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多么想在白衣飘飘的年代里,有一个人伸出手跟我说,今后的路,我们一起走。我可以喜欢你吗?小禾的字写得不好看,一点也不好看。小禾读书的时候是自卑的,终日只会在教室的角落里啃厚厚的小说。除了有零落的稿费单掉到她的课桌上以外,没有一个人在意她。有不少陌生的同龄人从远处寄信给小禾。她一一回,用心地把字写得一笔一划,生怕对方看不清楚。可几乎看了她信的人,都不会再写第二封信给她。只有骆向阳。  相似文献   

2.
阿瞳 《新青年》2005,(5):48-49
和我在一起的朋友们都说,林姗姗爱上我或者我爱上林姗姗是个奇迹。他们觉得我们一高一矮很不般配,还说这和长颈鹿与小白兔相爱是一个道理。听到这些风言风语后,林姗姗很生气,开导我说:让他们嫉妒吧,我们都是食草动物,食草动物要彼此相爱。林姗姗的个子不高,娃娃脸,长发清水挂面似的披在肩上,是我们那个街区里公认的美女。关于我追她的具体过程比较复杂,不想多说,反正我们在一起恋爱已经很久很久了。和她交朋友后,我叫她晓晓。她没有表示异议,温柔地接受了这个称谓。她说,感觉这个名字很新鲜,然后笑得像一朵雨后的水仙。她非常喜欢笑,大概是…  相似文献   

3.
肖峰 《新青年》2005,(6):40
我是个大二的学生,生活中遇到了关于男女感情方面的困扰。大一下学期,我认识了一个邻班的女孩。刚开始接触,就对她的感觉很好。觉得她性格开朗、健康,这种性格自己挺喜欢。后来,我们经常会选择晚上一起出来聊天,运动。大多时候,都是她主动约我。我是个没自信的人,可她从来没有看不起我,令我非常感动,觉得她就像我的知己一样。就这样,我们彼此把感情投入进去。在和她交往的日子里,虽然过得很开心,可自己一直也很压抑,觉得和她在一起有压力,因为她是个优秀的女孩,班上成绩不错,而且一直都是班上的班干,身边的朋友也很多。还有一点,我一直很在…  相似文献   

4.
细雨姐:您好!我是您的忠实读者,很长时间以前就想给您写信了,但是因为整天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了,一直也没抽出空来。我昨晚拿出以前的《新青年》翻看,发现心里有好多话想向您请教、向您诉说。我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他是我的表哥。上个月他结婚了,之前我们都是深深地爱着对方的,但是因为我们有亲戚关系,所以他娶了别人。那天我也去参加婚礼了,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难过。现在他还每天打电话关心我、安慰我,还说我们只要心照不宣就好,听着他的声音,我几乎忘记了他已经是个结了婚的男人。书上说,已婚的男人是一片阿斯匹林,只能…  相似文献   

5.
《新青年》2003,(5)
细雨姐:我有一个怕人知道的秘密,正处在花季雨季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想听听你的看法。那天,我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我们都喝了一些酒,我们玩得可真高兴。后来,由于大家都没有尽兴,我们就又去一个朋友家接着玩。在那个朋友家,一个一直表示喜欢我的男孩对我说,他有点事要和我单独谈谈,把我叫到了一个房间里。因为我们平时的关系就很不错,我也以为他真的有事要对我说,于是我跟他进了房间。当时别的朋友都在客厅,而他进屋之后一把就抱住我,说爱我,而且还强吻了我。当时的我因为喝的酒太多,没有太大的力气挣扎,而他也因为外面有很…  相似文献   

6.
和郭子的友谊始于高一。那时,“小虎队”的歌曲红极一时,我表哥开了一家音像店,因而“小虎队”的歌我几乎每一首都唱到了一定的水准。一天中午,我正沉浸于随身听里劲爆的乐曲中,郭子坐到我旁边让我教他几句。我便毫不推辞地教他唱了那首“小虎队”的经典之作———《爱》。这样,我和郭子之间就有了一世“音”缘,还有后来“铿锵二人行”的雅号。1997年,我们又考入同一所大学读中文系。我们之间的友谊更是如日中天。我们几乎吃在一起,睡在一起,情同手足。我们读的是专科,在这个日益崇尚高文凭的年代,我们没有选择繁华似锦的大都市…  相似文献   

7.
小荷 《新青年》2004,(8):20-21
那是一次笔会,他和她,忽然遇到。在此之前,他们只是听说过彼此,也许出于文人相轻,或者根本不想进入对方的世界,他们从来没有联系过,尽管他们很欣赏对方的文章。很欣赏很欣赏。他曾对自己周围的人说,那是一个非常有灵性的女子,文字让人感觉到禅意芬芳。她亦和自己的朋友说到过他  相似文献   

8.
于千万人之中,我们能够一同坠进这深深情网,能够一起分享并渗透彼此的成长历程,能够用朴素而炽热的文字为对方写情书,这比什么都宝贵。——题记  相似文献   

9.
真爱无言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农民,地地道道的五六十年代的农民。他们没有谈过恋爱,没有度过蜜月,就是那么劳劳碌碌地为了生活打拼,甚至彼此连一句柔情蜜意的话都没有说过。可是我知道,我的父亲母亲之间有爱,而且是刻骨铭心的深爱。母亲嫁给父亲的程式极简单。没有嫁妆,没有彩礼,一身新衣,四个包袱,母亲就成了新人。母亲嫁到父亲家的第七天,就背起包袱,跟着挑着担子的父亲背井离乡,来到举目无亲的大关东,开始了一步三口苦水的闯关东生涯。就在父亲和母亲来到关东的第三年,奶奶来到了我家。那一年的冬天,正当父亲和母亲发愁怎么能让奶奶在我家的第一个年…  相似文献   

10.
马老师:您好!看了您的文章,知道您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心理咨询师。您能不能帮帮我?我结婚有一年了,我非常爱我的丈夫,但又非常怀疑他。其实我很清楚,越是怀疑他越可能失去他。说起我们的婚姻,不知道是喜还是悲。我们是念中学时认识的,一年之后彼此都进入了不同的大学,4年后,他在北方的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一个工作。之后一年,我也大学毕业了,不顾家人,丢弃家乡的工作,随他去了北方,在一所私立学校当老师。在这里,他对我不错。他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爱开玩笑,也很喜欢看女孩,喜欢和我说哪个女孩漂亮,甚至说哪个女孩对他着迷了。有一次,我在他…  相似文献   

11.
上了几年的网,都没有见过网友,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和我聊很长时间,更别提见面了。网友们大多没聊上几句就开始问我的长相,“我很丑的。”“有多丑?”“动物园的大猩猩见了我都吓得吱吱叫。”只这一句话,就吓退了无数的想见面的网友,只有“改变自己”一人不见棺材不落泪,勇敢地说了句“那我也要见。”“你为什么要见我呢?”“不知道。”“我不能做你的女朋友,不能做你的情人,你还见吗?”“见。”  相似文献   

12.
游云 《新青年》2002,(11):28
(一)从未想过会真的与婉儿见面。在西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宿舍,值班老师把我从梦里叫醒,说有电话找我。我睡眼惺松地拿起话筒,婉儿在山东某个城市的角落柔情万种地对我说:“你来吧,我想见你。”那是2000年5月1日的早晨,我放下电话反反复复地回想婉儿说的那句话,那句等了7年的原本平实却足以让我泪满腮前的话。7年了,我们就在长长的岁月里耗费着彼此的相思,而今天,她终于耗不住了。  相似文献   

13.
托付给谁     
多年前的情人节,漫天飞雪,花店的人送来两支红玫瑰,我问谁订的,对方摇头.我说:一定是你爸爸订的,怎么是两支?李一说:你一支奶奶一支呗,可能是我爸替我爷订了.我恍然大悟,和婆婆分享了玫瑰. 过了好些天,先生从外地回家,说起玫瑰的事,他说:李一帮我订的,这小子没说吗?我说:没有,这小子藏得挺深.  相似文献   

14.
肖峰 《新青年》2005,(2):42
我们单位最近有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丽获得了提升,成了我的上司。自此以后,她对我总是一脸的严肃,有时候还爱找碴训训人,弄得两人的关系很别扭。我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晓旭ListLis作为下属,我们要和新上司搞好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白些新上司的心理。在领导的资格在形式上被确认后,你们这位年轻的女上司恐怕最担心的是能否让下属们真正买她的账?以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而论,异性之间和年老年轻的同志之间,一般来说比较容易彼此相容,平安相处。倒是年轻人之间,尤其是年轻的女性之间,更容易出现一些互不服气,互相嫉妒,互相攀比的现象,因而频…  相似文献   

15.
老师:您好!我是中学女孩。最近,我越来越感到自己有一些不正常现象。我明明是个女生,可是我发现非常讨厌男生,连跟他们说话都没有兴趣。相反,我却非常喜欢女生,特别是我旁边的那个漂亮的女孩。她在的时候,我很爱呆呆地看她;她不在的时候,我好像若有所失。当我和她一起玩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清茶知己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具体是怎么认识的,现在我己记不清了。只是她的印象伴随我童年的记忆,自然而清晰,是亲人一样的感觉。那时的我们稚嫩单纯得像两棵春日雨中的小草,彼此赤诚而真挚。愉快地忙于建立不着边际的梦想天国。那种思想空白的年纪是自由而散漫的,因为刚刚开始所以可以稍加挥霍。茶知己本质上我们都是比较内向和透明的人,愿意用不直接的方式表达情感。她爱有形的东西,从很小的时候就能涂画色彩缤纷的美丽风景;而我爱抽象的东西,喜欢写那些带拼音的蹩脚日记。我们经常坐在学校门前的草地上看着彼此不成型的作品暗自…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1997,(2)
根据对外友协的安排,4月10日印度原外交秘书辛格先生与我所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辛格先生是印度资深外交家,曾长期在印度外交部工作。在座谈中,辛格先生说,中印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又都拥有众多的人口,两国合作的领域较多,彼此都是重要市场,双方应该成为合作伙伴。除了经济上的合作之外,双方还应加强学术文化交流。我们两国的学者应该著书立说,对印、中两国的情况及两国的合作进行探讨,让双方互相了解彼此的态度、立场和考虑,这对增进印、中友好关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中美文化一个明显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人在日常社交中同性间的亲密、异性间的拘谨;美国人在异性间公开的亲密、同性间相对的距离感。自然地,在中国人与美国人的交住中,好朋友见面就有了问题。美国人倾向于拥抱对方(除了两男同性的情况较少外),中国人则往往含蓄地伸出手去。如此广来,相见的喜悦多少会化作一丝不知如何用身体语言表达兴奋的尴尬,见面的双方是异性时更是这样。有时中国人缓过劲来,下决心拥抱对方了,而美国却已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本刊又要选发权延赤的一篇新力作,编辑部的同志要我另辟蹊径地谈谈对权延赤的印象。本来,在不久前草成的《硬汉权延赤》和《多情汉子权延赤》两篇文章中已经把该说的话几乎都说了,剩下的不该说的话是断然的不该说的。记得权延赤  相似文献   

20.
《新青年》2007,(4)
陪朋友一起去喝酒,在座的,大都是朋友的朋友,都喝得有些高了。酒酣耳热,彼此都搂着肩膀,说些掏心窝子的话。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年轻后生。他端起一杯酒,一边朝坐在里边的一个四十左右的男人敬酒,一边说:"虎子哥,你的事业一路高歌猛进,公司有百十号人,近千万的资产,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当问不当问?"话未说完,年轻后生便朝我旁边的几个人挤眉弄眼,好像是要暗示什么。那个叫虎子的男人,正襟危坐。脸膛红红的,淡淡地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