉瘤住院患者进行焦虑、抑郁情况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94例骨肉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27.7%和44.7%。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总标准分分别为(44.95±11.11)和(50.22±12.40),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33.80±5.90),(41.85±1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878,4.629;P〈O.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性别、疾病分期及文化水平是骨肉瘤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骨肉瘤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于焦虑、抑郁危险因素暴露者应及早予以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北京市某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270例进行调查,并与250例非高血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的总分高于对照组(t=-2.55,P〈0.01),高血压组的抑郁和焦虑检出率分别为18.1%,12.5%,均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抑郁和焦虑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与抑郁和焦虑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关注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助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现状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燕飞  马敏 《护士进修杂志》2013,(24):2227-2229
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AMI的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白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进行调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果46.43%(78/168)的患者有焦虑情绪,49.40%(83/168)的患者有抑郁情绪,28.57%(48/168)的患者同时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有:经济状况差、自费治疗、工作压力大、存在睡眠问题;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有:工作压力大和睡眠问题。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其焦虑抑郁情绪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应采取心理干预为主的措施,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地震创伤住院患者康复期焦虑抑郁情绪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地震创伤住院患者康复期焦虑、抑郁情绪情况。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于震后1个半月时对在院的68例地震创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68例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32.35%、33.82%,焦虑并抑郁发生率19.12%:焦虑抑郁总的发生率达到61.76%。抑郁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及治疗方式相关。结论地震创伤住院患者康复期的焦虑、抑郁反应是值得重视的现象,护理过程中要加强这些负性情绪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张燕  李倩  严素玲 《上海护理》2014,14(6):26-29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焦虑抑郁的状况,探究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月收治于新疆石河子绿洲医院的冠心病患者150例,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进行调查。结果150例患者中,76例存在焦虑情绪,占50.67%;70例存在抑郁情绪,占46.67%。结论冠心病患者中,焦虑、抑郁是比较普遍的负性情绪,临床护士应注意识别患者心理问题。尽早给予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蒋欢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4):3352-3353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和社会支持调查表(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对这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分析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其中慢性乙肝患者发生焦虑的例数为36,占45%,焦虑指数在55左右;慢性乙肝患者发生抑郁的例数55,占68.75%,抑郁指数接近55。慢性乙肝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普遍较高,并且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呈负相关,临床上应该加强社会支持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描述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制定有效的疲乏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设计,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广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00例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抑郁水平、睡眠质量进行调查。结果87%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存在癌因性疲乏,呈中等水平;83%患者存在抑郁情绪,且抑郁程度越高,患者的CRF水平越高。患者术前疲乏总分为(4.72±0.88)分,术后为(5.44±1.2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98,P〈0.01)。患者睡眠质量PSQI评分总分为(11.00±3.85)分,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且影响其CRF的水平,肺癌患者的CRF总分与睡眠质量的得分呈正相关(r=0.234,P〈0.05)。结论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医护人员应关注肺癌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尽可能创造条件减轻患者的疲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老年肿瘤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用自评抑郁量表、自评焦虑量表等对101例住院老年肿瘤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肿瘤照顾者的抑郁评分值为(63.25±10.13)分,90例(89.11%)照顾者有抑郁症状;焦虑评分值为(61.09±9.54)分,84例(83.17%)照顾者有焦虑症状。结论 多数老年肿瘤照顾者存在焦虑、抑郁症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照顾者的年龄、婚姻状况、职业、与被照顾者的关系及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病情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状况,并分析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与抑郁状况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为60.00%,女性患者抑郁得分高于男性(P<0.05);自费患者抑郁得分高于医疗保险和公费患者(P<0.05)。抑郁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相对较高,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水平,从而减轻其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住院新生儿父母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基本信息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领悟压力量表对600名住院新生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新生儿父亲焦虑发生率为20.00%,抑郁发生率为30.75%;住院新生儿母亲焦虑发生率为24.00%,抑郁发生率为35.00%;住院新生儿父母的焦虑、抑郁得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社会支持总分低于常模(P〈0.01)。影响住院新生儿父母焦虑、抑郁的主要因素为客观支持和压力水平。结论住院新生儿父母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且获得的社会支持不足,应得到医护人员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沈蓝君  夏露  程云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21):2622-2628
目的 调查老年日间手术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1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89例老年日间手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日间手术患者延续护理需求评估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日间手术患者对延续护理的需求程度较高,得分为(88.92±14.59)分。其中,各维度的需求得分按条目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教育需求、医疗沟通与支持需求、服务方式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心理护理需求。合并其他疾病种类、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就诊科室是延续护理需求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日间手术患者对延续护理的需求程度较高,其需求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基于患者的实际需求,完善延续护理方案,从而为不同特征的老年日间手术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延续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6例乳腺癌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焦虑、抑郁人数分别为56例(84.8%)与60例(90.9%),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人数分别为10例(15,2%)与8例(12.1%),干预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分值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现身说法、鼓励家属支持等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住院手术患者对护理人员实施关爱行为的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关爱行为评价量表对78例外科、泌尿外科和骨科病房的住院手术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护理人员关爱行为评价总分为(77.90±11.10)分;不同科室患者对护理人员关爱行为在总分、知识和技能、尊重、联系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老年精神障碍疾病出院患者追踪调查,提出社区长期延续照护及社会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入户调查法,以2010-2012年525例老年精神障碍疾病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抑郁量表( GD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ADL)对该人群社区和家庭长期照护及医疗护理服务供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25例出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经GDS量表测量,得分1~10分者86例,视为无郁症,占40%;11~20分者79例,显示轻度抑郁,占36.74%;21~30分者50例,显示重度抑郁,占23.25%。 ADL得分<35分者422例,提示个人自理能力存在不同程度障碍者,占80.38%;40~100分者103例,提示部分或者完全能够自理,占19.62%。525例老年精神障碍疾患者群社区延续照护,主要依靠家庭,由家庭成员照护占68.95%,由保姆或者钟点工照顾者占11.43%,由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专业护理人员进行照护占19.62%。社区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和医疗护理服务供给相比有很大差距。结论老年精神障碍疾患者群的长期照护和社会支持问题是老年学领域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应依据实际情况给予社会性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庭关怀度对脑梗死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36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脑梗死患者家庭关怀度总分为(6.29±1.41)分;②脑梗死患者抑郁量表得分为(22.39±2.23)分,其中205例(56.94%)得分>20分;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亲密度、情感度和适应度共同解释脑梗死患者抑郁总变异的35.2%。结论脑梗死患者的抑郁情况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家庭关怀度中的亲密度、情感度和适应度是脑梗死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可尝试通过提高患者家庭关怀度改善其抑郁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